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58期2015年11月)
信仰社會:獨一無二

謝秀芬


世界真奇妙,好幾十億人口,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不同的遺傳,產生不同的膚色,面貌、指紋、音質、高矮、胖瘦、美醜、智力和性格等,即使雙胞胎也是有差異的。每一個人都是神所創造,擁有獨一無二的特性,這就是為甚麼需要個別輔導的原因。

人格的發展受個人內在自我成熟階段,和環境的影響,早期生活經驗影響人的知覺,可能產生認知的歪曲。個人的遺傳和環境,使每個人的意志活動不同。每人有不同的生活經驗,情緒和記憶都是以個別特有的方式來影響人的思考、情感和行為。本文讓我們來瞭解人的獨特性和個人的優勢。

一.獨特性

1.特質差異

(1)同中異

每一個人都擁有與他人不同的特質,對事情的反應,也是大不同。遇到相同的事,有不同的感受,例如陳媽媽有三個兒子,她的婚姻不幸福,常受盡丈夫的暴力相向,三個兒子都看在眼裡。老大心想以後我絕對不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妻子,老二因父母的不幸婚姻決定不結婚,老三學到原來丈夫可以這樣對待老婆。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反應和想法,人對環境壓力的反應不一定是成正比的,不像拍球拍越大力反彈越高。

耶穌差遣十二門徒給他們能力和權柄,去宣傳神國的道,醫治病人。門徒就出去宣傳福音,於是知道此事的,有人說是約翰從死裡復活,又有人說是以利亞顯現;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復活了。希律王聽見有不同說法,就猶疑不定,因為有各種說法(可六14-16)。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到,古時的人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應。

(2)異中同

人的差異性也可以從結果看到,不同的原因可造成相同的結果。例如少年人的偷竊行為,究其原因發現各有不同的背景與原因。有家境貧寒生活困苦,導致偷竊者;有家庭富裕,不缺零用錢,偷竊是因為父母缺乏關心,想引起父母注意或給父母難堪而偷竊者;有心理不平衡,偷竊是因為要挾怨報復;也有小孩偷竊,單純只因為喜歡那樣東西,想據為己有等。一個問題的產生,背後有各種不同的原因造成,需要一一釐清,才能真正達到協助的效果。輔導人員客觀,尊重個人的獨特性,深入瞭解當事人的想法與態度,凡事以當事人為中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2.環境差異

人除了先天的遺傳和特質不同外,後天的環境也不同。一個人在家裡的排行或角色,影響家人對他的期待與要求。人的角色不同,責任和義務自然不同,他人對待他的要求和期待自然不同。沒有人會遇到與別人相同的環境,人際的互動是一種社會環境。人先天生理的特質,加上環境的互動,交互作用下,會造成許多不同的結果。如聖經中撒種的比喻(太十三3-8、19-23),相同的種子,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飛鳥吃盡;有落在土淺石頭上的,土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出來,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因土壤日曬方向和水分的不同,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可見受環境影響,造成的差異大到不容忽視。

大家應該對孟母三遷的故事非常熟悉,孟子因居住環境的不同,影響他行為的學習。「近朱則赤,近墨則黑」,為此,孟母搬了三次家,最後搬到學校旁邊,而造就了今日為華人所敬仰的孟子。

3.天賦和才幹的差異

耶穌在耶利哥曾設了一個交銀的比喻(路十九11-27),此比喻就是告訴我們,神給每一個人的天賦不同,同樣給我們每人一錠銀子做生意,有人可以賺十錠回來,有人賺五錠銀子,有人卻把一錠銀子包在手巾裡存著。神對他們的懲處各有不同,賺十錠者給管十座城,賺五者管理五座城,因他們是好僕人,在小事上有忠心,所以可以交付重任。

耶穌亦設了一個天國的比喻,天國好比一個人要往國外去,就按個人的才幹將家業給僕人們,一個給五千,一個給二千,一個給一千,就往國外去了。那領五千的隨即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兩千銀子的也照樣另賺兩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把主人的銀子埋藏在地裡(太二五14-18)。從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才幹不同,性格不同,良善忠心程度不同,勤快程度也不同,所以成就自然不同,賞賜也就不同。

二.個人的優勢

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的時候,雖然困苦、挫折、失敗會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使人喪失原來可以發揮的功能,而造成「失功能」狀態。但是每個人都還具備原有的技能、資源、人際網絡和家人的關係。優勢是指面對困境的能力、面對精神創傷的回應,以及運用社會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輔導人員應該運用當事人原有的資產,和優點來幫助他,使他重新站立起來。但是,如何知道他本身具備的能力和優勢在哪裡呢?我們從古先知的事蹟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指引。

1.資源的分類

(1)內在資源

每個人都有在困境中生存下來的復原優勢,就個人內在層面而言,有健康、智力、容忍力、韌性、情緒智力、適應力、社會技巧和溝通能力。例如有信徒移民美國前從沒做過菜,可是移民一段時間後,為了懷念家鄉的口味,甚麼都會做了,還能在教會安息日中午,負責一二百人的餐食,甚至連中秋月餅、年糕都會做。可見,有些人的適應力強,韌性也高。

以利亞時期因鬧飢荒,神吩咐撒勒法的寡婦供養以利亞,但是當時旱荒,她的家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瓶裡只有一點油,該寡婦準備找兩根柴回家,本來想要為自己和兒子做餅,吃了就等死。她有自己的打算和計畫,以利亞說:照你所說的去作,只要先為我做一個小餅,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王上十七12-13)。

從這事件我們可以從以利亞身上學到,當事人有所計畫時,要接受並鼓勵他,去作自己人生的安排或規劃,但是可以向他們提出條件或你的看法,尤其當他們的計畫非積極建設性時,或甚至具破壞性時,像此寡婦想吃過餅後等死。輔導工作者可以如以利亞一樣,要求他們在執行計畫前,先為你做一件事。

以利沙有一門徒的妻子,向以利沙哭訴丈夫死了,有債主來要取她的兩個兒子作奴僕。以利沙對門徒妻子的困擾了解之後,便問她說你家裡有什麼?這是在提供協助前,先了解求助者本身擁有什麼資源可以自我協助。以利沙得知門徒的妻子有一瓶油,這是她家庭內的資源。

(2)外在資源

以利沙要門徒的妻子向鄰舍借空的器皿,並且不要少借。這是要看門徒的妻子擁有多少社會的資源,他的社會支持網絡如何?平時和鄰里的關係怎樣?門徒的妻子能借到多少器皿,端看她認識多少鄰舍,還要看她與鄰舍的關係。這說明了平時建立的人脈,是否與人為善、可以得著多少支持。這些都是一個人的外在的資源。我們常說遠親不如近鄰,確實當患難的日子,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兄弟,所以《箴言》告訴我們,你的朋友和父親的朋友,都不可離棄(箴二七10)。親友是非常重要的社會資源,這就是社會支持的網絡。

2.社會資源的分類

(1)資訊支持

此類支持包括提供知識、訊息、建議、忠告和具體事實或數據資料等的資源。

(2)實質支持

是指實際物品的提供,如食衣住行、金錢和食物或書籍等,也包括搭便車,或協助照顧餐飲或安全陪伴等工作。

(3)自尊支持

確認和肯定對方的能力與價值,如鼓勵當事人說:「遇到這樣的事情能忍耐這麼久,實在很難得;或一時找不到工作,並不代表你無用,沒有能力」等等。

(4)網絡支持

提供陪伴感和歸屬感,例如告訴案主,我有一個朋友的媽媽也得了這種病,或我朋友的小孩也常有這種行為。讓當事人內心不孤單。

(5)情感支持

傾聽、鼓勵、瞭解、同理心等情緒性的支持,可讓當事人增加勇氣和能量。

對貧困家庭的協助,或探望生病者,或被下監獄者,都可以這五種類型提供協助。

三.結論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很大,即使是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在能力、興趣和學習成就上也不完全相同。人很不喜歡被比較,尤其是兄弟姊妹間被人拿來比較,會覺得很挫折。當聽到父母對你說,弟妹是如何優秀又乖巧時,你是否會覺得不舒服?當配偶對你說隔壁的先生很會賺錢,對太太又體貼,做先生的會因為太太拿自己和隔壁的先生比較,而覺得不快;或先生說同學的妻子,非常賢慧,手藝又好時,做太太的你是否心裡不是滋味。是的,人不是東西,不能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希望被獨特的看待,而不希望被分類或比較。彼得問耶穌說:這人將來如何?耶穌回答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二一21-22)。從耶穌和彼得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神對每個人的計畫都是不一樣的,是不需要去比較的。俗語也說,人比人氣死人,因此凡事只要盡力,只和自己比較,不與他人比較。

輔導工作是在滿足個別當事人的特定需求。記得有一位單親母親告訴我,她失婚八年,過去訴說往事,每次說每次哭,可是現在好像在說別人的故事一樣,終於走出來了。每個人從傷痛中走出來的時間不同,有人只需一兩年,有人卻要五年或八年。

從生理、情緒、性格、思想和態度的差異,到個人的才幹、能力、資源及所處環境等優勢的差異都很大。這也提醒我們當尊重個人的獨特性,個別去對待。


作者: 謝秀芬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