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6期2014年1月)
主題特寫:傾聽、訴說與禱告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陳彥君


前言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十八14)。勸慰人與被勸慰,一直以來都是個重要,卻十分困難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雪中送炭固然重要,但也得先確定對方的家裡有爐灶可以取暖才行。否則不但幫不上忙,甚至還添了一筆整理的麻煩。」關心他人的心意很多人都有,需要關心的人也大有人在,但往往因缺乏傾聽與訴說的過程,而錯置了勸慰與被勸慰的兩方。給予的人因多次被拒絕而逐漸收回付出的勇氣,待援的人因未解的恐懼而不斷壘起高聳的心牆。憂傷不但沒有順利被分擔,反而成了一種傳染,蔓延在軟弱的信心之間。筆者一開始會先就人的關係做勸慰與被勸慰的討論,希望在這件事情上努力學習基督的形象,不論是傾聽或是交託,都要有如同神那樣的信實。接著藉由禱告切入與神的關係,說明神是我們最好的勸慰者,不論何時何地,不論是喜是悲,祂都在我們身邊。

勸慰之前:信任與傾聽


「凡勞苦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我們因著信,將我們一切的憂慮交給神,使自身的擔子輕省。若我們要成為一個好的勸慰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對方互立信任感,惟有先建立好心靈的通道,才有機會真正聽到對方心中的聲音,而給予合乎需要的建議。我們也當存著感激的心,感謝每一位願意給自己傾聽對方心事機會的人,畢竟在這個高樓林立、網路發達,人與人之間的實際距離愈來愈遙遠的世代,信任的感覺已經物稀為貴。所謂的傾聽,不只是了解事情的脈絡而已,而是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否則不但沒有達到安慰、治癒的效果,反而無意中揭起了傷口,成了二度傷害。有時候訴說的一方並不是為了尋求適當的建議,僅僅是為了找一個釋放的出口,甚至大哭一場才選擇將事情說出。此時所要做的就是用心、耐心聽完,也許一句話都不用說,對方就已經得到充分的情緒舒緩了。如果有幸,可以給一些建議的機會,也請記得要持著溫良的舌,說出使人如沐春風的話語。雖然良藥常常苦口,但以苦極了的藥攻苦透了的心,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承受得住的,學著說出甘甜的話語,也保持著安慰別人的果效。耶穌道成肉身之時,也常常以盼望的話語勸慰著門徒,使門徒的心喜樂,重新得力繼續傳揚福音真道。使徒保羅也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成為一位善於勸慰的人,效法基督與使徒們勸慰人的形象,是我們必須努力去學習的。

受勸慰後:訴說與交付


人帶著軟弱的肉體活在世上,必然會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患難,所以我們需要被勸慰,以平復那顆因世事波瀾而擺盪不已的心。「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三十七5),如果我們擁有可以完全信賴的屬靈同伴,是非常令人喜悅的事情。這樣的情感是十分難得的,因為有太多屬世的誘惑及因素會破壞純粹的友誼,而知己不需多,但也不要只有一位。第一個原因,是整合來自不同人的建議才容易得到較為客觀的結論,二來是未必每個人都隨時有足夠的時間,在我們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好好地聽我們說。感謝神,在這世界上賜給我們每個人一同奔跑天路的同靈,使我們在悲傷難過時可以找到訴說的對象,不致因過度憂愁而心靈受損傷。雖然我們都知道,憂傷是可以藉由說出口而被分擔,然而要將心中苦痛的事說出,也是極需很大的勇氣。也許會擔心這樣的祕密如果流傳出去,不知道會釀成怎麼樣的後果?也許會擔心這樣是不是給其他人添了麻煩?也許會擔心……,但如果真的是可以接受你心事的知音,是會為你守口如瓶的。若真的還是不放心,試試在敞開心胸之前,邀請對方一同禱告吧!只要有神在我們之間,相信一定可以順利的使受傷的心,得到充分的安慰。「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十七17),我們必須感謝每一位願意傾聽我們心事的人,因為他們是神賜給我們,幫助我們順利度過低潮的重要的恩友。

神在身邊:禱告與代求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詩二十三4),即使遭遇到如約伯那樣的苦痛,即使遭遇到如約拿在魚腹中的絕境,只要有神與我同行,我便不懼怕。在這世上,沒有比愛我們的神更加美好的勸慰者了,因為我們的苦痛、憂傷、不安與絕望,祂都知道,並早已經為我們安排了更美好的盼望,等著我們來領受。「憂傷痛悔的心,祢必不輕看。」(詩五十一17),當我們失意、難過、沮喪時,記得要禱告。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多次遭遇苦難,向神禱告度過重重難關;一直無法生育的哈拿,不斷向神禱告終求得撒母耳。這些具有力量的禱告,很多都是來自於極大的苦難之中。曾經聽某位傳道說過,一位母親為了自己的家庭、小孩禱告,每一次的聚會都上前接受按手,每一次都禱告到流淚,也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情況才逐漸好轉。

「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五3-4),靠著神,凡事都能。代求也是勸慰別人的一種好方法,尤其是在我們雖然完成了傾聽的動作,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主耶穌為門徒代禱、摩西為以色列百姓代禱、保羅為信徒代禱等等,都是我們為別人代求的好榜樣。團契之中、教會之中也都要隨時替需要的人代禱,也許我們無法給出最直接的幫助,但神必然會垂聽我們的禱告,適時給出指引使其走出困境。「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眾聖徒祈求。」(羅八26-27)。聖靈充滿的禱告,十分安慰我們的心。筆者記得幾次經歷過人生的低潮,靠著禱告與同靈的代禱,終能得勝憂傷,重拾活潑的生命與平安喜樂的心,感謝主。

結語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二十七17),每個人都會在勸慰者與被勸慰者的角色間互換,彼此學習成長。不論是哪一種身分,都要與神同行,求神帶領。「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十七22),在他人憂傷之時,使用我們喜樂的心治癒;在自己煩悶之際,期待被別人的喜樂充滿。「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傳四10),相互扶持,才能不致跌倒,安穩地奔跑在天國的路上,與親愛的弟兄姊妹一起同行。感謝神,有祢,我滿得了安慰;感謝神,有祢,我可以成為好的勸慰者,以祢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需要的人;感謝神,有祢,我可以完全交託出我的憂傷,使自身的擔子輕省。願一切榮耀頌讚歸於祢,阿們!


作者: 陳彥君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1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