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迦瑪列
沙巴,舊稱北婆羅洲
1917年真耶穌教會在中國成立之後,福音傳到台灣、新加坡,接著就傳到沙巴,而這個地方舊稱「北婆羅洲」。雖然沙巴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因為歷史發展和地理環境的緣故,設有自己的總會,即沙巴總會。
追本溯源的必要,信仰是集體回憶
1926年初,新加坡教會溫約翰執事,將一本中國真耶穌教會南京總會出版的《聖靈報》,寄給沙巴亞庇的朋友曾恩福先生。曾先生當時是個僑領,因業務繁忙,無暇閱讀而轉寄給山打根的朋友李錫齡先生2,並隨筆註曰:「有真教會興起」,這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一幕,促使真道從此在沙巴萌芽。
李錫齡原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詳細閱讀《聖靈報》之後,深受感動。由於求真心切,於1927年農曆新年初一乘船前往新加坡尋找真耶穌教會,一路詢問教會的所在,竟遇見溫約翰執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查考後,終於在1927年1月11日接受真耶穌教會的合法大水洗,三天之後領受了聖靈。
同時,他徵得陳見信長老及溫約翰執事等人同意後前往山打根傳揚福音。1927年沙巴第一間真耶穌教會在山打根成立。隔年,1928年初,李錫齡弟兄偕來自馬來亞的黃以利亞長老前來亞庇傳揚真道,隨後同年的八月,成立了亞庇教會3。
陳見信長老、溫約翰執事兩人受逼迫離開山打根之前,按立了陳馬可、何腓利門和江非比三位執事,李錫齡弟兄則被委任為文書,共同負責教會事務。當時是以南京總會為主,本身被稱為「南洋北婆支會」,以山打根教會為中心,並於1932年首次派田腓力執事為代表,出席總會在上海舉開的第八屆全體代表大會。
1927年間,神福音的種子又從另一條路線傳到沙巴。陳欽泉(陳約翰執事)帶著兒子陳撒母耳執事及弟弟返回福州,並在大牆根路的真耶穌教會接受了真理的道4,由高路加執事施予合法大水重生的洗禮。是年八月返抵自己在斗亞蘭店中,白天經商,夜間出外見證真道,經有年餘。於1931年12月至1935年於自己的店樓上設立禱告所;陳約翰執事得肺病臨死之前,許願禱告說:「病得醫治之時即在潭漳(離斗亞蘭鎮半英里之遙)屬自己的土地上建造會堂一所」。蒙神醫治後,隨即興工建造會堂至1935年6月落成,並於同月15日正式成立教會。受洗的華人與土著(原住民)人數計有兩百餘人,常遵守安息聖日計有兩百餘人,平常聚會共兩百三十餘人。因信徒的家多數離教會甚遠,故設立祈禱所三處後;潭漳聚會點搬移至19英里處,至1957年6月1日斗亞蘭教會正式獻堂並設立宗教教育。
真道傳入原住民區
1935年,第一位原住民魯姆比罕(Lumbihan)姊妹信主5,後按立為女執事,將福音傳入西山區的灣谷,建立了第一間杜順族教會,也按立一位原住民弟兄為雅各執事以牧養教會,並於附近成立數處祈禱所,之後陸續建蓋會堂。
1958年初,雙涯亞卑的一位毛律族人沙河病危,適逢田腓力執事往內陸傳道,向他傳福音,按手禱告後不再吐血,數天後痊癒。此後在沙河弟兄家設立祈禱所,靈恩普及全村,神蹟奇事顯明,信徒驟增,由雙涯壩教會的鄒多馬執事帶領十多位同靈在雙涯亞卑建蓋會堂,於1961年4月17日獻堂,成立了首間毛律族教會,真道逐漸傳開至各部落,因而建立了多處毛律族會堂及祈禱所。
1960年代台灣的楊約翰執事(後按立為長老)、林奉來執事(後按立為長老)來此建立了宗教教育的基礎,教會聖工的發展,得神的同工,快速的成長。初期的工人有刻苦耐勞的精神,這種美好的傳統留傳至今,他們又深入山區,把福音傳給原住民,隨後陸續新建會堂。
若是我們回頭檢視沙巴教會的歷史,不難發現,神特別祝福各地教會的宗教教育工作。許多我們現在已被按立的負責人,不論是傳道或是長執,都是曾經在楊約翰執事訓練下成為當時的宗教教育老師。
總會的由來,回顧過去的託付
1927年,當真教會在沙巴一開始成立時,其組織編制是屬於中國大陸總會行政之下,也被視為「北婆羅洲分會」,並且在山打根設立聯絡中心。
1945年,二次大戰之後,政府把北婆羅洲的首都,從山打根遷到亞庇(現稱為哥打京那巴魯Kota Kinabalu)。各個教派都被通知到政府社團註冊局(Registrar Of Societies,簡稱ROS)註冊。
1952年,我們的教會也以「真耶穌教會分會」的名義來註冊,是隸屬在中國大陸總會行政體系之下,並且在亞庇設立辦公室。
因為社團註冊局強硬施行,導致我們的教會於1966年3月7日以「真耶穌差傳」(True Jesus Mission, Jesselton)向社團註冊局註冊6。直至1975年6月17日,沙巴教會才正式以「真耶穌教會」向社團註冊局註冊並命名7,同年以「真耶穌教會沙巴總會」成為沙巴教會的行政中心8。
1982年,沙巴總會終於迎來屬於自己在三樓的辦公室,那是附屬亞庇教會五層樓耗資馬幣606,650.00的行政大樓9。爾後於2006年8月,總會辦公室遷至二樓至今。
2009年,沙巴總會建造本身五層行政大樓,有許多設施,如神學院、會議大廳、圖書館、宿舍和多功能用途大廳。
為了更有效地兼顧宣道和牧養的事工,沙巴教會劃分為三個牧養的區域,即:西海岸區、東海岸區,以及內陸區。西海岸區由五個小區組成,即有西南的保佛小區、沙巴最北端的古達小區、斗亞蘭小區、首都亞庇小區,以及岸外區。雖然區域大,地理上並不是佔有大片地區,他們卻有著最多的教會數和信徒人數,而會眾是由華人和原住民的信徒共同組成。
東海岸區是座落在沙巴的東部。這裡有七間教會和七間祈禱所。每間教會相隔都很遠,但是信徒人數不少。因此,東海岸區的教會,會堂都是富麗又堂皇。這個區域分成三個小區:山打根小區、拿篤小區和斗湖小區。
內陸區分成五個小區:兵谷小區、丹南小區、金馬旺小區和納巴灣小區(內含冰湘岸小區)。丹南是內陸區唯一一個擁有華人弟兄姊妹的地區。冰湘岸卻座落在沙巴非常偏遠的地區,接近印尼的邊界。
除了沙巴沿岸各區之外,沙巴總會也照顧馬來西亞鄰近的另一洲,砂拉越的所有教會,並且也包含一個叫作納閩10的小島,這座小島也是屬馬來西亞聯邦直轄區。
砂拉越11是馬來西亞的最大州,人口有247萬人,超過75%的人口是基督徒,有許多的華人說閩南話和福州方言,絕對是一片福音良田。
宣道遇瓶頸?尋找宣教契機?
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亦是本會百年宣教將屆的時刻,讓我們清楚體認教會需因應多元社會與快速變遷的問題,對基督徒的信仰所造成的影響,這是本會在未來的世紀裡所要努力的方向。是時候立足新起點、破解宣道瓶頸,抑或因應時代,還是尋找宣教契機、前瞻的使命?
在每個時代,神都興起祂福音機構和古聖徒勇敢迎向那個時代的挑戰,承擔起宣教的使命。所以,近年來沙總用心良苦地規劃對內信徒靈命的更新和造就,協助真理研習與事工人才訓練,以利於未來教會發展之整合。同時,宣牧處用最大的努力在積極推動多元的宣教(含文字宣道),促使全民都能參與宣教事工。對外則積極參與菲律賓差傳,並派出傳道駐牧砂拉越,進入未得之地宣揚福音。
至於這片未得之地,沙總積極釐訂短、中、長期宣道策略及福音事工推展方針與周密計畫,並有效率地執行之;更考慮到分工合作、重整資源之重要性。因此,自2015年12月12日,沙總宣牧處在古晉教會重新恢復「砂拉越差傳」(Sarawak Mission Committee,簡稱SMC)12的操作,把有限的宣教資源集中在這區域上。這樣,有了中流砥柱和穩定的同工,奠定了日後砂拉越教會成長及未來宣教的基礎。
與此同時,神學院也積極的招生,增設課程及訓練更多本土的講員,極力呼籲教會配合落實差傳,裝備他們成為普世宣教的生力軍。至目前為止,沙巴總會神學院共有九位神學生就讀,分兩個班級上課。
隨著時空環境更迭,現在又是數位科技網絡蓬勃發展,我們所重視的,是如何善用主耶穌所賞賜的智慧,達到整體的共識,在資訊數位的時代,一同擔負主的託付──弘揚真道。沙總宣牧處在組織上或許是時候作若干調整,俾使更能活用資源,使這拯救靈魂的事工果效更加彰顯。與文宣處共同成立網路宣道負責單位勢在必行,若大家只體認到過多經費的挹注在宣牧處上,那已是削減了對整體宣教的關注!
文宣事工無遠弗屆,任重道遠
昔時,藉閱讀《聖靈報》引導李錫齡及其一家,認識真理歸真繼而將真道傳入沙巴,數十年建立沙巴教會。文宣事工雖然默不作聲,但在將福音傳遍天下的使命中仍寄予厚望。
科技日新月異,傳播媒體與工具不斷推陳出新,年輕人熱衷於虛擬世界,以此為平臺,令平面的文字媒體受到鉅大的衝擊,令文字工作各層面的影響頗嚴重,但是不可諱言的,文宣事工無遠弗屆的果效,依然是無法撇棄的。
這會是一個聯繫無遠弗屆、分享蔚為風氣、資訊唾手可得的世代。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行動網路讓資訊快速流通,其中的社群網路讓人與人之間全然連結,雲端儲存讓一隻小手機變得無處不能、無所不能。人容易取得資訊、交友聯繫、分享知識、購物管道、娛樂方式,甚至工作方法、政治影響,都將隨著變化,真是一個新世代的形成。我們不得不善用行動,不管宣道或牧養,使靈糧都得到更充分的供應,促使神的群羊不至於「餓死」。
因此,沙總文宣處身負重任,務必提高文宣工作效能;數位化應加速進行,而且應開始逐步提供具符合行動網際網絡傳輸格式的文宣素材。雖礙於網絡龜速,但不能成為一個不與其他總會連結的藉口。這些方針,凸顯在宣牧聖工的配合推展上,注意到與時代的發展切合的重要,希望能看見當代民眾和信徒的需求,按時分糧,傳揚福音,牧養信徒。
為了間接參與「世界文字傳道工作」,沙總文宣處自2015年成立了英文編輯組,除了協助菲律賓文字宣道外,我們也積極的執行有關英文的出版和文宣計畫,分工執行邀稿、文字翻譯、修稿和編輯,綜合《聖城》13和《春雨》14之刊物定位,強調靈修、蒙恩見證,事奉和信仰的省思。
我們有理由相信,文字傳道工作的態度,應該取決於教會純正的道理內容,藉著聖靈的帶領為力量,配合總會長期、定時,且有系統的訓練和培養,才能使文字傳道工作迎頭趕上、急起直追,並將真道往普天下速速傳開。
結語
沙巴洲人口為310萬人不等15,16,976位真耶穌教會信徒所佔的比率的確很小、很少。求主親自帶領沙巴教會,引領我們努力弘揚主道,牧養主羊,保守在主的恩中,無愧見主面,迎接主的到來。
註:
1.沙總秘書處所提供的2015年全州代表大會報告。
2.http://www.joy.org.tw/holyspirit.asp?num=1726
3.取自亞庇教會《50週年紀念特刊》。
4.http://chenxing.tjcsabah.com/?p=1032
5.陳約翰執事娘親自傳福音給她。這是灣谷教會提供的資料。
6.取自沙總前任總幹事葉約拿長老的退休履歷。
7. 8. 9.同註2。
10.納閩聯邦直轄區(Wilayah Persekutuan Labuan,簡稱Labuan)是馬來西亞的一個聯邦直轄區,於沙巴州東北部,位於南中國海的島嶼。納閩在馬來語是「良港」的意思。納閩也是一個自由港及旅遊勝地,面積為91.64平方公里,人口77,700人。
11.砂拉越被稱為「犀鳥之鄉」,位於婆羅洲的北部。南部和加里曼丹交界,北接文萊及沙巴,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屬,其總面積有124,450平方公里。它一共分為九個區域,首府是古晉市。砂拉越的三分之二土地是熱帶雨林區,總人口約有二百五十萬,由二十三個族群組成。
12.沙總宣牧處提供的「砂拉越差傳」(Sarawak Mission Committee)自2002年來首次會議記錄。
13.沙巴總會文宣處出版的中文刊物。
14.沙巴總會文宣處出版的馬來文刊物。
15.http://sabahyou.com/03_02_tips.ph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