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62期2016年3月)
主題特寫:進入神的安息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呂日星


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目標就是流奶與蜜之地:「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出三8)。《民數記》稱這「流奶與蜜之地」為「應許之地」:「當日,耶和華的怒氣發作,就起誓說:凡從埃及上來、二十歲以外的人斷不得看見我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因為他們沒有專心跟從我」(民三二10-11)。後來《詩篇》回顧選民的歷史,竟然改寫了《民數記》:「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詩九五11)。「我的安息」取代了「應許之地」。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聖靈的帶領之下,破解了《詩篇》九十五篇的奧祕。原來「流奶與蜜之地」不是預表天堂,而是預表「神的安息」,是今生今世的福氣。而所謂「進入神的安息」,就是我們還活在世上的時候,完成信仰工程,從此享受生命的滿足(奶)與甜蜜(蜜)。就讓我們跟隨《希伯來書》的論述,來認識「神的安息」。

當年很多選民倒斃於曠野,今日許多信徒沒有進入神的安息;當年,離開埃及與進入應許之地是兩回事;今日,信主與進入神的安息也是兩回事。關鍵就是選民的信心:「這樣看來,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了。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來三19,四2)。

必有信徒問:「我有信心啊!為何沒有進入神的安息?」《雅各書》提醒我們,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信心與道理調和的關鍵就是實踐,唯有實踐能讓我們進入信仰的核心:「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神」(西一10)。只有對真理獻身,一心追趕,結出聖靈的果子,才能深入認識神。

《希伯來書》作者閱讀《詩篇》九十五篇,看出經文的重點是「今天」。所以他這樣論述:「所以神多年後藉著大衛的書上,又定了一天──『今日』」(來四7,修訂版);「這樣看來,就有一安息日式的安息為上帝的子民保留」(來四9,呂振中譯本)。「今日」之意就是每一天,進入神的安息就是天天安息,好像每天都是安息日。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樣」(來四10)。當信徒進入神的安息,就意味著他已經完成信仰主要工程。雖然我們的肉眼無能窺探個人的心靈世界,但是,有幾個指標能讓我們判定一個人是否進入神的安息。第一,當一個人謙卑下來,他已經進入神的安息:「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詩三七11)。他去除今生的驕傲,看別人比自己強,不再貪圖虛浮的榮耀。第二,不再有面子問題,不用包裝自己:「沒有假冒」(雅三17)、柔和謙卑,可直接被批評,有錯則向對方道歉,無錯則向對方解釋,絕對不會因為自己是聖職人員而無法低頭道歉。第三,瞭解萬事互相效力,以自在的平常心面對一切事情:譬如,被提名按立為執事,既是主僕,只能順服;沒被提名按立為執事,感謝神免了他的軛。職務會跳過他,提名年輕後進按立為執事,不用擔心他會反彈;不強求任何聖工,不論有無被安排在安息日領會,都感謝神。第四,讓周邊的人得安息。心靈的地雷徹底拆除,不再有地雷區;周邊親友與同靈,不再有誤闖地雷區的恐懼;不易發怒、容易相處。

人會受傷,絕不單純是他人問題,自己的心境更重要。當人進入神的安息,就不會再跌倒了:「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來四11)。真的,教會內部的各種紛擾,本質都是生命問題──相關人員尚未進入神的安息。

在此分享我的個人生命經歷。我相親過兩次,第二次順利與內人成親。第一次,也是主內的姊妹,相親之後用通信的方式交往。大概因為缺乏親自見面的互動,造成溝通不良。她搬離租屋處,卻未向我告知,所以我多封寄去的信就這樣石沉大海,最後我失望的寄出絕交信。後來她回租屋處,發現那些信。她讀信之後,向我回了最後一封信,表達這一年來內心的掙扎:這弟兄學歷不錯,親友也贊成,但總覺得這弟兄個性怪異,不知如何取捨?我讀信之後,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自己的虧欠,原來我的信心並沒有比她強。就這樣,我突然謙卑下來,進入神的安息。這位姊妹也成為我生命中的貴人。我的信仰旅程最大、最重要的成長就是這事件。我常常這樣想,這是神特別的憐憫,如果我沒有在婚前進入神的安息,以我這怪胎的獨行俠個性,可能保不住我的婚姻。萬事互相效力,接受來自神的試煉,是進入神的安息的捷徑。代價雖大,但是值得付出,因為果實太寶貴、太甜美。所以《希伯來書》才勉勵我們要「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

如果「進入流奶與蜜之地」預表「進入神的安息」,我們必須關注一件事,當時以色列年齡超過60歲的男丁,只有兩個人進入迦南地,就是約書亞與迦勒。原因如下:「凡從埃及上來、二十歲以外的人斷不得看見我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因為他們沒有專心跟從我。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可以看見,因為他們專心跟從我」(民三二11-12)。選民最後能否進入應許之地的關鍵,就是有無「專心跟從神」。「專心」就是視為至寶,全力追求,而「跟從神」是抽象的字眼,我從讚美詩378首的副歌找到具體的解讀:「信靠順服,此外別無他路,要在主裡得喜樂,惟有信靠順服」;「跟從」就是「信靠順服」。神是信實的神,祂說了就算數,順服神旨意就是。所以即使迦南地的城牆堅固、居民體格高大,迦勒仍堅持會打勝仗。同理,今日信徒能否進入神的安息的關鍵,就是有無「專心跟從神」。有時候,我們必須把理性的聲音調小一點,把信心的聲音調大一點。不要忘記,「進入神的安息」是神的應許,只要我們不憑眼見,堅持信心路線,信靠順服,最後必然進入神的安息。

因此,我們不要因為已經接受水洗、靈洗而自滿,那只是道理的開端、信仰路程的起跑點:「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六1)。如果信徒的心靈總是難得平靜安穩,那是因為他尚未進入神的安息。在那來世的天堂之外,我們的信仰之旅有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在今生進入神的安息。

當一個人已經進入神的安息,完成信仰主要工程,生命狀態必然是海闊天空,時時享受真自由。但是我們並不以此自滿,正如保羅所說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3-14)。我們會繼續完成信仰的次要工程,譬如,實踐神學的不足、生命團契的不足、個人同理心的不足、心理學素養的匱乏,都是我們該努力的領域。進入神的安息之後,信仰將成為甜蜜的負擔:「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29-30)。祝福每位同靈,最後都能進入神的安息。



作者: 呂日星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1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