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22期2012年11月)
主題特寫:細語我心

守宮媽媽


親愛的寶貝:

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生許多駭人聽聞的大地震,讓同樣住在地震帶的我們也常聞「震」色變。還記得不久前我們一起看雲,媽媽指著天上形狀特別的雲層對你說:這是地震雲。七歲的你害怕的問:地震來的時候,會不會死掉?你想到自己還沒有得到聖靈,不能進天堂就嚇哭了。當時,媽媽心想你可能會因此特別認真禱告。晚禱時,你竟表現出漫不經心的禱告態度。看在媽媽眼裡,心裡真不是滋味,思索當如何鼓勵你禱告。禱告的方法和道理,相信教會的老師和傳道已經教導你許多。媽媽很想告訴你,求聖靈固然重要,但禱告更是讓我們與主耶穌,成為好朋友的祕密方法。

你是否記得當你還是小娃娃,在你喝牛奶或吃東西之前,媽媽總是抱著饑腸轆轆,迫不及待想將食物塞進嘴巴的你,一面握住你的雙手,一面念念有詞,一定要將謝飯的禱告文說完,你說「阿們」之後,才讓你如願以償地吃到企盼已久的美食。當時小阿姨看著你眼中帶著淚光,忍耐等候媽媽禱告的模樣,為你不平的說:為何不簡短的說「哈利路亞,阿們」呢?

寶貝呀,你的小阿姨可能不記得在她兩歲那年,喉嚨被天線刺破,那晚全家一同跪下,為她禱告的景象。當年八歲的媽媽一直記得,妹妹受傷後哭的很傷心,不能吃也不能喝。雖然當時我不知道醫生對我的爸媽說妹妹的傷勢很棘手,就算手術修復之後仍會有若干的後遺症。在媽媽心裡,只想到主耶穌是最偉大的醫生,能醫治人病。只知道要禱告求主耶穌醫治妹妹,有愛心的主耶穌一定會救妹妹!所以媽媽特別認真專心禱告。之後,我就很安心的睡覺,睡醒後也很平靜的去上學,放學回家後很喜樂,因為知道主耶穌已經醫好妹妹,她可以吃喝快樂,不必動手術了!

若不是主耶穌的憐憫醫治,小阿姨可是一滴奶和一口飯都無法下嚥!這是媽媽第一次體會,神垂聽小朋友的專心禱告,覺得主耶穌真是我的好朋友!媽媽相信,如果你能夠專心禱告,神一定會垂聽你認真的禱告,一定能夠在禱告中與主耶穌成為好朋友!

什麼是專心禱告呢?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6節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因為禱告是屬於你和主耶穌之間的直接溝通,就好像當你想跟媽媽討論你認為很重要的事情,你會要求媽媽放下手邊的事,拉媽媽到安靜無人的地方,不要讓其他人聽到,也不讓別人打擾或打斷你的話。惟有如此,你才能安心地將話說出來,媽媽也能專心的聆聽和回應,我們才能夠享有高品質的溝通,不是嗎?因此,專心的禱告才能蒙神垂聽。

主耶穌提醒我們,禱告不是裝模作樣給人看的,不是假裝很認真禱告的樣子,就能算是專心禱告。當你能夠很認真地跟主耶穌說話時,主耶穌就知道你很專心禱告。所以專心禱告的方法:雙腿跪下、雙手合十、閉上雙眼後,讓心靜下來,然後專心想主耶穌。讓你的心進到只有你和主耶穌在一起,沒有任何事物讓你分心的「內屋」。

當我們進到「內屋」之後,就能夠感受到自己和主耶穌很親近,心裡會很平安。就像從你呱呱落地那天起,媽媽抱著你唱的那首自家搖籃曲「靠近耶穌慈懷」的歌詞,那是個安息恬靜、安慰溫暖、罪惡不能侵擾,是我們與主相會的地方!

其實禱告的方式並不單只是雙腿跪下、雙手合十、閉上雙眼。禱告可以是隨時多方(弗六18),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用不同的方法跟神禱告,重點是我們必須存儆醒的心,進入「內屋」與主相會。主耶穌提醒:「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二十六41),倘若失去儆醒的心,很容易被自己的心蒙騙,而胡思亂想,這就不是跟主耶穌禱告了。所以我們要預備心來到主耶穌面前,即便只是靜靜地享受自己和神獨處或說話的片刻,也算是跟主耶穌禱告。

媽媽從高中就養成跟主耶穌散步的習慣。當時遠離家人到外地求學,放學後常獨自一人走河堤回宿舍。媽媽心裡並不孤單,因為媽媽的心會窩進「內屋」裡,跟主耶穌一起回想,在學校和在生活中所學習的課程、所經歷人事、最近聚會、讀經、禱告、唱詩的內容,反省自己的對錯得失,問問主耶穌:想透過這些歷練讓我學習什麼信仰課題。邊走邊跟主耶穌分享我的心得,或是推敲一些疑問。在那段將近一公里的路程,媽媽知道主耶穌一直聽我說話。雖然主耶穌不是每次都會回應我,但會慢慢地引導我明白祂善美的旨意;啟發我對信仰生活課題的見解;教導我學習如何倚靠神,面對生活的挑戰;更體會祂在我生命中,那分無微不至的愛。

雖然現在媽媽不再走路上下學或上下班,媽媽依舊很珍惜能夠跟主耶穌獨處的「內屋時間」。有空時,媽媽會進入「內屋」,跟主耶穌說心事、吐苦水、搬救兵、求疑難解答、思考聖經的道理,或感謝神的恩典和奇妙的帶領,或只是單純的享受主耶穌的慈懷。在主耶穌的懷裡,你定能夠在禱告中漸漸體會到,主耶穌是你生命中最好的朋友!

媽媽怎麼知道主耶穌是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呢?這不是媽媽自己一廂情願,自己說是就算的喔!主耶穌是天上的真神,我們不過是神所造的人。受造之物怎能跟創造主稱兄道弟平起平坐呢?這必須要主耶穌願意將我們當祂的朋友才算數。主耶穌要怎樣才會將我們當朋友呢?

《約翰福音》十五章14-15節主耶穌說:「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主耶穌告訴我們要當祂的朋友不難,只要遵守祂的吩咐,就是主耶穌的朋友。並且主耶穌這位朋友,會將天父的旨意教導我們,助我們明白聖經的真理,讓我們活著的時候,能夠不偏不倚地走在天國路上,將來能夠到天堂,與主耶穌共享天國永遠的福樂,這是何等甘美!

主耶穌知道,人要學習和明白聖經教訓,並在生活中遵行祂的話語,看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作到卻不容易。單單憑著人的情感、理智和血氣之勇,是很容易在信仰的路上被誤導或走迷方向。所以主耶穌要親自幫助有心追求得救真理的人,當他們的好朋友,教導他們如何行正路。若朋友遭遇信仰和生活困難時,主耶穌用恩典幫助他們克服難關;若朋友遇到信仰疑惑時,主耶穌用真理提醒他們如何走得救的正路。在信仰的天國路上,主耶穌與朋友一起歡樂、一起悲傷,永遠在朋友的心裡陪伴、支持他們。

今天媽媽敢說主耶穌是我生命中的好朋友,不是因為媽媽很認真讀聖經、參加聚會、時常禱告、多作主工。媽媽能夠這麼說,所仗持的不過是主耶穌對媽媽的恩寵。因為正如聖經所言:「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雅四15)。若不是主耶穌這位好朋友,用慈繩愛索緊緊地拉住媽媽,不斷地透過聖經、讚美詩、領會者講道和禱告中的提醒和教導,媽媽可能早就守不住主耶穌的教訓,而成為離道叛教之徒,不但與主耶穌作不了朋友,更永遠與神的永生無分。

有一年,外婆剛從一場大病中死裡逃生;媽媽卻因病被迫休學,接受痛苦的治療;外曾祖母參加安息日聚會,卻在教會的停車場跌斷骨頭。一連串讓人情何以堪的意外病痛,一波波地侵襲我對主耶穌的信心,更著實地動搖了我的信仰根基。約有一兩年的時間,我不願意再進到「內屋」裡跟主耶穌禱告,因為我很難接受主耶穌竟然如此殘忍,讓我和家人受到如此沉重的煎熬。真不夠朋友!

後來心灰意冷的媽媽甚至挑釁主耶穌,公開在辦公室,隨手翻了一本同事的算命書。雖只是隨意地亂翻三下,卻讓魔鬼有足夠的機會,暗示媽媽有病痛的災禍。當晚,媽媽不明原因發高燒,用盡辦法就是無法退燒。燒了一天一夜之後,外公提醒媽媽:是不是因為翻看神不喜悅的書才生病。迫於無奈,媽媽只好禱告進到久違的「內屋」,跟主耶穌說:若這病是出於祢,請讓我明白。主耶穌果真讓我馬上明白。禱告後不久,失控的高燒隨即退燒。媽媽的心被神無比的愛深深地震撼,淚如雨下。自問:為什麼主耶穌如此愛我──這個早已心裡遠離神的浪子呢?因此,媽媽定意從此以後,絕對不再離開主耶穌,要珍惜這位生命中最好的朋友。

禱告對媽媽最大的幫助,就是讓媽媽能夠領受神的愛,得到力量去面對生命的挑戰,以活出基督徒的生命。

媽媽病癒之後,曾經陰錯陽差地歷經一份錯愛。當夢醒時分,抉擇時刻,面對主耶穌的真理之愛,一位傳道人提醒媽媽:人世間的愛,不能高過人對神的愛。所以媽媽決定要順服神的真理,忍痛割捨錯愛,堅持真理之愛,緊抓住主耶穌──我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心情好比耶利米先知的心境:「我心想念這些,就在裡面憂悶。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哀三20-21)

當年媽媽選擇離開,到一個陌生的國度,用陌生的語言,學習陌生的學科,過一個陌生的新生活。但無論何往,主耶穌依舊用祂信實的愛和主裡的平安,不斷的在媽媽的禱告中,陪著媽媽度過陌生世界裡的每一天。每當想起主耶穌的恩典和帶領,媽媽就有勇氣,繼續努力好好地活著,為主耶穌作一個有用的人。

從那時候開始,縱使物換星移、人事變遷,無論苦樂順逆,媽媽常常會望著那亙古不變的天空,在媽媽的心裡那只有主耶穌和媽媽的「內屋」裡,不斷地問:主呀,這是祢要我過的生活嗎?

一天,主耶穌透過一位朋友的口對我說:你在生活中努力活出守道理的生命,在神眼中是神所珍貴寶貝的女兒!頓時間,媽媽突然領悟,原來主耶穌如此愛我!我僅不過是主耶穌一位卑微的朋友,竟配得稱為是神所珍貴寶貝的女兒!

寶貝,人生的信仰天國路很長,會遇到許多艱難和危險。除了平時努力學習聖經的真理,遵行主耶穌的教訓,讓主耶穌當你是祂的朋友。媽媽希望你能夠在進入「內屋」的專心禱告中,認識主耶穌──這位媽媽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我相信主耶穌也能成為你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媽媽也希望你存儆醒的心,在隨時多方的禱告當中,體會神隨時同在和慈愛恩典,並領受從神而來的力量,幫助你超越世間困境,平穩的走在天國路上,活出蒙神喜愛的兒女的生命力,將來得進天堂與主同享永遠的福樂。

愛你的媽媽筆



作者: 守宮媽媽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