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2期2013年9月)
主題特寫:父啊,祢若願意……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宏駿


於是離開他們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跪下禱告,說:「父啊!祢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二十二41-42)

主耶穌帶著肉體的軟弱,要承擔十字架的苦難仍然十分的憂傷,祂知道祂來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成全救贖的任務,也就是這個時候了(約十二27),所以祂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何等懇切,極其傷痛,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

神的旨意和人的意念有衝突的時候,如何處理?

主耶穌給我們留下最好的榜樣,「要體貼神的意思,不要體貼人的意思。」(太十六23),主耶穌知道祂的生命任務。

我們的困惑,就在於如何知道神賦予我們每個人生命的任務是甚麼?神的旨意是甚麼?

人生如畫


畢卡索(Picasso)創立了抽象畫的立體派,將物體重新構成、組合,帶給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但是當我走進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法國羅浮宮的Picasso,欣賞他的畫作,真的看不懂他在畫甚麼,頭和身體都扭曲轉彎了,這是甚麼意思?還好有個觀光團體也在旁邊,他們請了一位解說員,很了解Picasso的生平和作畫的意念,在每個畫作面前,詳細的介紹Picasso的風格和想法,我才稍微的了解一點。

人生也是如此,像一幅巨畫,有時像抽象畫,看不懂,想不明白,為甚麼我會遇到這些人、這些事?有些可以用因果關係來解釋,有些卻沒有任何道理可言,在千萬年和千萬人中,我現在剛好在這裡遇到你,怎麼會這樣?如聖經所說的,風從何道來,我們尚且不得知道(傳十一5)。

天地間有一位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真神,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我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4-26)。生命既然從神那裡來,只有神可以參透生命圖像的來龍去脈,祂站在高處,像畫家一樣有動機和想法,為我們每個人畫了一幅人生的畫,只是我們還在一點一點的經歷和創作,此時此地不能明白自己的道路(箴二十24)。

求問神,成為我們禱告的重要內容。「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二十七4)

生命景觀


我們只看到部分,不知全體的面貌,如同「瞎子摸象」的故事。一個國王找了幾個瞎子和一隻大象來,詢問生來是瞎子的猜猜看大象像甚麼。摸到大腿的說,大象長得像棵樹;摸到尾巴的說,大象長得像一條繩子;摸到鼻子的說,大象長得像一根水管;摸到耳朵的說,大象長得像一把大扇子;摸到象牙的說,大象長得像一根大蘿蔔;摸到身體的說,大象長得像一面牆。瞎子們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一定沒有錯,就這樣吵個沒完沒了。人類有時像瞎子一樣,觀點和思考受了限制,卻又很驕傲的自以為是,無法全面的觀看人生景觀,自然無法明白自己的生命圖像。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人生的計畫常常趕不上變化,時間一直在流動,雙足踩在河水裡,前一秒的水和後一秒的水已經不一樣了,萬事萬物一直在變。突然的一場車禍可以帶走一個年輕人的生命;一個健康檢查的報告可以叫人切除一個長腫瘤的胃。我們可以有美麗的計畫,「今天明天我們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雅四13-15)

主若願意,這是一個敬畏神的生命態度,於是「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二十五12)。

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徒十2)。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和全家遇到一個信仰的轉折提升,生命的智慧啟蒙。有一天,下午三點鐘,當他在家中禱告,一位身穿光明衣裳的天使在異象中對他顯現,叫他打發人去海邊一個硝皮匠的屋子裡,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家裡,要聆聽主所吩咐的一切話。然後彼得開口講道,介紹主耶穌的和平福音,此時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於是彼得明白神的揀選,就奉耶穌基督的名為他們施洗。敬畏神的哥尼流得到神的親手帶領。

在虛空的年日歲月中,人所當盡的本分,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傳十二13),然後人就可以找到生命的目的和方向。

神的救贖旨意


神的旨意分為兩種。一種是永恆不變的救贖計畫,另一種是和人類的彼此互動,會有改變的可能。

神在萬世以前,在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就是揀選屬於祂的人得著兒女的名分,過犯得以赦免,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照祂旨意所預定的(弗一3-11)。這個救贖計畫是永恆不變的。

保羅在哥林多傳福音,為真道迫切,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是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救主。然而猶太人抗拒、毀謗,保羅生氣的要離開他們,轉往外邦人那裡去。但是在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徒十八1-11)。神會揀選屬於祂的人,然而是哪些人呢?這是我們不知道的奧祕。我們只要傳講,揀選在於神。

主耶穌也說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約十五16)。

這樣,人的疑問就產生了。在神的主權計畫下,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人類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傳三1、9)

利百加懷孕了,雙胞胎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做出來,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神就對利百加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這樣說來,難道神有甚麼不公平嗎?有誰抗拒神的旨意呢?斷乎沒有。因為神有自己的主權,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從一團泥裡做貴重的器皿或卑賤的器皿,都有權柄(羅九10-21)。

既然都有神的揀選旨意和計畫,就不容許人有自由意志嗎?其實,神造人類的時候,是按照祂的形像,裡面包含人的自由意志,才有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吃的命令,表示人有自由可以選擇吃或不吃的意志和動作,因此人要為罪惡的選擇而負責任。在人類的邏輯中,神的主權旨意和人的自由意願,是一種二律背反,這種對立矛盾不能存在。但是在神看來,這種背反情況可以共存,聖經的作者不認為這兩種情況是互相對立的,如彼得在五旬節的證道中,提到耶穌基督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猶太人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祂釘在十字架上殺了(徒二23)。彼得並不覺得二者之間有矛盾。

既然人也有自由意志選擇信或不信,審判才有根據。因此,「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十六16)

保羅多次的教導,務要傳福音,不管得時或不得時(提後四2);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十14);若不傳福音,就有禍了,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林前九16-17)。

神人互動的關係


神對人類的生活有基本的旨意和計畫,但不是永恆不變的。如希西家王病得要死,神差遣以賽亞先知去告訴他說,要留遺命給他的家人,因為他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王就轉臉朝牆禱告耶和華,痛哭的禱告。以賽亞剛從他的宮廷出來,還沒有到中院,神就叫以賽亞回去告訴希西家王,讓他加增十五年的壽數,於是他的病得到醫治。如此看來,神會聽見人的禱告,看見人的眼淚,而改變原來的旨意(王下二十1-7)。雖然病得痊癒,但他的表現不佳,在巴比倫王的使者面前,誇示寶庫裡的金銀財寶,因此以賽亞先知對他預告其後代子孫將被擄到巴比倫的悲劇。然而他的禱告得神的垂聽,仍然有鼓勵我們的作用。

生命延長總是給我們時間和機會來服事神。例如,約帕有個姊妹名叫多加,廣行善事、多施賙濟,但她卻生病死了。一般而言,人死不復生,節哀順變。然而門徒還是打發兩個人去央求彼得過來,看看有沒有可能叫她復活?彼得就跪下禱告,多加復活了,如此是不是改變了神的旨意和計畫?有許多人因為這個神蹟的緣故,相信了主耶穌(徒九36-42)。

神原來叫約拿先知去尼尼微城,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城必傾覆了。這是神的原先旨意。後來,尼尼微人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人人都悔改,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結果,神查看他們的行為,看他們離開惡道,就改變旨意,不把災禍降與他們了。神的旨意又改變了。

但是神叫約拿先知去尼尼微城傳講災禍信息的旨意沒有改變,約拿不願去東方的尼尼微城,反而逆向而行,往西方的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然而坐船時,神使海中起了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眾人掣籤,掣出約拿,就是風浪大作的原因。後來將約拿拋在海中,狂浪就平息了。眾人都知道是神的旨意。在大海中,神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天三夜,然後神吩咐魚把約拿吐在旱地上(拿一1-二10)。

另外一個例子,神呼召摩西回去埃及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為奴之地,也是和摩西有一段來來往往的對話和僵持,最後摩西終於首肯了。神對摩西的的旨意仍然不變。

至於神對人的旨意何時會改變?何時不會改變?我們仍然不能知道內中的隱情,這是神的奧祕作為。神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十五9)

然而,「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二十九11)。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箴十六3)。

最後,我們只要說:「主若願意」,我就可以……;我願遵照神的旨意行。




作者: 謝宏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1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