|
恩沛
一.前言
耶穌是人,也是神。《對觀福音》主要在描述耶穌的人性,因此強調耶穌是人子,有祂成長過程的敘述。祂是馬利亞所生,有家譜,要受割禮和獻祭(路二21-22);祂的智慧與身量一齊增長(路二52);祂在客西馬尼園向父神禱告(太二十六36;可十四32;路二十二39),但《約翰福音》主要在談論耶穌的神性,因此強調耶穌是神子,沒有描述祂的出生、家譜、童年;也沒有記載祂的受浸、受試探,以及祂在客西馬尼園向父神的禱告。
當耶穌與門徒吃過最後的晚餐後,祂走到耶路撒冷城外的客西馬尼園禱告,這是祂被釘前的最後一次禱告。接著,祂被捉、受審、被鞭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來到世上,帶有肉體,有軟弱的一面;祂會哭泣、疲倦、饑餓、生氣,與一般世人一樣。但祂也有堅強、喜樂的一面,如此方能勝過十字架的苦痛。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表現如何?祂有哪些軟弱面?有哪些堅強面?這如何成為我們的信仰典範,幫助我們走過人生的黑暗路程?以下擬根據聖經探討此問題。
二.耶穌的軟弱面
1.憂傷的耶穌
耶穌是人,面對十字架的困苦,將要被欺凌、釘死,肉體與心靈難免會遭受極大的打擊。馬可描述,耶穌與一般人一樣;祂面對死亡的臨近,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這是人性的正常反應。耶穌親自對門徒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可十四33-34)。
這時候的耶穌,是驚恐的耶穌,是憂傷的耶穌,是幾乎要死的耶穌,因為祂遭逢人生的困境。祂雖然知道會有十字架的困難,但卻不知道痛苦到底有多深?傷痕究竟有多大?這是祂無法想像的。十字架的苦痛太大,使祂的內心無法承受,因而陷入恐懼之中。我們信靠神,並不代表內心沒有害怕。客西馬尼園的耶穌,是憂傷的耶穌。
我們生活在世上,也會遭遇困境;例如生病、失業、與家人爭吵。當我們陷入其中,因為不知道下一步為何,心裡也會懼怕、憂傷,甚至無法承受。當我們陷入苦境中,困難無法解決,常會認為耶穌不理我們,祂無法體會我們的困苦。
事實上,耶穌是大祭司,祂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來四15)。祂曾經成為人,在世上生活,經歷憂傷、痛苦,心裡憂傷,幾乎要死。所以耶穌可以體恤我們的軟弱。我們要對耶穌有信心,並非祂不理我們,不體恤我們。我們在困境中的呼求,祂一定會聽到,因祂曾親自走過這艱困的道路。
2.孤單的耶穌
在客西馬尼園中,耶穌帶著門徒一同前往。其中彼得、雅各、約翰跟隨耶穌去禱告。耶穌稍往前走,俯伏在地,向神懇切禱告。當祂回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甚是困倦。門徒心靈雖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無法儆醒禱告(可十四33-40)。
面對人生極大的困境、痛苦,耶穌有門徒作陪,但祂到前面禱告時,門徒卻都睡著了。難道他們不願意儆醒嗎?難道他們無法體貼耶穌嗎?事實上,他們跟隨耶穌三年,都願意分擔祂的痛苦,支持祂的軟弱。只因肉體疲倦,所以都睡著了。門徒無法與耶穌同心禱告,無法安慰耶穌,致使祂一人獨自承擔痛苦。客西馬尼園的耶穌,是孤單的耶穌。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時也會覺得孤單。不是沒有人疼愛、幫助、關懷,但我們的內心卻覺得孤單。例如我們臥病在床,雖有親人伺候,家人關愛,卻是無法分擔痛苦。當我們睜開眼睛,看見親人睡著或離開,還是要獨自承擔苦痛。耶穌的經歷,我們也經歷過。愛我們的人在身邊,但無人能代替我們承擔痛苦,我們是孤單的。就好像客西馬尼園的耶穌,是孤單的,要獨自擔負苦痛。這時候,耶穌要怎麼辦?而我們要怎麼辦?
《路加福音》記載,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耶穌的力量(路二十二43)。人在憂傷、孤單、無助當中,最需要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得著力量。因為困境無法馬上解決,痛苦無法立刻離開。只有使心中的力量再次堅強,方能克服困難。天使從天上顯現,不是將問題解決,也不是將困難交給別人。
環境依然一樣,困難也沒有解除,但耶穌卻得到力量。祂是如何得到力量?當耶穌軟弱極其傷痛,甚至要死時,祂「禱告更加懇切」(路二十二44);不是放棄,不再禱告。「越軟弱,越要懇切禱告」,如此方能克服孤單,重新得力。客西馬尼園的耶穌,是孤單的耶穌,但是祂勝過了,靠著更加懇切的禱告,祂得著了力量。
人在痛苦、孤單、無助時,會軟弱到無法禱告、無心禱告,心中會喪失力量。有時訪問軟弱的信徒,勉勵他們要禱告,靠主加添力量。有些信徒回答說:他無法禱告,並非他的身體虛弱,而是心靈軟弱。難道要因而一蹶不振嗎?我們要效法耶穌,藉由禱告得著能力,可以勝過孤單,因為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三.耶穌的剛強面
1.順服的耶穌
為何軟弱的耶穌能變成剛強?原因就是祂在客西馬尼園三次持續的禱告(太二十六39-44)。耶穌面對十字架的苦杯,要犧牲生命,內心難免會害怕,因而禱告祈求神的幫助,使祂能完成十字架的救贖工作。祂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來五7)。祂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二十二44)。
耶穌知道死亡的痛苦難以承受,因此向父神禱告,希望能將這杯撤去(可十四35-36、39),使祂不必承受十字架的苦痛,這是耶穌的願望。但是祂仍順服的說: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祢的意思。耶穌的禱告是順服的禱告。雖然祂的心願是能將這杯撤去,但祂仍然順服神的帶領,遵照神的旨意;結果祂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
因為耶穌迫切的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來五7)。耶穌禱告求神除去十字架的苦杯,神真的應允嗎?為何最後耶穌仍然走入十字架的道路呢?為何「蒙了應允」環境並未改變,痛苦依然存在呢?究竟「蒙了應允」的真正意涵為何?「蒙了應允」希臘文為,意思是「被聽到」。
一般人認為禱告「蒙了應允」,是我們所求的,神照我們的心願達成。但《希伯來書》的作者認為,禱告「蒙了應允」是神聽見了,將最好的賜給我們。「蒙了應允」不是看我們的心願,不是按照我們希望的結果;而是神愛我們,將最好的賜給我們。
在《希伯來書》中描述許多人,例如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人,神應許賜給他們迦南地,最後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來十一13)。同樣的,耶穌的禱告「蒙了應允」,神賜給耶穌最好的。不是將十字架的苦杯除去,而是將救恩完成,使祂能受死、復活、升天,成為屬靈爭戰的得勝者。
我們與耶穌一樣,也會遭遇困難;例如生病、事業失敗、家庭不和睦。我們也會向神禱告、祈求,求神將困難除去,因為我們承受不起。但我們禱告的觀念要改變,就是「蒙了應允」的禱告,並不是照我們的心願達成;而是耶穌對我們的愛永不改變,祂將最好的賜給我們。
當禱告的結果不符合我們的心願,與我們的期待有差距時,不要對神失望,不要認為祂不愛你,不要認為你的禱告沒有「蒙了應允」。要能清楚明白:耶穌愛你,祂將最好的賜給你;你的禱告祂已經聽到了,而且蒙祂悅納了。
2.勇敢的耶穌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三次禱告結束後,對門徒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夠了,時候到了。看哪,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那賣我的人近了!」(可十四41-42)。耶穌說:「起來!我們走吧。」祂知道要走向何處,因為賣祂的人近了。
耶穌是走到十字架的痛苦、死亡之中,這就是祂應走的道路。耶穌不是走到榮華富貴中,也不是走入自己的心願中。祂明知死亡逐漸臨近,為了完成神的旨意,仍然勇敢地走向死亡的道路。耶穌得到屬靈的力量,充滿著勇敢的心,走到神的旨意中,完成了救恩的工作。客西馬尼園的耶穌,是勇敢的耶穌。
今日在許多的事上,耶穌為我們做了榜樣。祂帶有血肉之體,卻能成為勇敢的人,起來!走到神的旨意中。我們要效法耶穌,藉由禱告凡事交託主,一切順服神的安排。我們要走到神的旨意中,不要走到自己的旨意中。我們不要誤以為禱告神沒有回應,是祂不再愛我們,已經放棄我們。或許祂要我們走的道路與我們想要的不同,是一條痛苦的道路。相信藉由祂的幫助,我們可以勇敢的走完這條道路。
四.結語
客西馬尼園的耶穌,原是驚恐、憂傷的耶穌,是痛苦、幾乎要死的耶穌,是沒有力量的耶穌,是孤單無助的耶穌。後來因為懇切禱告,蒙神加添力量,能順服神的旨意。當祂走出客西馬尼園時,對門徒說:「起來!我們走吧。」走到神的旨意中,成為勇敢的耶穌。
今日我們應該效法耶穌,不論遭遇任何艱難困苦,不要忘記祂永遠是我們的典範,是我們人生的標竿。我們也會有「客西馬尼園的經歷」,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苦難,以致憂傷、孤單。我們不要忘記,要常向神祈求,祂會應允我們的禱告。我們不要棄絕神的恩典,也不要放棄自己;我們要永遠記住:「耶穌愛你!」
祂會將最好的賜給我們,並且加添力量,使我們成為勇敢的基督徒,可以重新面對困難,走到神的旨意中。
參考資料:
1.張超雄,〈客西馬尼園的耶穌〉,真耶穌教會南台中教會講道錄音帶,第三輯,台中:迦密文字中心,2007年8月-12月。
2.凌納格(Fritz Rienecker)著,高陳寶嬋譯,《新約希臘文精華》,香港:角石出版公司,199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