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08期2011年9月)
主題特寫:最佳傾聽者

雲霞


俄國的契訶夫很關注小人物的心靈,他於1886年寫了短篇小說《苦惱》。故事描寫一個名叫姚納的出租馬車的車夫,他甫遭喪子之痛,渴望找人傾訴自己兒子死去的不幸,卻倍感孤獨。

有位軍人只管催他趕路,然後這位乘客閉上了眼睛,顯然根本不想多聽;車行的年輕車夫也不願聽他說話,逕自蒙頭大睡;還有乘客淡淡地回應:「人都會死的。」──這是很理智的實話,但在他聽起來,冰冷得毫無溫情。飽受排斥的姚納相信自己有傾訴的權利,畢竟別人吃飽了飯,日子過得安穩,當然心平氣和,而自己就應該好好說一說如此悲慘的事。於是姚納出去,獨自對著拉車的小母馬講話,在訴說中緩解他內心的痛苦。

《苦惱》的悲情故事從古至今都在上演。現今的科技雖然帶來迅捷的聯繫,但是無法減少人的孤寂感。在教會裡,急需「一杯涼水」的信徒想找人傾訴,卻不容易得著「傾聽」這份禮物:不打斷對方的話、不盤算該怎樣回應、甘願耐心傾聽,並在代禱中嚴守祕密。自然而然,「傾聽」成了心理諮商師和精神科醫師的專門職業(專業人士付出時間與精力,這樣的傾聽要收費)。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找誰暢快地說出內心話,又不用擔心有困擾的後遺症呢?

傾聽內心深處的軟弱


談到一個好的傾聽者,首要條件——傾聽者能否留意談話者的弦外之音呢?

1.留意隱藏的心結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杰斯(CarlRogers,1902-1987)認為,與人交往的時候,首先要專注地聽,聽出埋藏在這人語言表面之下的心聲。有一次,他跟一個少年談話,談到生活的目的時,少年說:「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想繼續活下去而已。」羅杰斯懷疑:「難道他曾有過不想繼續活下去的念頭嗎?」經過深入的交談,這個少年承認有過自殺的念頭。如果沒有「深入地聽」,傾聽者就很難發現他隱藏的這個心結,更無法幫他及早解開。

羅杰斯還認為,傾聽不僅能使傾聽者正確的理解一個人,對於傾訴者來說,他心理上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先是感覺到終於有人瞭解他,內心有一種欣慰感,進而消除孤獨感,緊張的情緒也得到緩解,心理上似乎舒暢解脫。還會產生某種感激之情,願意吐露更多的內心話,這就是轉變的開始。一個人如果能從混亂的思緒中走出來,換一個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那些原以為混亂難解的問題,比較容易迎刃而解,也比較容易確定人生的方向。

傾訴者在談話過程中,通常無法完整、適當地表達清楚,這時傾聽者可稍停一下,問:「你是說……,你感覺……。」回饋式的問話可幫助傾訴者逐漸釐清思緒。

聖經說:「人心懷藏謀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來。」(箴二十5)。這節經文意思是:人的心思意念常深藏不露,但智慧的人透過創意性的問題,把人隱藏的心意牽引出來。傾聽者還未全盤瞭解之前,不要自作聰明,不要妄下斷語。「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十八13),如果我們還沒聽取全面完整的訊息,就急於給人指導性的答案,那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上。

2.留意失落的信心

人往往欠缺屬靈的智慧。很多人喜歡活在夢境,埋首在雲端裡,漫步在空中,從來不看實際生活的真相。這種根深柢固、由罪衍生的不現實,會產生舒緩的錯覺、虛假的情感、樂觀的幻想,這些都無法和真正的智慧共存,這也是有正統信仰的人依然缺乏智慧的原因。

智慧的果子就是活出基督一一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雅三17)——而智慧的根是在基督裡的信心(參:林前三18;提前三15)。因基督是神的智慧,神又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一24、30)。神要給人的,是把我們與神聯繫起來的智慧,是一種有信心的態度,與信靠主的智慧。當我們陷入焦慮、惶恐不安的黑洞裡,這是失落信心的徵兆。傾聽者當迫切求主耶穌加添其信心。

聖經裡有不信的例子:神應許將流奶與蜜之迦南地給以色列為業。當摩西派探子窺探迦南地時,有十個信心軟弱的探子向以色列人報惡訊,說他們所窺探的是吞吃居民之地,迦南人都身量高大,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民十三32-33)。

他們忘了神的應許:「我起誓應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地,我要把你們領進去,將那地賜給你們為業,我是耶和華。」(出六4、8)。他們忘記了:既然神已立約應許,祂必成就;以色列人只要相信神,專心跟隨神就行了。當時,這十個探子居然鼓動以色列二百多萬的民眾失落信心,產生埋怨、傷心、憤怒、絕望、敵對的態度!

當我們疏忽「神應許的各樣福氣」,就失落了信心。因此,我們傾訴的內心話只是「不可能」、「憤怒」、「絕望」、「失敗」、「危機」、「傷痛」,或是有關世界上的「資產」、「玩樂」、「時尚」、「榮華富貴」。傾聽這些信心上的軟弱,或傾聽重視感情交流的女性談話,在基督裡的傾聽者應當格外小心,恐怕自己也被引誘,也失落了信靠主耶穌的心!(加六1)。

敬虔的人是傾訴的良友


神學教授巴刻(J.I.Packer,1926-)強調:「敬虔的意義,乃指以信靠和順服、信心和崇拜、禱告和頌讚、獻身和事奉去回應神的啟示。」敬虔的基督徒會活出神話語的亮光,有可能是傳道、長老、執事、教師這些牧者嗎?這是有可能的。

敬虔的古聖徒,例如:與神同行的以諾,他在一個不虔不敬的世代傳講公義的信息,蒙神悅納;又如:使徒時代的巴拿巴(勸慰子),當時的教會遭受逼迫之後,門徒四散傳福音,耶路撒冷教會派巴拿巴去安提阿,「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徒十一23),因為巴拿巴被聖靈充滿,有敬虔的智慧,他不建議要聚眾示威抗爭,也不建議逃避苦難,他只勸勉信徒要立志信靠主。

今日,在自由世界的教會沒有遭遇信仰的迫害。然而,撒但氣燄囂張,各樣嫉妒的心思、不良的動機、恨人及害人的意念,甚至邪淫、自殺、殺人的惡念,都有可能意想不到地在人的思想中突然浮現。傾聽者和訴苦者都還帶有血肉之軀,如果不用敬虔來防禦魔鬼的試探,那麼,雙方的話談得越多,反而越沒有造就。

就教會的傾訴者而言,因身心疲累,讓撒但把膽怯、驕傲、怒氣……放進自己的內心,傾訴者往往變成「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就有抱怨:「沒有人吃過我受的苦,誰會了解?」「我做了這麼多,總該有人感謝吧!」……。傾聽的牧者想帶領訴苦者,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必須求主特別加添柔和、敬虔的智慧!

就教會的傾聽者而言,牧者有各項事奉的操練,一旦疏忽敬虔的操練,也疏忽輔導的原則,易造成複雜的局面:或流於嚴肅、刻板、高姿態;或急於找人共商對策、解決問題,無意間卻洩露隱私;或替訴苦者打抱不平、進入爭辯或訴訟,害得冤家的結更緊;更悲慘的莫過於濫用感情、與傾訴者落入情慾的試探裡(為了避免試探,異性交談時,應當讓同性的弟兄姊妹參與)。

敬虔的朋友是很好的傾訴對象,但畢竟人都會受限於時間、空間、血肉之體的軟弱;如果我們希望能傾訴的是一位可隨時隨地、智慧完全、可以信賴、絕對不會製造困擾的朋友,那麼,傾訴的對象就惟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為我捨命的朋友──耶穌基督


有人認為:向主耶穌傾訴困難和感受,不切實際,麻煩耶穌去管生活瑣事,可能嗎?然而,事實上這是人所能做的最實際的追尋。我們活著,竟然沒有真正認識掌管萬有的神,猶如矇著眼睛走人生的道路,處處踉蹌碰壁,而這世界成了一個陌生、瘋狂、痛苦的地方,活在世上令人失望,甚至有喪失靈魂的可能。

耶穌是與眾不同的。祂在世時,法利賽人和文士總是爭相曝光、嘩眾取寵,尋求眾人的愛戴,這是世俗的價值觀;而耶穌所建立的價值觀卻迥然不同,人子耶穌讓我們明白沒有必要「什麼都擁有」。今生我們暫時有病痛,暫時忍受人間苦難、貧窮、艱困、孤寂。為什麼?因為耶穌承諾:「在我裡面有平安」(約十六33)。又因為耶穌愛我們、為我們捨命,更好的是,祂從死裡復活,所以我們將有更美的復活,我們能得到永恆的生命,可以享受好得無比的天國。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林後一20)。主耶穌應許:我們全心全意尋找祂,必會尋見(太七7-8)。我們最大的平安,就是在基督裡認識神,神也保證必有恩惠永遠隨著我們。保羅說:「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羅八31、33、35、38、39)。

耶穌基督稱呼我們為朋友,祂藉著聖靈告訴我們祂所知道的一切,祂是何等偉大的朋友!耶穌保證:「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六8)。因為耶穌深知天父關切祂的兒女,早已知道我們的需要。當我們奉主耶穌的名向天父禱告,「無論向父求什麼」,祂承諾我們都能得到。這是何等大的福氣!

因為基督是為我捨命的朋友,因為耶穌是我的主、我的神,所以無論何時,當我需要跟祂談話時,祂總是準備好要傾聽,祂永遠有時間給到祂面前的人。哈利路亞!

最佳傾聽者是主耶穌


保羅勉勵我們:「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前五11)。《彼得前書》四章7-10節也談到要儆醒禱告、切實相愛、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當我們疲憊困乏時,向敬虔的朋友傾訴自己的軟弱,他們會幫助我們轉向主耶穌,仰望主的憐憫,同心祈求在基督裡的平安、喜樂與盼望。遺憾的是,這些敬虔的傾聽者有多方面的限制。

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十14-15、27)。主耶穌的這種認識包含了對所認識者的個別愛護、救贖行動、信實守約、供養眷顧,從今直到永遠。

當我們向耶穌傾訴一切,祂會賞賜智慧及生命,好讓我們更謙卑、更喜樂、更敬虔地生活,更果斷地去遵行神的旨意。我們活在充滿黑暗和痛苦的世界中,無論遭遇多少艱難、困苦,遭遇多少攻訐、欺凌,請放心到耶穌面前,說出內心所有的話,也不致羞愧。因為祂應許給門徒的生命是一場美好的戰爭,因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必定得勝有餘。

註:本文主要參考資料:J.I.Packer著,林來慰譯,《認識神》,證道出版社,香港,1983,三版。


作者: 雲霞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1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