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65期2016年6月)
宗教教育:情緒行為障礙症兒童的教養與溝通技巧──不輕易發怒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南區宗教小組策劃芹書撰稿

前言

情緒行為障礙症兒童其實與一般兒童的本質一樣,皆有被愛的渴望,有滿足身心理的需求和實現自我的願望。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與父母,要用屬靈的眼光來看待與對待這類孩子,因為神有祂美好的旨意,神所創造的都是好的(創一31)。

若能相信神的幫助,並且對孩子的潛力有信心,去除屬世比較的心態或追求,以愛靈魂為出發點,在禱告中仰望神的憐憫,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神必負責到底。

父母心情誰人知

父母對孩子充滿愛與期待是不可否認的,在現代生活下的孩子或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與需求的滿足,然而也經常發現有些父母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和背後原因,而採取非理智的應對方式,例如孩子的哭叫、踢人、打人、搶玩具等等行為,往往令人抓狂而失去耐心,考驗之大令人氣急敗壞、欲哭無淚,常常自問: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不聽話,甚至於「壞」等字眼的形容都用了出來。

父母不是神或是醫生,也是需要被了解與支持的。聖經中《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7節所云:「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輕易發怒……。」這靈修的工夫必須先經過一番磨練才能實現出來。

首先,父母需要先調整自己的觀點與態度,以接納孩子為起點,並且面對自己的情緒──憤怒與沮喪。更重要的是,要藉由禱告來到神面前傾心吐意,讓神親自醫治、撫慰心靈,重新得力。

在創作中與孩子心連心

情緒行為障礙症兒童的創作能力往往獨樹一格、天馬行空,可以幫助建立自信心與社會關係,父母可藉由創作活動與情緒行為障礙症兒童作有效溝通,這也是有效的建立關係與溝通的基礎。以下提供幾個步驟。

1.心理的準備:開放接納、不批評比較、不加以指導、站在孩子的角度欣賞作品、耐心傾聽、真誠回應與分享。

2.材料準備:空白畫紙、彩色筆、水彩、陶土、空盒子、剪刀、口紅膠、雙面膠帶、過期報紙雜誌等。

3.在特定時間陪伴孩子放鬆地自由創作和畫畫:不必給予特定主題,讓孩子自行選擇和決定自己有興趣的方式進行,父母可以一起製作自己的作品,或是透過討論一起完成作品。

4.讓孩子分享畫畫或是作品內容:作品和畫畫內容往往是他今日、最近或過去的心情感受,請用放鬆的心情傾聽孩子的故事,聽到負面訊息可以進一步了解原因,而非責備或批評,以免造成對立的後果。

5.請多以正向與好奇的心態回應:例如你很有潛力、畫得很特別、你在哪學到的、紅色表示什麼、這畫中的狗狗想說什麼話、這些人你最喜歡誰、你討厭誰……,多問什麼和為什麼。

6.完成後與孩子一起收拾物品,幫助孩子建立常規。

7.給予擁抱或是正面回饋。

結論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輕易發怒」,因為人的怒氣不能成就神的義(雅一20),《箴言》也勉勵:「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十四29)、「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十六32)、「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十九11)。因此,有見識的父母必先克服己心,以喜樂的心作為良藥(箴十七22),自然地,情緒行為障礙症兒童就不再是問題兒童了。


作者: 南區宗教小組策劃芹書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1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