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25期2013年2月)
真理論壇:彩繪人子耶穌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蔡彥仁


前言


《四福音書》記載了耶穌的降生、傳道、受難、復活,描繪耶穌基督如何犧牲自己,完成天父所交託的救贖大功。每一位福音書作者在聖靈的感動下,根據自己所聽、所看、所憶,凸顯耶穌所帶來的神國真理的某些重要面向,他們的目的,正如約翰所強調的,是要叫聽聞者能「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1)。

不但是與福音書同時代的人,就是我們今天閱讀《四福音書》,也感覺耶穌基督躍然紙上,祂的言談舉止或所作所為,彷彿對每一位願意敞開心靈的人,具有直接的、深刻的感染力。確實,《四福音書》中的耶穌,不是一個刻板人物,而是一位生動活潑、有血有肉的「人子」。祂有各種情緒表現,貼近世人的喜、怒、哀、樂,流露了人性的一面,也為我們立下效法的典範。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動態的與情感的表達面著手,思索祂如何可以「活畫在我們眼前」(加三1),也思考如何細緻的將祂「彩繪」出來,呈現在尚未認識祂的人面前。

一.成長的耶穌

基督徒心中的耶穌形象,大抵是一位高瘦、堅毅的青年人模樣,偶而提及耶穌的降生,則轉換成馬槽中甫出生的襁褓嬰兒,卻很少注意到道成肉身的耶穌,祂的三十幾歲人生,其實是經歷階段性的成長,由小至大,步步趨向成熟。

《路加福音》特別刻畫孩童耶穌,敘述祂「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路二40),為證明所言有據,於是舉一令人難以忘懷的例子,就是耶穌十二歲時與父母和同村的人上耶路撒冷守節,回程中父母驚覺祂未同行,因而匆匆返回聖城尋找,三天後才發現孩童耶穌「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路二46)。青少年耶穌諸如此類的神奇事例應該還有不少,只是路加無法一一贅述,僅用一句話總結:「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52)

路加要強調的是,耶穌縱然秉賦神的形象和特質,但其「基督身量」(弗四13)不是一蹴即成。祂的成長與一般人無異,也是經歷漫漫的學習過程,在聽、聞、問、答中累積知識與智慧。祂有高度的使命自覺,以「父的事為念」(路二49),有了明確的人生標的,加上不斷地精進向前,結果不但是身體的逐漸成長,祂的屬靈智慧也日益增添,贏得人的稱許,也獲得天父的喜愛。耶穌就是如此身、心、靈、智多方面成長,當面臨「出道」前的最後一關嚴峻考驗時,難怪有能力以智慧的言語與堅決的態度,一一回應魔鬼的挑戰,駁倒各種誘惑,「滿有聖靈的能力」勝利還鄉,再次整裝待發為福音出征(參:路四14)。

使徒保羅自我惕勵,同時也勉勵基督徒要「效法基督」(林前十一1),希望所有的基督徒各按恩賜、各盡其職的參與聖工,展現成長的基督身量(弗四11-13)。他的勸勉即是基於對耶穌成長過程的深刻認知,認為耶穌既然在肉體上持續成長,屬靈生命也由稚嫩進至成熟老練,基督徒同理也需不斷成長,從吃奶到吃乾糧,變成「心竅習練通達,能分辨好歹」的成人(來五14)。

二.忘我的耶穌

《馬可福音》刻畫耶穌時,一開始即跳過祂的孩童階段諸軼事,直接將成人耶穌呈現在讀者面前。不但如此,馬可所記載的耶穌更是一位能力高強、與污鬼搏鬥的戰士。在《馬可福音》第一章,我們看到耶穌在宣傳「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之後(可一15),緊接展現一連串的神蹟大能,包括在迦百農的會堂趕走污鬼、醫治西門的岳母、潔淨一位痲瘋病患等,以行動印證神國降臨、真神為王、污鬼潰散的景況。

耶穌的能力彰顯之後,名聲四方遠播,有病痛、罹鬼患者蜂擁而至,期待藉由耶穌的手得到終究的解決。馬可「彩繪」的耶穌不但擁有極大的神力,更是充滿悲憫之情,視世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可六34),於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由於工作量大,祂還選立十二位門徒,賦予他們權柄,差遣他們兩人一組,外出各地醫病趕鬼(可三14-15,六7)。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耶穌投入聖工幾乎接近狂熱,「連飯也顧不得吃」(可三20),以致於不解神意的眾親友誤以為祂癲狂了(可三21)。耶穌當然不是癲狂,祂的意識十分清醒,很清楚自己的救贖聖工以及當完成的使命。祂的積極投入聖工,目的在爭取時間,對於身、心、靈受創者,幾乎不假思索的伸出援手,及時的給予醫治與釋放,祂的渾然忘我,即是在不忍人之心下所發揮的愛心表現。

耶穌這種「忘我」或「癲狂」的典範,後來的保羅如實的體會和效法。保羅自己坦誠作見證,為了教會的弟兄,他「辛苦勞碌,晝夜做工,傳神的福音」(帖前二9)。因為主愛的激勵,他忘卻自己,不再為自己活,而是為主而活,在外人看來似乎是「癲狂」,但實際上卻是基督裡「新造的人」(林後五12-17)。「忘我的耶穌」所傳遞的,因此是一種悲憫、能力與救贖的信息。

三.歡樂感謝的耶穌

我們在《四福音書》很少看到歡樂的耶穌,似乎要描繪一位笑容可掬的耶穌畫像有點困難。但是,這並不表示耶穌從未高興過,或者從未分享眾人的喜樂。《約翰福音》特別記載耶穌所行的十個神蹟,其中第一個「迦拿變水為酒」的神蹟,即是在喜宴歡樂的場合施行出來的(約二1-10)。《聖經》在這裡並未描寫祂的表情,不過可以想見祂、純係額外恩典型的奇蹟在《四福音書》中絕無僅有。

耶穌的歡樂大都是在特殊的場合,在相當的屬靈高度上表達出來。《路加福音》描寫耶穌差遣七十個人外出傳道,囑咐他們一面醫治病人,一面宣傳神國已經降臨(路十9)。他們在完成任務後,「歡歡喜喜的回來」(路十17),秉告耶穌傳道的經過,特別提到因為耶穌的名戰勝惡鬼的成就感。耶穌瞭解這是神國進入人間的初步勝利,因此在肯定門徒們的聖工成果時,頓時目睹天啟異象,看到「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路十18),緊接著「耶穌被聖靈感動就歡樂,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祢。」(路十21)。祂深知天父的旨意,明白神救贖的奧祕,也清楚在靈界的爭戰中,當下的聖工進程以及祂所扮演的角色。祂感謝神的安排,也因為能參與救贖聖工而歡樂,同時傳達這分喜悅給門徒同工,向他們明確表示:「看見你們所看見的,那眼睛有福了。」(路十23)

耶穌另外一個向神感謝的場合,發生在一個令人費解的喪家上。《約翰福音》記載有人轉告耶穌,祂的青年好友拉撒路病危,請祂速往醫治解救。耶穌因為聖工繁忙而耽誤行程(應是有主美好的旨意),等到抵達目的地時,拉撒路已經亡故四天了。耶穌被當時眾人哀哭的氣氛所感染,一度也難掩悲傷之情,但是當一行人到達墳墓時,祂的心情反而轉換成樂觀、希望與自信。約翰如此描寫耶穌:「耶穌舉目望天說,父啊,我感謝祢,因為祢已經聽我。我也知道祢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叫他們信是祢差了我來。」(約十一41-42)。

耶穌在哀戚的墓園裡表達樂觀和感謝確實有違常情,但祂的感恩之情並非情緒的錯亂,而是建立在祂與天父平時交通、深刻相知的基礎上。耶穌在拉撒路尚未從死裡復活前,已經知悉這件復活的神蹟必然發生,因此祂預先感謝,將榮耀歸給父神。耶穌這種喜樂和感謝超越人的認知範圍,也超越人的情感表達,但卻展示祂平時的靈修工夫以及與父神的親密關係。

一般信徒會因為病得醫治或逢凶化吉而感謝神,也知道在豐衣足食的太平日子需要感恩,但這與耶穌歡樂感謝的性質仍有差距。耶穌在《路加福音》十五章談到三個「失而復得」的比喻,強調罪人如果能夠及時悔改,天上、人間的喜樂莫大於此。這種喜樂超越身體和物質層次,而提升至屬靈境界。另一方面,保羅在《腓立比書》多處提及基督徒應當喜樂(腓一25-26,二2,四4),他的重點在勉勵信徒陷於患難逼迫時需要喜樂,並為同心堅守主道而感恩喜樂,這些都是針對信仰的深度或根本面向加以闡明,值得我們思索比較。

四.嘆息的耶穌

《四福音書》中多處提到耶穌嘆息,《馬可福音》又描繪的最多、最生動。前文提到耶穌周遊各地醫病趕鬼,對於前來央求拯救者可說來者不拒,由此凸顯耶穌的愛和憐憫。《馬可福音》第七章記載,當耶穌回到加利利海地區,遇到了一位可憐的聾啞人士求醫,祂領他離開眾人,再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可七33),然後「望天嘆息,對他說:『以法大!』,就是說:『開了吧!』」,這位聾啞病患立刻得著醫治(可七34-35)。耶穌在此不但彰顯祂的能力,也流露出深沉的感觸,祂對於人肉體的脆弱,經常籠罩在病痛折磨下而感傷,另一方面,也必然對神國降臨,急需導引世人進入這個新國度以達最終的救贖而發出慨嘆吧。

相似的例子接續發生在《馬可福音》第九章。在此我們讀到耶穌的門徒和文士,正圍著一個被啞巴鬼欺凌折磨的小孩,熱烈辯論受苦的原因和責任歸屬問題。當眾人看到耶穌到臨,小孩的父親急切的上前請求耶穌協助,除了描述自己兒子的受苦慘狀,也對門徒們的無能為力深表無奈。耶穌的直接反應是:「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可九19),隨即斥責污鬼,將牠從小孩的身上趕出,解決這位年輕生命長久的精神與肉體之苦。耶穌此處是為「不信的世代」嘆息,就是為不知真心靠神、不懂同心合意禱告、被鬼轄制而手足無措的信眾深覺遺憾,但也何嘗不是為愛心缺乏、光辯論卻缺乏實際行動、事不關己的冷漠世代深深感嘆呢!

有關神蹟方面,耶穌也為當時的人的態度嘆息。對於身、心、靈受害者來說,耶穌的神蹟即刻而有效的解決他們的痛苦。但是,對於目睹神蹟卻無法明瞭神國已經到臨的旁觀者而言,神蹟僅是魔術般的驚奇把戲,反成為進入信仰世界的障礙。法利賽人已經看到耶穌行出多種神蹟,包括憑幾個餅和幾條小魚,分別讓五千人和四千人吃飽,但是他們仍繼續要求耶穌再顯更多神蹟。耶穌的反應是「心裡深深地嘆息」(可八12),對於這種心存懷疑、以試探為樂的自義者,祂只有搖頭攤手的離開。

耶穌雖然面對如此敵意的外在環境,仍然堅持向耶路撒冷勇往直前(路十三33),明知為解決病患身心痛苦而行的神蹟僅是短暫效果,祂依然把握現在,趕緊「今天、明天趕鬼治病」(路十三32)。祂的深沉嘆息,乃針對不但拒絕祂的愛心召喚、反而無情迫害祂的「耶路撒冷」。祂先知式的感傷之言:「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路十三34),正是代表神的救恩意在廣被眾人,差耶穌為世人捨命,但卻遭受拒絕後的最大悲嘆。

這種「召喚──拒絕──嘆息」的描述,很戲劇性的表達在耶穌所說的「街道孩童的比喻」(太十一16-19;路七31-35)。耶穌來到世上,懇切的呼召宛如街道的孩童彼此邀約進行遊戲,或扮演喜慶婚宴式的吹笛跳舞,或喬裝成喪禮式的舉哀啼哭。可惜孩童群隊無法交通,相互間只能彼此猜測,難產生心靈共鳴,也就無法協調角色,同台合演劇碼。施洗約翰和耶穌先後宣傳天國已近的福音,但是接受者少,批評訕笑者多,難怪耶穌深深嘆息,期待聽到福音的世人,能具備屬靈的智慧,「都以智慧為是」(路七35),體會和接受其中的救贖真理。確實,今天聖靈以「說不出來的嘆息」為我們禱告(羅八26),即是在消解我們心中的猜疑,軟化我們的心田,誠心接受神的話語和救恩。

五.退隱的耶穌

《四福音書》所描繪的耶穌形象大都是積極、入世,或行動的一面,尤其在白天,耶穌不是在聖殿裡教訓人,就是在群眾中間醫病趕鬼(太四23,九35;路二十一37-38)。但是,《四福音書》也描寫一位喜愛僻靜、獨自退隱、整夜禱告的耶穌,恰好和白天的動態形象構成了強烈的對比。

《路加福音》裡的耶穌是一位禱告的楷模,祂接受洗禮、準備從事聖工時,即從禱告開始(路三21)。祂聲名遠播,各方求道者與求醫者絡繹不絕聚集而來時,「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五16)。對祂而言,退隱即是要禱告,而禱告即需事先闢出一個不受干擾的時間和空間,方有可能進行,因此退隱和禱告,其實是一體兩面。耶穌繼而挑選十二位門徒作為貼身同工,為此祂異常的審慎,根據路加的描述所強調,「那時,耶穌出去山上禱告,整夜禱告神」(路六12)。為了神國大業,耶穌花費整晚與父神交通,在沉澱、幽靜、內斂的氛圍中與主商討,依聖靈的指示最後選出十二個人為「使徒」(路六13),合力開展往後三年多的傳道事工。

耶穌在工作後經常獨自引退,或在山上禱告(太十四23),或在海邊獨自沉思(可六47),祂深知唯有先平靜安穩才能重新得力,藉由聖靈不斷的灌注充滿,方有力量進行神國大業。這種先靜後動,先禱告後工作,先獨處再入群眾的模式,幾乎成了耶穌在世的生活寫照。《路加福音》總結耶穌的生活形態,告訴讀者「耶穌每日在殿裡教訓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住宿」(路二十一37),即是藉由山與殿、黑夜與白天、引退與投入的相互對比,暗示耶穌完成救恩的祕訣。

如此的靈修、工作、再靈修過程,確實為耶穌在重大事件或聖工轉折關鍵,帶來莫大的力量。《約翰福音》提到,當眾人因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無不興奮激昂,希望擁立祂為王,期待藉由祂恢復以色列王朝,但就在此時,耶穌「就獨自退到山上去了」(約六15)。人若不是平時累積深厚的靈修工夫,很容易在掌聲中迷失,而耶穌知所進退,在急流中穩住方向,向著標竿穩健邁進。另外,施洗約翰因為批評希律王而被處決,消息傳來,「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太十四13)。一位屬靈同工突然斲喪生命,這是何等大的打擊,但耶穌卻能臨危不亂,重新回到安靜的屬靈世界,一面與父神交通,一面則調整神國聖工進展的腳步,如此以退為進,重整後再出發。

耶穌自況「心裡柔和謙卑」(太十一29),並非突兀或虛詞,乃是得自平時的退隱靈修工夫而來。不過最重要者在於,祂鼓勵我們要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結果「必得享安息」。我們不免納悶,為何學耶穌、同樣負聖工的軛即能享安息?如此豈非更加的勞苦擔重擔嗎?(太十一28)。其實不然,這關鍵在於耶穌經常退隱靈修,具備了柔和謙卑的屬靈品質,之後自然感受「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30)。的確,將勞苦重擔卸給耶穌,在祂懷裡享受安息,唯有深刻體悟退隱的真實含意者才能達成。

結語


耶穌是神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希望我們能夠「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既然降生為凡人,祂十足的展露了人性,表現出人的各種真性情,這在《四福音書》中描繪得淋漓盡致。但是,耶穌也是神,祂的神性導引了人性,因此祂的情感表現不是激發自世俗的煩惱或喜樂,而是根植於對人的愛與憐憫,也是為達成救恩下的誠摯流露。以上所舉的記載案例僅是耶穌情感的部分表達,其他的不同面貌依然可清晰分辨,例如發義怒的耶穌(可三5)、哭泣的耶穌(約十一35)、高聲呼喊的耶穌(約七37)、悲喜之情交織的耶穌(太二十七45-46;約十九30)等。我們仔細閱讀品味,一方面感受耶穌與我們是如此的貼近,另一方面則對祂由「人子」開通至「神子」的榜樣,越發增強了信靠與效法之心(來二18,四14-16,五7-9)。(註:本篇為文宣營總會班寫作組講題)



作者: 蔡彥仁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1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