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2期2013年9月)
主題特寫:看,你的母親!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馬家驎


耶穌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約十九26-27)。

一.楔子

「母親,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一般認為是耶穌在「十架七言」中的第三句話,祂以啞嗓的聲音說出,這時候的耶穌應該極其痛苦,剛經歷整個晚上至清晨的數次審訊,又被鞭打重傷,沿途被人侮辱嘲笑,門徒幾乎都離開了,耶穌滿臉都是鮮血和乾掉的血漬,這是一個令人感傷的時刻。因著這些血跡以及鮮紅的血,祂的眼睛想必非常模糊,一些身旁的人事物已經看不清楚了,當他透過痛楚的視線從十字架向下看,隱晦映入眼簾的是三位名叫馬利亞的女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的阿姨和祂的門徒。大家可能無助地哭著,眼睜睜看著耶穌走向死亡。除這些人以外,尚有執刑的羅馬士兵、法利賽人和一些圍觀的閒雜人等。

二.掛心的事(林後十一28)

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除了肉體上的劇烈疼痛外,精神層次上掛心的人,應該就是母親馬利亞。從幼兒時期到如今的記憶,歷歷在目彷如昨日,與母親從前相處的對話、微笑、眼神一一浮現在祂的腦海。如果說主耶穌此時此刻還有什麼遺憾,也許就是再也無法奉養母親了,因此祂將母親交給了所愛的門徒約翰。

使徒保羅也曾說:「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十一23-29)。他要掛心哥林多教會內部紛爭,也要掛心離別後的以弗所,且要掛心羅馬教會的發展,又有到西班牙傳福音的異象,還要籌款幫助貧窮的耶路撒冷信徒。

今天,我們掛心的事是什麼呢?是否掛心親人、教會的弟兄姊妹?是否掛心教會聖工?還是掛心於競逐名利呢?

x x x


早禱會後,一個矮矮微胖、略顯老態的身軀,在會堂賣力的擦拭黑板、掃地。

T弟兄是個含蓄、不善言辭的父親,對兒女雖有滿滿的愛與關懷,卻總鮮少主動說出口。他總是將對兒女的關愛放在禱告中,祈求神眷顧兒女、帶領兒女的腳步、求神保守兒女的信仰。在教會中,也常見他佇立於寫滿代禱事項的黑板前,將這些人的軟弱放在心中,交託在禱告中。他言語寡少,但他卻常主動協助不起眼的工作,例如,擦黑板、掃地、打包垃圾等,默默地以行動關心教會。

「哈利路亞,X姊妹:明天有空嗎?H姊妹身體不適住院,我們一起去探望她,方便嗎?」

L姊妹從小在教會長大,活潑樂觀,在教會裡總是看到她親切地招呼信徒、對信徒噓寒問暖。她也關心教會的聖工,奉獻時間、體力、金錢,主動參與聖工,協助訪問、宗教教育、宣道的工作,盡其所能填補教會的破口。每次聚會總見到她提早到達會堂,默默地放下跪墊,開始專心又虔誠的禱告。有時,教會出現令人擔憂或掛慮的事情,她也會與職務人員討論、溝通,透過代禱、訪問、幫補等方式,協助教會或信徒改善、解決問題。常常,代禱單都有她的筆跡,她總將弟兄姊妹的軟弱放在心中、放在禱告中。

因為她對教會信徒及聖工的掛心,常讓一些在教會消失好長一段時間的信徒,重新回到教會,彷彿浪子回頭,回到天父懷抱。

三.存憐憫的心(弗四32)

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此時對於祂自己的母親,內心想必是充滿了憐憫不捨的心情。憐憫母親面對祂受死的傷痛、憐憫母親日後的孤單。

我們所深信的神是憐憫人的神(出三十四6;詩八十六15;羅九16),主耶穌憐憫眾人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6);祂憐憫生病的人,並醫治他們的疾病(太十四14);憐憫生理上受飢餓的眾人,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太十五32);憐憫被鬼附身可憐的人(太十七14-18;可五1-19);耶穌憐憫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路七13);祂憐憫敬畏祂的人,直到世世代代(路一50)。

聖經上也教導我們要存憐憫的心,「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主耶穌在好心的撒瑪利亞人故事中,也強調憐憫的重要(路十30-37);聖經也告訴我們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8),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雅二13)。

夜幕低垂,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推著一輛破舊的手推車,停在一家商店門口。一個中年婦人將門口的紙箱、舊報紙,幫忙放進了老婦人的手推車裡。

R姊妹是個沉靜溫柔的人,話語不多,行事風格較為低調。但是,她卻是個心思細膩、充滿愛心的人。對於教會中的信徒、鄰居的朋友,她常默默關心。當她見到有些經濟較為弱勢的家庭,她總會叮嚀兒女們將整潔、堪用的衣物及玩具整理妥當,再轉送給這些弱勢家庭的信徒、朋友,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與壓力。因為工作的關係,家中有時會有大大小小的紙箱,在以前資源回收不盛行的年代,她總會將紙箱用繩子綁好,放在自家門口,讓貧苦的老人家撿去賣錢,有時,也會送一些食物,協助他們的民生問題。

她不是有錢有勢的富人,只是個生活過得去的一般人家,卻能默默資助在社會角落的邊緣人,實踐耶穌「愛」的命令,憐憫貧窮、幫補信徒。

「媽媽,撲滿裡有600元了,可以劃撥給利河伯基金會了喔!」

S弟兄是個溫和有禮的孩子,每次跟家人外出,見到身障或老弱人士販售玉蘭花、口香糖,總是動了惻隱之心前去購買,希望發揮微小的力量,協助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因為,他記得聖經所寫:「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此外,他也會積存壓歲錢、零用錢,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取十分之一奉獻給教會基金會或社福團體;有時,整理家中過期的書報雜誌,拿到資源回收場,將賣得的零錢投進專用撲滿中,累積較多金額時,捐獻給社福團體。透過這些小小的行動,體認並實踐助人的快樂與意義。

四.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九17)

主耶穌在這最後關頭,將孝順、照顧母親的重責大任,託付給了祂所愛的門徒約翰。

神也將傳揚福音、拯救萬民的責任交託給了我們(多一3),而且我們若甘心去傳福音,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們了(林前九17)。有的時候我們感覺神所給我們的責任過重而抱怨(參:民十一14),但是,我們深深相信神必有安排、必有預備(參:創二十二14)。

「感謝神,剛才跟學校老師溝通後,他同意你們暑假這幾天可以請假,你們兩個人可以順利參加學生靈恩會了。」

某次學生靈恩會前夕,兩位乖巧的學生來找擔任教員的Y姊妹,告知無法參加。原來是學校要求學生在這段期間需到校參與學校活動,學生礙於校規與老師的權威,只好選擇放棄學生靈恩會。Y姊妹覺得非常可惜,但她未馬上應允學生,而是先了解學校活動的內容,認為可以嘗試跟學校老師商量,替學生爭取機會參加學生靈恩會。因為學生家長不方便聯絡學校老師,後由Y姊妹接洽。在過程中,她心中不斷默禱,與學校老師討論、商量後,學校老師同意學生向學校請假,可先全程參加教會的活動。

因為神的幫助,也因為Y姊妹的不放棄,這兩位學生才得以順利全程參與一年一次的學生靈恩會,把握信仰充電的機會。

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我們會怎麼處理呢?是否也能重視神交付的工作,做個積極、有責任感的聖工人員呢?

「您好,這是福音傳單,請您參考看看,也歡迎到教會聆聽詩歌、查考福音喔!」

H弟兄大學時期因為教會醫院佈道,開啟他的信仰路程。慕道期間,他體會了神的恩典、弟兄姊妹的愛心,明白道理後,受洗成為主的小羊。大學畢業前,常可見到他穿梭在醫院裡,努力的遞出一張一張的傳單;工作後,假日依然常見到他跟著福音組到醫院發傳單。為了報答神的恩典,為了傳福音的使命,他加入福音組行列,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耶穌,安穩地在主耶穌的慈懷中。

五.結語

記得小時候總愛蒐集「尪仔標」,每次走過雜貨店,總會佇立許久,仔細端詳每張尪仔標,深怕遺漏了其中一張。

在生活中,需要關注的人、事、物如同尪仔標的圖案琳瑯滿目,我們是否付出心力與時間?在溫暖的家庭裡,在教會的會堂、樓梯間,在忙碌的工作場合裡,在喧嚷的人群中,人來人往,我們是否留心駐足關心周遭的人、事、物?當困苦、軟弱、傷痛淹沒他們時,我們是否曾經適時給予支援、安慰、鼓勵?是否遞送一張薄薄的福音傳單?是否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現今的時代「忙碌」可能是普遍的現象,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眼亮心細,效法耶穌,將主耶穌的福音、主耶穌的愛,散播到每個角落,讓更多的人認識耶穌、共沐主恩。

參考資料:

1.Truth Inspires. Available at: http://www.truthinspires.com/ Accessed 16 July 2013.

2.永恆與當代。 Available at: http:// http://a2z.fhl.net/ Accessed 16 July 2013.



作者: 馬家驎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201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