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97期1994年2月)
信仰社會:[聖靈月刊]不要餓著回去──談信仰生活的取向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仲理


有一天,主越過巴勒斯坦西北的境界,進入推羅、西頓,在低加波利附近對外邦人作簡短的教訓和醫治後,變餅和魚給至少四千人以上的男女老弱吃飽。

那時,有許多人聚集,並沒有什麼吃的。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

門徒回答說:「在這野地,從哪裡能得這麼多的餅,叫這許多人吃飽呢?」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

門徒說:「有七個。還有幾條小魚。」

耶穌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拿著這七個餅,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開;門徒就擺在眾人面前。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了福,就吩咐也擺在眾人面前。眾人都吃,並且吃飽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吃的人,除了婦人和孩子,共有四千(太十五32-39;可八1-9)。從這一則神蹟中,看到上主的主動憐憫、醫治,以及人性化體貼的心腸;而在故事的背後,更凸顯了極其寶貴的真理,對於我們末世的基督徒,在信仰生活與教會事工上,頗多造就和啟迪。

一、楔子──永遠的生命之糧

在加利利海邊附近的山上,圍聚了來自鄰近城市至少四、五千人以上的人,聆聽主的教誨。他們在跟隨主三天三夜之後,各自帶來的食物都已吃光,主不願意他們餓著回去,恐怕他們在路上困乏(昏倒),便主動變餅和魚給眾人吃飽,還剩七筐;群眾在等候三天之後,終於親嚐主恩!真神憐愛我們世人,特地差遣他的獨生子耶穌道成肉身,宣揚得救福音,並親自為世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經過三天三夜,復活升天。

又賜下聖靈,作為我們隨時隨在的保惠師。聖靈進住我們的內心,主便在我們裡面,我們也在主裡面;主不撇下我們為孤兒,我們的心安息滿足、平靜穩妥,生命中撐起得力得救的張力(約十四16-20;賽三十15)!又透過聖靈的啟迪感動,參透各種屬靈的奧祕事,將真道傳得全備。這來自天上的真嗎哪,就是真神口中的一切話,是永活的生命之糧,是人間的真光。

換言之,「神的道」和「聖靈」就是寶劍,我們人人要隨時隨地腰間佩劍,防備夜間的驚慌(歌三8),才能給予那些管轄幽暗世界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的一切攻擊、誘引、敗壞,以致命的反擊,踩踏在牠們的肚腹上。唯有持定所有的,直奔天鄉,免得生命冠冕被奪去,這才是上主所樂見樂為的美好旨意。

二、末世信仰生活的取向

群眾在吃飽之前,曾跟主及門徒生活三天,雖然僅只三天,卻留給我們今日的基督徒許多正確的信仰生活取向,包括教會服事的態度。簡述如下:

(一)犧牲的生活

群眾人數至少四、五千人以上,在酷暑的山區聽道生活,吃喝、洗澡、更衣、露宿,諸多不便。白晝溫差變化急速,睡眠不足,更易引起暴躁糾紛。能耐心持續渴慕真道,堅持起初的信心到底,著實不易!然而卻未見群眾滋生任何事端,乃因群眾心存為主犧牲而諸事忍耐!我們跟隨主的腳蹤行,要變賣田產,丟下父母、親人,割捨世間名利、權位和享受,不貪愛世界,只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過著單純仰天的生活。

學習基督精兵,不將世務纏身,專一討招他的主人喜悅。保羅「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的行徑,正是我們所當效法的。回想以前舉辦靈恩會的時候,來自鄰近教會的弟兄姊妹齊聚一堂,由於大家都能將俗務暫丟一旁,專心守節。禱告求聖靈、聽道理、作見證,共同分享屬靈一家的喜樂;這是令人無比懷念的地方。探究其中原因,在於大家有一顆「飢渴慕義」、「犧牲世間一切」的心志,而這正是我們真教會信徒在富裕平安的今天所最欠缺的!

(二)分享的生活

讓眾人得以吃飽的觸媒,是「七個餅和幾條魚」以及「上主的大能力」。眾人都已吃盡了原先準備好的食物,若有人還有剩餘,必定是捨不得全部吃光,而留到最後的。照理那時候大家都已餓了,有剩下也該是自己獨享才對;但他們之中卻有人肯接受門徒和上主的呼召,獻上僅存謀生的一切;這種「分享」的生命取向最為寶貴,可和寡婦獻上兩個小錢相比美!

也正因為有人甘願獻上餅和魚,雖然是一點點,經過主的祝謝,卻滿足幾千人的食用,自己也從中支取所需,正所謂「既已予人,己愈多」。經上說:「一粒麥子若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今天教會內因為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信徒不願意分享愛心給別人。又因為貪愛世界,愛父的心漸漸冷淡,許多事工無人理會;眼看著神的殿荒涼,各人卻奔向自己的房屋(該一9)!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分享的生活:分享福音、分享愛心、分享見證,使自己的生命在主裡和眾信徒合而為一,在愛中建立自己。

(三)順從的生活

群眾人數雖以千計,卻和諧無爭,因為「順從」主和門徒的指示。如同昔日迦拿婚宴,因照主的話去做,而得主變水為酒,讓客人飽嚐稱揚。「他吩咐眾人坐在地上」,眾人便一組一組、一排一排安靜地坐在草地上,如同在家裡同桌用飯一般。

這樣人人都可以在等候和盼望中,享受到主為眾人所預備的美物,按個人所需吃飽。教會屬靈生活的喜樂,在於一主,一洗、一信、一靈,基於同是神國子民及同有君尊祭司的寶貴身分,接受聖靈而建架成基督的榮美教會,即所謂「靈命共同體」,才是末世屬靈的方舟。而方舟的精神就是「順從」(方舟依神規定的尺寸格局、鳥畜一對一對進出方舟)、「一家人」(挪亞一家八口同苦共患四十天)、「等候」(按時關開入出方舟)。

所以今日教會要增長,信徒要合一,唯有「聽從神的話語」、「服從教會長執負責人的指導」、「靠著聖靈謀議行事」、「強烈憂患地將信徒視為一家親」;在安靜無爭、敬虔順服之下,長久地支取上主可大可久的恩惠,在教會中初嚐天恩的滋味的同時,也能再次復興使徒時代的靈工和靈力。

(四)飽足的生活

眾人坐下之後,主拿了七個餅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擺到眾人面前。主又拿起幾條小魚祝福,依然吩咐擺在眾人面前。眾人在飢餓之餘,都歡喜地按自己的需要取來吃,並且吃飽了!原來主按時陸續釋出祂的恩典,供我們一生需用無缺。主所為我們預備的一切豐盛,不是只讓我們欣賞、讚嘆、垂涎的,而是要伸手去取去吃,才能真正得飽足,有靈力奔跑天家的路。

所羅門王在享受了人間的一切榮華富貴之後,感慨人生原是虛空,唯有「趁早紀念造物主」才是正途(傳十二1)。今天我們靠著主的寶血,又從東門真耶穌教會進入伊甸樂園,可以採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可以汲飲生命河水喝,飽嚐真神一切的豐盛和榮美(創三22-24;啟二十二1-2)。所以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熱心聚會,激發愛心,勉勵行善,讓今生平安,靈命豐盛,快樂回天家。

(五)數算的生活

「收拾剩下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筐子」,這是強調要數算主的恩典。主的恩典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處每一件。主的恩典,分開來感覺稀鬆平常,合聚起來才發現福杯滿溢!所謂「滴水雖然微細,聚集成江河」,往往在數算之時,才發現其實神離我們各人不遠!裝在筐子內的零碎,或許在群眾吃飽之後,已不用再吃到,卻是主耶穌所行神蹟的確證,即使沒有親赴盛會,也無可推諉!

昔日約櫃中擺設有「亞倫發過芽的杖」、「盛金嗎哪的金罐」,並「兩塊約版」(來九3-4),便是要對後世子孫作永續的見證,讓信仰不斷傳承,看到子孫的子孫!所以我們每個人要經常數算主恩,既可造就自己的信德,帶領家人跟緊主的腳蹤,也將因心存感恩,而樂於推介基督,高舉主名。

(六)見證的生活

參加這次盛會的群眾很多,除了男人之外,還有婦人和小孩。依當地習俗,婦孺是不可以和男人共餐的;但在主的晚餐中,卻人人有分,而且是各取所需。原來神國的福音是不分種族,不分性別,不分年紀,不分先到後到的。主再來的日子近了,要認真往普天下傳福音給萬民聽,不管何時,尤其教會財政不算寬裕之時,更要靠聖靈做最妥善的運用。

且全體信徒更應自覺,立定心志,在家庭富裕之時格外儆醒,從迷思中轉回,從專顧自己回歸到只愛耶穌,將心意精力轉投注在搶救靈魂的事上,傳道與信徒、教會與教會間,彼此摒棄猜忌私心,相互支援,吸取各區佈道實務經驗的精髓,群策群力,歡然向工頭交帳。

(七)信心的生活

耶穌問門徒有沒有食物,門徒回答說:「在這野地,從哪裡能得到餅,叫這些人吃飽呢?」門徒眼見群眾人數龐雜,依理智及眼見答得理直氣壯,卻自暴其小信愚眛之短,阻擋主的作為和能力。其實在幾天前,主才在加利利附近「變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太十四13)!門徒天天跟隨主耶穌,親眼目睹祂的奇妙作為,卻免不了短視小信;平凡的我們豈不當更加謹慎,以免虧缺主的榮耀!然而可喜的是,在取得七餅數魚之後,主祝謝了!門徒也及時醒悟,恢復信心,將主擘開遞給的食物,依次再遞給群眾,共同完成主的工作,榮神益人!

可見人的信心有軟弱動搖的時候,只要不硬著心到底,在主的保守之下,還是可以完成神的工作的!教會聖職人員、各事工幹部及教員等,都是上主特意揀選的得力助手,是上主特意保守而留下的「餘種」(賽一9),是一份「榮耀的負荷」。所以信心剛強,便能如以利亞戰勝眾假先知,久旱中求得大雨;若因動搖小信,便在不經意中,阻擋了主的作為!我們應該祈求上主賞賜剛強壯膽的信心,好去面對多元化的信徒信仰和教會事工。

三、結語

信徒的生活取向,影響到教會服事的態度。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黑暗的時刻,我們容易打盹沉睡,失去敬虔,以致效法今世歪風,隨波逐流而不自知,成為海中波臣,喪失靈命!所以應該時刻認清自己的身分和使命,裝備整齊。學習保羅「攻克己身,叫身服己」,緊緊跟隨基督,聆聽祂的教誨,在事奉行列上有分。

但願我們在積成做工的果效背後,也因飽嚐屬靈的生命之糧,而靈恩充沛,聽道有味,行道加力!如此,我們將不是餓著肚子回去,而是打過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如同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古聖徒同聚投在上主的懷中,好得無比!




作者: 仲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