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15期2012年4月)
主題特寫:基督徒與奉獻


基督徒為什麼要奉獻?不奉獻不行嗎?要奉獻多少?要奉獻給誰?奉獻對我有什麼幫助?如果對神的真理不認識,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

奉獻是基督徒的本分之一,雖然沒有列入十誡,卻可看出我們的信仰深度以及對神的認識。所以在舊約時代,先知對此有很多的宣告與指責,因為奉獻不代表我們的信仰,卻是我們信仰的指標;在新約時代,主耶穌的比喻當中提到與錢有關的奉獻,也是最多的,因為它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聖經中提到最早的奉獻是亞伯與該隱的獻祭,他們將農作物與牲畜獻給神當作祭物,雖然沒有記載獻了多少,但亞伯的心意得到神的肯定。然後一直到亞伯拉罕在接受祭司麥基洗德的祝福之後,他就從拯救羅得時所得的戰利品中取十分之一獻給麥基洗德(創十四20)。雅各在伯特利夢見耶和華的使者後,他就許了一個願,而許願的最後一句是:「凡祢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祢。」才提到十分之一的奉獻(創二十八22)。這也表示奉獻是出於自動自發,甘心樂意的,並藉此感謝神的拯救與保守;但奉獻真正成為律法,則是摩西以後的事情。

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神給以色列人二個觀念:全地屬我(利二十五23)、人民屬我(利二十五42),故人與地都不可永賣;因此神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說:「地上所有的,無論是地上的種子是樹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華的,是歸給耶和華為聖的。」(利二十七30)。換言之,這十分之一是當納的供物。若我們將當納的什一呈獻給神,就表示我們承認祂的擁有權。因為事實上,地上一切萬物都是神的。若我們不將什一獻上,就是否定神擁有一切的權柄,亦即不以神為榮。

但是後來因以色列人信仰的敗壞,當初單純的信心,因著人的軟弱,而有種種的藉口,不再堅持什一奉獻,而產生信仰的妥協,當時的哈該先知,就責備百姓,撒的種多,收的卻少(該一6)。

當省長尼希米回來重建聖城後,暫時離開巴勒斯坦後,百姓就忽略了這當納的十分之一,以致許多在聖殿裡供職的人被迫放棄聖殿的事奉,以維持他們的生計(尼十三10),所以尼希米一回來便重新強調什一奉獻(尼十三12),而當時瑪拉基先知也藉此機會質問猶大人:「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瑪三8),從道德方面來說,搶奪別人的物件,甚至偷竊父母的,都是很嚴重的罪(利十九13;箴二十八24),奪取神之物更是無法想像!究竟猶大人怎樣奪取呢?先知指出他們忽略了什一奉獻的條例,他們沒有十足奉上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由此得知,原來不將當納的什一獻上給神,就等於奪取神的物!

為甚麼猶大人不遵守什一奉獻的定例呢?原來他們正在經濟困境中,加上農作物失收;以色列人抱著很大的期望從被擄中歸回,他們在哈該和撒迦利亞的領導下努力地完成了聖殿的重建工作。但一年一年的過去,他們開始變得失望,因為他們所期盼的復興還沒有應驗,他們的生活仍然是相當的痛苦。另一方面,他們在耶路撒冷的耕種也面臨困難,在他們被擄期間,巴勒斯坦耕地一直廢棄,無人保養,以致很難耕種。

在這些情況下,他們開始懷疑神對他們的愛,似乎他們具有充分的理由不奉獻,但這些理由其實是他們問題的癥結。他們得不到豐收,在經濟上窘迫,是由於他們不奉獻,所以遭受咒詛:有旱災、蝗蟲之災,和一切農作物霉爛受損的情形(該一5-11)。瑪拉基先知亦指出這原因:「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瑪三9),因此不奉獻,就得不到神的祝福,得不到祝福,就無法奉獻;所以神要以色列人試試看(瑪三10)是否越奉獻,神的祝福越多而恢復對神奉獻的信心。

到主耶穌的時代,什一奉獻已是成例(太二十三23),因此主耶穌不再強調;但提醒我們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太五20),在律法之下的人,尚且奉行什一奉獻,那麼,在新約恩典之下的人蒙受救贖,豈不更應該存著心被恩感的行動表現。

因此一個當代的基督徒對奉獻該有什麼樣的心態:

要存著甘心樂意的心(林後九7;出三十五21)。如果是出於勉強,甚至因為面子的緣故,或其他利益衝突,必得不到神的喜悅,就像亞拿尼亞夫婦雖然奉獻,卻為得人的認同,而存心欺騙,受神懲罰(徒五1-10);也不在乎金額的多少,只在乎對神的心意,就像寡婦的兩個小錢,也可得到主耶穌的稱讚(可十二41-44)。

要存著信心,相信神的祝福,積財寶在天上,將來享福氣;所以奉獻也可看出個人對神是否有信心,以及是否只倚靠世上的財富(提前六17),而沒有倚靠天上的神;就像少年的財主,無法通過主耶穌最後的考驗,而憂愁的走了,實在可惜。

要獻上最好的,存敬畏的心,不要將自己不要的東西,硬要奉獻給教會;或已經失去工作能力了,才要獻給神。先知曾責備當時的以色列人獻污穢的食物,及有殘疾的牲畜給神(瑪一7、13),以致被神咒詛。

要做好財務規劃,尤其是領固定薪水的工作者,最好是月初就留一份要奉獻,不要等到月底才發現餘額不夠,只好延到下個月,造成經濟壓力。

新約時代的今日,主耶穌並沒有強迫我們要奉獻,但在福音書裡面藉著比喻、教訓,告訴我們應有的心態及作法,並將永生的福氣放在我們面前。當我們面對個人不同的環境時,相信都能用神所賞賜的智慧,作出最好的決定。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1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