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曾恩榮


耶穌離開加利利來到耶路撒冷。在聖殿區的北牆外,有一個畢士大池,池邊的走廊上躺著成群的病人,等候池水一漩動時爭先下水求醫,因為他們相信,每隔一些時候,主的天使會下來攪動池水,水動之後,最先下池的病人,無論害甚麼病,都會得醫治。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約五1-9)。這一天,是安息日。

可以想像這位久病痊癒者,應該是何等雀躍,對這位醫治他的,必是充滿感恩,但令人不解地,這人有完全相反的表現。他是拿起褥子來走了,沒有留下一句感謝的話,沒問這位醫他三十八年痼疾的大能者是誰,就這樣子走了。所以當猶太人責問他為什麼移動褥子干犯安息日時,他把過錯推給醫治他的那人,卻說不出那人是誰。後來耶穌在聖殿又遇見他,提醒他不要再犯罪,他不但沒有回應,隨後竟然去指控耶穌就是那個干犯安息日的人(約五10-15)。

這樣的例子,聽來乍覺不可思議,仔細想想,卻是所在多有。

一位姊妹讀大學時和媽媽一起受洗歸主,當時媽媽生病得醫治,確實感受主的大能,但就像種子落在淺土石頭地上,發苗雖快,太陽出來一曬,就枯乾了,很快地就信心冷淡疏遠教會。雖受了洗,也領受過恩典,但與主關係淺薄,未真謙卑學道、認主為父,一年後,就成為失聯信徒,沒有任何信仰生活,與一般非信徒無異。直到有一天,媽媽罹患癌症末期,昏迷在加護病房,急了,發現事關生命,自己無能為力,才又回到教會,痛哭流涕請弟兄姊妹們為母親代禱,時間飛逝,離受洗竟已20年。牧會傳道安慰她回來就好,鼓勵她向神懺悔,將母親交託給主,重要的是回到教會,和弟兄姊妹們一起追求在主裡面的生活,藉著讀經禱告、聚會崇拜、分擔聖工,學習讓自己的生命和主耶穌連結,也在行事為人上活出基督的芬芳。

豈止這位姊妹,根據統計資料,受洗歸主還在世的名冊中,約有四成,或信心冷淡,或失聯不見,甚或已不再信主,是教會牧養工作的重中之重。

「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是主耶穌救贖的恩言,是人改變生命的契機,要讓神的愛飛揚。如果只是「拿起褥子來走了」,和醫治救贖的主不再有關係,甚至忘恩負義,當年耶穌對這位受醫者的警告:「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厲害」,恐要應驗(約五14)。

「拿起褥子來走了」,一不小心,我們自己也會如此。想想,我們何嘗不是常常不知感謝主的恩典(參:帖後二13),常常只憑自己的智慧而不真認識神(林前一21),常常對神的教訓不理不采(參:弗四21-24),甚至簡直把耶穌重釘十字架(來六6)。

既蒙揀選,就不能只是拿起褥子走了,求主讓我們追求在生活中充滿恩典;既蒙恩典,就不能只是白白享受,求主讓我們追求熱心事奉主,得主所用;既蒙得主所用,就不能只是有所表現,求主讓我們追求能和生命的主緊緊相連。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10/01/2015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