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光照
《撒母耳記下》二十一章15-17節記載了一段記事,大衛年紀已老,當非利士人又來挑釁時,大衛帶領僕人下去接戰,大衛疲乏了。有一非利士人的戰士要殺大衛,還好有亞比篩殺了他,替大衛解圍。跟隨的人向大衛發誓:以後大衛不可再與他們一起出戰,恐怕熄滅以色列的燈!
大衛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年紀,已經不像年輕時那樣的勇猛,雖然勉強出戰,但險象環生,所幸有年輕的勇士伸出援手,才使他脫離險境。老年人受限於體力,無法再像年輕時的強壯有力,反應敏捷;如果沒有自知之明,一味地強出頭,可能帶給別人更大的困擾,反而會敗事。因此,跟隨的人才發誓,不再讓大衛參與危險的戰爭了。
老年人最怕被別人看作「無用」,以前在職場上的成就,是他們念念不忘,甚至津津樂道的,但自從退休以後,會有明顯地悵然若失的感覺。因此,事事都有意見,處處都想參一腳,好像捨不得放手一般,令年輕人很頭痛,不知如何應付才好。孔子不是說過「有事,弟子服其勞」嗎?老年人所要做的是: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做事的方向,就像隨從要求大衛,只要作「以色列的燈」,指引他們方向,成為他們精神上的支柱;至於拚命、出力的事,就交給年輕人去辦就行了。所以,老年人不是無用,而是掌握方向盤的那一位,是掌舵的身分,也可說是顧問的身分!
台灣已面臨高齡化社會的難題,根據「經建會」提供的數據,到了2017年將有328萬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總人口數的14%,到了2025年估計將達到475萬名,佔總人口數的20%。屆時,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名是老人,也就是說,當那個時候,三、四個年輕人要養一個老人,再加上養自己的小孩,照顧長輩將是難以承受的重。
如何讓老年人過著安心、快樂優質的生活呢?從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型態,我們來找尋該如何面對老年人的問題。目前台灣老年人居家型態,概括可分為六種:
一.大家庭居家型態
遵循著傳統倫理觀念,父母與成年的子女同住,子女晨昏定省,盡心地奉養父母,又有兒孫圍繞,膝下承歡,享盡天倫之樂;當父母生病時,子女馬上可以發覺,陪伴看病,實在幸福無限。但是,若在管教下一代方面,與子女的觀念不同時,容易發生磨擦,造成雙方不快;或是婆媳不和,常常讓和諧的氣氛,降到冰點。有些家庭是由子女輪流照顧年老的父母,如果父母固定住在老家,由子女輪流回家陪伴爸爸媽媽,父母對身邊的一草一木、鄰居往來,瞭若指掌,情緒會較安定。若是由父母輪流到子女的家住,因每個家庭的環境各不同,也沒有熟識的鄰居,變成老人家要去適應不同的家庭,情緒會較不穩定。因此,子女奉養父母,不要只從自己的立場著想,也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二.改良型居家型態
現在因經濟現實的壓力,小家庭中夫妻兩個人都在上班的情況,比比皆是。年幼子女一大早載到阿公阿嬤家,託給兩位照顧,既不用花費請奶媽,又可和阿公阿嬤作伴,真是一舉兩得。祖父母疼孫是天經地義,孫子女可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能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由於與子女天天見面,父母有甚麼需求,子女馬上可以知道,馬上伸出援手,這對於老人家而言,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減少許多煩惱。因為沒有住在一起,給了大家很大的自由空間,可以少掉許多不必要的摩擦及顧忌;老人家陪伴著孫子女的成長,可以得到快樂和滿足,也不會無所事事了。
三.隔代型居家型態
年輕一代為著生活離鄉背井,到外地工作,因還沒有經濟基礎,只好把子女留在家鄉,託年老的父母照顧;祖父母若教育程度不高,又限於體力,無法教導孫子女的學業和節制他們平日的言行,很容易就產生偏差的行為,這對老年人不啻是一種負擔。因此,身為父母的,務必時時與子女連絡,隨時掌握子女的交友情形,教導平時的言談、做人的態度,負起養育的責任。另外也要多多與年老的父母交談,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起居,以盡子女的孝道,更要教導兒女對祖父母行孝(提前五4),這在神面前是可悅納的。
四.空巢型居家型態
子女成家後,便搬出去,或住外地,或移民國外,沒有與父母同住。老家只剩下年老的父母兩人,獨自生活;老夫老妻若都健康,還能相依為命。但若有一人生病,需要長期照護,另一半就要很辛苦了。所以如果父母是這種居家型態,子女務必天天用電話聯絡、關心,這樣做除了隨時掌握父母的生活狀況外,還能使父母在心靈上稍稍得到安慰。應當想念父母含辛茹苦地教養我們長大,如今他們年老了,正是我們反哺、報答親恩的時候,這個時機稍縱即逝,若不好好把握,將會悔恨終身啊!
五.獨居型居家型態
老而無子謂之獨,社會上最可憐、無依無靠的就是這種人。雖然可以申請居家照護,每天都會由社會局安排人員按三餐服務到家,但內心的孤單、空虛卻是無法填補的。有記錄片在描述一間國小的一個班級,老師鼓勵學生要多多關懷社會上的弱勢同胞,並要他們身體力行。有一位小朋友提供了住學校附近的一名獨居老婦人,孤孤單單地沒人照顧,學生們討論要如何去關心這位老人家。放學時,大家都一起到老婆婆家,陪她講話、唱歌給她聽、替她整理環境;以後一有時間就來陪陪老婆婆,同學的感情變得非常融洽,也帶給老婆婆很大的快樂,真是一幅充滿愛的圖畫啊!同學深深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喜樂。教會內若有這種類型的老人,需要我們多盡一點心力來關懷他們,主動成立電話聯絡網,時時打電話問候,訪問組人員也要不時的探訪,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做隨時的幫助。
六.共居型居家型態
住在安老(養)院的老人,有看護人員照顧,生活不愁吃穿,若身體仍硬朗,可以種菜、栽花、學繪畫、彈琴或學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技能作為消遣,沒有任何壓力,不啻是過著充實又精彩的人生。本會有許多村落是全村信主的,同靈住在一起,聲息相聞、有無互通;有些原住民小區的教會聯合舉辦「老人日托中心」,接送老人來上課,關懷老人,彌補年輕一代外出工作,無法隨侍在父母身旁的缺憾。這些老年人實在幸福,享受被關懷、被照顧,又有其他的老人作伴,不會感到孤單。
不管是哪種的居家型態,照顧父母、孝順父母都是做子女的天職,聖經上說這是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3);也告訴我們要有愛弟兄的心,加上愛眾人的心(彼後一7),因此如果能行,除了關愛自己的父母之外,也能關愛別人的父母,這就是做到「不獨親其親」的要旨了。那麼,該如何具體地關懷老年人呢?
1.敬重
父母的學歷或許比不上我們,說話的技巧也沒有像我們一樣的有水準,行動緩慢、沒有亮麗的外表,但我們不可因此輕視他們,《箴言》記載:「你母親老了,不可藐視她。」(二十三22)。孔子也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都是在勸戒晚輩對尊長要存敬意,不可認為扶養父母,就是盡孝道了,尤其是老年人最在意自己活在世上有沒有被重視。
2.陪伴
平時年輕一輩為了事業在忙碌,很少有時間陪在父母的身邊。因此,一有時間便要陪陪父母話家常,或出外走走,增加互動的機會;一般而言,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機能退化,總會伴隨一些老人疾病,這時若遇父母生病,更要陪侍在旁,儘量安慰他們,免得因為不瞭解病情而過度焦慮。老年人身體協調力差、反應慢,常會發生絆跌而受傷的意外,為人子女的,務必耐心照護,直到痊癒。約瑟聽到父親雅各病了,馬上放下身邊的政務,帶著兩個兒子來探望父親,溫暖了老人家的心,並得到雅各雙倍的祝福,約瑟的孝心值得我們學習。
3.順意
老年人常有固執的一面,再加上健忘,常會堅持己見。年輕一輩也不用太與他們計較,而發生不愉快,只要是沒有違背道理,退讓一步,反而會給人有識大體的感覺。其實老年人的資歷豐富,他們的經驗是寶藏,若虛心接受教誨,將會受益無窮。大衛臨終前,訓誨兒子所羅門要敬畏神,遵守祂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持定祂的應許。這是他一生倚靠神親身所得的體驗,把這寶貴的經驗傳承給了兒子。
結論
子女要打開耳朵,聽進老人家的心聲,他們所要的很簡單,便是:覺得有用、安全感及有受歡迎的感覺。因此,在家盡量讓長輩覺得安舒、感受到親情的滋潤,讓他們活得有尊嚴;在教會,則教導年輕人敬重老人、扶助老人,讓他們有受尊重,感受一家親的溫暖;並鼓勵更多的地方舉辦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團契,讓老人家有許多機會走出家門,免得窩在家裡,反而有礙身體健康。藉由參與活動舒活筋骨,保持與人互動;學習新知,可以刺激腦力,懂得正確的養身之道,保持活力,使生活有好的品質,身心健康、快樂度餘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