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0期1994年5月)
信仰社會:[聖靈月刊]信仰的考驗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張謙勝


使徒雅各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二17),又說:「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真的,人的惡習就是僅知坐而言,不知起而行,光說不練,作為一個基督徒應該摒除此種惡習,努力行道,作世上的光鹽,才能榮耀主名。

古語說:「道在邇,不遠求」,行道亦然,只要我們多留意日常的生活,應該可以做到隨時行主道,隨處行主道。謹就生活中舉兩個案例,以供參考,並共勉之。

一、駕車考驗愛心

使徒保羅闡明愛心的真意:「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十三4-7)。

台灣的交通混亂,聞名於世,但是藉著混亂的交通秩序,卻可以實實在在地考驗我們駕車時,是否能實踐「愛心」﹖

(一)愛是恆久忍耐:遇到塞車時,我們能否心平氣和地循序前進,不違規超速、超車,不走路肩,尤以假日在風景區或高速公路上,一堵就是數小時,而仍能不心浮氣燥,不口出穢言,不怨天尤人,耐心地等候﹖

(二)愛是有恩慈:遇到自己肇事闖了車禍時,我們是否負責任地將傷患送醫治療,是否心甘情願地賠償對方車輛及財物的損失﹖或是想企圖畏事揚長而去呢﹖遇到路旁有車子拋錨時,我們能否有憐憫的心,主動地援助他﹖或是存著「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視而不見呢﹖

(三)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為求趕路,駕車時是否隨意變換車道﹖轉彎時是否照規定打方向燈﹖在學校、公園或住宅附近,是否減速慢行,不亂按喇叭﹖在雨天或泥濘的路上,是否小心慢行,以免泥水濺到路人﹖

(四)愛是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別人違規撞壞我的車子,或撞傷我時,我能否不輕易發怒,或原諒他的錯,或心平氣和地處理車禍﹖

二、自助餐考驗貪心

定額自助餐在歐美各國施行多年,不曾聽說有何流弊,但被引進到台灣以後,卻是弊病叢生,真令人有「橘越淮則為枳」之感。食客們想辦法盡量吃,以便撈夠本,結果除了浪費、蹧踏食物,造就了更多的胖子,傷害腸胃以外,更糟糕的是把人類貪梵的惡性表露無遺。

此種情況,不禁令人想起聖經上的一段記事: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求耶和華賜肉吃,耶和華便把鵪鶉由海面颳來,飛散在以色列人營邊和營的四周,……百姓起來,終日終夜,並次日一整天,捕取鵪鶉,……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那地方便叫做基博羅‧哈他瓦,因為他們在那裏葬埋那起貪慾之心的人。」(民十一31-34)。

這段記事,讀來令人觸目驚心,神對貪慾的人的處罰,何其嚴厲,對享用自助餐,逞其貪慾、不知節制的人,應有警惕作用吧!

三、結語

主耶穌在世時,曾嚴厲的指責當時法利賽人的信仰,好像是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太二十三3、27);今日的基督徒如果沒有好行為的表現,豈非如昔日的法利賽人一般﹖願同靈們以行為表現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信仰的考驗,舉止動靜均能照主的旨意而行,榮耀主名。 




作者: 張謙勝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