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順道
向軟弱的人,我就做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做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九22)。
「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這是這一段經文的重點。在這個前提之下,保羅在前文先說:「我甘心做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如果想得人,就要先得他(她)的心;而做僕人服事眾人,令他(她)們覺得信耶穌的人確實很好,你便得到他(她)們的心了。這是多得人的有效方法。
舉例說,當主內的姊妹邀請一個家庭主婦來參加佈道會的時候,常常聽到的藉口是:「我和家人吃過晚餐,既要收拾,且要照顧孩子,哪裡趕得上你們的聚會時間呢?」有一個姊妹作見證說,當她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她就提早到她家裡去,幫她洗碗筷、照顧她的孩子。結果,被邀請的那位太太覺得不好意思,而且很受感動,就跟著她來教會了。你要不要試試看?
「向猶太人,我就做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做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猶太人或律法以下的人,都是同族;前者強調猶太人的文化背景,後者則指著他們的宗教背景。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三章說,他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他是法利賽人。由此可見,保羅對猶太人的文化背景和宗教背景,都非常熟悉。
「我雖不在律法以下」,表示保羅早就脫離律法的挾制了。「還是做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使徒行傳》第十六章記載,保羅要帶提摩太同去傳福音,只因那些地方的猶太人都知道他父親是希利尼人,就給他行了割禮。之前,耶路撒冷會議已經議決,信從福音的外邦人無須受割禮。但這並不等於說不可受割禮,所以為了得律法以下的人,保羅便給提摩太行割禮了。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做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使徒行傳》第二十二章記載,保羅「生來就是羅馬人」,從小就受希利尼人的教育,所以熟悉沒有律法之人的文化背景。「我就做沒有律法的人」,表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不認為他們「沒有受割禮,屬於不潔淨的族類」,而親近他們。這種做法正如主耶穌為要救贖罪人,而與他們一同吃飯一般。
「向軟弱的人,我就做軟弱的人」。所謂「軟弱的人」,就是信心軟弱的聖徒。「我就做軟弱的人」,即設身處地,去了解、體貼、關懷他的軟弱;然後,引證聖經上的話來安慰、激勵、輔導他,並且幫助他禱告,求主憐憫,使他的信心日益堅強。之所以要這麼做,乃「為要得軟弱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