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志忠
在耶穌說過的眾多比喻中只有一個提到具體的人名,那就是《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節中的拉撒路。拉撒路是希臘文,源自於希伯來文的以利亞撒(例如:繼承父親亞倫擔任第二任大祭司的以利亞撒),原文意思是「神是我的幫助」1或「神已幫助」。顯然,對這一位名字稱為「神是我的幫助」卻過得悽慘落魄的拉撒路,在一般世人眼中來看,可能是極其諷刺的。許多人可能會嗤笑搖頭(詩二十二7),也可能像約伯的妻子一樣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伯二9)。但耶穌唯獨在這個比喻中用上這個名字,應該是有其理由的。
拉撒路的人生有多悽慘?聖經只以短短兩節經文描寫(路十六20-21):
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餂他的瘡。
‧嚴重身障:「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表示自己沒有行動能力;「狗來餂他的瘡」都沒辦法驅趕表示上肢也有障礙;「渾身生瘡」表示可能連自己翻身的能力都有問題。不管是先天的障礙,還是後天的傷病,拉撒路可能是全身癱瘓的嚴重身障者。這應該是他所有悲慘的根源,因為這代表他幾乎沒有工作能力,甚至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足以帶來後續所有不幸。
‧徹底貧窮:「討飯的」原文是「仰仗別人養生的、貧窮的」。「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表示他窮到只有靠財主桌上掉下來的東西勉強維生。身體殘疾不必然貧窮,因為可能有祖先遺留的財產,但這裡已經顯示他是一貧如洗、三餐不繼。
‧絕對卑微:要靠別人放在財主門口,只能吃財主桌上掉下來的零碎,並且連下賤的狗都可以欺負他2,簡潔而生動地描繪出他處於社會最底層的狀態。
‧孤苦無助:若拉撒路有家人朋友的照顧幫忙,也還不至於如此悲慘,但「渾身生瘡」表示沒有人來幫他翻身、幫他清理,所以應該沒有家人。或許你會認為至少他還有朋友幫忙抬到財主門口,但原文「被人放在」更精確的表達是「被人丟下」(was thrown down),所以原文表達的畫面是:一些人不太情願地將全身是瘡、又髒又臭的拉撒路抬到財主門口,不耐煩地將他丟下後紛紛走掉去做自己的事。一個人要乞求別人幫忙已經夠悲慘,若還要承受別人不體貼的對待,那種傷害會讓人感受到最強烈的孤單無援。所以拉撒路所承受的不僅是受人照顧的匱乏,更是連心理層面的支持都是極度的缺乏,也就是沒有親情、友情、或愛情的溫暖滋潤。
所以拉撒路代表的是人生悲苦遭遇的極致。但他死後「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路十六22)。這是對樂園中至高福氣的描寫,其畫面是拉撒路好像一名嬰孩坐在媽媽的膝蓋上,而亞伯拉罕好像母親一樣逗弄著這懷中的孩子。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始祖,也是被神揀選呼召的信仰之父。回到亞伯拉罕懷裡,就好像歸回信仰根源──真神天父的懷抱,這是所有選民的企盼祈求。但拉撒路到底是憑什麼獲得這樣的福報?難道只因為「苦盡」就可以「甘來」嗎?值得我們來思想一下:
唯全能者、成全公義
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十六25)
這一節按照原文直譯如下:「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在你生命中你曾得到好處(good things),拉撒路同樣地(得到)惡事(bad things);但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公平概念:得到好的、也會得到壞的;得到壞的、也會得到好的。但我們不能把一個比喻當成是精確的真實,就像我們不能想像每個到樂園裡的人,都是被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所以這只是要表明:最終公義必要彰顯、不再有任何一絲的委屈與不平。人生在世最難忍受的一點,就是有各種看來不公平、不公義的事情存在。有人含著金湯匙在眾人關愛下出生;有人卻一出生就被棄置在野外。有人求學順利、事業成功、婚姻美滿;有人書念不好、事業失敗、遇人不淑。而最難忍受的,就是作惡的人反倒事事順利、洋洋得意,而好人卻偏偏沒有好報。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維瑟爾的書──《夜》中,描寫他在納粹集中營中,與眾人看著一名「很討人歡心、有張憂傷天使臉孔」的小男孩被處以絞刑的經過,最能生動傳達出這樣的感受:
小男孩太輕了,還呼吸著…… 他就這樣殘活了半個鐘頭, 掙扎於陰陽兩界, 我們被迫注視著他慢慢死去。 當我經過他面前時, 他還有氣息, 舌頭鮮紅而且尚未瞑目。
在我身後,我聽到同個男人問道: 「天啊,上帝到底在哪?」 我心底有個聲音回答他: 「祂在哪裡?就在這裡,吊在這個絞架上……」3
對於原本自小篤信上帝、熱心學習律法的作者,在目睹如此不公義的事情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上帝死了」,否則為何能容許這樣的不公不義存在人世?正如約伯要與全能者理論:「我真要對全能者說話;我願與神理論。」(伯十三3),因為他的朋友書亞人比勒達說:「神豈能偏離公平?全能者豈能偏離公義?」(伯八3),這正是很多人的信念,認為全能的神必是公義。但約伯的朋友就錯在以為神的公義會在這世上完全成就,因此而認定約伯得到惡事,必是因作惡的緣故。而事實是,在今生的世界上公義並沒有完全成就:總有人得到好的、也有人得到壞的;卻不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卻明白告訴我們,在人死了以後,完全的公義必要成就。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審判也不太公平。財主好像沒有做什麼惡事,只不過享受了幾十年的好生活,卻要忍受「永遠」的火刑;而拉撒路固然可憐,但他好像也沒做什麼善事,卻能享受「永遠」的福樂,這樣也太不符合比例原則了。但這又是犯了把比喻當成精確事實的毛病。事實上,所謂「完全的公義」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覺得公平、無所偏頗,所有事情都符合正義、無可辯駁。這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公正的法官也沒有辦法做到,因為人所知所能有限。唯有全知全能者才能做到全然的公義,雖不在今生實現,但必要在永恆的來世中成全。我們也因為堅持這樣的信仰,才能夠堅定不移的遵行真理,否則必要像保羅說的:「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
無善之惡、無惡之善
一般人通常只會注意到人「做了」(commit)什麼事;但在這比喻中強調的卻是「沒做」(omit)什麼事。財主的問題不在於他「做了」什麼壞事,而在於他「沒做」好事──沒有善用他所得到的一切好處,去做該做的好事。反之,拉撒路也不是「做了」什麼善事,而是當他領受的是世間一切最壞的條件,卻仍能安靜守分「沒做」任何壞事。財主就好像拿了一副好牌,卻完全浪費掉;拉撒路則是拿到一副最爛的牌,卻仍能不放棄的努力打到底。這就對比出了兩人的義與不義。
聖經中描寫財主的生前更為簡潔,只用了一節經文:「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路十六19)。財主的罪過並不在於「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也不在於「奢華宴樂」,而是在於「天天」這樣穿、這樣行,表示他的生活中只有以財物供自己享樂。我們教會常常強調要遵守安息日,但在神所頒佈的十誡中,這一條誡命除了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二十8),也說:「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出二十9)。因此,在猶太人的傳統中是非常重視工作。即使最受敬重的拉比(猶太人老師、猶太教牧師),也不能以教導聖經來收取金錢,而必須有一份職業維生。例如保羅就是受嚴謹的拉比養成教育,所以習得編織帳棚的手藝以維生計。猶太人有一句諺語甚至說:「若一名父親沒有教導兒子工作,那就是叫他去偷竊了」。所以財主若天天奢華宴樂,那不僅是干犯安息日,更是成為一名沒有工作、只圖享樂的無用之人。但更可能的是,財主在猶太人中應該不敢去犯安息日的規條,所以只在其他六天奢華宴樂,證明他的罪過就是「沒做」他應該做的工。
反觀拉撒路,即使在最艱難的景況下,他不自暴自棄、不怨天尤人,也沒有自殺了卻殘生,卻仍然努力求人把他放在財主門口,寄望靠著僅得的食物──從財主桌上掉下的殘餘來充飢。雖然他唯一所能做的工是極其微小──餵養自己維持生命,但是他仍奮力堅持去做了。所以拉撒路不在於「做了」什麼偉大事業、或行了什麼善事,而是在於他「沒做」壞事──欺騙、偷搶、怨恨、詛咒,更重要的是「沒做」放棄生活、放棄生命的懦弱選擇。在最艱難的人生中,彰顯了生命的韌性;在世上最大的患難中,見證了在主裡最可貴的平安。
結論:在世上有暫時的苦難、在主裡有永恆的平安
拉撒路在世俗眼中來看是悲慘的,但他至終達到的生命境界就是「在亞伯拉罕懷中得安慰」。這並非只是死後的報償,乃是他永恆生命的境界──從今生到來世。一般世人若遭遇任何失敗患難、或只是不順利的事,往往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放棄正常生活──逃避自己該做的事、該盡的本分,最糟糕的甚至放棄生命。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
耶穌在這裡說的絕不只是來世才得平安,而是在今生世上的苦難中,仍然靠主勝過世界,在主裡得享平安。這種在主裡的平安才是永恆的、不被環境苦難動搖的,是信仰所要追求的真正天國樂園。
你覺得自己沒有財富地位、處處被人輕視,所以怨嘆父母沒有留給自己財產嗎?你覺得這社會太過重視學歷,所以心裡忿忿不平嗎?你覺得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寧可不去工作嗎?你在這世上沒有顯赫學歷、沒有家世背景、沒有名利權位,所以你覺得你的苦難像拉撒路一樣嗎?小心,在神的眼中其實你是財主!領五千銀子的人4,若沒有善用這五千銀子、另外賺得五千,當然就像財主一樣。但即使只有領一千銀子的人,若沒有善用這一千銀子、另外賺得一千,他還是像財主一樣,「沒做」應做的善,這就算為他的惡了。與其說這樣的人將來要下地獄,不如說他已經在地獄中──因為他沒有基督裡的平安。他一輩子怨嘆上天沒給他好條件,埋怨父母沒給他好栽培,痛恨社會沒給他公平機會,嫉妒別人的成就與好運,讓自己在鬱悶痛苦中度過不快樂的人生,這不是地獄是什麼?
若你真的像拉撒路一樣,那麼即使你學歷不如人,仍會以神所賜有限的聰明去努力學習;即使沒有滿意的工作,仍會以自己所能找得到的工作努力去做;即使沒有很多財富,仍然會善用自己僅有的收入去養家活口,甚至有餘還可幫助更需要的人;即使沒有名聲地位,仍然可以默默的盡本分做該做的事。最重要的是,若你真的像拉撒路一樣,你應該可以勝過世上種種不如意、失敗、患難等帶來的苦難,得享在主裡永恆的平安──從今生直到永遠。主耶穌啊!求祢將這真福氣賜給一切來尋求祢名的人,也求祢格外施恩憐憫那些還不知來尋求的人。阿們!
註:
1.本文關於拉撒路故事的原文註解主要參考William Barclay, The Parables of Jesus,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9, ISBN 0-664-25828-X, pp. 92-98.;以及信望愛網站(http://bible.fhl.net/)CBOL原文字典。 2.在古代狗是低賤的代表,如耶穌將迦南婦人比為狗來試驗其信心(太十五26)。 3.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夜》,第112頁,左岸文化出版。 4.請參考「太二十五14-30」耶穌分銀的比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