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58期2015年11月)
真理論壇:以利亞的心志和能力(上)

蔡恆忠

舊約經卷最後的應許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四5-6)。

神透過先知留下這些話以後,闔上舊約,向祂的百姓沉默四百年,不差遣先知,也沒有異象。

兩約之間,百姓在波斯、希臘和羅馬的威勢下僥倖存活,彷彿被遺棄在曠野中的羊群,失去牧人、困苦流離(太九36);雖是神的選民,他們對自己的身分似已漸感陌生,對如何崇拜服事神,甚覺茫然。拉比們交給他們繁瑣的教條,約束生活上衣食住行的許多細節,就像主的門徒受法利賽人所責備的(太九14,十二2,十五1-2),這些繁瑣的教條讓百姓們在生活中動輒得咎,卻無法瞭解其意義是什麼,以致困苦流離,如同失去牧人的羊群(太九36)。(這些教條後來成為猶太信仰的613條戒律──The 613 Mitzvot:在主耶穌降生之前,猶太拉比們即努力整理摩西五經中所有的命令語句,將其條文化。整套的Mitzvot到第三世紀終於有了雛型,共613條,其中248條是「你要……」,365條是「你不可……」1),拉比們認為,因聖經中說:你們要聖潔,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是聖潔的(利十九2);而神所造的人,尤其是神的百姓,必須活出神的形像和樣式(創一7-28),所以必須整理出一絲不苟的條文。也因此,猶太男孩在13歲時成為律法之子Bar Mitzvah,就必須努力遵行這些戒律,自我負責。

Mitzvah的這些教條讓人看來綁手綁腳,例如:不可穿羊毛和麻布混紡的衣服(申二二11)、不可用剃頭刀剃鬍鬚(利十九27,二一5),尤其是拉比們對摩西律法所要求「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申十四21;出二三19,三四26)所延伸出來的詮釋:(根據這句經文,他慕德時期(Talmudic Period)的拉比們增訂了不可摻雜食用肉類和奶製品的宣示。肉類,包括雞鴨和飛鳥。

不可混合肉和奶的規定,不只限於餐飲;用同一個鍋具煮肉又煮奶,就算在不同的時間煮,也是不容許的。一個煮過肉的鍋具,可能殘留著微量的餘肉,同樣的,煮過奶的鍋具,有餘奶。結果,一個遵循傳統教規的猶太家庭裡,會有兩套鍋子,煎盤,和餐具,來分別處理肉和奶;有些家庭甚至用兩個洗水槽,兩個冰箱。

吃過肉食以後,一個守教規的猶太人必須等三至六個鐘頭,才可以吃奶,這個等的時間是為了讓口腔中的油脂殘渣,和齒縫間的夾肉能消失掉。然而,喝過奶後,等吃肉的時間就不必那麼長,因為奶的油脂不像肉般黏附在口腔(硬的乳酪除外,它的零碎會夾在齒間)。一個猶太人可以在午餐吃肉,晚餐吃奶,之間要隔著一段適可的時間,到底等多久,各地的猶太人必須自己決定。譬如說,荷蘭的猶太人,吃過一種類別以後,只要等一個小時,就准許吃另一類別的飲食」2),似乎比摩西的律法還繁雜,稍不留意就冒犯一些規矩,對一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猶太人來說,不曉得從何時起信仰竟成為生活中的枷鎖!

總算,施洗約翰從曠野中發聲,像一道曙光,照進晦暗的人心──許多人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裡受他的洗。問他:「你是以利亞嗎?」

雖然他否認(約一21),主耶穌卻說:你們若肯領受,他就是那應當來的以利亞(太十一14)!約翰出生前,天使告訴他的父親:這嬰孩將「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路一17),他不是那位乘旋風升天的先知回到人間,而是擁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

以利亞和施洗約翰受神的差遣,要使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他們的神(王上十八37;路一16)。但這裡所說的為父之心,和瑪拉基先知所說的父親,卻都是複數,並非直指天父的心。

兩位先知身處信仰晦暗的時代,被託付的工作,不在個人家庭中親子關係的重建,而是百姓的回轉。所以,「使父親們的心轉向兒女」,似非專指一般的父子親情,而是指列祖(聖經中一再重覆提到的fathers:父親們、先祖們)。

當百姓悖逆神,拜偶像、行邪淫時,很難讓人看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因此,以賽亞先知曾為他們禱告神,說:「亞伯拉罕雖然不認識我們,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祢卻是我們的父!」(賽六三16),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蒙揀選,在艱難的環境中堅持信神,緊握住祂的應許。而這些百姓,哪像他們的子孫?連亞伯拉罕都不認識他們,雅各也不願認!所以,神要差遣以利亞來,使列祖轉眼看這些子孫,也讓百姓的心轉向列祖,學習他們,以心靈和誠實敬畏神。

「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祂必差遣先知以利亞來」,除了應驗在施洗約翰身上,也預言神在末日之前,要差遣末後的真教會來到人間;尤其,在「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要來的以利亞,更彰顯得救真教會的角色:在主耶穌再臨,世界受審之前,要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叫人回轉;藉著晚雨聖靈的澆灌和帶領,使人得救(珥二28-32)。真教會要使亞伯拉罕轉眼看他的兒女,如同《加拉太書》第三章29節所說的,這些兒女是屬靈的,藉著主耶穌的寶血進來,要承受亞伯拉罕所得的應許。他們本於亞伯拉罕蒙神稱義的信(加三6-9),要同樣的,因為相信耶穌的十字架救恩,而被稱義──在律法尚未來到之前,亞伯拉罕因為相信神的應許,堅信自己的後裔將如天上的繁星那麼眾多,而被神以他的信為義(創十五6)。末後真教會的出現,也叫這些憑著應許成為亞伯拉罕屬靈後裔的兒女,看這些先祖怎樣愛神信神,而拾起「義人的智慧」,努力繼承,以信從主的恩道蒙神稱義。

西頓的撒勒法


大衛王朝在羅波安王接任時分裂。十個支派離去,另立耶羅波安為北國以色列的王。耶羅波安惟恐他的百姓因為前往聖殿獻祭守節,必須去到南邊猶大國境內的耶路撒冷,導致他們的心就歸向猶大國的羅波安王,於是鑄造兩隻金牛犢,分別安置在但和伯特利,告訴百姓:「以色列人哪,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王上十二28),以兩隻金牛犢將他的民摒除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之外。他將不是利未族的凡民立為祭司,且自訂節期,硬把百姓留在境內。這成為北國百姓信仰的致命傷,北國以色列所有的王可以說全軍覆沒,都陷在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拜金牛犢),以虛無的神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王上十六26)。

亞哈是以色列國的第八位王,除了「那罪」,他因娶耶洗別為妻,把她所伺奉的巴力偶像也迎進以色列。百姓在這樣的環境中要認識他們的神幾乎是不可能,信仰在錯誤的帶領下,彷彿沉溺在暗無天日的死水中,窒悶,而了無生機。

巴力在迦南的異俗中,被認為是執掌雲、雨、五穀豐收和生殖的神衹。所以,神差遣以利亞去見亞哈王,告訴他:「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十七1)。一方面讓亞哈和他的百姓知道:只有以色列的神能賞賜陽光和雨水,只有祂能賜人豐收的季節;另一方面,也讓他們知道以利亞是伺立在神面前的僕人,而他所傳達的,是神的話。

秋(早)雨的聖靈(珥二23;雅五7-8)在主復活升天後的五旬節降下,建立了地上的教會,帶著使徒和當時的先知們,把主的救恩從耶路撒冷傳到外邦各地。但從彼得(彼後二1-22)、保羅(帖後二2-12;提前六3、20-21;提後三1-9)、約翰(約壹四1-6;約貳7-11)和猶大(猶3-16)的書信中可以讀到:到第一世紀末期,使徒時代的教會已受到假先知和各種異端的侵襲。教會在受逼迫中走入地下,無法在真理上有一致的教導(申十二13-14,十四23);後在政教合一的收攏下,逐漸與世俗妥協,造成道理上的改變,如安息日、洗禮、神觀等等,都已經偏離了使徒們所領受的真道(猶3-4)。失去得救真理的「教會」,可以確知已失去聖靈的同在──聖靈停降!

教會失去聖靈的同在和帶領,怎能領人得救?於是,在沒有聖靈領路的摸索中,許多不同的信仰產生許多不同的「教會」,基督教信仰彷彿回到以利亞的時代,沉溺在暗無天日的死水中,在真理上窒悶而了無生機。人在這樣繁複的教會行列中要找一條認識神的路,幾乎是不可能。

天不降雨,大地乾旱,神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但河東邊的基立溪旁。你要喝那溪裡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王上十七3-4),神要祂的先知離開祂的百姓,向他們隱藏(「藏」在約但河東的基立溪旁):百姓在一片饑荒中,不只沒有糧食,更將失去神的話,失去從神來的任何訊息──神的話就是真理和生命,真理和生命既離開,走向神的道路,怎會不掩藏?

神吩咐烏鴉早晚叼餅和肉來供養祂的先知。烏鴉,在摩西的律法中是不潔淨的鳥(利十一13-15),就好像外邦人在以色列人的眼中,是未受割禮、不潔淨的人(弗二11-12),是可憎惡的(結四四7)。烏鴉是不會分辨的鳥,所叼來的肉(flesh,比較可能指的是生肉,須烤過才吃),恐怕來自不潔淨之獸類、或甚至是死屍的肉,在律法上都屬不潔淨,甚至連摸到的人都會被污穢。對猶太人來說,不只不潔淨的物他們不吃(徒十14),連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都是可譴責的(徒十一3),何况是吃烏鴉叼來的肉!

神的話又臨到以利亞,說:「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去,住在那裡;我已吩咐那裡的一個寡婦供養你」(王上十七9)。西頓是耶洗別的故鄉,也是巴力的重鎮;而寡婦,是最不適合長期接待單身男人的人選。神吩咐祂的先知去一個最不該去、讓人最不能瞭解為什麼要去的地方,接受祂所安排的最不可能、最讓人想不到的人來供養。

神以烏鴉和它所叼來的肉和餅,及境外的溪水,來養活祂的先知。之後,還吩咐祂的先知去與撒勒法的寡婦──一個外邦婦人,同住。

同樣的,當神的選民選擇「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可七13),且棄絕主耶穌以祂的血所立的新約時,神的訊息向他們也全然斷絕,如同無雨的以色列地,饑荒,三年零六個月不降露不下雨;神的話離開選民之地,在境外被存留:一方面,真理在選民認為不潔淨未受割禮的民中被保留,另一方面,也在舊約中預告神不偏待人的救贖之恩,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徒十34-35)──救恩被傳向萬民的進程中,末世的真教會將在人所意想不到的地方被建立,救恩的福音真理在最「不適任」的民中被擁有,被傳遞下來。

在饑荒中,寡婦的一把麵和瓶裡的一點油,怎麼可能養活先知?她和兒子卻因先知進入她的家,而活過饑荒。她、她兒子、和先知的存活,是神以她所獻出的微薄之力,在做神自己所要做的事。就像聖靈在主後一百年左右停降,造成大地的饑荒,然後,神在東方的中國降下晚雨的聖靈,從中國人開始,來復興祂的教會,交託祂的救恩真理;這些教會初期的工人並沒有顯赫的神學知識和素養,也沒有主流基督教派豐富的人力和財力資源,就如同寡婦的一把麵和一點油,看起來一點也不起眼;神卻藉著聖靈的啟示和帶領,使祂的教會在靈裡富足,不只留下全備的真理,也不斷的擴張她的帳幕之地,增添國民(賽二六15)。(下期待續)

註:1.George Robinson, Essential Judaism, A Complete Guide to Beliefs, Customs, and Rituals, New York, Pocket Books, Page 202-219.


作者: 蔡恆忠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