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16期2012年5月)
主題特寫:心想事成──談動淫念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NZ小恩


寫心中的劇本


凡是正常人,不論在學業、事業、信仰,或是人與人之間,都會對生活各樣事物產生想法。

以學生來講,他或許在內心籌劃著:書要怎麼讀?考試當天要幾點起床?畢業後要做什麼?要如何達到理想中的目標?以生意人來說,他或許常常思考,自己要如何經營行銷事業、怎樣與顧客維持良好的關係、如何獎勵自己的員工,以達到促銷的最佳效果。舉凡我們周遭的所有人──學生也好,生意人也好,富有人也好,窮人也好──他們思考的共同點,就是想著「下一步要如何?」

其實,先不說這些長遠的計畫,在日常生活中最小的細節,我們也經常潛意識假想「下一步要如何」的「小劇本」:如果對方這樣說,我要回什麼話?假使他的態度不好,我該採取什麼行動?或許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下一步要如何」的「小劇本」,往往都是「事先」想好的,並且也在腦海中多次演練。不論這一切是有無意識,等到真實的「機會」一到,與在腦海中寫好的劇本產生連結,這原本幻想中的劇本就會自動上演,成為真實的劇情,並且,不管當事人願意與否,自己便成為劇中的主角兼導演。

每個人都會寫心中的劇本嗎?答案是肯定的!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與人生經驗的累積,人的腦海裡越是收集(或發明)各式各樣的劇本。但是寫劇本並非天生就會,例如,原本不會料理麻婆豆腐的小姐,哪天會了,極有可能是從他人身上所學,才會知道作此道菜的步驟(劇本)。一樣的道理,對於不同人事物的反應、作風、態度等等,都是我們從周遭或潛意識所獲得,而成為我們的範本。以心理學來說,這就是一種內射作用(introjection),把外界的價值觀與標準併入自我的結構中。

保守你的心


人們對於「性」的態度,大多來自於外界的價值觀。看到漂亮的女孩,或是穿著清涼的女性,很多男性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祕密劇本,而這劇本往往是一念之間形成,有時候還會在心裡偷偷演練。就算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下一步要與她如何」,難免依然會幻想著下一步「想」與她如何。

若看到坐在對面有個美女,孤單一人,是否瞬間來一個反射性的假想劇本?──「先約看看是否能與她共進晚餐;若答應,就買一束玫瑰花備著;晚餐用完,再帶她到海邊散步;接著帶她回家;送到家後,如果被邀請入內,就一起喝杯酒聊聊天,聽聽德布希的鋼琴樂;等她累了,再扶她進房間……」這是電影常用的普遍劇情。還是,我們瞬間的反應只是純欣賞她的優雅氣質、美麗的外表?重點是,我們心中的劇本,有沒有「想入非非」的題材?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

「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就是自己心中構想的劇本,使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導致什麼樣的人生。延伸而論,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結局。「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4-15)。這裡很直接的表明,有不好的想法,會接二連三的「發酵」,以致犯罪,而最終的結局,是死。因此,人的思想,對於他日後生命的成長與方向,扮演極關鍵的角色。

一些外遇的人,其實他們很清楚,背著配偶去與他人發展不正常的關係,是沒有道德的。但會步上歧途,很多時候是因為平時假想中的劇本(壓抑的情慾),與現實中的「機會」(試探)產生連結,就一步一步實現這不應該存在的劇情。大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拔示巴的事件上,腦海裡譜出了不該有的劇本,自己完全成了導演,包括後續借刀殺人的劇情。等機會一到,就光明正大的奏出劇情,心想事成。

看到這,讀者或許鬆口氣,「我又沒有像大衛一樣」,或是認為,即便譜出帶有色彩的劇本,只要控制好讓它不實現「下一步」,就完全沒關係了。

攻克己身


其實對於這種想法,耶穌曾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太五28)。由此看出,神的標準是,懷有慾念(內心有不當的劇本),就等同犯罪,也就是說,這個「純幻想」的嚴重性,在心裡已經同等真的干犯第七誡的人。

主耶穌的標準既然這麼高,「心想」便是「事成」,而人又是帶著肉體,有情慾也是自然不過,那要怎麼辦?

保羅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也曾經勉勵提摩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二22)。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也說到:「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太五30)

逃避私慾 提升靈命


從這些經節來看,我們的做法可以分成積極和消極的。

消極的來說,寧可捨去、犧牲那些會讓我們種下不好念頭的來源。例如,結交壞朋友、不良的場所,一些限制級的電影、網路文章、電視節目,八卦、色情雜誌,或一切有可能污染我們心靈的來源。從聖經的角度是這樣,其實,從心理學也是如此。因為若天天與這些來源接觸,耳濡目染,很容易產生內射作用:別人一天到晚上演的劇情,難保不會成為我們心中「下一步想如何」的範本。

一次兩次或許不會怎麼樣,但倘若常常接觸,就會像青蛙在溫水中游泳,水溫何時上升變燙都不知道,最後就無法自拔而死。當我們的價值觀不知不覺受影響,甚至是被洗腦,必然常常出現在神眼中看為偏差的劇本,然而最要不得的是,自己卻不知道其嚴重性。因此,許多教會信徒,寧可家裡不擺電視,用電腦也有設定使用範圍,購買的書刊雜誌或聆聽的CD也都經過慎重篩選。好像約伯,與自己的眼睛立約,不戀戀瞻望處女(伯三十一1)。

當然,這不是要大家憤世嫉俗,而是鼓勵信徒能夠在平常接觸人事物之最小的細節上,都能保守自己的心,勝過保守一切。約伯這麼一個正直又敬畏神的人,都沒有十全的把握自己不會有非分之想,因此,寧可「捨去」會引發他種下不好念頭的來源,不去看它,不讓自己的心靈被私慾誘惑。

就積極的來說,我們可以多結交要好的屬靈同伴,常常禱告、讀經,多多閱讀教會的屬靈刊物、殷勤聚會,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提升個人的屬靈素養(已婚的人同時也要與配偶經營一個健康的婚姻生活)。越接近神的人,自然地就會越把焦點放在屬靈的事上,當靈性的素質提升後,對很多事情的第一反應,包括對異性,也會是比較健康的。

保羅曾經說過:「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七21-23),保羅也是帶著肉體,也是有情慾,他也能意識到自己的軟弱,而為此感到無奈。這兩個律,若以心理學的精神分析來說,可以解釋為「本我」(id),與「超我」(super-ego)之間的談判(「自我」ego)。

「本我」是無意識,最原始的自己,是以「快樂原則」行事,所有的慾望是要被滿足的。「超我」,是隨著人的成長,在內心漸漸形成的道德,一個自我管理的約束。在生活中,「本我」與「超我」時常坐蹺蹺板,而這個「自我」,就是翹翹板本身,必須去抉擇哪一方為重。

保羅如此對自己無奈,是因為這個「本我」(不好的律),實在太強了,尤其每當他想為善的時候,這個不好的律,就開始在他的身體中運行。「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七24-25)。我們知道,若非靠神的能力,人是無法勝過這不好的律。從此,靈修與追求聖靈充滿是絕對有必要,而「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就是要我們的「超我」戰勝。

在神的旨意上 心想事成


「神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五十一10)。這是大衛犯罪後,向神禱告的內容。筆者認為,這也可以是我們平時自我期許的目標:有清潔的心、有正直的靈,並且求神幫助。除此之外,在每次的禱告中,求神赦免我們隱而未現的過錯,因為那是我們無意識中所犯,並且再進一步「求祢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挾制我……」(詩十九12-13)。如此,先立志,再求神赦免,最後求神保守。

既然人是有思想的,在動淫念的事上,也當成為自己的守望者,讓「超我」戰勝。也就是當下產生偏差的幻想時,就及時逮捕這「下一步想如何」的歪念頭,並默禱求主幫助。

「一壘」,「二壘」,行不行?對不起,主耶穌的標準是連想都不可以想,連問都不可以問!「不要容你的眼睛睡覺;不要容你的眼皮打盹(指靈性方面)。要救自己,如鹿脫離獵戶的手,如鳥脫離捕鳥人的手。」(箴六4-5)

您還盼著「心想事成」嗎?但願只在神喜悅的事上如此。


作者: NZ小恩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1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