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逸杉
聖經中到處可見詩歌曲詞;將聖經經文改編成詩歌曲詞,也十分常見。當耳熟能詳的聖經故事,遇上基督徒作曲家譜出的精采神劇,會產生什麼樣的共鳴呢?筆者在偶然機會下接觸本會「箴言‧詩篇聖樂團」年度音樂會之工作,而認識了孟德爾頌的音樂作品「神劇:以利亞」。在神的帶領之下,聖樂團將於今年七月演出此一作品。筆者有感於聖樂欣賞之門路缺乏,特別撰文介紹。希望以讀者熟悉的聖經故事,連結豐盛的音樂感動,使神的作為得到認識、稱頌、讚美。
以利亞是以色列著名的先知,他曾按著神的意思禱告,使全國不降雨,長達三年零六個月。其開場白如下: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十七1)
神為什麼要以利亞傳達災難的預言?因為亞哈身為以色列的國君,不敬拜真神,卻盡心竭力地侍奉外邦神巴力。他在撒瑪利亞建造巴力的廟與壇,又敬奉亞舍拉(女神,巴力的妻子),更屠殺真神的先知,大大惹神的憤怒。從歷史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以色列百姓的信仰崇拜都是隨著國王的宗教政策。因此在亞哈的統治下,以色列全國的信仰敗壞了。
聖經記載神吩咐以利亞去躲在基立溪旁、去外國西頓投靠一個寡婦、三年多後回以色列國再見亞哈一面。這中間的三年半,以色列人怎樣受苦,聖經卻沒有記載。這其中的空缺,讀經的人若沒有細細思考,實在是一大損失。好在基督徒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去熟悉聖經,不管是透過聖靈的引導、考察歷史背景,或是從藝術的表現中體會,都是很好的方式。
「神劇:以利亞」(以下簡稱神劇)是浪漫主義作曲家孟德爾頌寫下的巨作。他是猶太裔德國人,也是實實在在的基督徒。這部作品花了他相當長的時間構思,被視為他畢生最偉大的作品。在神劇當中,孟德爾頌的猶太人與基督徒身分,充分地探索了聖經當中以利亞先知時代神與百姓、神與先知工人的關係──並用音樂的方式表現。筆者在深入了解這部作品後,越發覺得值得基督徒細細聆聽,思索神的作為。
神因為百姓拜偶像而憤怒不降雨,長達四十二個月,是什麼景象?溪水乾涸、缺水的痛苦、氣候的燥熱、植物枯乾、土地乾裂,沒有作物能生長、百姓飢餓、牲畜死亡。你可以從神劇的序曲、第一首、第二首,「聽到」這樣的景象。音樂具備使人更深入了解聖經內涵的能力,你可以聽到悲哀、聽到慘烈、聽到哭泣、聽到絕望。不管你是讀者,還是聽者,一定能夠感嘆,離棄神竟是如此下場!
百姓呼喊著:「救命啊!神要毀滅我們嗎?」「耶和華不在錫安嗎?錫安的王不在其中嗎?(耶八19)」「吃奶孩子的舌頭,因乾渴貼住上膛;孩童求餅,無人擘給他們。(哀四4)」從熟悉的字句,讀者可以了解到,神劇中唱出的歌詞,幾乎全是引用聖經經文。神劇的填詞,不僅選自列王紀的內容,還包括先知書、詩篇、申命記等處經文,將聖徒的心聲一表無遺。
相較於百姓受苦難,以利亞卻蒙神保守。神吩咐他躲在基立溪邊,受烏鴉的供養;到溪水乾了的時候,神又叫他去西頓的撒勒法。這兩段敘述中,聖經的記載不過短短幾節;我們卻可以透過音樂去體會以利亞的遭遇與心境。孟德爾頌在神劇中安排了傳話的天使,讓話語聽起來有方向性(起來,往東邊去)、讓話語聽起來乾澀(因為溪水乾了)。音樂製造出空間與畫面,讓聽者感受到神話語的存在感。
以利亞在撒勒法所行的神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餅與油一點也不缺少。這類神蹟在聖經中較為罕見,稍稍掩蓋了另一項大神蹟的色彩,那就是使寡婦的兒子復活。對於死去丈夫的女人而言,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孩子去世了。神卻使這災難臨到供養以利亞的寡婦。那婦人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王上十七18),以利亞卻很冷靜地禱告了三次,終使寡婦的兒子復活。
在神劇中,孟德爾頌將這段劇情譜得非常精采。寡婦的焦急、難過、哀哭、悲慘,全透過女高音唱了出來;男中音以利亞的沉穩的禱告聲,則表現出神的工人遇到困難時以十足的信心面對。神使小兒復活,接著是寡婦與以利亞,以及合唱團的讚美曲:「凡敬畏耶和華的便為有福,他們行路盡皆平安。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發現;祂有恩惠、有憐憫、有公義。」旋律優美,令人欣喜。
以利亞行過的神蹟非常多,但不可不提的是在迦密山上大戰巴力及亞舍拉的先知。首先是亞哈指責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及以利亞的反駁,逼得亞哈啞口無言(王上十八17-18);再來是四百五十位假先知禱告的浩大聲勢,對比另一座山頭獨自一人的以利亞,而山下的百姓走過乾渴的三年半,已經不知道該相信誰了;接著是以利亞嬉笑巴力先知:「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激得他們越發大聲,天上卻毫無回音(王上十八26-30);最後是以利亞的禱告,使得火焰降下燒滅祭物,原本木然的百姓頓時明白自己拜錯了巴力,大聲呼喊、俯伏在地敬拜:「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他們照著以利亞的話抓住了所有假先知,在基順河邊殺了他們。這段故事的精采之處筆者無法細說,但聽神劇中第十到第十六首,一定會對選民信仰復興的心路歷程,深受感動。
但是,百姓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火,而是需要水,來澆灌他們才剛甦醒的靈性。以利亞上山禱告,求神降雨。聖經沒有記載以利亞的禱告詞,孟德爾頌巧妙地借用所羅門王獻聖殿的禱告詞:「祢的民因得罪祢,祢懲罰他們,使天閉塞不下雨,他們若……禱告,承認祢的名,離開他們的罪,求祢在天上垂聽,赦免……」(代下六26-28),以及大衛的詩:「耶和華啊,我要求告祢;我的磐石啊,不要向我緘默……(詩二十八1)」神劇中還以合唱代表百姓,呼應以利亞的禱告,甚是感人。
以利亞禱告數次,僕人(神劇中以小男孩為代表)也觀看了數次,最後神果然降下了大雨,百姓的身、心、靈都得到滋潤,那種暢快,只有藉由詩歌才能夠表達吧!神劇第二十首名為“Thanks be to God”,是首激昂澎湃的感謝詩,以大合唱表現出百姓充滿感謝與頌讚的聲音。基督徒在蒙神恩典時,不也應該如此喜樂讚美神嗎?
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總共分第一部、第二部。第一部的內容便是從以利亞宣告封閉了天,一直到他禱告使天開而降雨,共有引言、序曲,並二十首曲子,亦即本文之內容範圍。第二部的內容則是王后耶洗別發出追殺令、以利亞逃亡與軟弱、藉著神恢復力量,直到他被接升天,共有二十二首。筆者將在下個月繼續介紹「從躲進山洞到乘風而去──神劇以利亞第二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