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41期2014年6月)
真理論壇:無用僕人的比喻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溪海


經文:路十七1-10。

重要經訓: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十七10)。

主耶穌曾以自己事奉的心志,勉勵眾使徒說:「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3-45);也多次以僕人作比喻,來引導、提醒門徒,希望信靠祂的人,在事奉上能有更正確、積極的心志,來推動各項神所託付的聖工。

在主耶穌的時代,還有奴隸制度,許多的僕人,均是主人在市場上用金錢所買回來的,僕人歸屬主人,終其一生,要為主人服事。今我們在基督裡的人,如經云,是主「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啟五9)。主如此為我們所付出的代價,絕非用世上的錢財可以估算,故我們成為主的僕人,是應該的,且能服事天上永活的真神,更是我們的榮耀。以下就來查考主所說的這個比喻。

一.門徒的祈求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路十七5)。使徒為什麼在此時向主耶穌如此祈求?是因他們聽了主的提醒和教訓,深深覺得要達到主所說的目標,真的不容易,非有堅強的信心不可。主說了哪兩件事,讓門徒需要向主求信心呢?

1.不可絆倒人

「耶穌又對門徒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裡,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裡的一個絆倒了。」(路十七1-2)。可見絆倒人的罪是何等可怕,與其會絆倒人,不如先將這想絆倒人的人殺了。但主也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路十七1),這樣豈不是很難完全避免嗎?如果要能完全避免,不僅要有寬宏的肚量,也要有智慧,並能存憐憫的心體貼人,另外,則是要常常謹慎自己的言行。這一切的一切,均須要倚靠神所賜的信心與力量。

2.要完全饒恕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十七3-4)。我們當然不可以因貪婪私利、過於計較、甚至懷恨,以至傷害別人;但有時會因不注意,或是因自己感覺受到傷害,不堪在物質上的損失,而想要申冤,以致無法用體諒、接納的心,除去心中的不悅、不滿,在互相的爭競中,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傷害。假若我們能完全饒恕,必能減少許多絆倒人的事,因為如此一來,不但能使傷害人的有改變的希望,更能使自己得到真正心靈的平安。但明明受傷害的是自己,為了要挽回對方,卻要原諒他的過犯,談何容易?何況又是一天七次,真是困難,甚至主耶穌教訓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2)。人若單靠自己的修養,沒有神加添信心,使我們堅信神必照料一切無所缺乏,必是很難做到的。門徒明白這教訓是何等美好與重要,也希望能達到那目標,因此積極向主祈求。

二.主的回應

門徒既是如此祈求,主回應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裡。它也必聽從你們。」(路十七6)。主耶穌藉此要使門徒明白:

1.信心的力量

主耶穌肯定門徒的祈求,也希望他們明白,信心若是從神而來,所要發出的力量,是無限的。移山倒海是何等困難的事,但出於信心的一句話,神的能力彰顯,就沒有不可能的事。例如神使以西結先知,看見佈滿平原極其枯乾的骸骨,並問先知:「人子啊,這些骸骨能復活嗎?」當先知順服,勇敢地向這些骸骨說預言時,不料,那些骸骨互相連結,長出筋和肉,並有氣息進入骸骨,骸骨便活了,並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軍隊(結三十七1-10)。又如在面對河水漲過兩岸的約但河,抬著約櫃的祭司,把腳一踏入河中,河水立即斷絕,成為乾地,使以色列百姓安然走過(書三15-17)。「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當求主不斷激勵,使我們能認識、明白更多神的權能與真理,建立信心。

2.信心是生命

看古時許多神的工人,行出很大的神蹟,我們也會和門徒一樣,自忖:「我怎能有這麼大的信心?」然而主說:「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我們明白,信心是靈命成長的表現,而這屬靈的生命,是神要賜給凡願真心信靠祂的人,因此在教會的經歷中,可聽聞神悅納一些小孩子,憑著一顆單純、迫切祈求的心,使死去的家禽又活過來的見證。故,只要我們堅持純正的信仰,在彼此的激勵中,時常親近、事奉神,凡事祈求、交託,深信在靈性的成長過程中,一定可以看見、體驗神大能的彰顯。

三.主的提醒

主勉勵門徒要深信神的應許,發出信心的力量,但又立即說了這個無用僕人的比喻,為什麼?因祂知道,人一有成就,就易產生一些人性的缺點:

1.自以為是

一個人有成就,當然是因他比別人更努力,判斷更適切,採取的方案更有效率。能夠造就這麼多成功的事件,當然好,但也很容易使人自以為是,或倚老賣老,不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甚至會看不起別人的工作。

2.計較自己的功勞

當自己比別人付出更多,比別人更熱心,很容易就認為理當得到更多的報酬,得到主更多的賞賜,如主曾說那在葡萄園工作的工人(太二十10)。保羅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林前四7),其實人所領受的均是神的恩典,如果得到,本當感謝,卻因人性的軟弱,反而使自己陷在應得的迷思中,若一遭遇苦難,就容易埋怨神。

3.驕傲自義

一個人若是常常數算自己的辛勞,很容易陷在驕傲、自義之中,如那想陷害末底改的乃縵,心中自滿、自傲的想:「王所喜悅尊榮的,不是我是誰呢?」(斯六6);又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驕傲的說:「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要顯我威嚴的榮耀嗎?」(但四30)

四.做個無用的僕人

主說:「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十七10)。這比喻是主對我們美好的提醒,從其中可以讓我們學習「無用的僕人」的精神:

1.真正體認主人的愛

在耶穌的時代,會成為奴隸,或許多是出於無奈,若遇到好主人,工作起來能感到有價值;若是遇上不願善待的主人,雖很難與主人建立較和樂的關係,但也必須認命、辛苦的工作。而我們能成為神的奴僕,是主耶穌付出生命的代價,才能使我們脫離那可怕的惡主人──魔鬼,使我們不再生活於絕望之中,遷入神愛的國度,充滿真正的自由、喜樂、光明、盼望的國度。故此,我們能事奉這位充滿權能、慈愛的天父,真是極大的福氣。

保羅說:「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林前十五10)。縱使保羅比其他工人付出更多、面對更多的艱難,心中均是充滿感謝;因為愈是懂得思想所領受的恩典,愈能感念主的大愛。我們當因主愛的激勵,學習眾聖徒為報答主的恩惠,體認:「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十四7-8),甘心樂意做主的僕人。

2.明白自己當做的事

比喻中的僕人,白日在田間做各樣的工作,傍晚一回到家,他不會認為主人該為他預備好晚餐,讓他可以馬上進食以補足體力和休息(路十七7),而是知道自己要趕快依主人的需求準備各種飲食,且在旁伺候,等主人用完餐休息後,才解決自己的需求(路十七8)。如此辛苦了一天,僕人不會怨尤主人不通人情、不體恤下屬,而是欣然說:「這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十七10),清楚明白自己所當盡的本分、工作是什麼。

我們既是主的僕人,若能明白所承擔的使命是何等美好,經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就當更加積極,不管要付出多少辛勞、面對任何阻擋,堅決信靠主所應許的能力,持續不斷地善盡自己的職責;也當效法保羅的精神:「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林前九16),不管為主完成多少事工,不管為主經歷多少勞苦、艱難,心中不敢自傲、自滿,也不可互相比較,因知這是愚昧人的行徑(林後十一17)。只存著滿滿感謝的心,把一切榮耀歸給天上真神。

3.明白工作的資源

從整個過程來看,主的用意就是要讓使徒明白,當工作完成時能不自傲,了解這原本就是該盡的本分,並確實認清工作的力量,是由主人所提供的。

彼得從這比喻中明白其真義,所以當聖靈降在他們身上後,使徒們不畏各種威脅,勇敢為主作見證。有一次,在聖殿周圍,彼得靠主耶穌的名,叫一個瘸腿的可以行走,在眾人感到無比希奇的時候,為使他們不至產生誤解,彼得立即向他們說:「以色列人哪,為什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什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是因耶穌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徒三11-16)。彼得明白能力是從主而來,就把榮耀完全歸給神。

在一切工作上,神應許賜下恩典,卻也提醒人:「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申八18)。因此我們當學習信靠神的力量,不可誤入「那些在今世富足了,就開始自傲、自高,去倚靠無定的錢財,忘了一切所得的,是從那位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而來的」迷思之中(參:提前六17);反因深知工作上所需的一切資源,均是神應許賜下的,更有信心地為主承擔各項事工。

4.深信神公義的賞賜

僕人說自己是無用的僕人,因他深信主人的愛和公義,一定會記念他所做的,因此願意完全順服主人一切的命令與安排。摩西雖然在曠野辛苦了四十年,後來因一時的軟弱不信,不能進入迦南地,他也曾為此事向神迫切祈求,但神並不同意!摩西不因此灰心、埋怨神,放鬆了帶領百姓的職責,反而在即將離世之時,一樣諄諄訓誨以色列百姓,鼓勵他們要信靠神,順服新領袖的帶領,勇敢爭戰,進入迦南地,領受神應許的產業(申三十一1-6)。他完全順服神的決定,深信神必有其公義的賞賜。

經云:「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來六10)。因此主耶穌勉勵我們:「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2),且在另一個比喻中,主也肯定那些自以為沒有什麼可誇口的義人(太二十五40)。故我們當存心忍耐,為要得那永生的賞賜(提後四8),堅持事奉主。

5.願意與人同工

「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路十七10)。僕人若懷抱著這樣的心態,代表眾僕人之間,沒有推諉、計較、爭競,彼此之間存心謙卑、尊重、支援,共同為主人效力。

今在神的家中,更當發揮如此的精神,如經云:「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6)。為建造榮耀的新耶路撒冷,在繼往開來的事奉中,如同一人,同工之間充滿歡樂與頌讚。

結語


從體認需求,進而積極求主加增力量,到完成神的託付,心中坦然、感謝、安靜、喜樂,知道自己只不過是一位「無用的僕人」,這才是那以真實的信心服事、親近神的信徒,必是能蒙神所喜悅。讓我們共同成長,享受為主勞苦的恩典。


作者: 謝溪海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1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