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0期1994年5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至愛萱堂情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懷真



之一 未信主的媽媽

1971年的孟夏,在典型的農村裏,一個小女娃兒呱呱落地,大約一千八百公克的小嬰孩,來到了溫暖的人間。身為早產兒的我,沒有人認為我能掙脫死亡的夢魘,年僅二十一歲的母親,才初嚐為人母的喜悅,又那承受得起即將痛失孩子的恐懼,幸有外公傾囊相助,將退休金如數給了外孫女,使得我能安然地待在保溫箱裏,得以僥倖地撿回一條小生命。如今回想,心中不住地感謝神,否則我那能得著這尊貴的基督徒身分呢!

孩提時代的我,古怪得很,每天非得奶奶與媽媽輪流呵護,稍有不留意,便毫不留情地嚎啕大哭,她們以為我睡得正香甜,而停止搖我、抱我,那知未酣睡的我,便敏感地哇哇大哭,真是「小子難纏」,著實苦了這對愛我的長輩。年紀漸長,我仍舊是個小麻煩,祖母三天兩頭就得帶我去和醫生約會,有時三更半夜發高燒,她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唯恐我腦筋燒壞,深夜時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把醫生從睡夢中叫醒,為的就是她們的小寶貝生病了。由此可見天下父母心喔!我們能不好好孝順父母嗎﹖行筆至此,又非要大大地頌讚真神一番不可,蒙神看顧,現在已不像昔日如同藥罐子,令我由衷地感謝。

信耶穌,母親十分反對,在她的觀念裏,不拜祖先就是不孝,真的不孝嗎﹖各位看官們,請自己查考吧!我是家中的長女,難免會因信仰而引起母親的憤怒,且曾遭受至暫至輕的迫害;慕道期間,同學即送我聖經及讚美詩,媽媽在盛怒之下,居然要將讚美詩焚毀,但感謝神,撒但的詭計未能得逞,只讓讚美詩被火紋了身。自此之後母親還是很疼我,在拜拜的日子,都會特地為我留一份佳餚,感謝神,如此地愛我,給我一位好母親。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嘴裏常常埋怨我去信靠主,但依舊非常地照顧我。

經上有云:「信者皆為親屬」(太十二46-50),於焉我不禁為這未信主的家人們擔心,多麼渴望他們不僅是我肉體的親人,亦是靈裏的親屬。可歎中國人被拜祖先這根棎柢固的觀念所束縛,白白錯失好得無比的福分。偶爾聖靈感動大發熱心,向媽媽見證主的大能大愛,只可惜她一聽到基督就發怒,遑論如主內的媽媽一般,時時鼓勵自己的子女多親近教會,所以第一代的信徒,只有靠神的保守及同靈們相扶持囉!有時因上教會而晚歸,也不能歡喜地跟媽媽訴說神的恩典,只能推說有事,然而她的回答更妙:「難道妳上的是夜間部嗎﹖時常十點多才到家。」這就是一個人信主,為什麼老是羨慕生長在基督化家庭裏的信徒的心聲,欽羨你們出入教會,聚會盡本分是何等自由不受拘束。不過也因此使第一代更珍惜與主靈交的時刻。但仍然祈求主憐愛,好讓我的至親也能蒙神揀選,成為神國子民,這是多麼的有福氣啊!唯祢永是我最愛,此情亙古永不改。然我也愛我的家屬啊!多希望有朝一日,能全家到聖殿敬拜祢!


之二 團契的侯媽媽、楊姊姊

團契裏也有一位愛我們的侯媽媽,每回的聚會,都必有豐盛的珍餚,供我們朵頤一番,每位契友的食指也為之大動。在飽餐一頓後,便開始領受真道,使我們行在天國路上,能走得更穩健。首先蔡大哥會點讚美詩一二六首,獻給侯媽媽,因這是她最喜愛的一首詩歌。而侯媽媽確實也行出這首歌中的真諦,不只愛自己懷胎十月所生的兒女,也疼我們這群主裏的小孩。

楊姊姊亦提供我們團契的聚會場所,只是這團契的成員不盡相同。而楊姊姊同樣是熱心事主的好工人,每次聚會亦熱情地款待我們。因此我們愛上了團契,除真理的寶貴外,也喜歡團契裏洋溢的溫情,真是主內一家親,「我們一家都是人」,喔不!我們都是一家人。無怪乎連慕道者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我們團契聚會,正因真教會的團契,可是有神的靈、神的愛同在的喔!願神記念侯媽媽及楊姊姊的愛心。


之三 育幼院的楊媽媽

隨著學校社團走訪高雄縣一所山地育幼院,這裏住著一位慈祥的楊媽媽,這位鄉間的老嫗,有著鄉下人的勤儉樸實,雖不擅言辭,但從行動中可以看出她心中有愛。每當看到她時,總是面帶笑容,且雙手不停歇地忙著院裏的事務,或穿梭在菜園裏,或彎著身子在廚房準備伙食。除此之外,神也賜給她一畝好心田,使她甘心為院童犧牲奉獻。在聽了創辦人楊伯伯的一席話「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十42)後,方體悟,原來他們夫婦倆能有如此大的愛心,乃是愛神又憐憫人,他倆儼若是好撒瑪利亞人。求神施恩祝福楊伯伯及楊媽媽吧!

真慶幸自己能在這「末世的方舟」—-真耶穌教會,接受符合聖經道理的合法洗禮,獲得永生的盼望。我也希望楊伯伯及楊媽媽能得到這樣的福分,因為他們的慈愛心腸不惟能為神廣傳福音、得人如魚,且能弟兄相愛、和睦同居,更會為鹽為光、榮神益人(太五13-16)。願頌讚榮耀都歸主耶穌。感謝神!阿們!






作者: 懷真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