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3期2013年10月)
時勢評論:日曆表上的智慧供應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宏駿


蘇俄作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 A.D.)是位基督徒,寫了許多聞名世界的經典小說,如《戰爭與和平》。在他年老離世前,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寫了一本供應每天智慧的書《智慧的日曆》(A Calendar of Wisdom),日曆表上的每一天都有一頁篇幅的智慧話語,有的引用古今智者的格言,有的是他自己的生活心得,從1月1日開始,一直到12月31日,每天都有智慧的陪伴、信仰聖典的精華、人際互動的睿智和靈性修養的提升,不忍釋手,百讀不厭。

他在書中前言說:「我不能理解有些人不和曾經活在世上最有智慧的人溝通學習,如何活得下去?」尤其是在這樣混沌黑暗的世代中,我們實在需要一個指引道路的智慧燈塔。

如同《約伯記》的中心思想出現在第二十八章──智慧的價值勝過珍珠。到哪裡找智慧呢?約伯的遭遇是一個最好的個案,說明智慧的深奧與奇妙。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伯二十八23)。

1月1日,有一段引用梭羅的話:首先要讀最好的書,否則你將會發現你沒有時間。(“Read the best books first, otherwise you will find you do not have time.”)

聖經就是最好的智慧書,不讀聖經的人將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忙亂,不知生命的目標何在,時間都不夠用。

2月26日,阿拉伯諺語說,當言語比沉默更好的時候才說話。(“Only speak when your words are better than your silence.”)

我們也許會因為少說一句造就的好話,遺憾一下子,但總比多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傷害別人,而後悔一輩子。

「寡少言語的,有知識;性情溫良的,有聰明。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十七27-28),只是愚昧人若懂得靜默,就不再是愚昧人了。

4月24日,托爾斯泰說了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個羅馬皇后遺失了貴重的珠寶,於是她通告全國,若有人在三十天內找到,將得到優渥的獎賞,但是若在三十天後才送回,則將被處死。有一位猶太拉比幾天內就發現這些珠寶,卻在三十天後才送回。羅馬皇后就問他:「你是否住在國外?」拉比回答說:「不是,我在家裡。」「也許你並不知道通告全國的內容?」「不,我全都知道。」「那麼,你為何不在三十天內送回?現在你必須被處死啊!」「我想要向你表明的是,我送回妳的珠寶,不怕妳的刑罰,是因為我敬畏神。」

其實,拉比也可以在三十天內就送回珠寶,但是不要獎賞,且不必將自己陷入可能被殺的危機。然而這位拉比故意挑戰羅馬帝國的權力,因這絕對比不上猶太人所敬畏的神;面對世俗的威嚇,只要站在神的這邊,死也不足惜。

同樣的,我們遵守誡命不是因為賞罰的緣故,而是因為我們心中敬畏神,而且我們已先得到神的拯救和憐憫,如同神向以色列百姓親口宣告十條誡命的時候,首先說明誡命的恩典救贖的根基: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出來(出二十1)。

5月23日,猶太法典塔木德(Tulmud)記載一段格言:誰是智者?一個總是在學習的人。誰是強者?一個能夠克制自己的人。誰是富者?一個以他所擁有的而快樂的人。(Who is a wise man ? ──He who studies all the time. Who is strong? ──He who can limit himself. Who is rich ? ──He who is happy with what he has.)

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聖經《箴言》有三十一章,不就是為了一個月三十一天做了智慧的供應?今天若是5號,就讀第五章,四月只有30天,30號當天就讀兩章。讀過了,還會忘記,需要常常提醒、常常鼓勵。如彼得所說的:「你們雖然曉得這些事,並且在你們已有的真道上堅固,我卻要將這些事常常提醒你們。我以為應當趁我還在這帳棚的時候提醒你們,激發你們。」(彼後一12-13)

9月21日,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說,我們不能阻止飛鳥飛過我們的頭上,但是我們可以不讓飛鳥在我們的頭上築巢。同樣的,不好的思想有時會出現在心裡,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讓它停留、築窩,甚至孵育出壞行為。

「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5),懷胎生子需要十個月的時間,我們不該容讓私慾的成長,一點私慾就要拿掉。如此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恐懼戰兢,做成得救的工夫(腓二12)。

12月31日,托爾斯泰發表最後一句對時間的感想:時間並不存在,只有一個小而不定的「現在」,我們的生命只發生在「現在」,因此,一個人應該將所有的靈魂精力投注於這個「現在」。(“Time does not exist. There is only a small and infinite present, and it is only in this present that our life occurs. Therefore , a person should concentrate all his spiritual force only on this present.”)

過去的已經過去,可以吸取教訓就行了,不必有自負或懊悔。未來的還沒來,煩惱也沒有增加或減少的作用,不必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箴十三20)。

我們可以每天和古今中外的智慧人聊聊天、說說話;智慧像滾滾活泉,湧入生命的內在,多彩多姿、活潑可愛。



作者: 謝宏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1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