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喜信)
喜信:第五章 最寶貴的是什麼?

第五章 最寶貴的是什麼?

 

最寶貴的是什麼?一般世人的看法與基督徒的看法,相去甚遠,不可以道里計。因為一般世人多數抱著「人本主義」的人生觀,一切以「人」為本位,而重視今生短暫的屬肉的福樂;基督徒則抱著「神本主義」的人生觀,萬事以「神」為本位,而重視來世永恆的屬靈的尊榮。

 

 

一、  一般世人的觀念

 

一般世人都認為最寶貴的是錢。因為錢可以解決許多困難,可以讓人在各方面佔便宜;他們甚至認為有錢可以使鬼推磨,可以使萬事應心。他們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賺錢的慾望;他們日以繼夜的忙碌,就是為了賺得更多的錢。

錢果真是最寶貴的東西嗎請看下面的事實,你就知道錢的價值是多麼有限了
1.
錢可以買到食物,卻買不到食慾(伯三十三20)。
2.
錢可以買到彈簧床,卻買不到睡眠(傳五12)。
3.
錢可以買到化品,卻買不到美麗(太六29)。
4.
錢可以買到物質享受,卻買不到平安摩三13-15;六3-6
5.
錢可以買到娛樂,卻買不到快樂(傳二810-11)。
6.
錢可以買到美女,卻買不到愛情士十六1-21;歌八7
7.
錢可以買到藥物,卻買不到健康(可五25-26)。
8.
錢可以買到好房子,卻買不到好家庭(箴十五17;十七1
9.
錢可以買到諂媚,卻買不到尊敬斯三1-2;七9-10
10.
錢可以買到地位,卻買不到人格(撒下十五2-6)。
11.
錢可以買到學位,卻買不到學問。
12.
錢可以買到書本,卻買不到知識。
13.
錢可以買到太空旅行的觀光票,卻買不到上天堂的入門票摩九2;俄4;太十九23-24
14.
錢可以買到一個地球,卻買不到一條靈命(太十六16)。

錢的價值不但如此有限,而且是虛無而不穩定的東西(箴二十三4-5;提前六17。為什麼我們要耗盡畢生的精力,浪費許多寶貴的光陰,去賺取那無定的錢財呢?

財主有的是錢。他得到了很多東西,卻失落了他自己;他擁有了很多東西,卻被佔據了身心。你若問他說:「你有什麼東西?」他將講個不完。但若問他說:「你是什麼東西?」他就啞口無言了。如此人生,有意義嗎?

有人認為最寶貴的是學問。因為學問可以建造摩天大樓,可以設計海底隧道,也可以送人到其他的星球去旅行;甚至可以發明電腦,以解答或處理許多複雜的問題。他們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求知的慾望;他們廢寢忘食的鑽研,就是為要獲得更高深的學問。

學問真的如此寶貴嗎?請聽三千年前以色列國的智慧王所羅門的肺腑之言--

「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乃知這也是捕風。」(傳一16-17)。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一18)

有一次,邁德斯王(Midas)請教森林的智者(Silenus)說:「什麼是人生最好的事

森林的智者原不想回答,只因邁德斯王一直追問,便嘆了一口氣說:「人生最好的事是,不要出生;既然出生,只得求其次,就是快點去世,歸於虛無

唐朝的天才詩人李白作詩說--
但願長醉不願醒,
與爾同消萬古愁。
李白在另外一首詩說--
棄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煩憂。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是勞苦和愁煩的連續(詩九十10),而且是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2)。人,靜靜的來,悄悄的去;什麼也沒有帶來,什麼都沒有帶去傳五15;提前六7。生,不知來自何方;死,不知歸於何處;活著,不知為了什麼。人生有問不完的問題,卻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學問雖然可以解決許多困難,卻永遠不能解決人生問題;知識雖然可探究宇宙的奧秘,卻無法說清楚人是什麼。

又有人認為權勢最寶貴。因為有權勢的人,可以發號施令,而為眾人所尊崇;若做一國的元首,則可以統治天下,聲威遠播四方。他們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掌握大權的慾望;他們千方百計的謀算,就是為了爭取更大的權勢。所以俗語說:「寧願做雞頭,不願為牛後。」雞雖然小,雞頭卻會啼會叫,好不威風牛雖然是龐然大物,但做了牛後,究竟有什麼意思

權勢真的是最寶貴的嗎請三思一國之君所羅門的現身說法--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傳一12-13)。

按一般情形來說,權勢是地位的產物;地位愈高,權勢愈大。所羅門是一國的元首,他的地位至高無上,他的權勢超群絕倫。況且他做王的期間,以色列國非常強盛,他的聲威震撼遐邇,鄰邦諸王按照定例,每年都帶著許多貴重的禮物來進貢(王上十1523-25)。但所羅門卻覺得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一般庶民如此,君王的情形更加嚴重。因為地位愈高,權勢愈大,責任就愈重;責任愈重,精神負擔就愈大。

再說,權勢帶來名氣;權勢愈大,名氣愈高。但權勢大,名氣高,往往會被同事或同行嫉妒,造成仇恨,招惹橫禍。這種例子,社會上俯拾即是。所以俗諺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又說:「樹大招風,名高遭。」國父孫中山先生也說:「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

最後一點是,權勢大得可以統治天下的人,未必能治服自己的心。因為人最可怕的仇敵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千軍萬馬;在戰場上百戰百勝的英雄,不如有高度修養,能約束自己的人。所以聖經上說:「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十六32)。」

想一想:權勢大,究竟有什麼益處呢

 

 

二、基督徒的觀念

 

在基督徒來說,最寶貴的是真道。理由如下:

主耶穌說:「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六2735)。屬於物質的食物,很容易變壞;屬於物質的身體,有一天也會朽壞。而且吃了屬於物質的食物,還會飢餓;今天吃飽,明天又餓了,問題永遠不能解決。原來,人的慾望是漸進的。昨天的夢想,今天實現了,我就滿足,我就快樂;但我今天又編織著新的夢,要等待明天來實現。因此,我每天都有得著滿足的慾望,同時又有尚未滿足的新的慾望。我的才能、體力、時間,都非常有限,但我的慾望卻是無限的。以我有限的才能有限的體力,有限的時間,如何能滿足我無限的慾望呢就這個意義來說,我永遠沒有真實的滿足,永遠沒有真實的快樂,我的問題永遠沒有解決。這就是人生。

主耶穌所要賜給我們的是屬靈的糧食,既不會腐爛,又能給我們得著永遠的滿足,使我們享受真實的快樂。這屬靈的糧食就是真道。真道又可以給我們得著永生,其價值遠勝於全世界的財寶,以及世界上所充滿的一切事物(太十六26)。所以摩西為要得著永生的福分,甘願捨棄王宮的財物,以及一切享受(來十一24-26);大衛雖然做王,卻戀慕王宮的生活,而以將來能復活,與主永遠同在為滿足(詩十七15)。

所羅門說:「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十五16)。財寶少的人,雖然不能追求物質的享受,但若因敬畏耶和華而有真道在心,卻能享受心靈上的寧靜;反之,財寶多的人,雖然可以過著奢華的生活,但心若因沒有真道而煩亂不安,也是不值得羨慕的。所羅門又說:「素菜,彼此相愛;強如肥牛,彼此相恨。」(十五17)。素菜,表示家貧窮;肥牛,表示家富裕。一個敬畏神的家庭,因有真道在各人心而能彼此相愛,縱使飲食儉樸,也會吃得津津有味;反之,一個不認識神的家庭,因各人心都沒有真道而彼此相恨縱使食前方丈,也會覺得味如嚼蠟的。因此,古聖徒說:「你(神)口中的訓言,與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你(神)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一一九72
103)


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所謂「勞苦擔重擔」,就是心靈上的重擔包括愁煩、悲哀、怨恨、憤怒、仇恨,以及一切痛苦。這些心靈上的重擔,只要相信耶穌為救主,領受的道在心,便可以得著釋放了。保羅和西拉為主受逼迫,遭暴眾毒打,又被下在監之時,心仍然充滿著無限的喜樂,禱告唱詩讚美神,而化監獄為樂園(徒十六19-25)。這就是因為相信主耶穌,心有真道的緣故。

對於人生的各種遭遇,所羅門用他的身體去經歷,又用他銳利的眼睛去觀察,再以他冷靜的頭腦去思考之後,曾下定結論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一2)。然後,以「虛空」為主題,費了十二章的篇幅,舉出人生各種虛空的事實,論述「凡事都是虛空」這個人生哲學;同時,證明財利之追求、物質享受之陶醉、學問之鑽研、權勢之爭奪等,都不能解決「虛空的人生問題」。最後,他才指示我們應該遵循的正確途徑說,惟有盡本分敬畏神,領受的真道在心,而且切實遵行,才能消除我們內心虛空的感受,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以徹底解決「虛空的人生問題」(傳十二13)。

保羅曾自白,在尚未歸主之前,他雖然致力於治服自己,立志棄惡從善,卻因被罪律捆綁而不能隨心所欲。他說:「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律)了。因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惡),我倒去作。既是這樣,這(惡)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頭的罪(律)作的。我也知道,在我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良心喪失了地盤);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我覺得有個律(罪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罪律),和我心中的律(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七14-23)。

但當他蒙主耶穌揀選,接受救恩之後,情形就完全改變了。他說:「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七24-25)。因為主的真道有能力釋放我們脫離罪律的捆綁,使我們得以隨心所欲的棄惡從善,成為聖潔,而日日享受基督之自由的快樂(約八32-34,十七17)。

耶穌降生之時,在耶路撒冷有一個虔誠的人,名叫西面。他得著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在未死以前,必看見基督。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好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嬰孩(耶穌)進來。他就稱頌真神說:「主啊如今可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路二25-30)。西面因為看見耶穌降生,就非常快樂,而覺得死也無憾了。因為耶穌是人類的救主,是世界的希望。所傳揚的真道,稱為「平安的福音」(15)、「和平的福音」(17)、「得救的福音」(13);能賜給我們屬肉和屬靈,以及今生和來世的各種福氣,又能使這個世界更溫暖,更光明。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親愛的慕道朋友請你想一想:屬的人道尚且如此寶貴,何況屬靈的天道呢

 

 


作者: 謝順道
出版社: 真耶穌教會
出版日期: 09/01/198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