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報第177期1965年5月)
半身不遂蒙恩治癒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半身不遂蒙恩治癒

賴坤成

哈利路亞,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我是嘉義市人,家住在和平路759號,姓賴名坤成(男),現年59歲。以前是信多神教的人。為了生活,每天騎著單車帶一些日用品和化粧品到各鄉村行商;這樣行商謀生不知不覺也經過了7年光景。嘉義市有一位蘇炳煌先生是我40年前所認識的朋友。

幾年前,他一有空閒便向我介紹信主耶穌能得平安和福氣等話;因此得知他是真耶穌教會的信徒。當時我對耶穌教,早有研究的興趣,只是為了老邁的家母反對,擔憂而不敢進入信仰;因為她老人家篤信多神教,素來恨惡耶穌教。但因蘇先生熱心的介紹,使我難於拒絕,每次只好表面上的應付而已。這些年來,平安無事,過著平凡的日子。但經上說:「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帖前五3)。這災禍真的臨到我身上來了,就是在196471日的上午,內人從外面回來,看到我還躺在床上,就叫醒我說:「坤成!你怎麼了?還沒去作生意麼?」那時我只張開眼睛望望她,並沒有回答她。她以為我前天工作太疲勞的緣故,便再出去作傭工。約到了9點鐘左右,那時我已進入危急狀態,幸而被鄰居發現,立刻託人叫內人回來。內人慌慌張張的跑回來,就趕緊把我送到嘉義市劉內科醫院急救,經醫生診斷的結果,病情是嚴重的「腦溢血症」。後來聽內人說,當時我眼睛、嘴,都歪了,並且從口中不斷地流出唾沫來,一手一腳不能舉動,變成半身不遂的人。從此經過多方中西名醫的治療,也曾服了整整壹百服的祖傳秘方,但是均無見效,病態反加沉重,一日三餐及大小便,都需要內人在旁伺候。整天躺在床上,其慘狀實在難以言喻,親戚朋友經常來看我,但我只能用眼睛來表示我的謝意。在這少收入多支出的情況之下,不久已無金錢就醫,後來只好向親戚伸手借錢醫治病體,但不見病情好轉,在這種情形下親戚朋友們也漸漸疏遠了。我只歎息在床上,看看屋角,凝視著那纏滿蜘蛛的腳踏車,回想以往的同伴,今天究竟在那裡呢?我體會到這人情淡薄的社會,不覺眼淚奪眶而出了。這樣度過將近四個月的痛苦日子,有一天在頭腦模糊不清中,忽然想到舊友蘇炳煌先生。我立刻吩咐舍弟,去請他到寒舍。他果然來了,我很高興向他表示決心要信靠主耶穌,因他早年曾向我介紹,信耶穌能得到平安與福氣。後來蘇弟兄看我整天躺在床上,形狀可憐,隨時安慰我,並向我見證曾經蒙主醫治的人以及進入真教會得平安的人等等,使我更加明瞭,渴慕真神的偉大,和祂豐盛的恩典、慈愛。我就決心無論如何,都要信主。我因行動不便,只叫內人先到會堂聽道;教會傳道黃為真執事與陳慈愛執事,也常來舍見證,幫助我禱告。適逢嘉義教會於1964106日起要舉開五天的靈恩佈道大會,我知此消息後,就決心到會堂聽道祈禱。第一天晚上,我被二三個人扶上三輪車,來到會堂,會堂內正在唱詩,我一聽到唱詩的聲音身體便覺得舒服多了。後來教會的招待人員,隨時來幫忙,將我帶入會堂,我坐在最前一排椅子。雖然我的言語不明,但我的耳朵却句句聽得很清楚。平常不能起坐五分鐘的我,那晚真感謝主,一連坐了一個半鐘頭。第二晚,內人用保姆車的車臺放一張櫈子,將我推到會堂,第三晚也是如此。奇怪,第四天早上,我就能站起來,高興極了;晚上我拿一支扁擔當拐杖,內人扶著我慢步試走到會堂。這幾天的佈道會,我都得了教會兄弟姊妹們的幫助祈禱,日見好轉。在第四天佈道散會後,我從會堂內靠著拐杖走到大門口的時候,蔡守道執事正在那裡接待慕道者。他回頭看到我,便對我說:「把你的拐杖給我」。我真的把拐杖給他。他又對我說:「你只要信,不住地祈禱,你今晚一定能走到家裡。」那個時候,我就照蔡執事的吩咐,不用拐杖,好像小孩學走路一樣,一步一步地走,口裡唸著:「哈利路亞」,而終於走回家了。我高興得整夜不能入睡,急著等待天亮。東方剛露出微微的晨曦,我就起床;真奇怪!我已能自己起來了,不需內人幫忙,真感謝神的愛,我抱著高興的心情,促內人與我走到會堂,到祈禱室祈禱。哈利路亞,感謝主耶穌真的拯救了我這失望的人,釋放了我這被捆綁,不能自由的人(路四18)。我的眼睛、嘴,都恢復正常,言語也明朗了。教會的傳道長執兄姊們,都為我歡喜,頌讚主的聖名。靈恩會的最後一天(19641011日),我夫妻倆蒙教會的兄姊幫助,到大河受合法的大水浸禮歸主名下。內人現已得到聖靈,非常高興,我也很努力地求聖靈。在此,請同靈兄姊多多為我代禱,求神早日賜聖靈給我,一起同跑天國路程,得到永生福氣。親戚朋友們看到我蒙主耶穌醫治的經過,都抱著不可思議的心情,前來會堂研究道理的,也不在少數,同時也不再遠離我們了。在失望中變成有希望,被人看輕不理之時,蒙主提拔,得了教會靈胞的相助,主恩如此浩大,我終生不敢忘記,於此見證,榮耀主的聖名,並請諸位未信者,早日來信有真理、有聖靈、有神蹟奇事的真耶穌教會,共蒙恩典,阿們。


作者: 賴坤成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