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家驎
前言
當新郎新娘手挽著手從禮堂步出那刻,即是婚姻的正式開始。而婚姻只是兩個人的事嗎?
其實,婚姻生活可以小至兩人世界,可以是個人與對方家族的互動,也可以大至兩個家族的關係。因為兩人一旦結婚組成家庭,就會產生家人關係,這些家人關係包括夫妻關係、血親關係及姻親關係等。
雖然婚姻主要是由男女主角決定彼此關係,但是,家族其他成員有時卻會有意無意地牽動著主角的婚姻關係,對婚姻帶來某些影響,也許正面,也許負面。
一.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
《親子天下》雜誌有一期分析了媳婦最怕的七種婆婆,分別是:掌握家中一切、沒把媳婦當成家人、超愛嘮叨無理、把兒子當成寶貝、嚴重傳統思想、催問生子事宜、潔癖上癮;對應上述情境,媳婦扮演的角色,分別是:丫鬟、空氣、隱形人、第三者、西方人、生產工具、家政婦。
傳統的婆媳關係,有點類似師徒關係,更確切說,媳婦被期待為婆婆的繼承人,要被訓練成為家族下一代的主母。要被認為是好婆婆,除了關心照顧媳婦之外,還得以身教或言教,教會媳婦相夫教子和打理家務的各種經驗訣竅。相對地,所謂好媳婦,不只需要尊敬、孝順公婆,也該像個學徒,熱切地跟隨婆婆學習,虛心接受批評和教導。
拿俄米是一位非常體恤別人的人,她既不勉強兩名媳婦跟她走一條前途未卜的道路,且處處為她們作打算;當她自己落難時,更沒有怨天尤人,沒有對神不信或對媳婦責罵,從她與媳婦的對話中,看到她是個極有愛心的婆婆,是個把媳婦當女兒、當家人的婆婆。
婦女們稱許路得,她們看出路得對拿俄米的愛,稱路得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愛慕」的原意就是「愛」,描寫兩人的關係。「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這句話給予路得最高的評價,古代社會中,兒子的地位至為重要,但婦女們推崇路得,在與拿俄米所建立的關係和服侍婆婆的事上,路得比起兒子更重要、更有價值,且勝過七個兒子。以利加拿曾安慰他當年沒有生育的妻子哈拿說:「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撒上一8),七與十都是理想、完全的數字。婦女們為拿俄米高興,因為她有這位賢德的兒婦,路得享受了最高的盛譽。
如同母女
W婆婆的長媳娶進門後,即與W婆婆同住。長媳個性開朗大方,有任何事常是直接跟W婆婆說,就如女兒對娘家媽媽說話那般。
聽在W婆婆耳中,認為長媳有點兒沒大沒小,甚至與她裝熟,非常不悅。
一日,平時不住家裡的小兒子回來了,W婆婆氣憤憤地向小兒子告長媳的狀,不斷數落其罪狀。小兒子耐心聽完之後,笑笑地對W婆婆說:「恭喜妳有個把妳當媽媽的媳婦,她就是因為把妳當媽媽,才會有話直說,而不是像一般婆媳有話不敢直說。妳應該高興才是。」
因為小兒子的正面想法與開導,W婆婆轉以正面看待長媳,試著以女兒待之,與長媳的感情變得更融洽,有著如同母女的情分,長子看在眼裡非常欣慰,與太太更加甜蜜幸福。
和樂融洽
L小姐結婚不久,丈夫即因工作因素常不在家,剩下她與婆婆同住。身為職業婦女的她,工作雖然疲憊卻總是勤奮盡心服侍婆婆,照顧婆婆的生活起居;而明事理的婆婆也會替兒子照顧媳婦,與媳婦聊天,並幫忙照顧孫子,讓丈夫常不在家的L小姐感受到支持的力量,體認來自夫家的愛。每當L小姐的丈夫放假回家,婆婆也會分享L小姐的孝順乖巧讓兒子知曉,夫妻、婆媳、母子、祖孫感情和樂融洽。
二.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國內研究發現,姻親衝突有九成來自婆媳不合,是婚姻的無形殺手;至於國外的月亮就比較圓嗎?那可不一定,美國也有一項調查顯示:48%的媳婦覺得拜訪婆婆比看牙醫還可怕,38%的人寧可頭髮被口香糖黏到也不願意和婆婆「單獨相處」。
古代女人沒有什麼職業可以從事,農村地區猶然;因此,只有婚姻可保障生活安定。拿俄米深感兩個兒媳在猶大地毫無出路,因為她們身為摩押女子,很難在猶大地再婚,若果如此,則她們除了和她一起挨餓受凍之外,毫無盼望,因此,拿俄米與她們吻別,三人相擁而泣。拿俄米對媳婦的愛心關切,首先是從她的禱告中表現出來,她憑信心將未來交託在神手中,當她想到媳婦們和她們的行為,就向神祈求恩待她們。
路得的故事顯示,拿俄米一直堅定的採取主動,她關心的是路得的幸福,她希望路得有個好的人生歸宿,因此,她自然想到要讓路得再婚。過去在摩押的時候,她已說過此話(得一11),可是當時再婚的機會可說遙遙無期,後來聽說路得遇到了波阿斯,她燃起希望。
繼續人生下半場
U先生的太太是獨生女,因為U太太的兄長都移居國外,所以孝順的U太太婚後徵得U先生的同意,即把娘家媽媽接來同住。U先生對待岳母非常孝順,不僅衣食無缺,噓寒問暖更是沒有少過。這一住,幾十年過去了,岳母與U先生感情更勝於親生兒子。
有一天,U太太因病離世,在哀痛中,岳母明白這個家需要一個女主人,她了解值壯年的女婿需有人伴其人生路。一段時間後,她託人關懷女婿再婚事宜,也鼓勵女婿再婚繼續人生下半場,只希望如半子的女婿能快樂不孤單地繼續人生旅程。
三.願神照你所行的賞賜你,願你滿得祂的賞賜
路得做了一個看起來不太理性的決定,立志跟隨拿俄米。寡婦在經濟上完全無法生存,其婆媳間關係,不是支配對方,而是表達對對方幸福的關心。這是一生的決定,艱難卻十分重要,拿俄米是貧窮無依的人,前途難測,而路得是異族女子必受歧視,但路得的愛心既完全又堅定,是路得真性情的流露,無絲毫保留與虛假。
路得故事的動人之處在於她徹底的跟隨,她跟隨窮困潦倒的老婦人,且不能保證會給路得美好的前途,但路得卻仍然如此執著要跟拿俄米回鄉,主要原因就是「愛」。
婆媳在這些艱辛的日子中建立深厚的感情,他們的關係密不可分,路得明知道自己是摩押人,跟著婆婆回去猶大地,必然遭受被歧視的恥辱,但因著她對拿俄米的愛,甘願走往完全未知的前途,伴隨婆婆一生,並表示只有死才能將她與拿俄米分離,決心如此堅定。
誠摯關愛
Y小姐結婚後與未信主的公婆同住,剛開始,公婆常會挑剔刁難,言詞常帶酸帶刺,讓她感覺不被尊重,彷彿是外人。她極為難過,有時回娘家也會向父母訴苦,父母只能勸她忍耐、禱告,並叮嚀勿頂撞。
雖然公婆如此,秉性敦厚的Y小姐,下班後或假日總會主動協助,減少公婆的工作量。而近耳順之年的公婆,身體有些病痛,心性善良的Y小姐,常主動為公婆購買補充體力的營養品,也為公婆烹煮美味食物,讓他們身心得到滋養。而娘家父母有時也會帶著禮物到親家走走,與Y小姐公婆聊天,增進兩家情誼。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因著神的幫助,因著娘家父母的走動,因著Y小姐的言行,公婆感受到Y小姐的誠摯關愛,才發現她是個乖巧又孝順的媳婦,開始真心接納她,並在兒子面前稱讚媳婦,兒子心情愉悅,不再如同夾心餅乾。
比較帶來關係緊張
P先生與A先生為親兄弟,兩人的小孩年紀相仿,孝順的兩兄弟常會帶著妻小回鄉探望長輩。
因為P先生夫婦與A先生夫婦對孩子的教養理念不同,所以,孩子們在各方面呈現不同的行為表現。
看在長輩眼中,對於P先生夫婦教養孩子的方式頗有微詞;對於A先生夫婦教養孩子的方式,則是讚譽有加。每每回鄉,兩對夫妻總不免聽到長輩們對孩子的比較,兩兄弟也會聽到長輩對妻子的評斷。
因為這些比較、評斷,弄得常被叨唸念的P先生夫婦開始因為孩子的教養問題爭執,P先生的妻子也因此排拒與P先生帶孩子回鄉,導致爭吵,夫妻關係緊張。
結語
婚姻中,「配角」身分多元,小至手足,大到父母、祖父母,有的看似不起眼卻舉足輕重,甚至影響婚姻關係。
而一般世人普遍認為最恐懼、最難處理的婆媳關係,在《路得記》中拿俄米與路得卻情同母女,互相為對方著想,以愛相繫,留下佳範。
有人建議,要把婚姻中的「配角」當外人,高尊重、低期待,才能互動愉快。
但是反觀路得與拿俄米,她們真的把對方當外人嗎?路得深深敬愛婆婆拿俄米,將孤苦無依的婆婆當成自己的責任;而拿俄米真切地疼愛媳婦,將年輕喪夫的媳婦當成女兒。路得因為「愛」,到了猶大地,拿俄米因為「愛」,成就了路得與波阿斯的婚姻。
短短的一句話,小小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透露著對人的喜惡。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是家人婚姻中的配角,我們是以甚麼樣貌出現呢?冷漠抑或關愛?挑剔抑或包容?厭惡抑或關心?仇視抑或接納?我們是否有智慧扮演好婚姻配角的角色?我們知道哪些話能說哪些不該說嗎?我們知道該說的話該怎麼說嗎?
人是感情的動物,其實,只要以「愛」為本,對方最終必能感受到。期待我們當婚姻配角時,都能是尊主教訓富有愛心,且具有智慧的人,讓親人的婚姻因我們而更幸福美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