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37期2014年2月)
宗教教育:愛與學習(四)──揹著期許的孩子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薰芬撰稿


崇拜課時,所有的班都寂靜無聲,正當大家安靜的聽課時,忽然聽見「嗚、嗚……」像蚊子般的哭聲。小可以為是自己耳誤,並不以為意;但隨著哭聲漸大,小朋友也開始浮動起來。小可和米米彼此用眼對看一下,再看台前講課的班負責晴晴,只見她絲毫不受影響,小朋友浮動的情緒又淡淡地穩了下來。

這時,米米推了小可一下,用手比著比。兩人悄悄地走到教室後面,由另一位汪老師帶出教室。

教室外,汪老師先對米米說:「我不能讓靚靚一人去上廁所,她會順便玩水,要不然就是去找煮飯的阿媽們『開講』。」於是米米便幫忙帶靚靚去一樓的洗手間。

汪老師接著又對小可說:「隔壁班的恩多正哭著,詠達把他帶出了教室,章老師也跟著去了,我現在要去幫忙安撫教室裡的學生;但我怕他們hold不住恩多,想請妳過去幫忙。」汪老師說完,用手指著走廊後面的樓梯旁。

小可定睛一看,這才看清楚後面走廊的地上不是一堆東西,而是有一個小朋友用奇特的方式癱在地上,嘴裡還發出「嗚、嗚」輕微的哭聲。

小可走了過去,看見詠達滿身大汗、狼狽地坐在樓梯臺階上,兩眼緊盯著恩多,生怕他又出甚麼狀況。

「章老師他去倒水喝,我們剛剛非常地累。」詠達劈頭就對小可這樣說。

小可點點頭,又問道:「恩多他怎麼啦?生病了嗎?」「噓,沒事。」詠達用手比一下恩多,搖手表示不要問、不要說話。兩人便都靜默,同時雙眼直直地盯著恩多。

這時,小可的腦海中想起米米曾經對她說過:「恩多是我看過最可怕的小孩,有一次恩多要不到他要的玩具,他就耍賴。我原本以為我弟的耍賴工夫已是一流,見識過恩多的耍賴技術以後,我才知道誰是第一名。」

恩多是教會王媽媽的獨子,因為老來得子,所以超級寵愛。還記得當時,米米是這樣形容:「妳知道嗎?恩多他超……厲害,真不懂他那個身體、那個骨頭怎麼辦到的,居然可以扭成那樣,嗯……各式形狀……。」

想到這裡,在看看眼前,小可「噗嗤」笑了出來。詠達疑惑地看她一眼,眼光又回到恩多的身上。此時的恩多已不再有哭聲,只剩下有一搭沒一搭的呻吟聲,還再做最後的努力。

詠達看著恩多,內心感觸極多,他知道王媽媽一家人為甚麼這般地寵愛著恩多,那是因為他們從恩多身上,有新的期許和夢想。家中長輩把自己辦不到或是無法做到的希望,都放在恩多的將來。

詠達會有這樣的理解,是因詠達也是家中的第三代獨子,當年詠達的爺爺與家人一起逃難,最後親人罹難,他隻身獲救來台。爾後在台成家並歸入真教會。

詠達出生後,爺爺對他真是疼愛有加,所幸爺爺是退休老師,對詠達除了疼愛外還加上教導,也因此詠達的功課一向優異。

爺爺離世後,奶奶拿出一本存摺交給詠達的爸爸,那是爺爺要給詠達的讀書基金,從此督促詠達的功課就是爸爸的責任。

就在剛剛詠達聽到小可的笑聲,他知道小可一定是想到有趣、好笑的事。而他呢?只能想到的是早上爸爸說的:「詠達,升高二了,該好好地衝刺,要認真準備考學測,教會的工作要休息一下喔!」想到這裡,詠達只能苦笑,輕輕的嘆一口氣。

恩多這時忽然咳了兩聲,坐了起來。詠達靠了過去,拍拍他的背,問了一句:「你還好嗎?哭得很累,要喝水嗎?」

這時樓梯上,出現了章老師的聲音:「水來了,詠達。」話才說完,人也走近了。

詠達接過杯子,拿給恩多並對他說:「慢慢喝,恩多你不要急。」

章老師又看一看恩多,對詠達笑一笑說:「辛苦了。」然後走到教室門邊,從玻璃窗向裡面張望,臉上的神情頓時輕鬆下來。

米米把靚靚搞定、送回教室後,她也走了過來,疑惑地看了小可。小可向米米搖搖頭,示意米米不要說話。

恩多喝完了水,看起來心情似乎平穩許多,詠達對他說:「恩多,站起來,老師幫你把衣服整理好,身為一個帥哥,就是要保持帥帥的樣子,你現在去廁所洗一下臉,再回來給我看好嗎?」恩多點點頭去洗臉了。

小可擔心地看著,隨口問:「他可以嗎?會不會有……」詠達打斷這個問話:「不會。」詠達接著說:「其實恩多有許多優點,他可以做很多事,他也喜歡自己做。」詠達說:「唉,恩多他只是需要些……恩……空間吧。」

恩多笑瞇瞇地回來,他把臉洗乾淨了。詠達點點頭表示讚許,對恩多說:「要當帥哥,還有一件事很重要,話要用說的,不可以用哭的,你要說清楚,老師才知道要怎麼幫你,下次不可以這樣喔。」

恩多靦腆地點頭,並回答說:「我討厭別人幫我,我自己會,我有複習,我知道答案。」詠達聽完,很認真地點頭。

恩多在大家的注目下走回教室,詠達很有感觸地說:「我真羨慕恩多,不高興就鬧一鬧,能大聲的哭出來真好。」

章老師拍一拍詠達的肩,說:「如果你要肩膀,我可以借你。」詠達露出客氣的笑容。

詠達知道,揹著期許的孩子,就是被過度關愛的孩子,那些用愛與呵護的線,織成密密的網,常讓人無法呼吸。在年紀較小的時候,可以耍賴、可以生氣、可以大哭。但長大了之後呢?

詠達問自已:「有甚麼方式?可以安息日不補習,又可以不傷長輩的心呢?」

成長是需要空間的,需要自己體會。「為我禱告,讓我與主親近,比送 iphone4或更昂貴的禮物有用!」詠達在心中大聲呼喊,他真的想哭。

× × × ×


當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如何「教」孩子是很重要的,總要讓孩子知道「規範」,以及懂得表達需求。

當孩子年齡漸長時,家長所「教」的規範成型,這時家長要如何指「導」已進入青少年的孩子,讓其明白信仰和學業的平衡點,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孩子的需求不可只以父母的主觀判斷;追求學業固然重要,但也要明白──信仰失去,人生便沒有根基。

讀者迴響


文/橄欖


詠達的父親擔憂兒子升高三後,做聖工會影響其學業。

筆者的小孩今年也升高三,他堅持遵守安息聖日,因此在選擇補習班的課程時,便排除星期六(因他是教員,也是中級班的學員)。事實上,國中時期就有這種觀念。

有幾次被安排在晚間聚會時領詩,正巧遇到期中考或期末考。我和他商量是否和其他的學員對調,但孩子很有自信地說,不差那一天。因為平常晚間和假日皆可以利用時間溫習功課,他深信作聖工不落空,神必會賜福的。


作者: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薰芬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1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