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59期2015年12月)
主題特寫:神的榮光充滿聖殿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謝宏駿


以色列人出埃及,走到西乃山下,聽見神的聲音;頒布十條誡命,而後又透過摩西的傳達,命令百姓建造會幕。當所有會幕的工程完成後,「當時,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摩西不能進會幕;因為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出四十34-35)。同樣的話語重複兩次。「神的榮光充滿了帳幕」,表示這個榮耀景象何等重要、何等輝煌。甚至到了所羅門王建造聖殿,完成一切的工,約櫃抬進至聖所,「祭司從聖所出來的時候,有雲充滿耶和華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王上八10-11)。

榮光充滿一個居所,表示神的臨在,因為人不能眼見神的面,所以看見榮光的出現,就明白體驗神的同在,使人生發敬畏之心。

我們的信仰最高的境界就是與神同在,這是好得無比的(腓一23)。因此我們更想知道神的榮光如何充滿會幕和聖殿?在哪些條件下,神的榮光就會充滿我們的內心、充滿教會?

照神所吩咐摩西的


會幕所有的設備和器材全都要照神所吩咐的作工,即使工匠有何等的智慧和聰明,也不能私自設計或按自己的意思去做工(出三六1)。特別在製作祭司聖衣、胸牌、外袍、內袍、冠冕上的牌都一件一件的重複這句話:「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出三九7、21、26、29、31),然後總結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神所吩咐摩西作的。隨後立起帳幕,一件一件的聖物安放進來,仍然一直重複這句話(出四十16、19、21、23、25、27、29、32)。然後神的榮光就充滿會幕了。

我們的信仰也要如此遵照神所吩咐的尺寸規格來建立,不能私自設想,隨人的方便。主耶穌復活升天前對門徒最後的交代:「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八20)。

主耶穌說,十條誡命都要遵守才能承受永生(可九17-20)。如此,第四條誡命,「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直到新約時代並沒有改變,卻在教父時期漸漸的被改為星期日的主日崇拜,那是人的軟弱造成的影響,而不是神的旨意與教訓。

「我將祢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祢」(詩一一九11),這是舊約聖經;「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三16),這是新約聖經。因此整本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17)。

用膏油抹上成為至聖


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一切器具用膏油抹上,就都成聖,特別強調抹燔祭壇,使壇成聖,抹洗濯盆和盆座,使盆成聖,又使亞倫穿上聖衣,膏他使他成聖。因此無論是人或物,都要抹膏使之成聖。神是聖潔的,人和物也要成聖,才能得到神的榮光同在(出四十9-13)。

膏油預表聖靈。因為聖靈的同在,洗禮的水在聖靈裡成為主的寶血,聖餐的無酵餅成為主的肉,葡萄汁成為主的寶血。因為聖靈的同在,表示這個人受差遣,這個教會有赦免與定罪的權柄(約二十21-23)。

教會的弟兄姊妹被揀選,相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帖後二13),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

成聖就是脫離世俗的污穢,如情慾、怨恨、驕傲、假冒偽善等等,靠自己肉體的力量卻無法除掉,會像保羅的無奈嘆息:「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羅七19-24)。感謝神,我們有神的靈住在心裡,乃屬聖靈了,就能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八9、13),「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八26)。最後我們就可以靠主得勝有餘了。

所以要靠著聖靈的更新(多三5),脫離卑賤的事,成為聖潔,作貴重的器皿(提後二21)。

沒有聽見任何鐵器的響聲


所羅門王用七年的工夫建造聖殿,石頭都在山中鑿成精準的尺度,運送到聖殿搭建時不必用鎚子、斧子和別樣的鐵器,因此任何響聲都沒有聽見(王上六7),安靜又祥和。

聖殿的各房各室都聯絡得合式,如同教會被建造,弟兄姊妹之間沒有爭吵的對抗,沒有自私的結黨,成為主的聖殿,是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1-22)。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就能不結黨,不貪圖虛浮的榮耀,彼此接納、互相包容,教會的建造就沒有吵雜的混亂。

為了真道,一定要竭力的爭辯(猶3),其他與得救真道無關的課題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彼此溝通、了解、學習、忍耐、等候,也許時機成熟了,就會有和諧的共識,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來十二14)。

羅馬教會有兩類信徒的靈修方式不同,有人信百物都可吃,有人只吃蔬菜,結果彼此對抗,但是保羅勸勉他們「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性的事(羅十四3、20、17、19)。

腓立比教會有兩個姊妹,友阿爹和循都基,都是保羅的好同工,在福音上曾與保羅一同勞苦,名字都在生命冊上,但兩個人卻不能同心,保羅希望她們兩個人得到幫助,有個中間協調和睦的關係,能在主裡同心(腓四2-3)。

眾人聚集到耶路撒冷


所羅門王招聚長老、各支派的首領和族長到耶路撒冷,以色列人也一起參與,祭司將約櫃扛抬到聖殿的內殿,就是至聖所,然後神的榮光充滿了殿(王上八1-11)。

這樣的聚會場面浩大,人的心澎湃激昂,眾民都歡喜快樂,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為大會,七日的守節還不夠,又延長七日,共十四日,行奉獻聖殿之禮,獻上各樣的祭物,達到讚美的最高潮。

教會是神的百姓在地上的群體見證。神首先是個人的救主,然後也是信徒全體的救主,在人與人之間連結為團體的合一,於團體中保留個人的覺醒。

波斯王古列受神的感動,下詔讓猶太人回去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有四萬多人毅然決然的回歸以色列(拉二64),而後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開始建造聖殿(拉三1、9),雖然有一段停工的時期,最後還是完成大業,全體百姓歡歡喜喜地行奉獻之禮(拉六14-16),同心一意的服事,得神的同在與同工。

使徒約翰看見異象,羔羊站在錫安山,同祂在一起的有十四萬四千人,還有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沒有人能數過來,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聖潔),手拿棕樹枝(常青樹),大聲讚美神(啟七1-12)。這樣的群體崇拜得神喜悅和同在,誠所謂「神的帳幕在人間」(啟二一3)。

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主耶穌的名聚會,那裡就有主在中間,就有神的榮光顯現(太十八20)。教會在地上的見證,就是讓人在信徒的生活中看見基督,流露出基督的喜樂與平安、聖潔與真理、恩典與愛心,在各處彰顯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正是基督的馨香之氣(林後二14-15)。

這樣的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長大成人,可以獻給基督,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罪惡玷污、皺紋老化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五27)。


作者: 謝宏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1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