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鏡
開場白──「聖靈的浸」係「受洗即靜住在心」?抑或「須切求」,「有實證」且「能體驗」?
須田彼得長老對新一代信徒而言,似有些陌生;對30歲以上者則有某種耳熟能詳,卻不怎麼熟悉;然而對70-80歲以上同靈卻是既令人尊敬又懷念的資深老牧者。一般僅知道他係日本籍,靈力充沛,充滿傳道熱忱。然而究竟他的身世如何?何以會由日本遷移到臺灣來?身為一般基督教牧者又如何輾轉考查得救聖道,如何因渴慕領受如同使徒時代聖靈的浸之體驗,最後又如何能找到又確認能作真正讓他靈魂樂意泊駐的港口?
須田長老一生經歷豐富,日治時代真耶穌教會在臺灣整體的重要事工,須田長老幾乎無役不與,他本身經歷即如同一部血淚交織史,高潮迭起,然而他當初究竟是因何境遇找到他心目中「真正具有屬神確據的教會」?因篇幅所限,本文僅能根據其親筆見證介紹他追尋真理與聖靈澆灌及其輾轉歸信真耶穌教會的信仰之旅程。
該見證稿〈隨從主的引導〉係須田長老以日文親筆撰述,黃以利沙長老漢譯,文載《聖靈報》,上海華德路:聖靈報社,民國17年1月20日,頁29-31。本見證原稿為日文,民國16年11月18日撰寫於臺南。原擬於2007年將本文刊載滿80週年投稿,惜因事未及完稿。
今值須田長老出生110週年,感於聖靈數度催逼,乃再度取出該見證細細品閱,深受感動,也益加肯定其生命見證及其對「聖靈」真理的理念與實踐甚具神學研究價值,乃「挺起發酸的腿」,將其輾轉歸信的生命信仰真實故事再度取出增訂,擬與基督宗教界同道分享,因為不論對真耶穌教會或整體臺灣基督宗教宣道史、教義發展史(浸禮、聖靈的浸)均屬極珍貴史料,甚具研究價值,本研究奠基於本見證,加上當代歷史社會宗教背景詮釋,再與其他史料文獻交相參照、融合、詮釋,俾能使日治時代對神忠貞不二、矢志追求耶穌與使徒承傳的真理的實戰經歷再現,並且提供當年與今日一般牧者、神學家對「領受聖靈的定見──主張說靈言乃五旬節聖靈初降神蹟及使徒時代特例,今天信耶穌受洗後,聖靈即同時已住在信徒心裡,不必也無須再切求聖靈的浸」當作參佐,並重新審視對「領受聖靈」的認識與體驗,咸信公義信實的神也樂意將賜給須田那追求聖靈的澆灌之美,也賞賜給每一位謙卑並矢志追求神的靈者身上。
譯者──黃呈聰(黃以利沙長老)的推介與禮讚
該見證稿〈隨從主的引導〉採用日文撰寫,由於內容甚具震撼力,當時曾被推崇為「臺灣文化協會」林獻堂的理論健將暨《臺灣民報》主筆的黃呈聰(黃以利沙長老,時值42歲)於百忙中抽空,親自譯成漢文,並特別提筆為該見證文提序,對須田氏「追尋使徒時代純正真理的堅持」、「矢志追求聖靈澆灌的決心、毅力」的榜樣有相當崇高的禮讚與評價:3
本生命信仰之旅見證由黃呈聰4(1886-1963)──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台灣文化協會」林獻堂的理論健將,《台灣民報》著名主筆,親自由日文譯成漢文並擔任評論
「須田君為日本聖潔會的福音使,在台灣台南聖潔會擔任傳道之職,曾為道奔走各地,嘗過許多社會上的苦難。在台灣到處都有他的足跡,在基督教會中,也都認識他是個熱心為主的傳道者。所以各處的教會,時常請他去講道,藉他的能辯,想要來鼓舞那許多不冷不熱的信徒,使他們奮興起來的。但是事出於意外,想不到這回他竟蒙真神的引導,來領受本會的水洗和靈洗了。於是各教會恐怕影響了他們的信徒,都出來勸勉他,想要挽回他仍歸於原處。可是他既蒙了恩,又且受著聖靈的印記,怎肯去聽從那一班瞎眼的,不明真理只用感情的人,來搖動他的信心呢?他既蒙了真神的悅納,都是順從真神的旨意,將此當作馬耳東風,他們的勸告就歸於徒然了。他們因看這挽留無效,就捏造了許多的壞話來誹謗他,攻擊他的人身,說他是心志不定的人,常常換來換去,都是沒有堅固的信心所使然的。然而我們看了這篇他所寫的自述,就可知道是個虛心求道的,是飢渴慕義的,並不是像他們頑固執迷,雖然知道真理的聖靈來到也是不接受,反倒以誹謗相加,明明是像當時耶穌在世,法利賽人固執於猶太教,不肯承認耶穌是當來的救主,而且百計陷害甚至釘祂於十字架。這都是預表於末世的教會也是一樣的,如像現在聖靈來到,各派也都固執己是,不肯接受聖靈,反倒說是偽基督出現了。如此驕傲自負、瞎眼的信徒,真正是可憐呀!
須田君這樣虛心求道,飢渴慕義,果然真神不辜負他,照應許已將天國賜給他了,他的靈眼既開,便能飽足真理,為道作證。相信此後神必用他,引導那許多未信的日人來歸服於主,這是我們日夜禱告不斷的。」
【日本家世及時代背景】
家鄉、身世與當年歷史背景:
小須田生於明治27年8月21日(西元1894;民國前18年;清朝光緒20年;若與當年與他常在一起的傳道長執對照,則比黃以利沙長老小8歲;與黃基甸長老同年;比高路加執事、蔡聖民長老都年長4歲;比陳復生長老長7歲;比楊約翰長老長26歲)生於日本國本州群馬縣碓冰郡安中市板鼻(今:群馬県ページ碓氷郡板鼻)。
小清基出生之際(前3週)正逢中日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戰事──滿清政府與日本爆發「甲午戰爭」,歷時約半年,即中日甲午戰爭當年,海戰雖失利,但整體言之,清朝與日本幾乎打成平手,卻仍將臺灣割讓與日本。李鴻章銜清廷之命與日本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1985年4月17日):規定滿清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群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6;再過約半年(10月28日),負責接收臺灣的諸路軍隊中的近衛師團(日本天皇的親衛軍)的統率──具有「日本統治臺灣50年象徵」的能久親王7(1847-1895)於攻佔臺南府城後一週辭世。有關自家身世,須田氏自述如下8:
筆者按:下文起,新細明體為筆者之導讀、註解;引號「」內文,乃黃呈聰氏由原作者須田清基見證稿〈隨從主的引導〉之漢譯文,其中部分行文似乎有所謂「臺灣國語」不甚流暢的現象,此乃時代背景之差異,黃氏當年教育背景所致(日本殖民政府強推日文教化,禁限漢學書房,因此日文說寫流暢,臺民普遍說閩南話,不諳漢文,就當年社會而言,儘管黃氏漢文已屬高水準,與今日相較仍有落差)。筆者儘量保持其原貌,俾使讀者能「品嚐到原味」。此外,由於時代變遷,筆者視需要採用圖文並茂,補充當年歷史、社會與宗教背景,讓新一代較易理解其原意與脈絡。
須田菊造帶領全家歸入新島襄紀念教會 成為虔敬家庭
新島襄9(1843-1890)
日本明治天皇時期,須田菊造(清基父親) 帶領全家歸入新島襄先生的紀念教會
須田清基於見證起始,即介紹自己出生於群馬縣(東京上方),原本家道豐富:
「我的故鄉,東是連接於關東的平原,西臨噴煙濛濛千古不絕的淺間火山,北仰上毛之三山榛名諸岳,南控碓冰之清流。這就是日本群馬縣碓冰群板鼻街的地勢。我於此而舉呱呱之聲,時在明治27年8月21日。父名菊造10,母名竹子,以農為業,兄弟共有5人。當祖父在世之時,家產頗豐。」
接著說明後來因時代變遷,家道中落,「塞翁失馬,焉知是福」,由於父親遠離鄉園謀生,卻因而意外獲得接觸基督的救恩:一個歷史上虔信日本神社的大和民族,竟能勇敢改宗信仰基督,回日本後即率領全家歸入新島襄先生的紀念教會:
「但是至父之時,已陷於家計困難之境,因此父為覓生活之計,不得已留下妻子,自明治18年單身渡過美屬布哇住了9年,於此基督的聖光,始臨於我家。父親自回國以後,即加入於新島襄先生的紀念教會,直到如今仍舊繼續這信仰,今年已達75歲,而元氣還是活潑且健壯,日夜不絕的研究聖經,我很感謝真神,賜給我這麼好的父親,哈利路亞!」
須田繼續見證自己自幼即接受嚴格基督教宗教教育,過著煙酒不沾的敬虔生活:「我自幼時就到主日學去,但這不是出自信心,乃是父的嚴命不得已而去的。又且那時排斥基督教的聲浪很高,連我這幼小的心腸,也感著非常的苦痛了。可是此時所受的教訓,成了支配我的全生涯,到如今能夠絕對的守著這禁煙酒的習慣,就是在那時的恩賜,我很感謝於真神的。」(待續)
註:
1.http://2.bp.blogspot.com/-Ogka2rwQeR0/TyU-TyIrgrI/AAAAAAAAA1M/Yk4hWt-ydT0/s1600/taube-liebe-wallpaper.jpg(檢索日期:2014/7/22 正值麥德姆中颱今夜來襲)
2.本須田個人照擷取自「1927年臺南教會團體照」(臺南教會 提供)
3.近90年後的今日回顧之,黃長老此種「在重要見證正文前提序、引薦」的作法,不僅有其靈巧的考量,也有《聖經》的範例可依循,吾等可藉由新約諸多書信常有保羅等使徒之引薦等作法揣摩、剖析其背後的靈巧及效果,而得著文宣的經驗與智慧之承傳。因此,不僅是專書,今後針對較具重要性的見證、文獻作品,敦請具份量的人物,提筆為序,確實是有其必要的,只要相關當事人能確實瞭解「神永遠居最關鍵性的地位」即可。
4.本數位相片係由楊建成提供,原載「日治時期 台灣人士紳圖文鑑」http://blog.xuite.net/wu20130902/wu20130902/101565298 2014/6/21 Sa.
5.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129/20140129015921560.jpg(檢索日期:2014/7/22 正值麥德姆中颱今夜來襲)
6.吳密察監修〈馬關條約〉,文載《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2.7.5.三版三刷,頁95右。
7.吳密察監修〈能久親王〉,文載《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2.7.5.三版三刷,頁100左。
8.須田清基見證(黃以利沙漢譯):〈隨從主的引導〉,文載《聖靈報》,上海華德路:聖靈報社,民國17年1月20日,頁29-31。本見證原稿為日文,撰寫於民國16年11月18日。*須田究竟如何改信真耶穌教會,是否有留下信主見證文稿?(剛下筆撰寫本文即有強烈預感與期盼:昔日當有須田長老早期蒙主選召的見證文稿,如今終於蒙主引領獲得此心目中的重要文獻!)2002.1.21. Di.,夜1:30點於臺灣總會圖書館意外發現此珍貴文獻,至為感人肺腑,距今恰約75週年,益加感念這位模範神僕的典範!由於時代變遷,筆者撰寫本文時,會斟酌情況,將原譯文稍作修飾,使其更加通俗流暢。
9.http://www.ndl.go.jp/portrait/1024_1536/427-53/002/0024_l.jpg(檢索日期:2014/7/8)
10.《聖靈報》原譯文「蘭」造,經查應為誤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