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日頌
孟子.離婁下第二十九章,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這裡說到夏禹那麼用心治水,可能是他感受到溺水者的痛苦;四千多年前的一些農事官員──后稷,不忍心百姓受到飢餓就用心在農業及植物醫學的研究。一般人對這段記載可能就是想到心地善良的人會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理心。由於為人師表,說話的機會非常的多,但到相當年紀之後,我發現人們彼此言語的往來,往往給對方產生很大的影響。所謂「己溺」、「己飢」,最嚴重的結果就是對方的肉體「溺死了」、「餓死了」,影響對方的「災害」就到此為止。而一句話說得不妥當造成好似「溺人」、「飢人」的後果,卻是一個顯明又持久的災害。基於眾目睽睽的狀態,一般人比較能告誡自己:「溺人」、「飢人」行不得也!可是要說一句話,尤其是要說一句不會「溺人」、「飢人」的好話實在是非常不容易。我曾聽人家說:「話!人人會說,只是不見得人人『會』說話;有話好說!只是不見得人人會『說好話』。」從這句話可以體會出其實說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對方情緒低迷或對方有過錯時,我們總希望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能耐與智慧,來達到說好話的目的。可見話說得好固然能造就人,可是當說得不妥當時非但不能造就人,甚至讓人一生陷落在痛苦當中。
「話」要讓人家願意聽,基本上要讓聽者覺得這是對他有造就的。在旅遊資訊展的場合上,主持人只要登高一呼:「答對的免費贈送XX航空公司台北至XX來回的機票!」四周馬上圍滿了搶機票的人,何也?因為大家都想要得到機票。問題是「長篇大道理」幾乎人人會說,要讓聽者聽進又認同我們的講法,相當不容易,如果又要對方按照我們的觀點去做行為的改變,實在更難!
《箴言》二十五章11節的那句名言:「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這裡的「金蘋果」和「銀網子」都是美觀而有價值的藝術精品。話要讓聽者聽進去,固然確認自己的話如同「金蘋果」那麼貴重,可是還有一項往往被自己忽略的心態,那就是要把對方看成有「銀網子」的價值。雖然對方目前遭遇困難情緒低落,雖然他行為心態上發生差錯,可是要存著一種他是我生活周遭「很重要、很值得我關心的人」的心態,所以要用一種「己溺」、「己飢」、「愛人如己」的立場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使徒保羅面對加拉太地區各教會受到「守摩西律法派」那些猶太人的影響時,寫信勉勵他們:「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我巴不得現今在你們那裡,改換口氣,因我為你們心裡作難」(加四19-20)。一般人在面對「生活遭遇困難、情緒低落,或行為心態上發生差錯」的人時,總會站在「專家」或「審判官」的立場去教訓、論斷對方。此時的保羅以「生產之苦」的感受透露出他因加拉太人的偏差,處於比信徒更困擾的情境中,焦慮的心讓他巴不得馬上到加拉太去導正他們的錯誤。他一方面因為了解加拉太人的偏差,知道他們的需要;一方面又以「己溺」、「己飢」、「愛人如己」的熱心來勉勵加拉太人。這正是「以愛心勸勉人」的典範。
在臉書(facebook)的動態留言板中,常常看到一些心情不佳的本人或家屬,遭遇患難或病痛而數次進出醫院的訊息,此時貼文者一方面抒發自己的感受,同時也期盼網友給他(她)認同、安慰和鼓勵。大部分的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做「得體的回應」。可是我也發現有些人對這些「經年長期遭受病魔糾纏及打擊」的回應,每次都是「安慰」她(他):「主耶穌一定看顧!」「要多禱告!」「主必醫治!」的話。這樣說其實也沒什麼不對,可是對一個長年臥病在床的人來說,期待很久的脫困、痊癒都沒出現,難免會有「說這些有什麼用?」或「如果換成你生病,你會有什麼感受?」的怨言。以愛心說勸勉的話,除了要將對方當「銀網子」般的重視之外,還要深入體會對方的心態和感受。當我們要以愛心勸勉她(他)們,有時要看我們和對方的關係、對他困境的了解和對方目前的信心等狀況,「調整配方」、「伺時分糧」說出內心最誠懇的話,甚至傳一個最能表達你感同身受的貼圖,給予對方有獲得新生命、新希望的感覺。
說話固然很重要,然而要把每一句話都說得好、說得很得體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我們只是「普通人」而非「完全人」。《雅各書》三章2節說:「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可是《羅馬書》三章10節也這樣說:「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這是保羅根據舊約聖經《詩篇》和《傳道書》上的記載說的(傳七20;詩十四1-3)。
雖然連一個完全人都沒有,保羅還是勉勵我們要在「說話的功課上」努力的學習主耶穌的榜樣。保羅在《以弗所書》第四章勉勵有「使徒、先知、傳福音、牧師和教師」身分的要用愛心說誠實話。這「如何用愛心說誠實話」就成了一直被討論的話題。因為大家一直在爭辯「誠實話」和所謂「善意的謊言」的標準是甚麼?要如何分辨?其實只要合乎真理就一定會說「誠實話」;只要合乎真理就不需要說「善意的謊言」。但是甚麼是真理呢?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沒錯!神一定會說「誠實話」;神就不會說「善意的謊言」。問題是我們都不是神,因為神只有一位啊!所以在人的生活中,「善意的謊言」是很可能出現在我們口頭上的。縱然如此,神也不希望我們以「善意的謊言」為理由去說「不誠實的話」,因此保羅特別要我們在靈修上「凡事長進」,以主耶穌為榜樣,最後「連於元首基督」,那時就能和神一樣隨時「以愛心說誠實話」了。在那個境界沒有達到之前,我們也用不著爭辯「誠實話」和所謂「善意的謊言」的標準是甚麼?要如何分辨?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上遵照主耶穌的指示,真誠地把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些善事行在我們周遭的人的身上,神自然會引導我們在適當的時機說出適當的「誠實話」來。
腓立比教會是個「外邦人」多於猶太人的教會,可能因為比較沒有守「摩西律法」派信徒的影響,保羅跟他們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係。後來保羅在羅馬被捕入獄,教會弟兄姊妹對他的境遇相當掛念,為了安慰眾人的心,特地在獄中寫信安慰他們,請他們非但不要擔心,更要常常喜樂。在信的結尾還舉出只要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有好德行、值得稱頌讚美的,都要常常放在心中,行之於日常生活當中。換句話說,一句話要說得很得體又能造就人,就是要先把這些美德存放在心中,然後很自然地流露在我們的交談之中。反過來說,凡是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的(加五20),就不可以「安慰、勸勉別人」,或以「為對方出一口氣」為理由,把這些充滿罪惡又極具情緒化的語詞,添油加醋的出現在言談之中。否則最後不但對方得不著安慰,連自己都陷入罪惡之中。
我們有時看到親人或朋友犯錯,情急之下想「基於愛心勸勉他幾句」,沒想到不但沒有勉勵成功,反而讓對方更消沉,甚至引起極大的反彈而損傷了雙方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之下,就讓我想起了約伯受試煉時來探望他的那三個朋友。這三個朋友在約伯眾親遠避,身上臭到連狗都不想聞的時候還能遠道而來看望,還陪他在灰中哀痛了七天七夜,這樣的朋友真可謂是摯友啊!只是當大家追究到災難的原因時,竟然彼此起了很大的爭論。如果不是神及時出聲,聖經可能不再以「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來讚美約伯呢!
三個朋友從《約伯記》第四章「勸勉」到三十七章,而且他們真的是「以愛心說勸勉的話」,可是約伯非但沒有被安慰的感覺,反而認為他的朋友好像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其實他的朋友滿腹熱忱又引經據典,應該是受到讚美才對。可是最後神卻對那三個朋友說:「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還要約伯為他們祈禱。《提摩太後書》四章2節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有人犯錯了,我們在說話之前要百般的忍耐,並將合乎真神旨意的教訓責備、警戒、勸勉他。但是約伯的三個朋友,在話語中自認得神的啟示而論斷約伯和他的子女,認為他們犯罪所以遭受試煉。《雅各書》四章11節這樣記載:「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三個朋友的論斷、定罪,就不是保羅所說的責備、警戒、勸勉了。當我們在批評、論斷人時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急著怪別人的毛病,卻忘記自己可能有更大的過失。《馬太福音》七章3-4節提到「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要勸勉人時,自己平日應該多做靈修的工作,讓自己眼中沒有梁木和刺,才有資格去勉勵別人。
當我們在以愛心和同理心責備、警戒、勸勉人時,盡量營造良好的關係,如此,才能在融洽的氣氛下獲得最好的成果。
曾在網路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一句好話叫人笑,一句錯話叫人跳。」但願我們在勸勉人之後,得到神的肯定,雙方彼此能以喜樂的心相對微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