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21期2012年10月)
時勢評論:主內一家──打造屬靈的大家庭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榖響


我們在基督裡蒙救贖,成為神的兒女,以直線的關係而言,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以橫線的關係而言,我們之間發生了弟兄姊妹的關聯,因此我們不再是外人,不是客旅,而是神家裡的人(弗二19)。

不是外人


外人就是沒有關係的牽連,你是你、我是我,不相干、不過問,行同陌路。然而神家裡的人就不是外人,我認識你,你也認識我,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應該認識其他的家人。

有的教會推行名牌識別活動,每個人都有名牌,來教會就掛戴起來,互相可以打招呼、叫名字,只是有的信徒一聚會結束,馬上就將名牌還回牆壁上,迅速離開教會,傳道只能看到名字,來不及多問一句就走了。這樣的名牌就沒有真正發揮效用,所以弟兄姊妹最好聚會後至少逗留一段時間,彼此打聲招呼、問問近況,如此才有一家人的感覺。

有的教會推行「哈利路亞」打招呼運動,全教會大大小小見面的時候都要說一聲「哈利路亞」。這是讚美神的話,彼此打招呼時一同來讚美神,這也是真耶穌教會信徒家人的通關密語,辨識真耶穌教會信徒的好方法。

家裡有人生病,其他家人都會關心照顧,而不會置之不理。神的家也是這樣,每個家人都很重要,需要時彼此代禱。

不是客旅


客旅就是暫時的過客,沒有歸屬感,沒有向心力,態度被動而冷漠。然而神家裡的人不是客旅,我們都是家裡的一份子,都是主人,只是有的早進門,有的晚進門,既然都進入這家了,就要主動積極。

教會有些聖工找不到人來作,有的信徒以忙碌為理由拒絕,其實是因為沒有歸屬感,不看重這分聖工的價值。有的來這裡讀書或工作的弟兄姊妹以為只是來幾個月或是幾年就要離開,也會沒有歸屬感,所以來教會沒有向心力。其實不論時間長短,只要是神的兒女,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是一家人,都可以主動付出,為神的家作一點事,作一些階段性的任務,因為這是自己的家、自己的事,所以教會不是傳道、長執、負責人的,而是每位弟兄姊妹的家。

當我們對某個團體有一些付出和貢獻,自然就會對這個團體有歸屬感,這個團體就會成為我們的教會、我們的家。

小孩子在家裡受照顧,只會想從家裡得甚麼,等到長大成人,會轉換思考:「我能為這個家作一些甚麼事、付出甚麼?」主耶穌說的真有道理,「施比受更為有福」。因為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了。

客旅的心態都是短暫的,沒有長遠的計畫與目標。但是教會的發展卻要有求神帶領的目標,人才要培訓、奉獻要甘心,如果信徒當自己是客旅,誰來思考教會的遠程發展呢?因此我們都不是客旅,而是家人。

神家裡的人


主耶穌是家裡的大家長,所以凡事都要尊主為大、敬畏神,沒有任何人可以僭越主耶穌的權柄,要以真理為依歸,照著真理而行。教會雖然有管理的組織與層次,但是不能完全以外面公司企業的管理態度,有分上下的權力關係,因為教會的組織各部門是分工合作的聯繫關係,有功能的差異,沒有權力的大小。因此教會是一個家,家不只是一個講理、講法的地方,更是一個講愛的地方。

弟兄姊妹不要停止聚會,有的人停止慣了要來教會時反而會覺得奇怪,但是家人的關係就不會尷尬,來就來吧,因為本來就是一家人。

有的家人即使外出遠遊或工作,都想要知道家人有否平安。因此,平時可以利用facebook或skype互相聯繫也很好。

家人常常見面才能培養感情,有感情的基礎才能互相扶持、彼此幫助,有的家人在困苦艱難中,我們就有機會付出關懷。感謝主。

家人的關係不是自己選的,你出生在這個家庭,你屬於這個家庭。同樣的,我們在神家裡的弟兄姊妹的關係也是主耶穌給予的,不能拒絕與否認,你我雖然不可愛,但因為主的關係,因為主耶穌愛我,主耶穌也愛你,所以我仍然要愛你,你也可以接納我(羅十五7)。既然是一家人,彼此若有得罪的事,也要互相赦免,重歸於好。

家是避風的港灣,是自己休息與整理的地方。同樣的,教會也是我們的家,讓我們的靈性歸回安息,平靜安穩、重新得力。



作者: 榖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1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