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0期2013年7月)
主題特寫:熱情的事奉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承恩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十二30)。

事奉神需要體認到基督耶穌是主,萬有從祂而來,也靠祂而立,我們眾人在祂面前不過是用我們從祂得來的恩賜、能力與機會來服事祂。因此「謙虛(或謙卑)」當然是事奉的基本態度,也就是說,我們在教會中的大小事奉,或有聖職或沒有職分,都是「僕人」,是為上主所預備的,不是為了你我地面上的老闆或上司而做。進一步地說,「事奉」的第一要素是:都是領受的,都是為主做的。

領受的職事不是自己想要做才做,有空(多餘的時間)才做。二十一世紀中,我們大多數耶穌的追隨者都是這樣想,服事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選項,而不是「必需品」。

如果領受的職事是主的意思,我們要在生活中優先追求的應當是事奉的恩賜,而不是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多得恩賜可以服事眾教會弟兄姊妹,將成為生命中的一大祝福。

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林前十二31)。

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十四12)。

既然事奉神不是靠自己的才能,而是賜我們能力的神所成就的,那我們就應當要清楚神的旨意。事奉主若凡事以為都有神的意思,聖靈會運行感動,隨便想想就做;這樣的服事是很危險的,因為盲目的熱心,可能製造衝突、破壞,使我們在靈裡不能合一。

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羅十2)。

但最常犯的通病卻是,不問目標或事奉對教會或眾弟兄姊妹有沒有益處?對自己的靈性有沒有提升?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可及的時代,我們在教會中的各樣事工,不論是教牧、宣道、文字出版品、影音網路媒體、教會中的伙食、弟兄姊妹的幫補、各級學生的宗教教育、神學教義的論述,講台信息的宣講、教會的發展、神蹟奇事的祈求、禱告中的靈層提升、重生的新生活,崇拜的敬虔、讚美的歡愉、苦難中的熬煉與與陪伴,如果不用計畫,不用評核,我們的生活會失衡,失去真意義,因為我們一輩子所學的、所領受的、努力賺取的,與神國無關。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十二6-11)。

我們看教會中的事奉,不是太輕,就是太重。有些人不能接受事奉的瑕疵與失敗,不能容許同工們在事工中的不一致或失誤。有些人憂慮所要承辦的事工,變得易怒、經常失眠,這樣的服事,其實在服事自己。神讓我們有軟弱,才能在事工上尋找同工,尋找幫助。藉著事奉的不完全,謙卑矮化自己,學習合一的道理。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7、24-25)。

所以,在基督裡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腓二1-2)。

事奉第二要緊的態度是「敬畏(敬拜)」。事奉真正的目的是認識主,認識主的慈愛、主的大能與主的公義。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只想把被託付的事工完成,好來榮耀神;又怕做不好,得罪神。但是我們的主創造世界,使死人復活,使無變有,祂是全能的主,怎會因為我們的事工,成功或失敗來增加或減少祂的榮耀。我們需要好好準備在家庭、在教會、在全世界來發揮基督耶穌所給我們的能力與才智,透過不斷地做在最小的弟兄或姊妹身上,使我們在自己的長進上認識主耶穌。

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彼後一8)。

我們會使用各樣方法來服事主,用各樣的知識來幫助教會。如果我們可以認知事奉就是敬拜,那麼我們會在面對教會內各種挑戰的時候,看成是自己的事,把教會的發展當作是自己的大事。有生病無助的,有徬徨遠離神的,有家庭衝突的,有婚姻破碎的,這些弟兄姊妹就在我們中間。有宗教教育教材的重寫困難,有聖樂事奉的教導不足,有老人安養的瓶頸,有我不能更新的困境,有教堂利用的時代意義,有各年齡層團契造就的需要,有在安息日不能停下的匆忙。舉凡在我們信仰生活當中的種種安排,靈修、事工與敬拜都是我們要回到基督裡面,全然的再思想,「怎麼做,會比現在更好更美」。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雅二8)。

盡心、盡智、盡力愛祂,又愛人如己(可十二33)。

事奉神單單只有熱心是不夠的,只有把既有傳統規範的事努力做好,是不足以得到主耶穌的稱讚。特別在這個有許多變項因素塑造而成的社會,以不變應萬變,是不是真的可以把基督的福音傳播開來,是我們所有服事主的人都要再思的;對這個社會認識不清楚和自以為是的福音工作,往往隱藏在真理大旗的下面,若不重新檢視、確認,廣傳福音就是我們沉重的負擔,與不能實踐的大話。好像水果的內部已經腐爛,外表還沒清楚變化,擺著還好看,剝開表皮後,卻是不能食用了。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1-2)。

事奉主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平和」。因為我們的主是「和平」的君王,他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事,是為了使我們與神和好,又能與人和睦。我們在教會的事奉,因著自己靈性上的軟弱,以及知識的不足,再加上肉體的限制,經常在彼此的同工搭配上,出於血氣、有衝突、不能求別人的益處;生氣了,就沒辦法建造基督的身體。

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林後十3)。

我們要不斷的提醒自己兩件事,第一,我們是人,塵世中的身體原本就有許多做不到的事,譬如說:力量、技巧、見識,都是集結眾人的恩賜會比個人的多且強。當然,有時眾人在建造教會的工程上軟弱或沒有理想、願景,在我們中間被主選上管理教會的,就應當恆心忍耐,善於勸勉教導,使眾人的腳步跟上。第二,事奉主是屬靈的工程,用僕人的方式幫助教會,不是管轄,不是強壓。教會的榮美不是會堂的富麗堂皇,不是奉獻的數目,不是信徒的多寡,而是彼此相助、互相建造。有些弟兄姊妹在事奉中爭強好勝,便容易使事奉成為榮耀自己的事業。

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四16)。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彼前五2)。

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2-3)。

雖說服事主,但其實是服事主的身體。所以要在教會事奉的弟兄姊妹,領受各樣聖工,職分上成為負責人、長老、執事、傳道,都要在付出自己時間、精神的時候,察覺有沒有使弟兄姊妹得到好處或幫助。炊事工作很辛苦,但吃的人開不開心、飽不飽足?敬拜時間是神聖的,但領詩、司琴、講道、翻譯人員夠不夠專注用心,能引導會眾安靜、虔誠地敬拜主?

事奉主有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利他」。我們服事看不見的主,有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做,但聖經教導我們要愛看得見的弟兄,就能愛看不見的神(約壹四20)。所以如果我們在各樣事工上,都想著如何能幫助人,是不是真正使他人快樂,是不是能讓人感受到耶穌?如此,我們的服事就容易落實,「利他」不是阻礙,反而是引導我們事奉主基督的方向。

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十二24-26)。

事奉最後一個重要的元素是「聖潔」。我們的神是聖潔的,因此當我們獻上祭物給神時,如果是不潔淨的物,不潔淨的手,或不清潔的心,都不蒙悅納。雖然我們所在的空間、時間都不同於以色列民在舊約時代,甚或聖經所記上古時代的種種獻祭時刻,但神是聖潔的本質卻不會改變,祂向屬祂的人所要的本不是豐富或誇耀,乃是虔誠地用心靈敬拜祂,這才是聖潔的事奉。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約四23)。

「聖潔」將會使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與眾不同,教會的聚集與活動都會讓進到我們當中的人感受到主的恩光,就是超凡脫俗的生命感受。為永生的國度鋪陳安排的聚會與一般宗教的活動不同,世人所求的仍舊是地上的事,今生結束就歸於塵土。但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還活著時候,認識真理,便在所領受的真道上來服事主基督,為永恆的將來預備。我們所有積蓄的豐富要因著「聖潔」而得到,反過來說,很多弟兄姊妹的服事,虛應了事,或糊里糊塗,甚至是惹神憤怒,今生與來世都沒有報賞。

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六19)。

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2)。

服事主是一生的工程,要緊的是,在服事的過程中更加認識主,也使眾人在我們犧牲付出的辛苦之下,得著安慰、勸勉,以及填補生命空缺的滿足。我們蒙召作主的門徒,有恩典有榮耀為我們預備,今生得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將來所得的卻要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

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加三8)。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7-8)。


作者: 承恩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1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