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08期2011年9月)
藝文特區:拿細耳人──側記民國一百年度第二十七屆大專組神學訓練班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まつ


七月十日晚上,愛主的百多位青年來到臺灣總會集合,包括來自香港、美國、加拿大及臺灣各地的弟兄姊妹。大家在接下來的二十天展開密集的學習與靈修生活。

這是民國一百年度(2011年)第二十七屆的大專組神學訓練班,是筆者的最後一年,距上次參加二年級已事隔三年。雖然相較於其他同靈顯得高齡,且多半成員都不認識,但我實在很高興能在神的殿裡和清心禱告主的人一起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相信大家經過近三週的相處,必在靈智靈力有長進。

期間,我們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又勉勵行善,並有長輩們的教導與勸戒,使我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能分別是非,成為能吃乾糧的人。我真的在充實又喜樂的團契生活中有豐盛的收穫和難忘的回憶。感謝神!

「拿細耳人」是某次早禱的主題。仔細想想,這群有心學習道理的真教會青年還真像拿細耳人,是主興起且自願離俗歸主的。就讓我們再思考其中的教訓,更立志為主所用、成就祂的美意。

律法下的拿細耳人條例記在《民數記》第六章。神要摩西對所有以色列人說,因為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成為拿細耳人。拿細耳人起源自許特別的願(照NKJV也可譯成困難的願),從舊約到新約都能看到為主所用的拿細耳人,像是我們熟悉的撒母耳及參孫。當然他們是從一出生就作拿細耳人,幾乎可說是神所預備、指定要用的器皿。

《使徒行傳》中也有兩處記載和拿細耳人條例有關:一處是保羅在第二次佈道旅行結束前,從哥林多到了堅革哩,在那裡剪了頭髮還願;一處在第三次佈道旅行結束後回到耶路撒冷,他照雅各要求帶四個人到聖殿行潔淨的禮、剃頭獻祭,保羅也因此在接下來的暴動中被猶太人捉拿。

此外,若依陳勝全長老所寫《民數記中的基督》來看,拿細耳人預表著基督,因為耶穌稱為拿撒勒人(太二23),而拿細耳人(Nazirite)和拿撒勒人(Nazarene)在希臘原文有一樣的字根。

其實,現在我們是祭司的國度(出十九6;彼前二9;啟五10),律法下的拿細耳人已不復存焉。我們也不是只有在許願期間才離俗歸主,而是時時刻刻分別為聖歸於主,是屬靈的拿細耳人。既是屬靈的拿細耳人,對於拿細耳人的條例,則必須提升到更高一層的程度。

首先,拿細耳人是自願許困難的願而歸主。今日教會裡也是一樣,需要許多有志且自願服事的青年投入聖工。而且實際上,真正能感動他人、推動聖工發展的是這群人,而非被命定須負責任的少數人。舉例來說,在神訓班開始之前,各地正舉辦國、高中班的學生靈恩會,有許多青年紛紛投入輔導員的工作。

在臺北教會,十幾位高級班的青年從六月就已開始籌備,自願犧牲期末考前後寶貴的時間集合、開會、討論,甚至自己編成手冊讓整個團隊能有清楚一致的規範;使輔導傳道在開幕式時對他們讚不絕口。同樣的服事工作若給傳道人、負責人做,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工作;然而由一群自願付出的青年來做,更能令我們感受到犧牲奉獻的精神、感動周圍的人。

神訓班裡有許多即將接任團契、高級班、宗教教育等聖工的各地青年(筆者的小組裡就有不少),他們願意承接那些吃力不討好的服事工作,很令我感動。再來,看到大家願意挪出三週的時間,到神的殿裡學習聖經奧祕的智慧,這正是拿細耳人的精神。他們可能要承受不被同學所了解的眼光與外界壓力,但他們克服了困難來到這裡,相信這樣的力量必能在往後推動聖工一事上大有幫助。

再來,《民數記》六章3-4節說到,離俗歸主的拿細耳人要遠離清酒濃酒,不可喝任何清酒濃酒作的醋、不可喝什麼葡萄汁,也不可吃鮮葡萄和乾葡萄;凡葡萄樹上結的,自核至皮所做的都不可吃。這是非常嚴格的規定,甚至比當時的祭司還嚴格(祭司只有在進會幕服事前不喝清酒濃酒),表示要作拿細耳人也要甘願接受更高標準的規範。

「酒」代表什麼呢?想想當時的以色列民,不像今天有電視有網路、有花花綠綠的世界帶給我們娛樂,喝酒或許就是他們最好的享受之一了。聖經上以「酒」和「神的愛」(或聖靈)作對比(參:歌一2、4;弗五18),顯示一個是地上來的喜樂,另一個是天上來的喜樂。如此看來,拿細耳人就是要遠離世上的享樂,我想這應該也是「離俗」的意義所在。

來參加神訓班的青年也是如此,遠離世上享樂的誘惑,彷彿挪亞被神「關」在方舟裡一樣,在這裡追求天上來的喜樂。每天讀經、禱告、唱詩,每週四早上禁食,過著六點起床、晚上十一點熄燈的生活,幾乎和神學生沒有兩樣。

即使到最後難免顯得身體不適、面容疲倦、聲音嘶啞,大家仍然配合著嚴格的作息規範到最後一日。即使這裡的神訓班不像美國的NYTS(全國青年神學訓練班)禁用手機與網路、每天禱告兩小時以上,但參加這次神訓班的弟兄姊妹中,仍有立志三週內不用網路、不上Facebook(臉書),並天天上八樓禱告的;從他們身上真的能看到拿細耳人的精神。

《民數記》六章5節記著拿細耳人的另一項規範,就是不可剃頭、要由髮綹長長;這是拿細耳人身上的標記,是離俗歸神的憑據(7節),不論男女都一樣,只要看到留長頭髮的人,就該知道他可能是拿細耳人。透過頭髮表明身分,也能幫他免去許多不必要的試探和誘惑,因為別人不會再拿葡萄給他吃或使他挨近死屍。

而長頭髮據保羅解釋是服權柄的記號,也就是順服的象徵,甚至是女人的榮耀(林前十一10、15),難怪聖經裡有描述的女子都是長頭髮,像《雅歌》裡的書拉密女和福音書裡伯大尼的馬利亞都是(參歌一10,四1,七5;約十二3)。拿細耳人以長頭髮表明自己已離俗歸主,同時也宣示著願意順服主的權柄、接受祂的規範;對參孫來說,長頭髮更是他力量的來源。

今天我們也一樣,透過默禱謝飯、言行舉止可以讓人看出我們是基督徒,也表明自己願意有基督的樣式,不吃血、勒死的牲畜和祭偶像的物,不犯姦淫等等。來神訓班的青年亦是如此,順服神學院的規範,照著生活規則完成在這裡的學習與責任。即使一開始不習慣,大家終能配合一切所要求的,包括各課程講員、神學生、班長、級長、組長等,按部就班地達到完美的地步。

在筆者的小組,每天的早晨讀經從頭到尾全部準時,每週的查經心得也按時繳交。這樣的記錄是大家的榮譽,也令我感到高興。不過,我們知道拿細耳人的長頭髮需在還願時剃掉、放在平安祭的火上燒盡。這也告訴我們不可考究自己的榮耀(箴二十五27),而是將榮耀歸神。每次為主立志須重新開始,不帶著任何過去的成就自誇(箴二十七2)。因此,也期許所有來參加神訓班的主內青年,不以神訓結業誇口,而是要感謝主、要在往後的事奉上展現出能力以榮耀神;這也是期間我們所聽到神學生的勉勵。

《民數記》六章6-12節有對拿細耳人的最後一個規範,即不可挨近死屍,連至親的父母、兄弟姊妹的屍體都不可以,這是很嚴格的規範,縱使是親人死亡也不得撫屍痛哭。若是不小心沾染死屍而被玷汙了,須獻祭贖罪,且先前許願的日子就歸於徒然。等於是要拿細耳人隨時儆醒歸主為聖。這也是教訓我們要隨時保守聖潔,不論身處何方,不可因「死人」(對耶穌來說,未信祂、未聽見祂聲音的人就是死人;約五24-26)使自己沾染汙穢、得罪神。

今日也是一樣,作為屬靈的拿細耳人,若在立志的事上受到「死人」干擾,即使是至親之人,我們也必須拒絕。不是要我們立志與親人對抗,而是實踐耶穌的教訓:「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十四26)

一直以來,大專組神訓班的報名資格有神學院和各地方教會職務會嚴格把關,能參加的應該都是已水洗、靈洗,守住聖潔之身的青年。我們立志成為主聖潔的器皿,就必須離開不義,自潔、脫離卑賤的事、逃避少年人的私慾,這是要一直持守直到主再來的。

這次所查考的《希伯來書》亦告訴我們,知道真道後,若離棄道理、故意犯罪,就無法重新懊悔、求贖罪的祭了。畢竟義人若後退,神心裡就不喜歡他(來十38)。因此,凡走上這條路的人,沒有後退的餘地,只能竭力求主的喜悅。我們既立志要歸主為聖,就非得追求聖潔直到能見主面(來十二14);期許每個人都能堅持到最後。

歷代以來神在少年人中興起拿細耳人,但當經上神再度提到拿細耳人時,以色列人的信仰狀況已退步到非常糟糕的地步,那是耶羅波安二世時,先知阿摩司傳達的話:「你們卻給拿細耳人酒喝,囑咐先知說:不要說預言。」(摩二11-12)。

其實那時以色列國相當強盛,耶羅波安二世是神所膏耶戶的第三代,作王四十一年,堪稱北國在位最久的王,並且主藉他拯救以色列(王下十四27),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幾乎把猶大國包起來了。只是在信仰的事上仍然陷在罪裡、惹神發怒。因此神藉阿摩司責備當時的領導人,他們竟然給拿細耳人酒喝!並且宣布神的刑罰將臨到,無人能自救。

這嚴厲的審判深刻地告訴我們,千萬不能以世上的享樂俗化為主立志的青年,這對立志離俗歸主為聖的青年來說是非常失望的事。正因為許多人即將在團契及教會裡擔任重要的聖工人員、帶領其他主羊,我們務必要謹記這個教訓,不論在何人何事上,斷不以神不喜悅的方式引誘人前來,因為任何世上的喜樂都無法取代主所賜那奪不去的喜樂。若是失去天上來的靈裡的喜樂作為我們的力量,則沒有任何地上來的喜樂能彌補、填滿它。希望我們都能照著真知識,以聖潔、神喜悅的方式敬拜祂,吸引群羊。

今年的神訓班,筆者不論在課堂中或小組討論中都感受到神純全話語的力量,也在這105位飢渴慕義的青年中看到很多很好的榜樣,他們的馨香之氣非常激勵人。

就舉自己所在的小組為例,這次我們在彼此悟性禱告中體會了代禱很大的力量;又有人覺得我們的查經討論得很屬靈,每次都有造就和收穫;還有人問三年級的要做什麼準備,像是寫講章、帶早禱、帶領小組團契等等。

見到學弟妹那麼有心,立志要參加到結業,提早一年就在準備如何當好小組長,實在令我非常感動,也使我不禁更戰戰兢兢地作好榜樣。此外我們小組進行幾輪的「小天使小主人」(一種暗中關懷所抽到對象的活動),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溫暖的愛心。大家以清潔的心進行到最後,持守住「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的原則,因此組員間能有更多的機會坦然互動、更加熟識。

由衷希望大家能不消滅聖靈的感動,把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因為你們立志行善,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這是我們第一天的聖句!「立志/勵志」也是第一次早禱班長所分享的!

最後,求神保守、賜福給大家,「願主賜福給你,保護你。願主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主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六24-26),這是當拿細耳人還願後,神要亞倫和他兒子,也就是大祭司,對以色列民的祝福;同時也是今年神訓班大家學到的詩歌之一。願我們回到各自的地方教會、團契、高級班之後,也都能把福氣帶給他人,將在這裡所領受的分享給更多弟兄姊妹。不論我們在世界上哪個角落,若我們都喜樂、作完全人,受安慰、同心合意、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我們同在(林後十三11),用這樣的力量為信仰打那美好的仗吧!



作者: まつ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1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