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光
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哀三27)。
記得高一那年,爺爺過世。爺爺離世後有段時間,身為孫女的妹妹和我,晚上都要輪流到奶奶家陪她過夜。當時仍就讀小學的妹妹比較辛苦,幾乎整整一個星期都要陪奶奶過夜,必須等到在外求學的我週末回家時,才能夠有機會回家,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覺。那段期間,四年級的妹妹捨不得離開爸爸媽媽身邊,但父命難違,晚上常含著眼淚到隔一條街的奶奶家過夜。
當時教會的老師鼓勵妹妹說:「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哀三27),但心中備感委屈不平的妹妹,心中總覺得家中有三個小孩,為什麼總是最年幼的她來背著個軛呢?事隔多年,妹妹當年的淚水今天依舊濕了我的眼眶,心中仍在揣摩當年教會老師的經文勉勵。
「軛」是重的、讓人不舒服的擔子,但聖經中以色列人所用的軛與中國人的牛軛不太一樣。中國人使用人字形的牛軛,一頭牛負一個軛;以色列人所使用的軛是用一根杆子,套在兩頭以上(通常兩頭)牲畜的肩頸上。通常以色列人會將有經驗的牛與沒經驗的牛共負一軛,讓有經驗的牛帶沒經驗的牛耕作,讓耕作能夠順利進行;也會將比較有力的牛和比較沒有力的牛套在一起共負一軛,讓較有力的牛幫較軟弱牛出點力,讓耕作能夠順利完成。
在《申命記》二十二章10節有個有趣的規定:「不可並用牛驢耕地」,因為牛與驢的身材高矮不一、進行速度不同,很難相互配合,同時按《申命記》十四章3-8節的界定,牛是潔淨的動物,驢是不潔淨的動物。 試想,神若讓祂心愛的孩子在幼年負軛,軛的一端放在孩子身上,軛的另一端會放在誰身上呢?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28-30)。
相信軛的另一端是那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詩六八19)。
若能夠有愛我們主,從我們幼年時期開始與我們一同負軛,教導我們明白真理,學習行出當走的正路,有主為我們擔起自己扛不起的重擔,帶著我們走天國路。與主共負一軛,有何不好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