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4期2013年11月)
專題報導:不思議‧台東行──箴言‧詩篇聖樂團隨行服事側記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春芳


2012年下半年,因教會活動而被邀請「說見證」,因為型式不同,所以不能採用「一篇到底」的方式準備,這對我很新鮮,準備起來,也感受到神對我的照顧,是從這麼多的方向匯入澆灌,讓我或這樣、或那樣都能看見恩典的蹤跡,但也因為這樣,我竟俏皮地想像,這是要準備向「人生交卷」嗎?此刻的恩典記錄,是生命階段性的「小結」?還是一生的「總結」呢?

我還沒有被結算,卻在不久後接到詩篇‧箴言聖樂團的徵召──在2013年預定於台東的佈道服事中,做一枚小石子,以它為引,來設計節目內容。雖然內心害怕,卻在前段日子密集的準備中,看見主早已運籌鋪陳的蹤跡,我心裡也才明白,為甚麼好端端的日子,竟湧入這許多的「約定」!

見證的主線是10年前懷小女兒的體會,重新去想當時的心情,那時的「無字天書」,經過歲月的淘洗,浮顯了許多當下不能辨識的字句,在沉默中,靜靜咀嚼,10年,「回甘」是心底的滋味。我想起──曾聽說古時民間社會裡,大戶人家若生了女兒,就會準備一些白酒放到地窖中釀製,等到女兒出嫁的那一天,拿出來招待婚禮上的賓客,這是一份父母贈與女兒貴重的嫁妝。10年過去,我發現,我那生命只有3天的小女兒,也釀造了一甕屬於她的「女兒紅」,只不過,那是贈與我獨享的陳年佳釀。2009年我曾首次啜飲,2013年再品一回,以「神恩典」為酵母的自然發酵,「時間」給了純粹的意義,在回憶往事中,我的理解、我的感謝也是層層疊疊的。

當樂團與詩班都練到90%的完成度時,我才被通知進入彩排中,實練口述效果,做母親,真軟弱,說起往事,雖然心裡明明是感謝的,卻總在百感交集中,哽咽停詞,我為此向神切求,一直停頓總不是辦法,我一定要練習到將見證都刻在心版上,情緒不波動才好。

在台北教會的最後一次彩排,工作滿檔的舞者奕彤,帶著一大束觀眾致贈的花束、不及卸的妝,在擁擠的時程與車陣中,急急來到我們之中,不過是喘了幾口氣,便與等她逾時的樂團合作起來,在《泰伊絲瞑想曲》的樂曲裡,纖細的奕彤靈動的舞蹈,與音樂交談,說著我們都能心領神會的無言詩,當樂止舞畢的那一刻,我們都忍不住鼓起掌來,對於我們即將出發被驗收的忐忑,這一幕讓我們添上一股無愧的信心。

9/14從台北車站到台東車站,6小時不出站的搭車時間,更遑論從新竹以北其它城市來此會合的個別時間,西部的便捷與高鐵豢養著我們舒適的胃口,深諳我不慣搭車的先生,建議搭飛機前往,可是我知道,此行「獨飛不宜、同行才是王道」,只是怎麼想,都覺這車程讓人不可思議,還好熟年的我,有一套應付軟弱體質的方法,以心之愉悅轉移注意,一本精彩的厚書、幾段有聲書Mp3、幾包只有旅行才犒賞自己的小點心、一瓶大水罐,種種,都讓自己以旅行的心情出發,好好地在我「移動的書房」裡享受。

中午出發,日落漆黑中抵達台東,一出站,當地同靈們的燦爛笑聲,都為我們終於可以走動的自由,更添快樂心情,搭上等待的遊覽車,半小時後,我們終於抵達真正的「休息站」──美和教會。

嶄新的美和教會,相信當地信徒都還沒盡情使用過,就被我們的歌聲與樂聲,樓上、樓下完全充滿,從前鎮來的西乃山詩班和東南區聯合詩班的同靈已開始練習,因為已近9點,我們以沒有浪費半點時間的效率,首次南北詩班一起團練,因為這一場在台東縣政府文化中心演藝廳「黎明的曙光」的演出,是採微型音樂劇的型式演出,詩歌部分,三個詩班不分工而是完全的合作,所以曲目的熟練都已是完成的進度,今晚,則是走位的確定及詩班與樂團的默契大結合。

「大軍未發,糧草先行」,當節目組在美和教會摩拳擦掌時,舞台佈置則在文化中心演藝廳同步作業,11點在美和的人員已準備輪流梳洗就寢時,舞台佈置還在如火如荼的調整,如果要對聖經裡「互為肢體」的協同理解,那在會堂中例行服事的運作,真算是一般,在這裡,我睜大眼睛所閱讀的也是不可思議的合作與分工,在那麼多的細節裡,藏著多少天使般的智慧與靈思啊。

不管認不認床,不管昨日的疲憊是否恢復,戰戰兢兢,都已在9/15的清晨5點多揭開序幕,梳髮與化妝的服務各就各位,詩班人員輪番受服事,每個人都受到細膩的巧工伺候,各如其分地妝扮,8點多全體搭車前往文化中心演藝廳,開始今天的倒數計時。

真正的空間,真實的燈光投射,真切的踩踏階梯,每一個適應與走位,都要熟悉,關節要記憶,裙擺要提起,不允許東張西望,不能有遲疑的慢板,雖然是一群人在臺上為伴,卻要像自己在獨演般肯定。演出的是如此、布幕變換的是如此、進與退的暗示是如此、幕前幕後同心按著一個節拍器的計時,合作無間地同唱一首服事的歌。

9/15在台東的服事,不是聖樂團2013年年度裡唯一的發表,在7/11,就已經先有國家音樂廳的大型演出,內容與這次自是不同,而在7/11以後僅有周日才能團練的短短時間裡,我想所倚仗的是團員平常「蹲馬步」的紮實工夫,若有人只想行前「共襄盛舉」地參與服事,絕不可能將事情做好,因為有太多的默契與配合,是要在時間的釀造裡準備與行進,我感覺到有二種獨立而不相斥的特質存在每個人身上──向個人,是「不小看自己」,所以各人盡情發揮所得恩賜;向團體,是「把自己看小」,不放大自己的身分,完全配合團隊的時間表,將對心力與等待的浪費降至最低。這一個本來就對自己很有要求的團體,「紀律」是他們共同的特質,也是他們總能持續進步的原因,對於「美好」,人人都有「意見」,只是那「意見」是往自己心裡去,與自己面對面──真誠的要求與自省。

聖經上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這「理所當然」的服事,聖樂團總是持續進行,因為他們無法允許自己等到「錯失了」,才徒呼「早知道」的喟嘆,我們有這樣一個團體,總能呼喚我們心底那願意習之、效之的樂意之情。

當我們在下午3點20分結束演出後,前鎮詩班與東南區詩班仍在台上,為將散場的觀眾送上祝歌,而來自台北的一群人,再度在後台快速換裝,趕赴在廳外等待我們的遊覽車,因為4點40分的火車又將帶我們北行。匆匆抵達台東車站,竟然出人意外地還有40分鐘的空檔,意外的自由,讓喜歡吃釋迦的我享受產地的滋味,木棧平台上三三兩兩的放鬆,透著盡心盡力服事後,心靈與情意的滿足,這是我們的工價,我們舒服地享受著!

當我抵達家中,已逾11時,好紮實的7小時車程,這趟與聖樂團的隨行服事,於身、於心,都讓我有太多的不思議,只是這不思議,卻是教人充充足足地體會聖靈裡的喜樂與滿足!



作者: 春芳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