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為昇
進度:詩篇一三二篇6-7節
直譯經文:
上一篇筆者已經論述了《詩篇》一三二篇的作者,他提及大衛登基後對約櫃的嚮往,為了愛神受了苦難,為神的事操心而暫時放棄家庭生活、放棄個人享受,以及放棄休息,這些舉動都不是別人逼的,而是出於自願(2-5節)。詩人看見大衛的辛勞與付出是在神面前出於真心的,同時也可看出詩人述說出他對大衛家的關懷。
約櫃流浪記
我們都知道大衛主導抬約櫃之事曾發生烏撒被擊殺的事件,但若不是詩人的描述,我們都不知道原來在抬約櫃之前,大衛是如此費心思地尋找約櫃。
起先,大衛打聽約櫃在以法他(Ephrathah),「 ht¡r.p,a 以法他」就是伯利恆之前的名字(創三五19,四八7),意思是多產的。2這地名首次出現於拉結生便雅憫時,因為難產而身亡於此,雅各將他心愛的妻子拉結埋葬於此。
彌迦先知預言神應許賜一掌權者(彌五2),有別於一般「以色列的審判者」(彌五1),祂的根源是永恆的神。所謂「hacAm 根源」,意思是某事發生的起點,3換句話說,這彌賽亞的起源是從神而出的(約八42);就地理環境來說,祂必從伯利恆的以法他而來。在主耶穌尚未成為肉身之前,這裡始終只是一個小村落而已,但主在此降生後,使以法他、伯利恆意義非凡。
約櫃象徵神的臨在並住在世人中間,雖然大衛沒有在以法他,也就是伯利恆找到約櫃,但卻在約一千年後,神以肉身顯現的耶穌基督卻在以法他、伯利恆降生。因此大衛在以法他找尋約櫃,也為耶穌基督成為肉身來到世上、執行神拯救人的救贖計畫作了預告。
「r;["y-y¦d.f 雅珥的田野」或作基列耶琳(Kiriath Jearim),意思是「樹林之地 the field of the woods」,指出約櫃靜靜地淪落到荒郊之地。
自從約櫃被非利士人擄走又被送回來之後,便被以色列民與第一任君王掃羅深深遺忘,因此大衛在說服大家將約櫃帶到耶路撒冷這個計畫的時候說:「讓我們把我們神的櫃帶回到我們這裡;因為在掃羅的日子,我們沒有尋求它(直譯)」(代上十三3)。
之前第5節提到「直到我為耶和華找到地方,為雅各的大能者找到住處」,事實上,將約櫃抬到耶路撒冷中的過程其實挺波折的。4讓我們將時空倒回去士師時代,以利擔任大祭司時期,非利士人與以色列民交戰,以利的兩個劣子抬了約櫃到前線作戰,沒想到以色列人輸了這場戰役,約櫃被非利士人擄走,神卻藉此在外邦顯出神的大能。
非利士人將約櫃抬進大袞廟裡,神卻使大袞兩次仆倒在約櫃前而斷頭和斷手,只剩下大袞的殘體。神的手又重重地加在非利士人身上,使他們生「腫瘤」敗壞他們,5非利士人因懼怕而決定將約櫃運到迦特。然而神的手又攻擊那城,使那城的人無論大小都生了腫瘤。最後,非利士人不得不將約櫃送回以色列。非利士人造一輛新車,把約櫃放在車上,將兩隻未曾負軛有乳的母牛套在車上,6又預備了賠罪的禮物放在車上,眼睜睜地看這牛車直行越過非利士的境界到伯示麥去。
當約櫃停在伯示麥時,神擊打超過五萬不虔誠敬畏神的伯示麥人,7因為那些人在平原收割麥子之際擅觀約櫃,神很可能用對付非利士人的方式──「腫瘤」對付他們,8因為根據摩西五經記載,約櫃是不能擅自觀看(民四20)。伯示麥既是利未人從猶大支派的地得到的城邑(書二一16),利未人理當知道這樣的規矩,卻戰勝不了好奇心,所以神讓他們受一些皮肉之苦,這應當是合理的。然而百姓因耶和華擊打他們,不但不去檢討他們之所以遭擊打的原因,反而拒絕約櫃停留在伯示麥,便把約櫃送往基列耶琳去。
基列耶琳原為基遍人的城邑(書九17),耶和華原本對約書亞所下的命令是要消滅迦南地所有的人,當然也包括基遍人,因為他們罪大惡極。然而基遍人以詭詐的手段騙取與以色列人立約、結盟,之後被咒詛在以色列人中間做劈柴挑水的,特別是作為利未人的助手,也因為如此,基遍人有機會認識真神,這反倒是一個最大的祝福。神的憐憫臨到基遍人,咒詛也可以變為一個祝福,他們敢在其他城不願接受的情況下,勇於接受約櫃。該城的利未人亞比拿達原是一個沒沒無聞的人,但卻是一個隱藏的得勝者,由他和他兒子以利亞撒被差派來看守約櫃,成為後來撒母耳能帶領以色列全家歸向神的遠因(撒上七2-3)。
「從櫃停留在基列耶琳那天起,許多日子過去了……(直譯)」(撒上七2),其意是基列耶琳不過是約櫃暫時停留的地方,並非最終的目的地,約櫃最終的地方乃是耶路撒冷的錫安山,神所預定約櫃的安息居所(詩一三二13),可惜以色列人不知道神的心意,所以讓約櫃一直留在基列耶琳。甚至到後來,許多人都記不清約櫃在什麼地方了,他們對神的見證是這樣的忽略,尤其是掃羅家,以致最終落在荒涼與黑暗之中。
抬約櫃到耶路撒冷一波三折
大衛得到北方政權信任而統一全國之後,第一要務便攻下耶布斯。9大衛自定都耶路撒冷後,便希望將大衛城成為全國的宗教中心,因此準備趁勝追擊將約櫃運進來,帶領大家把快要被眾人遺忘的約櫃帶入耶路撒冷,10將神領導的地位擺在王權之上,也得到眾人的認同,所以他帶領至少三萬人浩浩蕩蕩地去基列耶琳迎約櫃。11
當大衛安排了一架新的牛車運送約櫃到耶路撒冷,並分派利未支派哥轄子孫的烏撒及亞希約兩兄弟趕車。在運送約櫃的路途中,於拿艮的禾場上牛失前蹄;按理說,禾場應該是平地,這事不應該發生,烏撒基於本能立刻伸手去扶住約櫃,卻被神所擊殺,這事不但令大衛王不安,也困惑了不少研讀聖經的人。
這事件的表面因素是烏撒的失誤,有關約櫃的搬運方式,摩西早已留下詳細的指引,表明只有利未支派哥轄的子孫才可以肩抬約櫃,且其他地方皆是不能碰的(民四1-15);但當時他應該是存著保護約櫃的動機而做的,結果關懷的手成為被神認定褻瀆神的手。
神是不需要幫助的!我們有時會自作主張,按照我們的想法來解決問題,甚至因為我們能力、智慧、各方面比較強,而以為沒有我出手,「約櫃」會傾倒。12若我們總是用我們的理智、直覺與本能,來判斷或決定我們所服事的主,有時反倒惹神憤怒。因此神說:「而且自從有日子以來,我就是那一位;沒有人能救人脫離我的手。我要行事,誰能逆轉她呢?(直譯)」(賽四三13)。
然而這整個事件的深入因素卻是大衛的失誤,因為在這件事上看不到他之前一貫的作法:「求問神」;13他只尋求達成眾人的共識,卻忘了探究神的應允,結果白忙一場。或許,是他處理此事上動機的瑕疵,造成對該聖工產生種種的失誤;也或許是戰勝非利士人後,他太急於趁勝追擊,想要在大家對他寄予厚望之際有所作為,表現出他全心倚靠神、以神為中心的形象。
為何用牛車載約櫃?極有可能是受到非利士人將約櫃送回以色列這事件的影響。牛車是當時非利士人運送偶像的工具,以色列人竟然跟從非利士人的作風,只顧及效率、成果,卻沒有省思神的規矩,而忽略了摩西的吩咐,也表明在這件事上,他們重視成果更甚於神。
第二個原因,也許是自從以色列民到了迦南地,約櫃被安置在示羅之後,除了被非利士人擄走的這起事件之外,以色列民便沒有機會去移動約櫃。或許利未人曾聽說過去移動約櫃的規矩,但沒有在這事上謹慎,因為太久沒有留意,一旦真的碰到了,他們寧可選擇簡單的方法來完成這個任務,放棄用愚笨、耗時的方法,一步步地抬上約櫃直到爬上耶路撒冷。
大衛心寒了!這次的挫折,讓他選擇把約櫃丟得比先前基列耶琳更遠的迦特。14然而,他的臣子看出他仍然掛心這件事,並不是真的要完全放棄,因此,他的臣子仍關注著約櫃與看守約櫃的俄別以東家庭的動向。
俄別以東15是利未人,是會幕守門的人(代上十五24),按理說約櫃是不可能放在他家,而且他家又在鄰近外邦的迦特,這曾為非利士人的城市。但卻因為大家不敢接受約櫃,怕被波及連累,他竟然承擔了這個眾人以為的燙手山芋。一個順服至死、忠心職守的人,勇敢地承接挑戰而接受約櫃的到來,卻因此得了神滿滿的祝福。
再次抬約櫃進入耶路撒冷
大衛屬靈的敏感度很高,他便去觀察、省思、探究,為何他將約櫃抬到大衛城的過程,卻不像約櫃在俄別以東家使其大大蒙福,因此他找到三個問題的癥結之處:
第一、要先把約櫃安放的地方準備好。之前太倉促了,應該是先把安置約櫃的帳幕搭好後,才將約櫃抬上來(代上十五1)。
第二、要利未人將移動約櫃的規矩弄清楚。原來神的命令是要利未人用抬的(代上十五2),故不當以牛車替代,神所重視的是要順從祂的命令,其價值勝過任何的獻祭。
第三、承認自己的過錯(代上十五11-13)。而不是像烏撒事件發生的時候,大衛只是「心裡愁煩、抱怨神而爆烈怒、懼怕神」(撒下六8);唯有徹底悔改、反省,才有可能找到問題的癥結。
當一切就緒之後,大衛便歡歡喜喜地到俄別以東家迎接約櫃。對大衛來說,要把約櫃帶到耶路撒冷之前,必須要如詩人在第7節所引述大衛呼籲百姓的話:「讓我們來到祂的眾住處」。此處的「!K.vim 住處」是複數型的「wytAn.K.vim 祂的眾住處」,按字面的意思或許是指約櫃曾安置在示羅、基列耶琳、迦特等處;但從屬靈的角度來說,更是指那些尊主為大的基列耶琳城居民、守護約櫃的亞比拿達家,以及迦特的俄別以東家;換句話說,神喜歡居住在那些知道如何討神喜悅的人的中間。
大衛從抬約櫃的事件中又學了一課,他知道為何俄別以東的家蒙神大大賜福,因此他接著說:「讓我們跪拜在祂的腳凳前」。第7節中的「~od]h 腳凳」,就是用來當坐下時讓腳放下休息的凳子;較罕見的Hithpael形式動詞的「h 讓我們跪拜」,有為表示順從與敬意而俯伏拜倒之意。
因此,「跪拜在祂的腳凳前」,意思是臣服,徹徹底底地將主導權交付給神,不再用熱心事奉作為滿足實現自我的糖衣。原來抬約櫃到耶路撒冷,與以色列人走在曠野中抬約櫃的原理是一樣的,雖然隊伍的前頭是猶大支派,但不是猶大支派來主導該走還是該停,而是取決於象徵神臨在的約櫃與雲彩:停落在會幕上的雲彩收到天空,大家才能動身;若雲彩停留在會幕上,無論多久都不能起行。
所以,這一次即使大衛知道該如何討神喜悅,也已經改變之前所疏忽之處,他仍然以謹慎的心探究神的旨意,讓抬約櫃的利未人先走六步;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神的旨意,則一開始走或是尚未走之前就會遇到阻礙,一旦一起步阻礙便不斷接踵而來,他們就會立即停止這動作,直到神允許他們為止。這也是大衛為何要求抬約櫃的利未人先走六步後,才獻祭、動身,然後才敢盡他所有的力量在這漫長的至少四十公里爬山的路程上,又走又跳,直到耶路撒冷城。若一個願意事奉的人,無法體會箇中的奧妙,勢必在事奉的過程中會多走很多冤枉路,不是嗎?
註:
1.The Hebrew Bible: Andersen-Forbes Analyzed Text (Francis I. Andersen; A. Dean Forbes, 2008)
2.Stelman Smith and Judson Cornwall, The Exhaustive Dictionary of Bible Names (North Brunswick, NJ: Bridge-Logos, 1998), 70.
3.James Swanson,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Hebrew (Old Testament)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1997).之後本篇文章的字義,若無特別表明,則亦出自同一出處。
4.事蹟請參看《撒母耳記上》第五章、第六章。
5.和合本譯為位於肛管的血管病變組織的「痣瘡hemorrhoid」(撒上五6),但希伯來文的 l,po[ ,指的是腫瘤tumor、淋巴腺腫buboes,例如:鼠蹊部的淋巴膿瘍(lymph abscesses of the groin area,),所以適合研經的英文譯本,如ESV, NAS, NKJV等譯本,均譯為tumor腫瘤。
6.非利士人用最難的方式,試試這一切是否出於約櫃背後的耶和華的力量。「未曾負軛」的成牛是難以馴服的,而「有乳的母牛」意味牠們剛剛生下小牛,正要餵哺牠們,按動物的本能來說是不可能負軛載車,但卻被非利士人用來拉牛車載約櫃,用以測試約櫃可否馴服這兩隻母牛回到以色列。
7.和合本將《撒母耳記上》六章19節譯為「……就擊殺了他們七十人……」,「 vyia @,l,a ~yiVim]x vyia ~yi[.biv 」直譯是「七十人,五十千人」,NAV譯為「50,070 men」。
8.《撒母耳記上》六章19節:「祂擊打伯示麥,因為他們窺探耶和華的約櫃;並且在人群中祂擊打了五萬零七十人。百姓悲傷因為耶和華用大災難擊打百姓(直譯)」,經文中的前兩個Hifil形式的「%:Y 祂擊打」這字,與「耶和華的手重重地加在亞實突人身上,敗壞他們,用腫瘤擊打他們,就是亞實突與其四境(直譯)」(撒上五6)中的「擊打」同字,因此神很可能用相同的手法對付伯示麥城的百姓。第三個Hifil形式的「hwhy hKih 耶和華擊打」的意思,除了有擊殺的意思之外,另外也有用拳頭毆打之意。但若是擊殺五萬零七十個人似乎是不合理,因此還是以神管教他們的角度來詮釋比較合乎情理。
9.事蹟請參看《撒母耳記下》第五章、第六章。
10.約櫃在基列耶琳二十年(撒上七2),發生參孫使大袞神廟倒塌,殺死非利士人眾多菁英的事件之後(士十六30),全以色列人隨即在米斯巴聚集戰勝非利士人,之後五年掃羅登基。掃羅作王四十年,並加上大衛七年半統治猶大的期間,約櫃在基列耶琳至少七十三年半之久。
11.巴拉猶大(h¡dWh>y yel][;B)(撒下六2)位於猶大與便雅憫支派邊界的小鎮,其實就是基列耶琳(士十五9;代上十三6)。
12.烏撒名字之意是力量、有能力的,其實約櫃應該不比一架直立鋼琴輕,所以需要四人抬。他的力氣大概不小,可以扶助約櫃,所以他是有條件做這個工作的。
13.參見《撒母耳記下》五章19、23節;《歷代志上》十五章13節。
14.基列耶琳是耶城西方約15公里;迦特是在耶城西南方約40公里,與非利士交界的城市。
15.~Ad/a-debo[ 俄別以東的意思是以東的僕人,或是地的勞動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