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40期2014年5月)
專題報導:真耶穌教會建築工作坊──阮ㄟ禱告室

傅聖凱


一個建築系的學生,將來能夠協助教會建堂或建築修繕事務就是奉獻所學專業了吧!自從念了建築系後,就希望將來能為教會建堂事務盡一己之力。然而,宗教建築設計時要進行的研究甚廣,若沒有一定的學識涵養與對本會特質的認識,則難以建構一座「專屬於真耶穌教會」的教堂建築。

緣起_偶然的發現,寫著「信望愛」和「主賜宏恩」三合院門額


從大三便開始構思大四畢業專題的題目,又基於對台灣傳統建築與歷史資訊探查的熱誠,在大三專題研究時,便先對本會在台發跡的彰化縣線西鄉塭仔村作了田野調查,看一個家族如何將信仰傳遍全村,讓教會與自營醫館成為村落重要的聚眾中心與標的。調查中最令人興奮的是,本會在台第一代信徒將自家三合院正廳(神明廳)門額上的祖籍替換為「信望愛」、「主賜宏恩」等字眼,這是從台灣傳統建築中看見一份信仰如何成為家族重要傳承的實體紀念!發現的當下,便決心要讓更多人知道這屬於我們教會(真耶穌教會)的美好見證。

本著大三專題報告的調查基礎,大四畢業專題(畢業設計)便以塭仔教會為設計基地,準備提出一個建築設計方案,欲串聯教會發跡的三合院、塭仔教會與社區公園,讓民眾能看見這講述信仰見證的文化資產,甚至進而親近教會。

構思_如何有效地傳達建築設計中的信仰意涵:強調合一的群體價值


某次隨同老師參與浸信會所屬山莊的「樹上的禱告室」設計案,對於如何用建築形態表現教會特質的設計手法有了認識,也十分認同山莊主任希望信徒藉著親自動手施工(工程不外包專業廠商)來領會設計中的信仰意涵的理念。

若畢業專題進行建築設計時有更多教會的信徒參與討論,不只讓建築物較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讓建築物有其存在的必要),更讓討論成果成為大家的「共識」,這回應了教會「強調合一的群體價值」,且隨之而來的願景也成了一個共有的盼望。故本專題採用「參與式設計」的方法,與塭仔教會社青班共同研討,並產出建築設計方案。

施工過程也是設計中重要的一環,而一個工程需要結合各項專業(規劃、管理、土木……)方可完工,若藉此讓信徒提供自己的專業協助,不只促進對專業事奉的思考,亦提供一個更多元的服事平台。

挑戰_人、物、財力資源/人事協調


專題的進行需要至少五次的討論會議和為期二到三個月的工期,還有學校和基地之間的往返時間與金錢成本(台北至彰化)、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住宿等問題,而建築物到底能蓋在何處更令人毫無頭緒。

但「我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我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神早有預備。

我與同學寫妥了計畫書之後,準備向塭仔教會社青班和願意提供場地進行施工的教會長輩提案,當時社區發展協會亦在籌備某荒廢地塊的整治工程。從台北抵達塭仔教會之後,赫然發現長輩提供的施工基地(一個舊豬舍),正好座落在社區要整治的基地上(一個水池和池畔周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得知此事之後,旋即到教會與我們洽談,希望我們能參與他們的計畫,當晚,社青班也同意讓出幾週的課程與我們配合。就這樣,一個案子在半天之內和三方達成協議,「真耶穌教會建築工作坊 TJC Arch Studio」便正式成軍。

感謝神,提案之後,住宿與施工人力資源問題,因著教會與各地友人及同學的協助,一切得以解決無虞。透過網路宣傳(Facebook粉絲專頁),從各教會來的關心與專業協助更讓人深深體會到主內一家的溫暖。社區發展協會的諸位長輩也協助我們取得村內的廢棄建材(上好的木料、舊窗戶,還有大量的舊磚頭),平日的關心也展現塭仔村濃厚的人情味。

願景_讓更多人看見我們(真耶穌教會)當年的感動


我兒時的宗教教育課程裡,真耶穌教會在台初期的發展歷史所占篇幅不大,然而經過大三專題的深入了解後,發覺塭仔村及塭仔教會過去與目前的相容模式、建築物等有形、無形文化資產,足以闡明教會(信仰)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價值,其中更存在基督徒的處世態度、信仰傳承、本會特質、福音宣教等重要課題。

我們構築的建築物與社區發展協會對其周邊環境的整治,民眾可從塭仔教會後方進入參觀,並親近1926年本會第一次在台佈道的三合院,看見寫著信望愛的正廳門額以及大樓上偌大的真耶穌教會字樣。此建築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人們可藉此親近教會並認識這寶貴的文化資產,達到宣教與信仰傳承的目標。

當我們與人介紹真耶穌教會時,除了聖靈與五大教義之外到底還有甚麼能著實感動人心?也許是1925年秋季,本會傳入塭仔村後發生的種種過往吧!那時長輩們信心單純,那時的信徒恩典滿溢,那時的人要這份信仰被世代傳頌。在今日如此多元的信仰教育裡,我們(真耶穌教會)能給下一代的中心思想是否傳承了長輩們的滿心喜樂與感動呢?


作者: 傅聖凱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1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