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494期2018年11月)
真理論壇: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四)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黎為昇

進度:詩篇一三二篇11-14節

直譯經文:





在上一篇我們論到詩人向神祈求了四件事:第一、求神的作為興起,以成為神同在的明證;第二、求神的工人有神公義的性情;第三、求神的選民學會過喜樂的生活;第四、求神眷顧大衛家。

當他將祈求的願望表達之後,神在本首詩的下半段回應了詩人的禱告。其中提及的兩件事:第一、神是信實的,祂必保證實踐祂所應許的(11-14節);第二、神承諾祂賜予於人的,絕對超乎人所求的(15-18節)。本篇筆者先針對第一點「神是信實的,祂必保證實踐祂所應許的」這部分先作釋義,下一篇再釋義第二點。



神的起誓



第11節中的「t,m/a 信實」,有對某人或對某標準有一可靠和忠誠的狀態或條件的意思。而「[;bv 起誓」這字,意思是一個承諾、宣誓、要求,即承諾做某事或確認某陳述的真實性,如果條件不符合則應遵循法律的制裁;2本節是用Nifal形式動詞的「[;B.vIn 他起誓」,意思是向某人所敬拜的神公開表白,立下一個必定要實現的諾言。但既然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祂要如何向哪個比祂大的神來起誓?神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換句話說,祂更無需用起誓的方式來證明祂的信實。

然而神卻用起誓的方式表示神一定要成全為大衛所立的誓言,滿足他尋求神的心,雙方都產生一種強烈回應對方的心願,這是一種深度立約的表現。正如《希伯來書》作者論到神向亞伯拉罕起誓說:「確確實實地賜福者必會賜福與你,並且增添者必增添與你(直譯)」(來六14)。一般來說,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在雙方有紛爭的時候,藉著起誓止住對方的質疑或是抱怨(來六16)。然而神為了要安慰亞伯拉罕,平撫他長久忍耐等候神的承諾,神甚至指著自己起誓,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神了。《希伯來書》作者作了個小結:「在誓言中,神更加希望對應許的繼承者顯明祂計畫的不變更,而以誓言作保證(直譯)」(來六17),並且藉由祂向亞伯拉罕保證的「賜福」與「增添」,來讓我們後世因看見神對亞伯拉罕的信實,在奔跑天國的路上,也能像亞伯拉罕在忍耐等候中大得安慰。

「必不從她返回」中的「bWv 返回」,原來的意思是使某物或某人以線性運動的方式,回到先前離開的點;此處的陰性代名詞,指的是前面的陰性名詞「t,m/a 信實」,因此「必不從她返回」的意思,是神必定因著祂的信實,不會收回祂對大衛的誓言。至於神對大衛起什麼誓言?就是接下來神所說的:「從你肚腹的子孫中,我要為你設置寶座」。

!,j,B 肚腹」指的是人的胃,也可以指女人的子宮,當然此處的「肚腹的子孫」是形容大衛血脈所傳承的子孫。所謂的「設置寶座」中的「aeSiK 寶座」,原意是用來維持坐姿的傢俱,但此處更指的是有特殊裝飾的椅子,並限定擁有統治權才能坐的專屬椅子;換言之,神要在大衛的眾子孫中,興起一位僅限定能讓他坐上寶座的統治者,而他的統治權則是永永遠遠。

正好第11節中的「耶和華向大衛起誓」,可以與第2節「他向耶和華起誓」做對比。大衛向神起誓一定要找到約櫃,為了約櫃的事而暫時放下他家庭的生活、犧牲他個人的享受,並且不容許自己在找尋約櫃的事上怠惰。神不只是紀念大衛的辛勞, 還超規格地回報他,不但讓他在統治以色列期間國勢強盛,甚至保證他的後裔必永永遠遠成為王室,就是從他的後裔中興起彌賽亞,永遠坐在寶座上。因此我們為神所付出的,神絕對不可能忘記,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在意神是否有回報,事實上,神給我們的絕對超出我們所想像的多得多。

雖然神應許大衛的眾子,世世代代能延續不斷地保有王權,但這是帶有條件的應許,只要他們能守約與守神的法度,神絕不會毀約。第12節中的「r;mv 謹守」,意思是使某種狀態或情況維持不變,因此所謂的「守約」,意味著就是讓自己付諸努力,讓自己維持在盟約之中,最好的理解這種守約的概念就是婚約關係。婚姻的維繫起因於婚約,但為了維持婚約,夫妻雙方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要約束自己來經營婚姻,並與另一半維持好的關係,而且更要避免破壞婚姻關係的第三者介入其中,而摧毀了這不可分離的盟約。

而「tWde[ 法度」的意思,是法規、規定、或規則,即某項原則或附隨的特定法律論點,並有權對不遵守的結果帶有命令,可作為對協議契約的警告、敦促、或見證。Piel動詞形式的「~¦d.M;l]a 我教導他們」,意思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傳授信息,重點是信息要回應並達到教授者的預期,如此整個過程乃是有目標的訓練。換言之,神以大衛的後裔要持守神與他們所立的盟約為目標,無論是透過君王的帶領、祭司的教導、先知的指正,或家庭的宗教教育等方式,來訓練他們心甘情願地受律法約束,來維持他們享有在盟約之下蒙神眷顧與保治的特權。也因為他們具有王室的身分,便可發揮他們王室的影響力,引導百姓也成為守約的民。



神樂意以錫安為安息之所



在前面第7節中,大衛呼籲百姓:「讓我們來到祂的眾住處」,複數型的「wytAn.K.vim 他的眾住處」,原意有帳篷的意思,也就是可攜帶式的住所,由布料、皮革或動物毛製成,以及為了支撐與固定,而含有桿子與上部的結構。之前筆者也提及,詩人之所以用「他的眾住處」,或許意味著約櫃曾到處流浪,從曠野、示羅、基列耶琳,以及迦得等處。但現在詩人在第13節中,他描述了神的意願:「祂願意她成為祂的安居之處」,其中單數的「bvAm 定居之處」,意思則是固定、已安頓好的住處。神說祂為自己選好了一個安頓的居所,那就是「她」──錫安。

接著在第8節,詩人曾祈求神:「求祢起來,耶和華,到祢安息之所」,前文已論述過,所謂的「hxWn.m 安息之所」,意思是一個讓人休息、躺下,並疲憊後休養之處,詩人祈求神能進入安息之所,是希望約櫃最終能回到神所預定的地方,讓約櫃有安息之所;另一方面,也意味神要在祂的國度作王,在國中掌權。所以當拿單先知預言接續大衛作王的兒子要為神建造這殿宇,接著便說「神要堅立他的國位」,並且神藉著拿單說:「我要成為他的父親,他也要成為我的兒子,他犯了罪,我必責打他用人們的杖,用人子的鞭(直譯)」(撒下七14)。

神可以到處顯露祂的臨在,因為祂無所不在,如今神揀選錫安為「hxWn.m 安息之所」,這當然是神自願的,甘願為了守約而屈就於人,選擇住在人所預備的「安息之所」。但神提醒大衛,人豈可建造殿宇給神住呢?(撒下七5-7)。因此,更準確地說,錫安應該是「以祂的名所立的地方」(申十二5),其中帶有神的誓約與權柄之故(撒下七12-13)。

神之所以樂意將錫安成為「永遠的安息之所」,原因就是神喜歡住在這裡,因為祂說:「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我喜愛她」。此處陰性代名詞的「她」,就是前面所指的「錫安」;Piel動詞形式的「itIWia 我喜愛」,意思是有強烈的思慕與渴望。但我們絕對可以相信,神之所以喜愛耶路撒冷,不是因為這座城的宏偉,而是城中的人願意親近祂。

這就好比我們喜歡住在某處,會是因為外在的房屋?還是住在房屋中的人?試想看看,若有一棟豪宅,內中的房主對我們充滿敵意,總處處提防;另有一個小小的公寓,但內中的房主卻視我們為家人,讓我們賓至如歸,這兩個選項,您會選擇哪一個?答案自然顯而易見。



讓自己的心成為聖靈的安息之所



當我們領受聖靈的時候,表示聖靈住在我們的心裡(約壹四13)。或許,端看我們信仰的狀態,也可理解聖靈居住在我們內裡的心境,其中也可類比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bvAm 住處」。之前筆者提及「bvAm 住處」的原意是帳棚,假使聖靈住在我們的心裡,若像帳篷一樣沒有定處,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像曠野,僅有些許的屬靈生機,只留下淡薄的「心中有神」的意識,與形同虛無的崇拜行動。或是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像約櫃被暫放在基列耶琳一樣,因心仍屬於世界,所以我們的生命還像是一個始終忽略聖靈感動的暫放之處。或是說我們的生命像約櫃放在迦得一樣,因為拒絕聖靈的引導,仍我行我素,即使聖靈住在心裡,但卻像約櫃當時落在以色列邊陲之地的處境一樣。

第二階段「bvAm 定居之處」。如果我們的心對聖靈來說是個「定居之處」,表示我們已準備好讓聖靈在我們心中佔有重要的位址,好像當時的大衛已經為約櫃支搭好帳篷,安放在一固定與重要的位置。然而,因為心中的殿尚未完工,聖靈一直在等待,就好像我們等待正在施工的新房早點完工的心境。只是,在這個階段裡,潛伏於心中的惡念往往也易被惡者利用,會處心積慮地破壞這屬靈工程,因為一旦心殿建造完工,這顆心就不容許惡住在其中。也因此有好些人努力一陣子之後,內在的屬靈工程就停工、罷工,讓聖靈不斷地為我們擔憂。

第三階段「hxWn.m 安息之所」。這是得勝的人,意味他們已經把心殿蓋好,成為聖靈的「安息之所」,讓聖靈有了真正屬於祂的住所。言下之意,就是聖靈已經能完全在這個人的生命裡作王,這人願意完全地順著聖靈而行,樂意成為被聖靈掌管的新生命,也就是保羅所說:「因此若有人在基督裡,一個新的創作品,舊事已過,看哪!他已經成為新的了(直譯)」(林後五17)。換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已經結出聖靈佳果,屬神的性格已經取代舊人,成為真正已復活,並坐在天上,得勝世界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就會像神對大衛所說的:「這是我的安息之所直到永遠,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我喜愛她」,不是嗎?

註:
1.The Hebrew Bible: Andersen-Forbes Analyzed Text (Francis I. Andersen; A. Dean Forbes, 2008)
2.James Swanson,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Hebrew (Old Testament)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1997).之後本篇文章的字義,若無特別表明,則亦出自同一出處。






作者: 黎為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1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