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63期2016年4月)
真理論壇:羊圈(下)

蔡恆忠

一個羊圈


主耶穌在耶路撒冷曾講一個比喻: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約十1-5)。

這個比喻是講給法利賽人聽的,他們聽不懂,所以主耶穌繼續說明比喻的內容,說祂自己就是好牧人,也是羊的門。從祂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十9)。從主的話可以得知,羊圈是主所建立的屬靈國度──只有一個,是屬靈的真教會。主是牧人,按時把羊群領出、領入,使他們有草吃,得生命,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主說祂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祂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主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約十16)──羊圈只有一個,圈外的羊必須來到圈中。

圈外的羊是誰?


當主耶穌差遣十二位門徒出去傳天國的道時,吩咐他們:「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太十5-7)。在世上傳道時,祂的福音只傳給神的選民,因祂是守約施慈愛、信實的神,在猶太人棄絕祂和祂所傳的天國福音之前,祂信守祂和亞伯拉罕的約。因此當一位迦南的婦人來求祂救她的女兒時,祂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太十五24)。這婦人是敘利亞的腓尼基人,不是猶太人,不屬以色列家。當她鍥而不捨、向祂拜求時,主說:不可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太十五26)──她不是羊圈裡的羊,不是主的羊!

但祂說祂另外有羊,當時還未進入祂的羊圈。

直到祂被猶太人釘十字架,死而復活以後,交付門徒們的使命就不一樣了,祂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十六15)。祂的福音從此要走出以色列家,達於萬邦。

可是,當時的門徒們尚無法明白祂所吩咐的內容。他們還需要等候真理的聖靈,來引導他們進入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2-13)。

要讓福音走出以色列家、走入外邦世界,這對十一位門徒來說,是難以想像且無法了解的吩咐。所以臨升天前,主耶穌告訴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4-8)。

讓福音走出去,進入外邦世界,是聖靈要做的工作!

主升天以後,聖靈降下,在耶路撒冷建立地上的教會,並帶著門徒們走出以色列家的藩籬,走向地極,把圈外的羊都領進羊圈(徒十三47-48)。這個羊圈是神的家,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2)。外邦的信徒原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如同圈外的羊;卻因主的十字架救恩,得以進入主的羊圈,不再作外人或客旅,而與聖徒同國,成為神家裡的人(弗二19)。主的羊圈是合為一群的真教會,這個羊圈只有一個,其中有信主的猶太人,也有其他族裔的人,雖然散居各地,卻有一致、共信的真道,因為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加三28),是唯一得救的真教會。

羊的門


主說祂就是羊的門,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指那些法利賽人。他們不但自己不願從主的教訓和祂所行的事,來察驗祂是否是摩西和先知書中所見證的基督而信祂;還阻擋人跟從主耶穌,像把得救的門路奪去的盜賊一樣(路十一52)。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約十7-8)。

主講羊圈的比喻,是因祂在之前醫治了一位生來瞎眼的人,而引起法利賽人的非議──在安息日做這事。法利賽人以此判斷祂不是從神來的,甚至認為祂是罪人,議定:「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約九22)。趕出會堂,可以說是逐出猶太社區的生活圈,因為猶太人的生活與猶太會堂息息相關,離不開以會堂為中心的生活內容。

主曾向猶太人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五39-40)。法利賽人講究律法的條文和猶太傳統的禮儀,以繁瑣的條規綁人也綁自己,而無法張開眼看主耶穌這位生命的主,不啻是不從羊的門進入的盜賊,自己不肯得生命,把願意得生命的人也帶離生命的主(太二三13)。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9-10)。

今日,有一些基督教會的講道者在講道時,是以聖經的字句講自己的話,讀一節經文即可發表長篇的「見解」;或從聖經中尋找可以為自己的主張背書的一節經文,讀著經文講「人的道」,如同主耶穌所說不從門進入的盜賊:講的或許生動好聽、賺人落淚,卻不見得使人得生命。聽者只要細心尋查經文的本意,即知那道「是與不是」,就像庇哩亞的猶太人剛接觸保羅所傳的福音時一樣(徒十七10-11);庇哩亞人後來之所以相信,是因天天考查聖經,聽出保羅和西拉所傳的是神的信息。

Eisegesis(to read into,讀進)是釋經時應忌諱的讀法──把自己事先已有的想法讀進經文中。

聖經中的真教會重視正確的解經,避免以人的話代替神的道;也儘量不從聖經以外的故事或一件時事、名人軼事、名言,來引證道理,這些名人名言不見得是出於神的默示,不宜隨意取用、代替經文,以免講台信息以人的道取代神的道(參:帖前二13)。

Exegesis(to lead out,帶出)是釋經時應取用的讀法。儘量不憑自己的私意(彼後一20),只要細讀經文、掌握整卷聖經中的重要主題,來了解該段經文,且詳細訪查前後文,讓經文帶著讀經者讀出其真意。此乃從羊的門進入,來到主的羊圈。

聖經中所描繪的真教會是從主和祂的道入門,所以,人可在那裡得豐盛的真生命(約十10),擁有主所賜的永生(約十28)。

得以看見


主講羊圈的比喻之前,在《約翰福音》第九章中記述:門徒們看見一個人生來瞎眼,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瞎眼,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

顯出神的什麼作為?

主耶穌行神蹟,使生來瞎眼的人得以看見,那人看見的不只是眼前的一切事物,而是看見耶穌!這件神蹟所顯出之神的作為,重要的,在讓「眼瞎的人」得以看見耶穌是神的兒子。在法利賽人連番的質問中,他一層一層的越看越清楚:一開始,他對主的認識,是「有一個人名叫耶穌」(約九11),當法利賽人在論斷主是罪人時,他說「是個先知」(約九17),到最後,他相信主耶穌是「神的兒子」,就拜衪(約九38)。

神的作為在他的身上顯出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約九39)──生來瞎眼的人是不能看見的,在與主相遇以後,竟看見眼明的人所看不見的主。那些法利賽人是眼明的,卻被自己只求外在和形式的信仰蒙蔽,而瞎了眼。

主耶穌說祂為審判到這世上來;不是祂要來審判世界,祂是要拯救,但祂的話帶來審判:棄絕的人不能得生命(約十二47-48)。

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林後四2-4)。

神的作為顯在真教會中,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虛心尋求救恩真理的人,必在真教會中看見主;而眼明能看見的人,反而有可能成為眼瞎:屬靈的真教會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乃忠於聖經的教導、順服聖靈的啟示,藉所傳的道,要讓心眼曾被蒙蔽的人得以看見,同時,也叫那被惡者弄瞎心眼、不願接受基督之榮耀福音光照的人,面對真理的審判。

按名認識


主耶穌講羊圈的比喻,說:「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羊也聽祂的聲音。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祂,因為認得祂的聲音」。

主耶穌按著名叫祂羊圈裡的羊,這是主對祂的羊親密的認識。就像當時在西乃曠野時,以色列百姓拜金牛犢,惹神忿怒;在摩西以自己的生命代求後,神向摩西所說的「你在我眼前蒙了恩,並且我按你的名認識你」(出三三17)。按名認識,是一種面對面的認識(申三四10),沒有阻隔,乃主的特殊恩寵。在羊圈──得救的真教會中,主對屬祂之人也是按著名認識,專一而細膩。人應珍視這樣的恩寵,常在主的認識中。

羊要學會聽主的聲音,認衪的聲音,跟住祂;亦即,在牧人和盜賊之間有辨識的本能,可以聽懂主的話,願意順從,也能分辨是神的道或人的道(帖前二13),才不致被引誘,離了真道(提前六20-21)。

羊圈的比喻在描繪一幅得救真教會的景象:真教會是主的羊圈,有矮牆圍著,羊若不隨意跑出羊圈,就不會迷失在斷崖深谷,也不致遭遇野獸的抓撕擄掠,因有主看守羊的門,羊可以得到看顧和保護。主是好牧人,一一地認識屬祂的羊,為了愛祂的羊,願意為羊捨命。

祂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祂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約十27-29)。

民意與神意


主耶穌是大牧人,是牧長(彼前五4)。祂把牧養群羊的職責交託給彼得(約二一15-17),和其他的長老們(徒二十28;彼前五1-3)。他們必須「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二十28)。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前五2-4)。

所以,聖經中的真教會是主藉著祂的僕人牧養引導。主選召、託付祂的眾僕人,僕人按祂的旨意帶領群羊,這些僕人是甘心樂意、以順服主的心服事教會,作群羊的榜樣,以主的話語餧養信徒,使群羊的信仰和靈性得以茁壯成長。

真教會是由牧者以聖經的教訓引導、教牧,不宜仿傚世間的政治體制,以立法、行政的理念來管理;因為真教會是以基督為牧長的羊圈,不是世上的「民主」政體,是基督藉著聖靈所治理的(來三6)。聖經中並沒有「民主」的主題或教導,卻有幾處按「民意」的方式處理事務而失敗的例子,如西乃山下鑄造金牛犢(出三二1-4)、探迦南地(民十四1-10)、想要與列國一樣、求立王(撒上八4-9)……。

民意有時並不合神的旨意,就如百姓要求立一個王來治理他們,神說,這是因「百姓厭棄祂,不要祂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神願意親自作祂百姓的王,但百姓卻仿傚四圍的列國,要另立一位王。然而,求立王一事對神並不是「意外」,因為祂是獨一全智的神(羅十六27),在百姓尚未進迦南之前,祂已經知道他們將會「求立王」,且對立王的事有所交待(申十七14-20)。百姓強求立王的結果雖曾有大衛、所羅門時期的鼎盛,但王國歷史中多數的王卻「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尤其北國以色列的諸王幾乎全數「犯了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於罪裡的那罪」(在伯特利和但各造一個金牛犢,讓百姓祭拜,來取代耶路撒冷的獻祭)。後來,北邊的以色列國被亞述所滅,而南邊的猶大國,在被擄之後70年雖曾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重修城牆,卻不再有自己的王、自己的國,甚至到最後亡國,百姓在天下萬國中被拋來拋去(耶二四9)。

神向大衛所說的「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所指的,並非大衛或所羅門,而是百姓眾人(民意)所厭棄的主耶穌(參:路二三23),和祂以自己的血所建立的屬靈國度!

聖經中倒有不少「引導」和「牧養」的託付:神選召摩西、亞倫,藉他們的手引導祂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詩七七20);揀選大衛作祂百姓的君,為要讓他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詩七八71-72);主升天前一再囑咐彼得要「餧養」、「牧養」祂的羊。因此,在末後的真教會中,祂也選召、託付忠心的牧者來牧養(耶二三4),他們為群羊的靈魂時刻儆醒,且要為牧養的工作向祂交賬(來十三17)。

靈裡的羊圈


聖經中有一個羊圈,是屬靈的,超越時空。

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祂的膀臂必為祂掌權。祂的賞賜在祂那裡;祂的報應在祂面前。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賽四十10-11)。

在人的歷史進程中,神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祂是靈魂的牧人(彼前二25)、群羊的大牧人(來十三20),把屬祂的羊一隻隻領進羊圈:從亞伯、以諾和挪亞開始,神與他們個別的同在同行(來十一4-7)。然後,從萬民中揀選亞伯拉罕,把他領出吾珥、離開父家,作他和他家族的牧人,不只牧養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以及他們的全家,在世代交替中,不斷指引那些願意聽祂的聲音、跟隨祂腳蹤的人,耐心牧放他們。

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二24-25)。

被掛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詛的(參:申二一23)。主耶穌為世人被掛在十字架上,為了要為世人受咒詛,使所有到祂這裡來的人可以被祂贖出、脫離律法的咒詛(加三13),因為在舊的約中,「不堅守遵行這律法言語的,必受咒詛!百姓都要說:阿們!(sure, so be it 當然,就這樣吧)」(申二七26)。

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羅八3-4)。

神頒布律法,為了使人因謹守遵行而得以存活(利十八5),但人因肉體軟弱,無法行全律法,所以主耶穌為人承受「不行律法」的咒詛;不但如此,藉著祂的代贖,竟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所有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使他們得以存活。

聖經中的真教會正是這些得以存活的人,主耶穌作他們的監督,是靈魂的牧人,以真理和恩典餧養他們,不只看顧他們屬世的生活、滿足他們肉體上的需要,也引領他們的靈魂到可安歇的水邊,得享平安和喜樂。這位好牧人愛祂的羊,甚至為羊的靈魂捨命。

祂是靈魂的牧人,有一個專屬祂自己的羊圈;祂將所有屬祂的羊都一一的領入這個羊圈──即貫穿聖經、一再被提及的屬靈真教會──照管、餧養他們。(全文完)


作者: 蔡恆忠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1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