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為昇
經文進度:腓立比書四章10-11節
保羅因再次被腓立比教會思念而大大喜樂
《腓立比書》四章10節中,保羅接著道出他如何在面對任何景況下來保持喜樂,並以此給物質生活比較缺乏的腓立比教會,打一針信心的強心劑。
保羅在第10節一開始就說:「我在主裡大大喜樂」,然後接著說他大大喜樂的原因,乃是因為腓立比教會再次思念保羅,並且關注他的需要。因為他們曾託以巴弗提餽贈保羅,這部分已在前文中曾詳述。2此處的「我曾喜樂」乃是過去式,之所以用過去式可能是陳述保羅當時接獲他們餽送時的感受。
第10節中所謂的「又發生」在新約聖經中僅出現一次,在古典希臘文的意思是再次地開花,這樣的意思也出現於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之中,例如《以西結書》第十七章24節的「枯樹發旺」;此處「又發生」的意思,是指再次發生與先前某種狀態一致的情形,3這意味著腓立比教會曾經大大思念並關注過保羅,但可能因為某種的原因而中斷,正如他所說的:「你們也一直思想於這事,只是一直缺乏機會」。
至於「思想、思念」這字在前文已經出現過八次之多,也就是以認真、嚴肅的態度來深思籌劃,或對某事做出選擇,這不僅是一種理性的思考,更涉及到情感的糾結與選擇的掙扎等積極性的行動。保羅用不定詞的「思想」,並加上中性受格冠詞的「這個/那個」,來表達腓立比教會又發生「為了我而思念」這件事;換句話說,腓立比教會再次為了贊助保羅這件事,以認真與嚴肅的態度深思籌劃而付出行動,因此他們才會有前文所提及:差遣以巴弗提帶教會的饋送到他那裡的行動。
「現在終於」是一句希臘文片語,意思是某個時間發生於某人說話之際,但又與先前的時間有關係,而且保羅用此片語的言下之意是「經過這麼久,終於再獲得你們的援助」。4至於保羅雖然暗示「經過這麼久」,但並沒有「不該拖延這麼久」的隱含,因此保羅立即在下半節用表達從過去發生的動作,並且該動作仍持續不斷的未完成式(imperfect)的「你們一直思想」與「你們一直缺乏機會」,5表達從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工作的時候,甚至後來到了哥林多工作,那時他們開始餽贈保羅(林後十一9),6從那時到保羅現在被囚約十年期間,他們思想餽贈保羅的事情一直沒有間斷過,只是苦於沒有機會,如此的表達正是為了避免腓立比人誤以為保羅在第10節上半節含有譴責之意。
人與人相處,最怕陷入「理所當然」的思維,一旦心中有你對我好是應該的念頭,感恩的心頓時消失。假若對方不再像以前對待我們如此好的時候,那時心中就油然出現一種失落的情愫,如此也鐵定會失去喜樂。保羅也是血肉之軀,他也很難不陷入這樣的思維,但他會以正面與肯定的態度解釋對方的動機。換句話說,如何靠著主來正面解釋別人行動的動機、或某件遺憾的發生,這也是操練「凡事相信」的工夫。
一件事的發生是無法用隱瞞的方式改變事實,但如何解釋這件事實的意義卻可能改變日後的人生。約瑟被他的兄弟出賣,這是一件無法抹滅的事實,但他最後對這事件的詮釋為:「神的意思原是好的」,這樣的詮釋使約瑟被賣的事實有了更積極的意義,藉此消除他心中的仇恨,他也真誠地化解他兄弟的愧疚,真正地改變他與兄弟的關係,不會因父親雅各這位作為他與兄弟間和平相處的緩衝器消失,而使彼此關係生變,所以這個家族能在異邦中長久相處卻不致分裂。
究竟什麼原因讓腓立比教會沒有機會餽贈保羅?既然保羅說:「你們也一直思想於這事」,就表示極有可能是保羅沒有給他們機會。事實上,保羅在後文會提及當保羅離開腓立比到帖撒羅尼迦城去傳道的時候,他們曾一而再地資助保羅(腓四15-16),甚至保羅後來到了哥林多的時候,馬其頓的眾教會也依舊資助保羅的團隊(林後十一9)。然而,哥林多教會有人誣指保羅佔信徒的便宜,毀謗保羅事奉的動機,這也可以理解為何保羅在哥林多開始與亞居拉夫妻製造帳棚(徒十八3)。他向帖撒羅尼迦教會解釋的原因是:樹立「安靜做工,不吃閒飯」的模範(帖後三7-10),而他向哥林多教會所解釋的理由是:不讓別人有毀謗的理由(林前九章),因此很有可能是保羅主動請求教會不要送錢來供給他個人的需要。
當保羅開始為耶路撒冷教會向其他教會募款時,他非常謹慎行事,因而邀請一些眾教會所信任的弟兄一起將奉獻的款項帶到耶路撒冷(徒二十4;林前十六1-4;林後八16-24)。後來這些錢送交到耶路撒冷教會後,保羅在該撒利亞被監禁兩年,之後又在羅馬聽候審訊。腓立比人可能認為保羅的處境已經改變,他們終於有機會再次資助保羅,於是便差以巴弗提往保羅那裡。
也確實,當我們關注別人的需要,也實際付諸行動幫助別人的時候,確確實實地會給對方帶來喜樂,就像保羅得到腓立比教會即時的援助時所說的:「我在主裡大大喜樂」。
保羅因學會知足而大大喜樂
為什麼保羅能靠主大大喜樂?保羅進一步解釋他得到腓立比教會的援助而大大喜樂之因,不是因為擁有更多的物資,也不是因為他的財務窘狀得到解決。第11節當中所謂的「缺乏」,意思是在必要的或所需的事上有不足或短缺;換句話說,當保羅說:「不是根據缺乏我才說」,他並沒有否認自己在必要的或所需的事上沒有缺欠,只是這不是他得到援助而大大喜樂的原因。真正喜樂的原因,乃是因為他得到大大喜樂的祕訣,那就是學會用知足的心來面對自己的遭遇。
所謂的「知足」意思是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或所存在的環境,能夠感到高興、滿足、平靜的喜樂,簡單說就是滿足於現狀。雖然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僅出現過一次,7但卻常出現在主張人生當求單純、自我滿足的斯多亞學派(Stoics)的文獻中,而蘇格拉底也曾說誰是最富有的人,就是「以最少為知足的人,因為知足就是大自然的財富(He that is content with least, for is natures wealth.)」8。
而「知足」這字在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也僅出現一次,乃亞古珥禱告詞中的一段:「求祢使虛假與謊言遠離我,求祢不要給我貧窮與富足,供給我需用的飲食(直譯)」(箴三十8)。在末段《七十士譯本》譯為「吩咐需要與知足給我」,這樣的翻譯滿有意思的,因為譯文中「吩咐……知足」的「吩咐」,也用在耶穌「吩咐」門徒去做某些事的情境(太二一6,二六19),因此知足是神所賜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本領。
既然「知足」不是與生俱來的本領,就必須像學習其他專業一樣,從中慢慢習練箇中的技巧。所謂「學會」,意思是經過許多次的練習、經驗,並深思熟慮之後所得到的訣竅。或許保羅也努力訓練自己,克服外在環境的困難,使自己能達到生活簡單、自我滿足的情境;但保羅又將知足的內涵提升,讓一個相信主的人,能夠靠著主滿足於神的供應(林後九8;腓四19),甚至是滿足於「我處在甚麼之中」,也就是無論處於什麼景況之下,都能感到高興、滿足、平靜的喜樂。
保羅在勉勵提摩太的時候,對知足有一番詮釋,他說:「然而大的取利途徑就是敬虔加上知足(直譯)」(提前六6),其中所用的「取利途徑」,意思是得到財富或金錢的方法,而「敬虔」之意,是指擁有合宜的信仰,並對神付諸所委身之義務的行動;換言之,要先有真實的敬拜與事奉,才有能力談「自我滿足」,這也就是之前所提及「知足是神所賜的」理由。因為當我們願意降伏於神,有信心接受神所安排的任何景況,才可能用神的角度解釋自己的現狀,願意漸漸放棄在禱告中的掙扎與控訴,以及放下自怨自艾的包袱,因為這些都是知足的致命傷。
一個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在無論是缺乏或豐富當中,皆處之怡然自得,如此才可能擺脫因擔憂所產生的愁苦,並更進一步得著真實的喜樂。
參考書目:
原文聖經部分
1.希臘文聖經Nestle-Aland 27th edition,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Stuttgart 2001.
希臘文字典部分
1.Arndt, W., Danker, F. W., & Bauer, W. (2000).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Kittel, G., Bromiley, G. W., & Friedrich, G. (Eds.). (1964–).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3.Louw, J. P., & Nida, E. A. (1996).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electronic ed. of the 2nd edition.).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4.Newman, B. M., Jr. (1993). A Concise Greek-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Stuttgart, Germany: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United Bible Societies.
5.Swanson, J. (1997).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Greek (New Testament) (electronic ed.).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希臘文文法部分
1.J. Gresham Machen, 呂榮輝、戴紹曾譯,《新約希臘文》(第四版),高雄:聖光神學院,1983。
聖經註釋部分
1.Robertson, A. T. (1933). 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 Nashville, TN: Broadman Press.
註:
1.筆者為了忠於原文,所引用的經文均直接從Nestle-Aland 第27版希臘文聖經與BHS希伯來聖經直譯為中文,因此筆者所譯出的經文便忽略中文的流暢與文雅。
2.參見《聖靈》月刊第457期筆者所著之〈以基督的心為心之第三個例子:以巴弗提〉一文。
3.本文的字義皆出於希臘文原文字典,書目請參見本文末所列的參考書目。
4.「現在終於」在新約另外一處是《羅馬書》一章10節,在此的「現在終於」表示阻擋保羅去羅馬的障礙終於除去,他想去羅馬的計畫已經等了很久了。
5.「缺乏機會」意思是沒有適當的機會做某件事,這個字在新約聖經僅出現一次。
6.經文中的馬其頓眾教會,包括:腓立比教會、庇哩亞教會Berea、帖撒羅尼迦教會……等。
7.同字根的「足夠」則在新約聖經中出現兩次,分別是「林後九8」與「提前六6」。
8.Robertson, A. T. (1933). 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 (Php 4:11). Nashville, TN: Broadman Pre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