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41期2014年6月)
宗教教育:一起來學同理心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南區專欄小組策劃元達撰稿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

前言


每次在宗教教育結束後,最擔心的是聽到學員需要代禱的事項:「我下週要考試」、「希望明天活動不要遲到」、「最近晚上失眠,讓我精神不濟」、「我有比賽……」。有時候除了請大家憑愛心代禱之外,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開口關懷他們。

漸漸的,發現我們往後的禱告內容似乎僅著重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卻忽略人與人之間的安慰。生活中,我們總是提醒別人:「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因此當學員們遇到苦楚時,我們只是祈求神,給予這些人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困難而已,似乎希望神頓時超然的介入其中,瞭解大家所有的困難,並瞬間迎刃而解。

主耶穌確實知道我們的需要,也從來沒否定人們要面臨各樣的難處。但祂對我們的教導,並非祈求把困難移開、盼著凡事成功順利、或逃避應負的責任。而是要我們能夠看見、聽見、知道別人迫切的需要。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經常以個人的立場去思考別人的處境。當事人覺得痛苦、著急或坐立難安,在我們看來根本沒什麼事,也太小題大作了,搞不清楚對方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反應!這也是基督徒所要學習以同理心面對他人的課題。

是同情心?或是同理心?


有個孩子和父母到一間餐聽,他們點完餐點後等了許久,但服務生卻遲遲沒端菜過來。孩子因等了很久,又肚子餓,便開始生氣哭鬧。媽媽雖然心裡同情孩子等了那麼久,然而面臨孩子的情緒反應時,也開始不耐煩了,對孩子破口大罵或威脅利誘:「你忍一下是會怎麼樣嗎?忍一下!我等一下帶你去吃冰。」但這始終無法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

孩子的爸爸轉過來,同理他的心情說:「你肚子很餓,服務生又一直沒來,你一定很生氣吧!但是,我們要不要猜看看服務生在做什麼呢?」於是孩子開始觀察,原來服務生一下子在忙著清理桌子、一下子在幫別人結帳、還有接預約的電話。又發現到,原來服務生上菜是先上比較早來的桌次。孩子漸漸理解,服務生慢上菜給他並非惡意,當他理解或同理對方的立場後,就不再生氣了。

同理心(empathy),顧名思義與同情心(sympathy)有差異,「同情心」是我們面對當事人的故事後而感同深受,但是自己的情緒卻受當事人情感而波動,人云亦云,沒有任何主見。或是思想上有很強的偏見,因過度的自我中心,易將同理變為同情,且輕易的下結論。

《使徒行傳》十九章有一則因同情心造成的從眾效應1。有一位以弗所的銀匠叫底米丟,以雕刻亞底米神龕為生,但保羅在當地傳講耶穌基督的道理說到:「人手所做的,不是神。」這不僅造成底米丟對保羅的言語反感,也深感自己的行業與敬拜的偶像受到藐視,他進而告知其他製造神龕的同業,大夥聽到這位銀匠的遭遇便忿忿不平,眾人群起激憤,與當事人一起同仇敵愾:「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接著一同捉住與保羅同行的該猶與亞里達古兩位同伴。然而我們看到的結果卻是:

聚集的人紛紛亂亂,有喊叫這個的,有喊叫那個的;大半不知道是為甚麼聚集(徒十九32)。

我們可以說,這些雕刻神龕的同業們與以弗所的眾人深感底米丟的困擾,進而造成義憤填膺的「同情心」,但大多數人卻不明究理,雖然騷亂的人聚集愈來愈多,喊著一樣的口號,但大半卻不知道目的是什麼。為此,過度的自我中心、敏銳度不足,不知別人的問題所在,這都是造成人們未能適度同理的原因。

相對的,「同理心」講述的是對當事人理性的認知與瞭解,是一個具有成熟、有較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學習性格,以溫暖的心去感受當事人的處境與感覺。德文的原意為「感覺住入」(Einfuhlung),意即深入感受他的經歷,認真傾聽、接受他人的情緒,但並非解釋為認同或贊成當事人的情緒。雖然在理解他人的過程中,不輕易下結論或批判,但自我本身是有能力保留判斷。

同理心的基礎──傾聽


表面上「傾聽」看似很簡單,只要停止說話,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正在說的言語上就行了。但是,在同理心的範疇裡,專心與注意力卻是最需要的,假使我們的傾聽帶有成見,尚未聽完整個脈絡就先下結論,這都不是同理心成熟的表現。

例如,父母對孩子未來有既定的想法,希望孩子能上大學,但孩子內心希望的卻是出國打工,提早進入職場的世界。親子之間的溝通若是帶著成見的傾聽,心中早已做出判斷,在聽完幾個字之後,便開始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後面的溝通,不再傾聽對方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孩子心裡可能會說:「他又在談論國外打工有多麼危險可怕,我很清楚接下來會講到什麼。」或者:「等一下他們一定會告訴我,教會某個家長的小孩學業成績有多麼棒,這些我以前都聽過了。」

帶有成見的傾聽會使我們做出錯誤的結論,親子溝通到最後會變得有一搭沒一搭的,父母在說話,孩子一副在傾聽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心中早已自認為明瞭接下來你所要說的一切事情。

想要同理的傾聽,就必須放棄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才有完全融入他人經驗的機會。當學會以同理心傾聽,就會下意識地將成見擺在一旁,拉近他人與自己。而這無言的共鳴,讓對方體會到情緒上的被瞭解,是比任何言語更能得著撫慰。《雅各書》中所提到聆聽的技巧,也不外乎是如此: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一19)。

首先是聆聽,然後退一步客觀地評論。柔順聽道的重要性在於,若聆聽者急於做出批判,則我們的怒氣無法成就神的公義。我們必須清楚地聽到對方說什麼、深入對方的感受,同時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話被聽進去。《哥林多前書》二章14節提到,神把道成肉身的真理向我們「說」,然而尚未接受福音的人卻把神的話「看」作是一種愚蠢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於對神的「看」,而是在於人缺乏去「聽」。

唯有透過「神聖的傾聽」2,才會理解如何與別人的情緒連結並且不受到影響。在真切的傾聽中,用「愛」表現出一種嚮往。因為神是愛,我們因「愛」而「聽」,在同理的傾聽中,深入他人的內心,不只對方口裡說出來的話,甚至一個肢體動作和臉部的表情,都能揭開隱藏在他內心的苦楚、哀矜、興奮或憤怒。

同理心的實踐──接納與分享


孩童受挫時,父母有時會說:「長這麼大了,還哭?」、「勇敢一點,別哭!」面對孩子難過哀哭時,身為家長可能會要求孩子要忍耐,孩童遇見高興的事情,會要求他們切勿喜形於色,這些態度都是拒絕去接受對方的感受。

一個符合同理心的接納,在於不論當事人的狀態、感覺、行為如何,都會有他的自尊心。這表示我們對當事人必須是以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他,願意讓他以自有的方式保有他的感覺,行走神為他預備的道路。如同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認為,基督徒對他人的關懷方式,不應該是在乎「成本效益」式的接納,如此才能彼此建立溫暖而安全的關係。

有時候,我們遇見不幸的人們時,常用「請節哀順變」來安慰他,然而這一辭彙的背後,卻是被引向有淚不輕彈的處理方式,並不是具有同理心的慰詞。比較合宜的話語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一定很難過。甚至是存憐憫的心默默相伴,或與對方一同哭泣。對方也會因著一句安慰的話、一個舉動,甚至無需言語,便能拉近彼此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當耶穌在拿因城門的附近,有一位寡婦正在為自己獨生兒子送殯,耶穌看見便走過去憐憫、安慰那位婦人不要哭,行了神蹟使寡婦死去的兒子復活(路七11-17)。另外,耶穌在迦拿的婚筵,以憐憫與慈愛行了水變酒的神蹟,化解了主人備酒不足的場面,與眾人一同盡興,讓婚筵完美收場(約二1-11)。

從上述的兩則神蹟可以瞭解,耶穌的教導不僅為了要帶來神國的福音,在面對當時社會大眾所認為最卑賤、無用的人;或是面對喜樂的事情時,祂並不吝於將神蹟給予需要的人,不求成本效益。誠如保羅所說的:「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我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願意實踐與他人分享喜悅與憂傷。

結語


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比喻裡,耶穌教訓門徒,在末日審判的時候,祂要把綿羊與山羊分開,綿羊指的是義人,平時為那些在患難中的弟兄們給予同理的幫助。在沒有目的性與功利式的動機下默默付出,遇到受患難的人時,餓了給他吃,渴了給他喝,赤身露體的給他穿,生病或下監獄時去看顧他。因為在不自覺的狀況下安慰受苦的當事者,耶穌說,如此的義人才能夠承受神所預備的國: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二十五40)。

相對的,有人形同山羊。那些山羊,看見弟兄們受患難時卻置之不理,這些人終將被神所撇棄。

同理心的背後蘊含著人與人的和解,當我們傾聽、留意、表達理解、發揮同理心的力量,便是做在我們弟兄中最小的身上。因我們在他身上看見基督的臉龐,藉著「感同身受」的同理過程,讓哀傷的人得到安慰;憤怒的人得著諒解;挫敗的人得著支持。所以,當下次若聽到有人說「最近晚上失眠,讓我精神不濟」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同理心,關懷他是什麼原因而失眠呢?


參考書目:Authur Ciaramicoli, 陳豐偉、張家銘譯,《你的感覺我懂:同理心的力量,創造自我了解與親密關係》,台北市:麥田,民100。

註:

1.從眾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自己並不會思考事件的意義。

2.貴格教派作家格拉斯.史迪爾(Douglas Steere)對神聖的傾聽解釋為,傾聽來自別人靈魂深處聲音,揭開與發現這些內在的聲音,這可能是人類能夠帶給別人最偉大的幫助。


作者: 南區專欄小組策劃元達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1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