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宏駿
人活在世上都要工作,得到酬勞可以溫飽,但是工作中卻有兩種不同的心情與感受,一個是苦不堪言的折磨與無奈,另一個是快樂價值的享受與發展。為何有如此的差異?我們想想,工作態度決定了生命高度,人對工作的態度如何就會產生怎樣的人生結果,宗教信仰也將深刻地影響工作的精神。在短暫的生命歲月裡,如何享受工作的價值?
人若不認識創造天地萬物的真神,沒有祂的同在與賜福,工作是一種極重的勞苦,萬事萬物皆為循環重複,令人厭煩,「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一8-9)。「人定勝天」是人鼓勵、安慰、欺騙自己的謊言,事實上,人受種種的限制,常常「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傳一15)。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裡卻不知足(傳六7),貪愛銀子的不會因得銀子知足,只想多而又多(傳五10)。生活日日憂慮,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傳二23)。勞碌辛苦會有成效嗎?能得到合理的回報嗎?最後死亡將一切終止,與人不再有任何關係,而且日後無人記念,都被忘記(傳二16)。悲觀的想,然後絕望;而神所喜悅的人卻有不同的工作態度,能得到吃喝的快樂,在勞碌中享福(傳二24-26)。
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十二13),同時也是勞碌的價值保證。成功需要兩個條件的結合,一個是人的能力與努力,另一個是神所賞賜的機會與環境。因為「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傳九11)。因此勞碌的成果不全是自己的功勞,盡己之力後,也當向神謙卑祈求,而後感恩讚美,這樣的勞碌價值大家歡喜分享。
誡命中叫人不可貪心,要以自己所擁有的為足,不計較、不抱怨、不比較;已經盡力,勞碌的成果坦然接受。「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傳四6)。隨遇而安,心寬而體胖,勞碌的價值無法用酬金的價格數字來論定,就如喜樂是金錢買不到的。
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傳五12)。
一個人勞碌的成果頗多侷限,例如一張長桌子,重量不重,可是一個人卻不容易抬起來,若是兩個人,各抬一邊,輕而易舉。因此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四9),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四12)。神看亞當一人獨居不好,因為他要為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起名,沒有人幫助他(創二18-20),神就造了夏娃,帶到亞當面前,他們兩個人就可以討論,激發創意,完成起名的工作。主耶穌差派使徒和門徒出去傳福音,醫病趕鬼,也都是兩個兩個的組合(可六7;路十1)。兩個人一起分享工作的喜樂,真是甜美。
在兩人一組的關係裡,最好的是夫妻相愛的搭配。老公在工作上遇到挫折,回到家,老婆溫柔體貼,安慰鼓勵,再度肯定老公的工作能力和價值,隔天起來,又可以重新出發,面對挑戰。尤其是在信仰同步的婚姻關係中,兩個人同心合意的向神祈求,天上的父必然垂聽成全(太十八19)。「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九9)。
工作對人的要求就是盡心盡力。人不是全能的,必然有能與不能,因此工作的結果有成功和失敗。但是已經盡心盡力的人雖然失敗,仍然可以獲得尊敬,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盡心盡力就是責任,如同守望者的工作,當有刀劍臨到那地,他若吹角警戒眾民,凡聽見角聲卻不受警戒的,刀劍若來除滅了他,他的罪就必歸到自己的頭上。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卻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劍來殺了他們,神就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罪(結三三1-6)。「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傳九10)。
萬事萬物的成就都有時候和定理(傳八6),如同大自然的運轉有其規律,水蒸氣上升,凝結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雲,當雲中的小水珠達到一定質量後,就下雨了。同樣的,人的勞碌能否得到預期的成果,必然需要各種條件滿足、成熟;若揠苗助長,將適得其反。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有些事該等待就等待,有些事必須立刻進行就不要拖延,有些問題無法解決的就放下,交託給主,有些困難可以克服的就用信心和勇氣去努力。智慧的心能分辨這兩種事情,勞碌必須加上這樣的智慧,才不會浪費時間與精力。
工作需要動機和動力,若沒有希望,什麼也不想做。悲觀或樂觀都是自己可以決定的,環境一樣,問題一樣,悲觀或樂觀卻完全相反。一家鞋廠總經理想要擴展業務到非洲,派了兩個市場調查員前去了解。一個回來報告說:「沒有用,沒希望,沒市場,因為非洲人不穿鞋子。」可是,另一個卻高興的說:「非洲人都沒有鞋子穿,沒有任何鞋廠進入銷售,我們的機會太好了,只要努力改變他們穿鞋的想法和習慣,可以用廣告、折扣、身分、形象等等方法,我們的業績必然衝到天上去。」做了就有希望,可能有成果;若不做,本來是空的,結果還是空的。以「後悔」和「遺憾」來比較,前者是做了沒有效果而後悔,後者是沒做什麼而遺憾,直到生命終點,回顧往事,寧願有「後悔」,人生不留白,即使沒有效果,還可以有個經驗,成為負面的教材,也是歷史的教訓。所以「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十一6)。悲觀的人會想,早撒的可能沒用,晚撒的也可能沒用,兩樣可能都不好。但是樂觀的態度卻相信在神的恩典、作為中,帶來工作的動機和動力,「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傳十一5)。
日本有一項國家級的獎項,叫「終身成就獎」。在素來都把榮譽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日本人心中,這是一項人人都夢寐以求的至高榮譽。有一年,竟出人意料之外地頒發給一位東京的老郵差。在他整整二十五年的郵差工作中,從未有過請假、遲到、早退、蹺班等不良狀況,處理過數以億計的郵件,從未出現差錯,不論是天寒地凍,地震災難,他都能及時而準確地把郵件送到收件人手中。他之所以能持之以恆地做好這個工作,因為他喜歡看到人們接獲遠方親友信息時,所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表情,讓他覺得自己的工作何等神聖而有意義。傳播快樂,獲得快樂,這樣的工作怎麼會疲倦?這樣的價值怎麼用金錢數字來衡量?
你覺得快樂,你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十七22)。
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傳十一8)。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四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