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園林教會唐孝乾
2015年1月2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那天,我在UCLA醫學中心接受心臟血管繞道手術。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在這裡見證神如何挽救我的性命,以及這件事所帶來的省思。
一天有24小時,在這24小時當中,也許什麼事都沒有,也許意想不到的事就發生了。我們都希望日子過得順利平安,好像魚一樣在海裡悠閒的游著,像飛鳥在空中任意翱翔,但是禍與福常是並存的,我們不知道擺在面前的究竟是福還是禍。意外事件和禍患,有時就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臨到。
整件事情,要從2014年12月29日下午3點,我到UCLA心臟血管科門診開始講起。那時我帶著在別間醫院做的跑步心電圖去見Jessica Wang姐妹(她是UCLA心臟血管科醫生)。在她看了報告後,即刻安排我去見她的同事,因為醫院有一個潛則,就是醫生最好不要擔任熟悉之人的主治醫師。當另一位醫生看過報告後,立即請護士為我做一份心電圖。幾分鐘後,報告出來了,他察覺情況不對,馬上將我送進急診室。我從來沒有住院過,人生第一次住院就是在UCLA。
住院第二天,做了心導管檢查,結果發現三條主要動脈中,一條是100%阻塞,一條約97%阻塞,另一條98%阻塞,因為血管阻塞太嚴重,已經無法做支架(stent),剖開胸腔做心臟血管繞道手術成為唯一的選擇。由於緊接著是新年假期,醫院手術室將在1月1日關閉,所以最快可以手術的時間是隔年的1月2日。過去幾年,每年的最後一天,我都會在家裡觀看紐約巿時代廣場進行的年度倒數,沒想到2014年邁入2015年的跨年倒數,卻是在UCLA病房看的。
在1月2日的手術中,醫生又發現其他兩條血管也阻塞,當下決定多做兩條血管繞道手術,因此最後我總共做了五條。對我來說,這次突然入院又要接受開心手術,在精神上的衝擊是很大的,一想到手術及術後復原肉體上將遭受的痛苦,心中壓力真的很大,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只能不斷地向神禱告,求神按照祂的旨意帶領我度過這埸試煉。
是神的大恩典,為我開刀的醫生是位經驗豐富的名醫,原計6-8小時的手術,4小時就順利結束了。感謝神,祂將我原本所不能承受的疼痛拿走了,只留下我可承受的,因此手術後我只服用了少許的止痛藥,並在ICU加護病房中復原得很快,第4天還來不及轉到普通病房,就直接從ICU辦理出院,開始6-8個星期在家休養的日子。
這次突然到來的試煉,其實是神恩典的彰顯,因為發生的時間點太奇妙了!藉著看似巧合的幾件事湊在一起,神保守了我的性命。
我原本計畫在12月31日下午搭機回臺灣,在回臺的兩星期前,太太要我去做心臟功能方面的檢查,故我在原來的心臟專科醫師那兒做了些檢查,結果顯示不正常,但醫師聽到我即將要回臺灣,只說等我回來後再做進一步的系列檢查,並吩咐我要隨身帶著那份不正常的跑步心電圖報告,萬一發生緊急狀況,只要將這份報告給醫護人員看,他們就知道問題在哪裡、該怎麼做了。
奇妙的是,就在要回臺灣的前幾天,我的小姨子一直建議我再去找另一位專科醫生,聽聽其他醫生怎麼說。她提到UCLA的心臟血管科不錯,又上UCLA網站搜尋是否有會說中文的心臟科醫生,結果只有一位醫生的名字出現,就是Jessica Wang。這是12月28日發生的事,那天下午,我攜著太太和從紐約回來渡假的兒子到Santa Monica海邊玩,晚上在一家餐廳吃飯。吃完飯後,我覺得這家餐廳不錯,遂與太太商量將明天中午要請朋友吃飯的地點改來此處,接著我就發了e-mail告訴朋友,朋友回覆說沒問題。
當天晚上,太太打電話給Jessica,告訴她非常抱歉這時打電話,主要是想問她是否明天在醫院有門診?她說有,並約了明日下午3點到她的辦公室。事後才知道,Jessica姐妹每星期只有一天的門診,正是星期一的下午。若非28日到Santa Monica吃飯,並將29日的中午聚餐地點改在此處,而29日星期一下午Jessica姐妹剛好有門診,我是不會專程由住家開兩個小時的車程到UCLA看診的。
其實從兩年前,我就有右邊胸口及手臂疼痛的問題,每次走路超過15分鐘就會開始感到胸痛,但因為疼痛的位置是在右胸,心臟是在左邊,所以一直以為是肌肉酸痛。後來右胸疼痛的時間愈來愈頻繁,有時走不到5分鐘,甚至連蹲下再起立都會疼。雖然有去看心臟科醫生,但醫生也沒有特別說什麼,因此猜測是平時缺乏運動所致。直到29日到UCLA檢查,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原來胸口疼痛是因為心臟血管阻塞。
若是我沒有到UCLA檢查,而是按照31日回臺灣的計畫,可能就踏上死亡之路了,因為心臟三條大動脈將近100%的阻塞,隨時都有發生心肌梗塞的可能。一旦發生,可搶救的時間非常短促,萬一是在飛機上或是在臺灣發生,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感謝神,因到UCLA就診,我隨即被安排至急診室,接著住院,做手術,避開了31日的臺灣之旅及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保全了性命。
實際上我曾發生心肌梗塞過。在住院的檢查中,有一項指數,證實了我在住院前的一段時間有發生過心肌梗塞,只是我不知道,以為是胸痛而已。「原來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捉住,禍患忽然臨到的時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傳九12)。人是無法知道危險、禍患什麼時候到來,但是神知道!祂引導我避開了危險,並安排我在UCLA接受治療。
住院期間,我體會到親情的力量。太太在我住院後就一直陪伴我,即使手術後轉到加護病房ICU時,她每晚也都睡在病房裡,有時整晚幾乎都沒睡,為的是陪我度過一連串的檢查,並安撫我因身體疼痛無法睡眠所產生的焦躁、恐懼與不安。小姨子也不辭辛勞地來輪班照顧,事後回想,這是多大的愛心付出呀!
在這次手術過程中,也體會到什麼是同靈之愛。許多同靈不辭路途遙遠,紛紛前來UCLA探望。特別要提到的是,Jessica姐妹和她的先生Richard Pang,在我住院期間每晚都來探望,帶給我心裡上很大的安慰。此外,還記得在手術前一天,因必須做一連串的檢查,那時心中為即將到來的手術充滿不安,在等候做X光檢查時,太太將新收到Larry弟兄的e-mail唸給我聽。我頓時痛哭失聲,因為信中的每一句話,在那一刻深深地刺痛我的心,覺得我真不配得到同靈如此的關心,縱然如此,主內同靈仍是無保留地將愛心與關懷傳遞給我。
出院後,又有許多同靈前來探望,也有同靈準備了補品助我恢復體力。我在岳父母家住了6個星期,受到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有許多同靈不斷地為我代禱。因為這麼多人愛心的付出,我才能夠迅速康復,謝謝大家的關懷,求神記念每位同靈的愛心。
過去常有機會到醫院探望住院的同靈,但是都不知道該說什麼?為病人做些什麼?因自己沒有相同的經歷,不了解病人的需要。感謝神,這次有了親身的體驗,讓我學習到以後探訪病人時應該說什麼、做什麼,才能為他們帶來安慰。
當臺灣的老母親得知我在醫院接受手術後,一直打電話卻得不到任何進一步的音訊時,憂心如焚,不斷留話給我。後來我出院打電話向她報告現況時,因為身處兩個不同國家,無法親眼看見她的兒子,她心中仍然非常擔憂。這時,在我旁邊的岳母接過電話,告訴她請寬心,因為「神在天上,人在地上」,天上有神看顧,地上有親人及主內同靈的照顧。母親聽了這句話就寬心了。岳母的這句話非常貼切,這也是信主之人很大的福分──神在天上,人在地上。
這次試煉是神給我的一個警訊,讓我有很多的機會反省,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對神、對人的虧欠在哪裡?「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傳七14)。生命不會永遠亨通順利,總是摻雜著患難與試煉,當遇見患難時,我們要把握機會,好好思想,因為人的腳步不是掌握在人的手中,而是掌握在神的手中。
2016年時,我已57歲。我是在18歲的時候受洗,當時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由同班同學,就是我的太太,帶領至臺南教會慕道。我是家族中唯一一位信主的,雖然家人各信各的神,但每個人的信仰都得到充分的尊重。我還記得當時母親為了我,特別準備了一套屬於我的專用炊具,每次我從學校回家時,她都會用這套炊具煮我要吃的東西,和家裡烹煮祭拜偶像食物的炊具分開。母親也會刻意將拜過和沒拜過的食物分開,確保我在家裡吃的食物都是沒有拜過的。當父親在我22歲那年過世時,喪禮中,母親沒有讓我拿香,並且大部分的儀式我都沒參加。非常感謝神的保守,讓我有一位尊重我信仰的母親,使我在信仰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逼迫。
1985年8月,我從臺灣來到美國園林教會,1986年1月1日,在園林教會舉行婚禮,與黃慧玲姐妹結為夫妻。一轉眼,來美國的時間已超過30年了。這段期間裡,無論求學、研究所畢業後上班,到自己作生意,一路走來,蒙神帶領,一切都很順利。然而我卻在順境中,漸漸養成好享樂的習慣,太太常提醒,說我的行為和世界愈來愈靠近,希望我能夠好好省察自己。可惜當時我總是反駁,說教會中哪些人才是真正的貪愛世界,妳怎麼不去說他們,只會說我?加上我認為自己常聚會、常讀經,也參與教會許多事工,因此每當太太說我貪愛世界時,我總是不服氣,總會和她爭辯。
其實,人貪愛世界是慢慢形成的,而且是在神的賞賜中形成的,想想這真是滿諷刺的。在神的恩典裡,人不但常常忘了要感謝神,也忘了曾是如何立志竭力遵守神的教訓,轉而顧念肉體的逸樂,驕養自己的心。如同以色列人,離開為奴的埃及地到了迦南地後,他們吃得飽足,有美好的房屋可居住,財富增加,就開始心高氣傲,忘記神的恩典與教訓了(申八11-14)。在順境中,我們實在更要謹慎、警醒。
貪愛世界的定義,是生活中是否背離聖經教訓的問題,和信主多久及參與多少聖工沒有關係。這個世界上許多美好的東西,不是不能享用,而是在享用這些美好的東西時,不能超越基督道理的規範。人若不謹慎,在順境中,就容易變得心高氣傲,當一個人開始心高氣傲卻不自知的時候,敗壞也就悄悄地臨到了,變成只徒有敬虔的外表,敬虔的實質卻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我就是一個例子。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六24)。當一個人貪愛瑪門,貪愛世上各樣的享樂及美物時,神就漸漸地不在我們心中了。作為神的兒女,我們要時常省察自己,到底我們每天生活的內涵和聖經教導我們該過的生活,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捫心自問,我每天的生活內涵的確和聖經的教導差距愈來愈大,許多發生的事,其實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原因。「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羅八5-6)。就以食物為例,自己在無形中已養成挑食的習慣,只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對於不喜歡的食物,有時寧願餓肚子也不願意吃。雖然知道營養均衡的重要,但也只是偶爾應付一下,這就是體貼肉體。食物的選擇,雖然似乎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除了遺傳基因的因素外,這也是造成三條主要動脈堵塞的原因。
許多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其實都和體貼肉體有關,因為順從肉體的需要,在飲食的事上就失去了節制,結果讓自己受虧損。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曠野不種也不收,神從天上降下嗎哪養活他們。嗎哪原是神所預備最有營養的食物,但是吃了一陣子後,以色列人就埋怨嗎哪淡而無味,他們想起在埃及時,圍在肉鍋旁吃飯,有大蒜、黃爪這些很有味道的蔬菜。後來以色列人吵著要吃肉,神也答應他們的請求,降下鵪鶉來。但就在以色列人嘴中塞滿肉時,神出手擊殺他們。神既然答應給以色列人肉吃,為什麼還要擊殺他們?因為他們所表現出的是心中的貪念,這種貪念正是神所憎惡的。
這次在死亡邊緣徘徊的經歷,讓我更加認知到人真的是很微小,生命真的是在神的手中。我體驗到以下三點。
1.大有功效的禱告
當人在最無助的時候,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禱告,但是人的禱告不都是有效的,我很擔心自己和家人的禱告神到底會不會垂聽?因為我們身上都有許多的缺點,都虧欠神的恩典。「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5-16)。一個大有功效的禱告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信心,以及是否能夠彼此認罪悔改。
我們或許習慣自己單獨向神認罪悔改,但是聖經教導我們要彼此認罪。尤其是自己的家人,更要彼此認罪。因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日子裡,互相得罪虧欠的地方,如果細數,真的很多。各人除了坦承自己的軟弱、自己的罪之外,還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這樣的禱告才會有功效。在開刀前,特別珍惜和家人一起禱告的機會,因為真的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有在主裡一起認錯悔改禱告的機會。我們照著聖經的教訓做,求神憐憫垂聽我們的禱告,帶領我們一起走過死蔭的幽谷。
2.每早晨都是新的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哀三23)。住院期間對這句話特別有體會,當我還住在ICU病房時,早晨醒來,發現自己還活著,心中總是充滿感謝。因為住在同一層ICU病房的人,有些人等不到晨光的到來,就已經離開了世界。
每天早晨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住在ICU病房時,每早晨醒來,代表的是離康復的日子又靠近了一天,離出院回家的日子又靠近了一天。住院期間,從病房的窗戶看見窗外的綠草地,尤其看見在街上自由行走的人群,心中好羨慕他們,希望我能夠早點康復,能夠像他們一樣走在陽光裡。
每個早晨,都是新的開始。就像這段經節告訴我們的,基督徒的人生是個向前看的人生,只要我們懂得信靠神,就會發現神是信實的,祂的話語、祂的應許,絕對不會落空。每一天都是神所賞賜的新開始,我們要學習將昨天的不愉快、昨天的失望放下,神要讓我們體會到每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往生命標竿邁進的一天。
3.求神賜新心新靈
在自己身體最軟弱時,我問自己,如果這次真的要離開世間,到底有沒有得救的把握?其實,一點把握都沒有,只希望還有機會將自己裝備得好一點,求神賜給我新心和新靈。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結三六26-27)。以西結先知告訴以色列百姓,神要賜給他們新心和新靈。「那時,你們必追想你們的惡行和你們不善的作為,就因你們的罪孽和可憎的事厭惡自己」(結三六31)。新心的一個特徵,就是會常常自省並且為罪憂傷。
這次試煉中,讓我有很多的機會反省自己。在自省中,我對自己所做過得罪神和虧欠人的事,感到羞愧和懊悔。接受心臟血管繞道手術之後,我換了5條新的血管,在肉體上,神賜給我一顆新心,讓我可以過著健康的生活,有機會繼續和家人在一起,更讓我有機會過新人的生活。我也求神,在靈裡,賜給我新心和新靈,讓我能夠更加明白神的旨意,就像《歌羅西書》一章9-10節所說:「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神」。
求神繼續幫助我!藉著聖靈更新,心不再被世界上的事所蒙蔽,讓真理常存在心裡,行事為人能夠對得起主,並且凡事得祂喜悅。願一切尊貴與榮耀歸給天上的神。哈利路亞,阿們!
|
|
|
|
作者: 美國園林教會唐孝乾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17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