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2期1994年7月)
專題報導:[聖靈月刊]時空六十年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林玉雪


1926年(民國十五年)3月3日,真道由廈門傳來台灣,一個月之後傳至清水鎮,當年十三歲的故張蔡月英姊妹(家母),隨即接受道理,受洗歸主名,屬清水教會,成為台灣真耶穌教會第一代信徒。

故靈胞張蔡月英老姊妹於1994年3月9日蒙主寵召,在世年日八十二歲,她在主裏六十八年的歲月,也是真道在台灣東部萌芽經歷中的一段伸展。十七年前,聖靈月刊刊登小明所寫「我的母親」,凡看見的人,莫不從內心深處引發陣陣共鳴,「你是我從地極所領來的,從地角所召來的,且對你說:你是我的僕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賽四十一9),因信靠耶穌基督、乃得稱義,也因真理而成聖。

宗教教育──詩頌篇


若將時空倒回六十年,難以想像,當時的教會是何模樣,當時的信徒過什麼日子﹖然而本會乃是依靠聖靈工作,「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羅十一36)。

民國二十六年,父母從嘉義徙遷台東,覓居「康樂」,時局變異,國家進入抗戰期間,母親則面對闢地墾荒,操勞家務,養育子女,天災戰禍,種稻才有米吃,撒種才有菜吃的日子;但她未曾或忘她的神,猶能在收工之後的夜晚,點燃煤油燈,將小孩集來腳前講天國與地獄、天使與魔鬼……,用台語教子女唱:「耶穌愛我我知道,因為聖經告訴我,凡小孩子主牧養,我雖軟弱祂強壯……。」

生聚教訓十五年,沒有傳道,沒有教會,沒有同靈,「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詩四十二1),而神的恩典也真像天上降下嗎一樣,一直賜給她。

母親有一本羅馬字(廈門音)聖經,和一本破舊絨皮的漢字讚美詩,但只有歌詞沒有歌譜,如同現在大陸地區的信徒一樣,歌譜自己默記,歌詞則大家抄記,一個傳一個地唱。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也成了我的拯救……。」(詩一一八14;出十五2),她經常一面工作一面吟唱:「慈悲救主,求你領我,走過今世曠野路,我無力量,主有權能,領我一直走過去……。」三月二十日,母親喪禮那天,美和、大橋和台東三個教會同靈組合的唱詩班,以原譜(讚美詩二一七首)獻唱讚美詩五十九首──「求主引導」,這首詩竟成了流傳的時光隧道,頌唱六十年了。

「神啊!我心堅定,我口要唱詩歌頌。」(詩一○八1),母親給子女的宗教教育課程,就是始於油燈下、瓜園裏,和患難中,神的話如同生命之泉,滋潤一家人。

追憶初代工人


支部時期的初代工人──故王春雨執事,生於民國前十一年(西元1900年),歿於民國六十九年(西元1980年),他曾到南京讀神學班,後來返台居住清水鎮,是母親家的鄰居;故王執事當時任學堂教職,教授漢文和廈門話(羅馬拼音),曾經教導母親讀羅馬拼音的聖經。王家歸主之後,常與其父王禮同行,各處訪問見證神,左鄰右舍稱其父為「耶穌禮」,目前尚有一幀六十多年前的存照,留在台北教會。

故王執事育有子女九人,現存七人;給子女取名都很典雅,因任教職,很重視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他的子女們小時候都很謙恭有禮,待人溫和、守規矩,接待主內同靈。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他就不再教書而專任傳道;1951年左右卸任專職傳道,舉家徙遷台東縣知本村,經常到美和教會領會;1952年遷到東海岸興昌村定居。

此時出地部落的聖工蓬勃發展,欠缺工人,王執事像曠野呼喊的先知(太三1-4),身著對琴衣、寬口褲、戴草帽,往返於東海岸美和教會以北,成功教會以南的地區,完全以腳程做工,那裏有信徒,他就到那裏講道。王執事四處走訪教會,關心信徒,執事娘留守興昌料理家務。1976年,筆者尚聽過他講道,當時他已七十八歲,身體堪稱硬朗,1980年蒙主恩召,在世享年八十歲。

信仰生活──崇拜篇


「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約十四18)。母親共生育了十個子女,自1937年來到後山的台東,至1966年成立台東教會時,大姊已經三十一歲了,這前後約三十年間,母親帶領子女歸主,不盡含辛茹苦,難免朝陽暮雨,但也感謝神所賜那測不透的豐富。  

@1945年台灣光復,山地聖工快速地發展。

@1946年成立美和教會。        

@1947年成立隆昌教會。        

@1948年成立成功教會。此時卑南大橋已有很多信徒。              

@1951年成立都蘭教會。隆昌已有四百多名信徒。                   

@1952年王春雨執事定居興昌,就常到康樂村訪問。                 

@1954年成立知本教會。        

@1955年成立大橋教會。

大約1951年間,父親請原住民來幫忙農作,割稻工人飯後在樹下休息時,哼唱讚美詩,母親才認出山地同靈,得知此地早已有山地教會,「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詩十六11)。1956年,村子裏有電了,父親所經營店舖更忙碌,母親忖思如何在百忙中把孩子送出門,到鄰近的教會參加聚會和靈恩會。

那段時間,母親讓子女走路、或坐牛車、或搭台糖公司的甘蔗車,以種種方法到教會;北從成功教會,南至美和教會,這一條蜿蜒七十多公里的各教會成了母親的羊兒們,靈性的草場,這樣陸陸續續領受了主寶血的洗禮。特別要懷念故王春雨執事常來牧養,四姊回憶:「蒞臨我們家的第一位傳道人,就是王春雨執事。他來,就像天使來到一樣,我們巴不得太陽趕快下山,把店舖木門關上,點上油燈,聽他講故事……。」

1966年成立台東教會之後,母親間或不斷地關懷,也帶領了幾位朋友來受洗,她對在主裏勞苦的工人,非常敬重,對信徒愛戴有加,尤其在「幫補」這件事上,善盡她所能的。筆者於1974年受母親感召定意受洗,「敬拜真神」是母親留給我們不朽的產業。

如今她英靈已遠,歲月顏色共人間乖離,已然還諸蒼茫天地。「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四7、8)。  




作者: 林玉雪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