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5期2013年12月)
主題特寫:從勞碌看生命價值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馬家驎


楔子


唐朝詩人孟郊寫了一首動人的詩〈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畫面中,辛勞的母親操勞家務,累了一天,本可安心歇息,但因孩子將遠行,母親不辭辛勞地拿著針線,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線地為孩子縫製衣裳。孩子看到針線在慈愛的母親手上來回穿梭,感受到母親的愛,一股暖流在心中流動,親子關係更加緊密。母親這樣辛勤勞碌,卻甘之如飴,享受著溫馨與甜蜜,母親的偉大也深刻地烙印在遠行於外的孩子腦海中。

一.勞碌中享甘甜

《傳道書》的作者說:「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神賜人貲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他不多思念自己一生的年日,因為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傳五18-20)

然而,人生並非只有物質;最終,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彼後三10)。因為我們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我們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傳五15)。

因此,豐盛的生命並不僅關注於有形的所得及過程,在生命歷程中,與家人生活、預備永生、撫養教育孩子成為教會的樹栽子及殿角石(詩一四四12),讓孩子在教會做聖工並能貢獻社會,也是生命是否豐盛的關鍵因素。

得著安慰的父親


頭髮花白的父親,挽著女兒的手,在眾人的鼓掌聲中,隨著悅耳的鋼琴聲,緩緩走入會堂。

女兒年幼時,父母非常重視宗教教育,辛勤地教導,不管颳風下雨,都帶著一起參加聚會。女兒升上高中,投入宗教教育的工作,將從小聽過的聖經故事、道理教導主內小羊。研究所畢業後,雖然工作忙碌,依然積極參與教會聖工,貼心又善良的她,在主內完婚,讓父母感到非常欣慰。

看著女兒穿著白紗跪在會堂,接受神及弟兄姊妹的祝福,父母不禁回想起女兒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雖然養育、教育過程勞勞碌碌,花費許多時間、精神、金錢,但看到女兒在信仰上的成長、對聖工的用心、對社會的貢獻,終於可以享受多年來辛勤耕耘的果實。

二.勞碌中行愛心

聖經中記載了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財主生前穿著華麗,天天奢華宴樂;拉撒路是個討飯的人,渾身破衣、身體長瘡,被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上掉下的零碎充飢。

財主應該有看到拉撒路在他的門口撿拾零碎充飢,但他卻掩面不顧,任憑拉撒路挨餓受凍。財主家財萬貫,卻從未主動給過拉撒路一頓飯菜、一件衣裳,只顧自己享樂。

後來,天天飢寒交迫的拉撒路死了,天天奢華宴樂的財主也死了,兩人結局卻大不相同;拉撒路在亞伯拉罕懷裡,財主在陰間受苦。

如果財主當初能以愛心對待拉撒路,樂善好施給予實質的資助,也許他勞碌一生、享受一生後,死後還是能到樂園。但他卻不願意用些許勞碌所得幫助窮乏人,眼睜睜地看著拉撒路挨餓受凍,以致死後到陰間受苦。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箴十九17,二十二9)。

「愛」的實踐者


某育幼院創辦人,感念耶穌的恩典,願意將耶穌的愛與人分享,積極實踐耶穌的教訓──「愛人」,於是創辦了育幼院。在醫療、社會資源不發達的年代,有些身體有殘缺的孩子被父母遺棄,悄悄地放到育幼院的門口。有愛心的院長及院長夫人,輕柔地抱起這些孩子,照顧他們、養育他們,讓他們得以溫飽、接受教育。許多院童不屈不撓奮發向上,長大後在社會上貢獻自己的長才,並以自己的成長歷程鼓勵許多人。

育幼院創辦人夫婦在照顧、養育這一大群孩子的過程,極其辛苦,有時得面臨斷炊的危機,有時得面對醫藥費不足的問題,種種困難時時刻刻考驗著他們,但他們卻咬緊牙根,靠著耶穌的愛努力度過每一天。這備極艱辛的日子,卻在孩子們日漸長大後逐漸改善,孩子們工作後能回饋給育幼院的弟弟妹妹,也能將善行散播到社會需關懷的角落。創辦人經歷數十年看似艱苦的日子,卻是以基督耶穌為榜樣,播下愛心的種子,收穫心靈飽足的豐碩果實,並讓耶穌的愛綿延不絕。

三.勞碌中做主工

主耶穌降生為人,因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神的愛激勵我們(林後五14),我們應當做聖工回報神,也在做聖工的過程中造就自己。以保羅為例,他為了福音的事工,終日殷勤勞碌,且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丟棄萬事,將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三8)。

流淚撒種的人


在眾多病人進進出出的某醫院,常會看到穿著同一種背心的人來回其中,原來是教會的一群弟兄姊妹,他們總是利用假日到醫院,去病房發傳單、關懷病人,邀請病人與家屬參加詩歌佈道,邀請他們體驗信仰。這群愛主的弟兄姊妹,犧牲休閒、休息的時間,週週到醫院發傳單、傳福音,希望神國子民增添,希望有更多人共享主恩、同享永生福分。

但是發傳單、傳福音的過程,卻未必次次順利,常需看人臉色,有時,遞給別人傳單時,別人不屑一顧;或是有人拿了傳單後,將傳單丟在地上或垃圾桶;或是不拿傳單還轉身辱罵,種種不友善的動作,這群弟兄姊妹都忍下來。雖然傳福音工作不容易,除了看人臉色,還得花費許多時間、心力,但因為愛主、愛人,他們孜孜矻矻繼續傳福音的工作。

這樣的辛勞,沒有薪水、沒有掌聲,但是卻有神豐盛的恩典與賜福。

認真靈修事奉的青年


傍晚時分,一群年輕的學生騎著腳踏車,陸續來到教會,不久會堂傳來禱告、唱詩的聲音。這群學生,是不同學校的高中生,每天學校下課後,即背著書包到教會,從禱告、唱詩中,分享信仰的軟弱與成長,關心彼此的學業,透過禱告、唱詩,互相激勵、彼此造就,屬靈生命更加豐盛。

這群學生,也是兒教組的教員,每週週日一大早即到教會,準備開始宗教教育,從兒教組全體師生會前禱告,到共習課後的每週檢討與教員讀經,他們認真用心,不僅餧養了主的小羊,也造就了自己。

在尚無週休二日的年代,這群學生只有星期日放假,但他們卻犧牲玩樂的時間;在大學錄取率極低的年代,這群學生只有星期日可以複習功課,但他們卻犧牲讀書的時間。他們每週撥出一個上午,完全奉獻給神,教導主內小羊,讓小羊們學習主道走在主路上。

他們犧牲寶貴的玩樂、讀書時間,付出寶貴的時間,讀經、唱詩、禱告、做聖工、彼此勸勉,不僅造就自己信仰,也為小羊樹立了良好的典範。神的恩典也豐豐富富臨到他們,許多人都考上很好的大學,印證了「作主工不落空」。

四.勞碌中度美日

《傳道書》的作者書又說:「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九9)。《當代聖經》如此翻譯:「也不妨與神為你所預備的愛侶在日光之下共度這短暫的人生,因為這些都是你一生中在日光之下勞碌工作所得來的賞賜」。

聖經指教我們「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申五13),《詩篇》也告訴我們「人出去做工,勞碌直到晚上」(詩一○四23),但《箴言》的作者提醒「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箴二十三4)。

所羅門王曾自述他的經驗,凡是他眼所求、心所樂的,他都暢快享受,但是後來,察看經營的一切事和勞碌所成就的,他自認為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所羅門王並且認為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他說這也是出於神的手,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因為他在日光之下,神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傳二至八章)。

《以賽亞書》裡神僕自述其徒勞,「我卻說:我勞碌是徒然;我盡力是虛無虛空。然而,我當得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裡;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裡。他們建造的,別人不得住;他們栽種的,別人不得吃;因為我民的日子必像樹木的日子;我選民親手勞碌得來的必長久享用。」(賽四十九4,六十五22)

實際上,我們能夠享受勞碌所得,全都在乎神,聖經上說:「眾民所勞碌得來的被火焚燒,列國由勞乏而得的歸於虛空,不都是出於萬軍之耶和華嗎?」(哈二13)

有部電影叫做「扭轉奇蹟」,劇情描述「十三年前,傑克前往倫敦實習之前,他承諾他的女友凱特:一年之後一定回來。十三年後的某天,傑克已經是個高薪又有權勢,並且在華爾街過著上流生活的單身漢,凱特早已經是個逝去的回憶。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傑克和便利商店老闆爭執起來,他質問傑克的生活有什麼價值,傑克回答:「我已經擁有我想要的一切了!」當晚,一如往常地,傑克蜷縮在他那間一塵不染的名宅中,不知不覺便睡著了……隔天醒來,傑克發覺自己竟置身在一間零亂不堪的臥房裡,凱特就睡在他的旁邊,隔間房裡傳來嬰兒的哭聲,還有個六歲大的女兒叫他爸爸」。最後,傑克需要在「有錢有勢」與「甘於平凡」中作出選擇。有人曾說:「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不需要重來」。希望我們都能擁有神所賜的智慧,選擇正確的人生態度,「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

互相扶持的夫妻


夕陽西下、落日餘暉中,老先生和老太太手牽著手在田間小徑散步,柔和的光線映襯出互相扶持、互相依偎的甜蜜。平時,老先生和老太太總是天色微亮即起床,梳洗、用餐完畢即步行到教會參加早禱會,以讀經、唱詩、禱告開啟神賜福的一天。而傍晚時分,總穿著輕便服裝,在自家院子除草、抓蟲、施肥、澆水,當起愜意的農夫,兩人邊耕種邊聊天,偶爾也拌拌嘴,但默契卻十足。

年輕時,兩人工作都非常忙碌,下班回到家卻總能彼此分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也能一起讀經,分享信仰的成長與喜悅。孩子出生後,兩人一起陪伴孩子成長,一起教養孩子,一起為孩子禱告,一起為孩子的教育、信仰努力,兩人始終是最佳伴侶。

孩子成家後,兩人年老,卻依舊努力,一起為彼此的身體健康努力,一起為無愧見主面努力,如同《傳道書》所說:在一生虛空的年日,與所愛的妻(夫)快活度日,人生充實而有價值。

五.勞碌中享安息

神曾對以色列百姓說:「又要守收割節,所收的是你田間所種、勞碌得來初熟之物。並在年底收藏,要守收藏節。」(出二十三16)

所羅門王上行之詩提到:「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詩一二七1-2,一二八2)

昔日,亞當夏娃為了悅人眼目的善惡果,被趕出伊甸園,致使所有世人必須勞苦才得以溫飽,但慈愛的耶穌卻犧牲自己、道成肉身,為世人釘死十架,讓世人有進入永生的機會。

在勞碌中,雖為延續肉體的生命,但卻不可忘記今生是為永生預備,不可迷失在勞碌中,不可沉溺在享受中。有人享受勞碌的感覺,享受成就感、享受工作的喜悅,這是積極認真的表現,但若迷失在工作中,將所有時間與精力投注於工作,成了整日忙碌的工作狂,忽略了信仰、忽略了家人,真是得不償失!如同聖經所言: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失喪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有人沉溺於享受中,勞碌所得皆花費於此。以享樂為生活目標,重視吃喝玩樂,忽略家庭、沒有信仰;重視物質生活,醉生夢死!殊不知這一生的年日極其短暫、極其寶貴,是為永生而預備的。在吃喝玩樂中也許非常快樂,但若忽略信仰的持守與家庭的照顧,將來可能需受永遠的苦痛。

悔恨的農業大亨


一位農業大亨,坐擁大片田地,雇了許多工人整理田地、種植果樹、採收果實,每年的訂單總是接踵而至,優渥的物質生活與豪華的宅院,令人稱羨。如此豐厚的生活環境,他卻不快樂。因為,他的子女常在外與朋友玩樂,很少回家吃晚餐,他見到廠商的次數比見到兒女還多,心裡充滿了失落感。

有時,他也會向人提起,如果少賺些錢能換回兒女多回家吃飯、多見到兒女的機會,他願意如此。無奈,兒女年幼時,他總忙於工作,與孩子相處的機會極少,卻給孩子許多零用錢花用,彌補關心不足的歉疚。多年以後,孩子漸長,認為爸爸不關心兒女,只重視事業,與爸爸的關係極其疏離。

農業大亨感嘆的說: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他一定每天晚上回家,陪伴兒女吃飯,跟兒女聊聊天。他寧可少賺些錢,也要多關懷兒女,跟兒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可惜,他花費大半時間勞勞碌碌打拚事業,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家人。雖然勞勞碌碌、物質生活豐厚,心靈卻得不到飽足與安慰。

重視信仰的父親


一位年邁的父親,每天一大早就得到工地工作,夏天頂著毒辣辣的太陽,冬天忍著涼颼颼的寒風,辛苦地工作,只為讓家人得以溫飽、讓兒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有時下班回到家,兒女已經睡了,這位辛苦的爸爸,總會在子女的桌上留些聖經經節及鼓勵的話;有時早點兒下班,雖然身心俱疲,但回家後總與兒女聊聊,聆聽孩子的分享;有時下班趕到教會聚會,看到兒女在教會領詩或司琴、參加聚會,這位爸爸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人生無法重來,凡走過的必留下足跡。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回頭凝望自己這一生,我們是否看到生命的精彩與價值?我們是否能無愧見主面?

人生在世極為短暫,而且必須汗流滿面才得以餬口。雖說人生如此沉重,但仍需行善助人,妥善管理真神所賜給我們的產業,營造和樂的家庭氣氛,參加聚會、重視靈修,奉獻時間多作主工,建立信仰的傳承。世人常提及人生充滿勞苦愁煩,因此需即時行樂,我們卻不能只重視吃喝玩樂,仍應遵守神的教訓、教養兒女、持守信仰、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我們所當盡的本分,最後方能無愧見主面。

參考資料:http://tw.movie.yahoo.com/Accessed11 October2013.


作者: 馬家驎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1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