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祝壽
經文: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
摩西見百姓放肆(亞倫縱容他們,使他們在仇敵中間被譏刺),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裡來。於是利未的子孫都到他那裡聚集。
他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跨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
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
摩西說:今天你們要自潔,歸耶和華為聖,各人攻擊他的兒子和弟兄,使耶和華賜福與你們(25-29節)。
本章金牛犢事件,是一件很重大的以色列百姓犯錯的事件,其後果幾乎釀成神震怒而欲滅絕以色列家,由摩西後裔取代之的慘劇;幸得摩西求赦才得緩和下來。
當時,摩西上西乃山領受法版,神催促他下山,因為百姓已經敗壞,偏離神的道,敬拜金牛犢了……。
摩西一下山,就看見牛犢,又看見人跳舞,便發烈怒,把兩塊法版摔碎了。
因為百姓已經毀棄與神之間約的關係,所以他們也無資格來領受神的法版。
「摩西見百姓放肆……」;纔不久前,在《出埃及記》第二十四章,真神在西乃山與百姓立約,述說神的典章命令……,這一切猶歷歷在目,哪知才過四十天,他們就忘了?!竟拜起金牛犢?!連帶引進的是獻祭,坐下喫喝,起來玩耍(6節)。
因此,當摩西下山,就近營前,首先是聽到人歌唱的聲音(靡靡之音),又看見人在跳舞(18-19節),該是狂歡的舉動;若再加上起來玩耍(指淫蕩或性行為,6節),你可想像當時的場面,就如同當代的外邦文明(如埃及、迦南等)裡,拜神儀式中所呈現的狂歡縱慾的場面!
而且又把神格降低了,成了金牛犢;將神看成一隻野獸……。
難怪摩西認為百姓放肆;而他們膽敢如此,實在是亞倫「縱容」他們,因此亞倫也是責無旁貸的!
整個場面似乎混亂,邪惡之風正熾,領導者摩西有責任扼止歪風,故他於關鍵時刻,馬上表態。「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裡來。」
漠視危機,是另一個危機的開始。
摩西自己表態,「我是屬神的」。
他也號召,願屬神的到我這裡。
壁壘分明。
讓我們感到安慰的,神子民的群體,不論何時何地,即使身處嚴重的墮落之迷濛中,總還是有那麼一些的信仰正義之士,不隨波逐流,憑恃著屬天的智慧與靈明,選擇站在神的這邊。
摩西的號召(26節),是一種挑戰。是勇氣的考驗,也是智慧的辨明。
利未子孫的抉擇
利末子孫以他們的行動,表明他們的抉擇。這是不容易的。
當知,通常在世上見風轉舵的人,多得不勝枚舉,他們美其名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其實是騎牆派的投機分子。
臺諺:「西瓜靠大邊」亦然。
正當舉世滾滾洪流直衝而來時,誰肯去作那中流砥柱?
敬拜牛犢的熱浪,早在人們的呼喊、歌聲及影舞中,為一股漩渦般的力量,襲捲每一個人,也拉扯每一個人;試問在那當下,誰還能保持心中澄明:「我是屬神的!」誰又能跳脫立場表明:「我要到神那邊去!」
感謝神,我們看見利未的子孫,竟在那艱難的時刻,作這樣的抉擇。
他們的抉擇,表示著他們不單要站在神那邊,而且要與神一同對付罪惡。
人生雖常有機會對不同事情作不同的抉擇;但是,像此次利未子孫所作的,卻不是常有的。
比較亞倫
何西阿先知曾說:「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何四6)。
這是祭司的職責,當善盡教導百姓認識神的律法;若百姓因不懂律法而得罪神,神必追究祭司的責任。
亞倫身為摩西的哥哥,兩人是同工,他又是摩西的代言人。
當摩西要上西乃山之前,曾交待長老:「你們在這裡等著,等到我們再回來,有亞倫、戶珥與你們同在,凡有爭訟的,都可以就近他們去」(出二四14)。
所以亞倫可說是摩西職務的代理人,若有什麼爭訟,他可全權處理的。
可惜,亞倫搞砸了惟一一次獨當一面的機會。
當摩西還未下山,百姓聚集到亞倫那裡(也暗示認同他的領導權),對他說:「起來,為我們做神像……,因為……那個摩西……不知……遭了什麼事。」
面對蠻橫無理的群眾所作悖逆的要求,亞倫是如何應對?!
他幾乎一個「不」字,都說不出口!
反倒是,主動地告知……你們去摘下……金環,拿來給我(出三二2)。
眼看群眾即將走入歧途,身為領導者的他,竟不予以警告,還助紂為虐,順著民意,推波助瀾,為他們造神像?!
唉!這民意的力量,委實太大了。
或許是亞倫的個性太懦弱了,他不敢得罪群眾。事後摩西責備他:「這百姓向你做了什麼?你竟使他們陷在大罪裡」(21節)。
亞倫說:「求我主不要發烈怒,這百姓專於作惡,是你知道的」(22節)。
百姓拜牛犢,是無知,是悖逆,然而使他們陷此大罪的,卻是亞倫!
可是他卻把這事的根源,推卸到百姓身上!
我們若用保羅的標準來審視他,就會覺查出他的虧欠了:「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加一10)。
亞倫作為摩西的同夥,一起領導群眾,此次的表現,真的有虧職守。
百姓對真神的認識,含糊不清,他不給予指正教導,還任憑錯謬理念隨意滋長。
對於摩西,他們則呼之為「那個摩西」;語氣中,對神賜給他們的領導者,充斥著不敬與不屑!
作為摩西的同工,難道他一點都不覺得刺耳嗎?!難道他一點都不替摩西說說話嗎?!
他們都不知道,他們所不尊重的「那個摩西」,此刻正在山上,替他們向神求赦呢(11-12節)。可悲!
跟亞倫的懦弱相比,我們就可感覺到,利未的子孫,在此時刻作這般的抉擇,算是不簡單的!
除了勇氣外,還須要辨明真假,是非分明。
大義滅親
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跨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27節)。
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28節)。
如果單選擇站神那一邊,尚屬容易;但接下來的行動,執行起來卻相當不易。
神說:要殺自己的弟兄、同伴並鄰舍。
殺敵人或壞人,在情理上較易接受,可是如今對象是親人或熟人,叫人如何下得了手?!
情勢往往就是這樣,不是嗎?!
耶穌說過:「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太十34-36)。
信仰本身就有它的獨一性與排他性,所以不可能又要拜真神,又要瑪門(偶像);要世界又要永生;二者不可得兼!
金牛犢事件,涉入的人以牛犢代替真神,基本上違背十誡中的第二誡;又將真神與偶像混淆參雜了。
表面上似乎還敬拜真神(猶記念領他們出埃及的神),但從偶像的鑄作,儀式的設立及祭拜後的狂歡,在在凸顯他們深受埃及異教文明放蕩的洗濯,已經穿插混淆在拜神的活動中了。
假使我們對照「出二四1-11」那段情節,將會有更深刻的領悟。
在那裡,神召摩西上山,百姓在山下;摩西述說神的典章命令,且築壇獻祭,神與他們立約……(8節)。
摩西、亞倫……以色列長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他們看見以色列的神……。他們觀看神,他們又喫又喝(9-11節)。
整個場面莊嚴肅穆,人與神溝通,神與人立約,之後大家又喫又喝;然而其中只有敬虔、喜樂與榮耀。
與金牛犢事件的場景相較,就會覺得後者的混亂,是嘈雜和放蕩。
有人說,敬拜什麼樣的神,就將帶來什麼樣的生活;言之有理。
目前,神要求這些屬祂的利未子孫,為了神,也為了他們自己(不受玷污),把這些罪惡(包含縱慾悖逆的罪人)除掉。
要自潔 歸耶和華為聖
摩西說:「今天你們要自潔,歸耶和華為聖,各人攻擊他的兒子和弟兄,使耶華賜福與你們」(29節)。
我想,最令利未子孫為難的部分,該是面對那些犯錯的親人了,真是情何以堪哪!然而為了持守聖潔,他們不得不這樣做,甚至不惜大義滅親!
為了大愛,只好犧牲小愛。
為了群體,只好犧牲個體。
為了歸神為聖,只好剷除罪污;
為了長久將來,只好忍痛現在。
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28節)。
神本來的意念,是要將百姓「滅絕」(10節),但經摩西的代禱,及利未子孫的力挽狂瀾,終使神的刑罰降到最低。
聖經強調:「耶和華殺百姓的緣故,是因他們同亞倫做了牛犢」(35節)。
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六7-8)。
利未的子孫附和著摩西的號召,又順從神的話、神的指引,毅然殺死他們的親屬;縱使百般為難,但「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林前十三6),在面對神意(神說要……)與人情兩難取捨間,他們做了最了不起的抉擇,而這選擇注定了他們配得神的賜福。
突破咒詛 進入祝福
當年以色列的先祖雅各,曾因女兒底拿受辱,而兒子西緬和利未,為了報復,採用欺騙詭詐的方式,戮了示劍全城的男丁,又擄掠婦孺財物……而留下臭名(創三四章)。
為了這麼大的惡行,所以雅各在臨終前,對西緬和利未,宣判他們將來命運的咒詛:
西緬和利未是弟兄,他們的刀劍是殘忍的器具。
我的靈啊,不要與他們同謀;
我的心哪,不要與他們聯絡;
因為他們趁怒殺害人命,任意砍斷牛腿大筋。他們的怒氣暴烈可咒,他們的忿恨殘忍可詛。
我要使他們分居在雅各家,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創四九5-7)。
後來,十二支派的發展,真如這段預言所描述的,得以應驗。
如此看來,西緬和利未的命運,幾乎早就定了,是一首悲歌!
然而,因著金牛犢事件,利未的子孫表現得有若「眾人皆睡我獨醒」的清明,更有「以神的心為我心」的胸襟,慨然以大義滅親之凜然去除掉罪惡……。
這般忌邪心態的自潔,歸神為聖的取捨,終得神的悅納而賜福。
爾後,神特選利未支派為事奉神的支派。而且神以其奇妙大能,扭轉改變雅各預言的實質,由詛咒變祝福。
他們雖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可是沒有沒落或消失;卻是各支派要供養他們,他們更要帶領各支派親近神,敬拜神,教導各支派學習律法、明白律法。
神更是他們利未支派的產業。
所以,利未的子孫,或說這整個支派,在時代的潮流下,不斷地力爭上游;在逆境中毫不氣餒,也不妄自菲薄!
一般人談命運,好似早就定了,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殊不知,命運在神手中;只要我們能親近神,站在神那邊,終必看見生命的曙光。
要緊的是,在重要關鍵的時刻,我們能否把握當時的機會,且作出明智正確的抉擇?!
利未子孫因著這一次的抉擇,改變整個支派世世代代的命運,由咒詛變為祝福;您說,值得嗎?!
您,羨慕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