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13期2012年2月)
真理論壇:英雄何竟仆倒?!(下)──哀吟「弓歌」深思掃羅為王生平的五場戰役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羅慈意

【論道】
文/
第四場戰役:與非利士人之戰


在第二場戰役全勝之時,應該有機會殲滅頑敵非利士人,但是,主帥「掃羅回去,不追趕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撒上十四46)。俗語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不久之後,回本地去的非利士人又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了。現在,兩軍各佔山頭,再度擺開陣勢。

與第二次戰役相較,在這次戰役中,非利士人所憑藉的利器是那個一柱擎天的天王號巨人歌利亞。他的身高竟有兩公尺八十四公分(六肘零一虎口),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十七公斤半(五千舍客勒);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公斤九百公克(六百舍客勒)。並且還有一個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當作活動的防禦工事。

這位不可一世的巨人歌利亞,對著以色列的軍隊罵陣,要求以色列陣營中派出一人,來與他單獨戰鬥,並且以此定兩軍的勝負。「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上十七11)、「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來站著,如此四十日。以色列眾人看見那人,就逃跑,極其害怕。」(撒上十七16、24)。「極其害怕」籠罩著全以色列地、以色列眾民以及以色列陣營。

就在悍敵四十天的叫囂之時,真神預備了猶大地、伯利恆、以法他人,耶西的兒子大衛。耶西有八個兒子,前三個兒子跟隨掃羅出征。慈愛中帶著憂心的父親差派最小的牧羊兒子大衛,帶著食品去勞軍,並且探詢三兄長的安危。大衛照著他父親所吩咐的話,來到了輜重營,軍兵剛出到戰場,非利士巨人戰士歌利亞又來用惡言吶喊挑戰,而從前所說的話,大衛都聽見了(撒上十七12-23)。

被神的靈大大感動的心,裝不下那個未受割禮者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之狂言(撒上十六13,十七26)。在此其間,雖然有兄長誤解的詬語,也有身經百戰國王掃羅的勸退,但是,這全都不能打消他「殺這非利士人,除掉以色列人的恥辱」之信心與決心(撒上十七25)。他替父親放羊時,為了保護羊羔而打死獅子和熊的經歷,現在正好應用得上。他全然相信:「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也必像獅子和熊一般。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十七36-37)

面對著曠代巨人的藐視、狂言、漫罵與咒詛,大衛毫不動容,只是娓娓道來「心中盼望的緣由」:「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祂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撒上十七45-47)

受到大衛信心勇敢的感動,國王掃羅把他自己的全副軍裝與武器,諸如:戰衣、銅盔、鎧甲與刀槍都提供大衛使用。但是,全都派不上用場,「因為素來沒有穿慣」(撒十七38-40)。照著大衛的信心,真神就用他所擁有的裝備:一套甩石機弦、一塊石子,來完成歷史性的任務,拯救了神國百姓於存亡危機之際。「這樣,大衛用機弦甩石,勝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衛手中卻沒有刀」(撒上十七50)。奇妙的真神其作為真是「奇妙又奇妙」(賽二十九14)。

當大衛打敗歌利亞回來之時,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正是掃羅感覺到他絕對的權力慾受到傷害的時刻。一個屬神的帶領者所關心的應該是神國的前途,而不是私己權力慾的絕對伸張。但是,沒有安全感的掃羅,卻因著靠神除去神國恥辱大衛的出現,而奪去對他神國的注意力。在此,心中的安全感已被害怕、猜疑、忌妒、憤怒所取代了!(撒上十八),接下來就是,陰謀詭計與凶狠殺戮。失去安全感的帶領者,常會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陰謀詭計來。

第二場戰役與第四場戰役的反義平行


第二與第四場戰役中,在相互對稱的記載下,顯明了十分豐富的信息,也為我們勾勒出掃羅王朝錯綜複雜的人脈關係,其中最引人入勝的不外乎是,擁懷著真摯友誼的大衛與約拿單。

這兩場戰役都是由掃羅領軍出征,並且都是非利士人占了絕對性的上風,眼看著,掃羅陣營就要潰敗了。就在這麼個存亡的關鍵時刻裡,卻是經由一個人的信心與勇敢而獲得完全的勝利。在第二場戰役中,孤膽英雄是約拿單,他與跟隨他的兵,同心同行,兩人一槍,深入敵陣,橫掃千軍,使掃羅陣營大獲全勝。在第四場戰役中,孤膽英雄是大衛,他單人無刀,只憑一個甩石機弦以及一塊石子,就打倒了那讓全以色列軍民極其害怕的巨人歌利亞,也使掃羅陣營大獲全勝。從此,這兩位信心的勇士約拿單與大衛成了生死莫逆之交。

從人的角度而言,帶來第二與第四場戰役勝利的主要關鍵性人物是,約拿單和大衛。而戰役的主帥掃羅,都處於無能、無奈、束手無策的狀態;但是,在勝利的過程中,總是籠罩著掃羅絕對權利慾的嫉妒陰影。這哥倆在戰役結束後,都得到百姓的愛戴,也都從掃羅那兒得到極其類似的待遇:約拿單險些命喪在其父王掃羅的刀下,而大衛則是引起掃羅要命的妒恨,從此展開四處逃命的浪跡生涯。

第三場戰役:與亞瑪利人之戰


第二次戰役結束之後,聖經接下來的記載,對掃羅的評論還是正面的。在《撒母耳記上》十四章47節至52節,這六節經文的記載,以三節經文記載他的家室狀況,另以三節描繪他爭戰的實況。這也就是說,在吉甲等候的事件上,雖然掃羅受到責備,但是,神還沒有完全放棄他。

再次地,神囑託他來完成:「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出十七14;參:民二十四20;申二十五17-19)的任務。這是一項歷史性的任務,這緣起於四百多年前,當以色列選民出了埃及,在利非訂之役後,真神所作的宣告。現在,真神把一項歷史性的任務交在掃羅的手裡。因此,在託付任務之前,真神不厭其煩地把這次行動的動機、目的、方法與結果,都交待得一清二楚(參:撒上十五1-3)。

當掃羅數點了精兵之後,直搗敵人的京城,並且運用偷襲戰術,在谷中設下埋伏。就在展開全面攻擊之前的關鍵時刻,熟識選民歷史的掃羅,照著摩西在西乃山起行之前給予基尼人的應許,對基尼人說:「你們離開亞瑪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將你們和亞瑪力人一同殺滅;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你們曾恩待他們。」於是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去了(撒上十五6)。掃羅勸基尼人離開亞瑪利人之舉,真正實踐了神藉著摩西所宣告的慈愛應許,也印證神藉著掃羅的行動,應驗了祂在歷史上應許的信實性。

照著真神的旨意,這一仗打得相當順利,亞瑪力人不但大敗而逃,而且也已經快逃到埃及地了。掃羅雖然遵神旨意用刀殺盡了亞瑪力的眾民,卻是憐惜了亞瑪力王亞甲一人(撒上十五8);雖然殺盡了下賤瘦弱的牛、羊、牛犢、羊羔,卻是愛惜了上好的,並一切美物(撒上十五9)。

真神的絕對命令是:「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撒上十五3),也就是說,要滅盡世世代代仇敵亞瑪力人的一切,「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出十七14)。但是,陷入自我迷失的掃羅,雖完成了神絕對的命令百分之九十,其餘的,則用自己的小聰明來掩蓋,因此,在真神完美的事工中,總是拖著個他自我可恥的小尾巴。

掃羅的確知曉殲滅亞瑪力人的歷史情境及其歷史性的意義。他自以為遵行了神的旨意(撒上十五13),似乎也被自認為完成歷史使命的壯舉所感動。因此,這場戰役之後,「掃羅到了迦密,在那裡立了紀念碑」(撒上十五12)。當他站在迦密山上,面對著自己所立的紀念碑,心中所湧出的自我偉大感,應該是一般區區小民所無法參透與體會的。

當他憧憬著青石留名、萬古流芳的當兒,殊不知,他自認為的豐功偉業,竟是神人共惡的遺臭萬年:神後悔立他為王,膏立他的忠心先知為他憂心如焚、終夜哀求神(撒上十五11)。每當我們想到迦密山上那座掃羅所立的記念碑,我們就想到「神後悔了」之一段讓人痛心疾首的殷鑑往事。

上一回,當掃羅的第一件糊塗事被撒母耳糾正時,他完全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將責任完全推卸得乾乾淨淨:「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所以我心裡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撒上十三11)。這一次,在亞甲王的事件上,當撒母耳質問他說:「我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是從哪裡來的呢?」(撒上十五14),掃羅更是不假思索,順性地把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說:「這是百姓從亞瑪力人那裡帶來的,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撒上十五15)。

直到撒母耳嚴加斥責:「你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以色列的王。」掃羅才被逼認錯,但是,認錯的目的,純為自己能在以色列眾人面前被抬舉(撒上十五30)。他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靈命與神國的興亡,而是自己的面子與王位。兩次的違命他都能用他人意的小聰明,把違反神旨意的私意與屬靈的事奉搭上線:勉強獻上燔祭是為了禱告,違命留下牛羊是為要獻給神,一則為禱告,一則奉獻,真可讓不知情的人對他虛假的屬靈高超表現,感佩得五體投地。實質而言,在靈性上,如此呈現膚淺、短視、自私,如此讓人無語、扼腕、悲嘆!

亞甲王事件之後,「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攪亂他」(撒上十六14),正如撒母耳所說:「你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以色列的王。」(撒上十五26)。他曾是:以色列眾人所仰慕拯救者、受膏者、神產業的君、神同在的器皿、神賜新心的新王、神的靈大大感動的領導者、無所匹比神所揀選者……;但,現在是:作糊塗事的糊塗人、違神命的人、急忙擄掠財物行神眼中看為惡的惡人、悖逆與頑梗的人、神所厭棄的人、神的靈所離開的人、惡魔所攪亂的人……。神的兒女若平常不留意在自己個性上的修正及操練,靈性終有被拖累的一天,事工也就告終!

這場戰役是掃羅為王生平中五場戰役的第三,表面上看來,掃羅大獲全勝,殲滅了亞瑪力人,但本質上是,掃羅徹底被神棄絕了。其結果是,為我們留下了一則先知的警言:「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撒上十五22-23),以及一件先知被撕斷外袍的衣襟:「如此,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將這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撒上十五27-28)

結語


聖經中記載的這五場戰役,以第三場戰役為絕對的轉捩點,前後形成一雙雙的反義平形。這五場戰役可說是,掃羅為王平生事奉於神國的縮影。第一場戰役描述了被神所膏之掃羅成為國王的過程,他是被神的靈大大感動、智勇雙全的選民領導者。第二場戰役描述了掃羅自我權力慾凸顯的肇始,對神:不能等候神;對事:在別人成功的事上他總也要插上一腳;對人:以嚴苛無情來掩飾他的無能。

第三場戰役描述他全然敗壞了的本質。與神的關係:他領受了神的命令,卻又不遵守,知法犯法,神完全棄絕了他;與撒母耳的關係:他需要撒母耳,只因為撒母耳的出現讓百姓相信神仍與他同在,掃羅所要的只是屬靈的表面現象,而不是屬靈的內涵實質。從此以後,直到離世之前撒母耳沒再見他(撒上十五35)。第四場戰役則反映了,掃羅在惡魔蹂躪之下,與那合神心意者大衛的關係。第五場戰役則揭示了掃羅完全的敗壞與滅亡。

從整個真神選民國度而言,掃羅是個關鍵時刻的關鍵人物,本是真神手中的貴重器皿。神興起他,是要藉由他來完成,祂在歷史中所要成全的經綸。但是,坐上國王寶座之後的掃羅,可就慢慢地變了樣、變了質,並且是每況愈下。

在四十年的執政中,親痛仇快的事件層出不窮地一一演出:他安心於釋放世仇亞瑪力人亞甲王(撒上十五),卻忍心要殺有功於家國的親生兒子約拿單(撒上十四);他寧可擱置追討屢次欺凌神國選民的非利士人,卻傾全力去捕殺有功於國,且疼惜他生命的晚輩才俊大衛(撒上十八-二十六);更有甚者,竟膽敢屠殺那在不知中幫助過大衛逃亡的挪伯祭司全城(撒上二十二)

。到了晚年的掃羅,在靈性上更是荒謬頹廢。他自己曾下令,廢除以色列國中交鬼和行巫術的,並且以「死刑」來嚴加管制。身為一國之君,竟然明知故犯,悖逆自己所頒布的宗教國法,自己改了裝,去找交鬼的婦人(撒上二十八)。最後,在同日、同戰場上,他的三個兒子同時死於非利士人手中,而中箭負重傷的他,也在基利波山上伏刀自殺。那與生俱來高人一頭的「頭」,竟被敵人給割了下來(撒上三十一9)。嗚呼!哀哉!曾是真神所重用的一代器皿,終以悽慘的肢離體碎為下場!令人痛心,實在可惜。

靠著聖靈的帶領,在一一查考這五場戰役之後,期盼或能慰藉大衛「弓歌」哀吟的驚懼與哀嘆:「英雄何竟仆倒?!」在此同時,也給我們指出了一條合乎神心意的事奉之道。



作者: 羅慈意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1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