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1期1994年6月)
你來我往:[青年團契]「瑪門交響曲」座談會──下集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本社




時間:1993年10月30日

地點:台北教會三樓圖書室

座談人員:李義昌執事、黃靈新執事、彭旭明弟兄、羅大德弟兄、黃淑惠姊妹、黃定堯弟兄、陳豐美姊妹、謝素香姊妹、林桂永弟兄、劉恩偕執事

主席:許恩得弟兄

列席:林雅祝姊妹、劉淑芬姊妹、何曉真姊妹



┌──────────────────┐
│聖經觀念於今日社會的適用性│
└──────────────────┘


黃靈新:聖經上的觀念是真理,既為真理便不會改變,但我們會因時間、空間乃至於價值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詮釋方式。聖經的真理,在每一個時代神啟示多少,人才能了解多少。所以聖經的奧祕是無法透徹了解的,但聖經的觀念肯定適用於今日,只是端看個人抱持何種態度及價值觀來解釋此一問題。


■人的軟弱與神的寬容

黃淑惠:用聖經的角度闡釋真理,我有三個觀點:人的軟弱、信心的角度及神對我們的愛和寬容。我們對金錢的態度,傳道長執都說:當信心不夠,神會用世上的方法來磨練,讓你清楚看到祂的旨意。神藉人的信心不夠,讓人莽撞的嘗試,但神的愛若仍存在,人最後還是回歸到神;也是那一條最原始、最正確的路。而我所說的並不是鼓勵人去嘗試,而是強調有些信徒較軟弱,須要在錯誤中體驗神的旨意;而有人信心很好,不必嘗試就明瞭神的旨意。以我的經驗,婚後,經濟獨立,個人有四次失錢悟道經驗:第一次被同靈倒會,神賜我平靜安穩的心,心想,尚有房子可住,家人平安,僅財物損失而已,最後,長輩還幫我把繳出去的會錢,悉數要回來。第二次被親戚倒會,這次我哭了,哭我好傻,怎麼傻到愛錢不愛親生兒,忍心讓不足三歲的兒子,兩人異地而居,因而下定決心,將孩子帶在身邊照顧。終究積存親情,總比積存無定的錢財來得有意義,且穩妥多了。第三次被人誣告上法院,不僅財物損失,精神上、名譽上都受極大的打擊,神的愛,同靈的代求,才使自己在長夜漫漫的四年四個月中,看見自己在信仰上的軟弱及神的愛與寬容,更珍愛「慈繩愛索」「甘心醫治你背道的病」的經句。第四次被股票之風吹得東倒西歪,自己那緊張的特質不僅表露無遺,而且三個孩子莫名其妙的長頭蝨,對神敏感的人該就此住手,但我還是任其發展,直到大勢已去,才肯心靜。心想,我的硬心比當年以色列人走曠野的硬心又相差幾何?經上勸勉「休想勞碌求富」「不要定睛在無定的錢財上」,我又聽進去多少?神的話句句都是煉淨的,依靠祂的人必得堅立,我又留多少心田讓主的話紮根?這四次,表面上都財物損失,但從靈性的成長面看來,反而是得;以前得道是聽來的,較不深刻,現在得道是「體驗」來的,較深刻,更能體會人的微小卑賤及神的偉大寬容。在我們一生所做的事上,與神的關係相對照,就能拉回我們與神的親密關係,有什麼比「天人合一」更尊榮、高貴。


■尊重每個人處理金錢的方法

黃靈新:個人對聖經教訓的解釋問題均抱持較寬廣的態度,今日神賜我富足,很多人或許認為我很忙,實際上我忙的都不是為賺錢。個人的錢財雖有限,但大都不是花很多時間賺來的,一個人若只為了一、二百萬忙得自己疲憊不堪,一點也不值得。我對生命觀的看法是,錢財是在諸事上兢兢業業努力地去做,在神的恩賜下水到渠成,非拚命去賺取。只要在法律許可下,若有人去購買股票或期貨,照今日道德標準看來並不是犯罪,我不會介意。重要的是要告訴信徒一個理念,如果跳進去,每天為追求財利而窮於應付,以致對屬靈生命有損傷的話是不值得的,因為賠上生命賺得全世界一點價值也沒有。雖然每個人活在日光之下的背景均相同,但每個人所面對的事情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觀念各不相同,重要的是要把握自己,如果會淹死就不要往下跳。至於從錢財、名聲及地位來看,重點應在於培育自己的行為準則,欣賞別人的成就,許多人賺很多錢仍對教會事工熱心,行為沒有偏差,且對人謙恭有禮,充滿愛心,這種人我很欣賞;甚至有人賺很多錢、經歷許多風浪而後又回頭投入教會事工我也很欣賞,經歷波浪又能回頭是神的恩賜(傳二26,三13,五19),所以培養個人對錢財的生命觀才是根本,欣賞別人的成就是一個態度,而面對問題時,若能抓得住保羅處理貧窮或豐富、面對成功及失敗的祕訣,就不會介意雅各奪取長子名分,並蒙祝福得財富是對或不對,更不必因他的富足而產生嫉妒,因為這些只是我們的生活背景而已。


■帶領信徒走安全的道路

陳豐美:我覺得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我看到許多股票失敗的案例引起的家庭失和及親友間爾虞我詐的情形。對於黃執事容納別人各種不同的理財方式,我是贊同,但這樣的看法會引發弟兄姊妹去做,他不會記住後面的分析,我們不應給他們觀念說這可以做、那可以做,只要守住什麼就好了。聖經上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若是多說的,則是出於那惡者。」這世代已逐漸是非不明,善惡不清,我無意也無能站在「衛道者」立場說什麼,只希望不要因人的「擅言」而帶給人更多的混淆。  


■敬畏神才能富足

彭旭明:其實敬畏神的人才能富足有餘,我以個人的見證來說明聖經的教訓仍適用於今日的社會。在我信主後半年虧了二百七十萬,以我一個公務員的收入如何還清?我跟神辯駁:我從有錢信到沒錢,我能相信祢嗎?我天天求神不要讓我負擔太重,我會永遠感激,但是神不垂聽,最後我對神說,如果要我在眾人面前得羞辱我也認了;如果像聖經所說,欠債沒有還清不能進天國,你是要我進天國,還是不要我進天國?若不要我進天國,當初為何揀選我?我就這樣交託給主了。事後在十年當中,神給我事事順利,我雖然跟祂辯駁,但我仍凡事遵照神的旨意,因為我怕神,所以最後錢如何還清我也不清楚。至退休時還有一個奇妙的神蹟,我報告一下:1991年勞基法有規定,同一個單位可以銜接以前的年資,到了1992年法規改成不可以銜接以往的年資;至三月初人事單位把我的勞保費都計算好了報到市政府,市政府一批下來,我向主請求,至三月二十二日時,忽然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你至車管處去找市政府的盧股長,我就真的照著這話去找他,至他處,他說昨天有人告訴我你會來找我,他就翻法令,結果我可以多領五十多萬元,直至四月一日退休,把所有的債還清,最後還剩一百萬,這一百萬兒女都不給,我把八十幾萬給太太,感謝她對家庭的辛勞和奉獻。所以只要敬畏神,神必使他足足有餘。

羅大德:我一直在思想「傳七14-19」: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裏頭說遭患難與遇亨通的日子這兩樣是並列的,而且重點是敬畏神的人要從這兩樣當中走出來。因此今天無須因自己遇亨通而讚歎這絕對是神的祝福,也毋須因別人遭患難而斷定那是出自神的管教。重要的是,自己當認真反省思考,我的所作所為,理財活動是否出自敬畏神的動機?有否合乎聖經的行為準則?若是,則只要坦然地感謝領受!神自有祂的美意。

許恩得:經由大家的討論及彭弟兄的見證,我們知道聖經的教訓仍適用於今日之社會,因此每個人都要隨時反省我們理財的動機與手段是否合乎聖經的教訓,但對弟兄姊妹們的理財行為儘量採取寬廣的心胸去面對。接下來是否直接討論現階段教會應有的財務管理觀念。



┌──────────┐
│教會之財務管理│
└──────────┘


■推廣遺產奉獻

李義昌:事工的推行是需要金錢的。總會靠各地教會的經常費奉獻來支持推展聖工,而各地教會聖工推動所需的經費則靠信徒奉獻,其主要來源是什一捐、感恩奉獻,這是信徒較明白、也普遍化在推行的。我個人認為現在比較欠缺而需要推廣的是:遺產奉獻。我曾在財務負責人研習會上討論過要極力推廣信徒的遺產奉獻。當時亦藉總會會訊、教會公文及其他方式傳達這訊息,未見半年即見成效。其實在其他教會,尤其在國外奉獻遺產的機構及宗教團體為數不少,本會信徒或許尚不明白奉獻遺產對教會之助益,所以此工作未能普及,應極力推廣才是,如基隆教會最近有人奉獻遺產(土地)、新總會及埔里仁愛安老院等土地也都是奉獻遺產的實例。總會沒有特別基金,雖有救濟基金,但有其特別用途且為數不多,要購買作為聖工需用的房地產不是小數目可派上用場,若無大數目的基金積存在總會,做為推展聖工需用的話,很難大規模推展聖工。希望勉勵、推廣,讓信徒有概念及信心,對總會財源的取得有很多的益處。有人反應教會的基金未充分的利用,像外教會許多因辦學校及經營公益事業成功的例子,本會亦已成立公益慈善基金、聖工推展基金,其目的一方面要造就、回饋社會,一方面又有財源收入輔助聖工。但成立迄今礙於沒財源、沒人才二因素,雖經代表大會通過卻一直沒有推展;公益慈善基金的來源是由各地教會的基金參與投資,但總會發了幾次公文,各地教會沒有反應,大家不敢信託總會,也不敢委託總會辦理事業;另外缺乏經營事業能力的人來推展此營利事業。今日教會若靠營利事業賺錢來推展聖工,總會營利賺的錢可協助各地教會,信徒不用奉獻,則要不要再講感恩奉獻、什一奉獻的道理,再讓信徒實施奉獻。所以今天我們沒有像其他教會用營利事業來作財源收入,神是要信徒以感恩、愛主的心來實行什一捐、感恩奉獻,是神美好的旨意。所以當將信徒的奉獻用在刀口上,不浪費且做適當之投資,才算將有限的財源做妥善的利用。


■維護已有之財產

黃靈新:教會的理財不在於賺錢,而是要維護已有的財產,且信徒點滴捐獻的錢,都要發揮其效益。若是汲汲營營於營利事業,教會便已俗化、墮落了。教會的財富是取之於弟兄姊妹,理當用之於弟兄姊妹,使之成為正規的互動關係。例如平地教會訪問山地教會,如果有人存不健康的觀念,認為吃、住教會是應當的,致使山地教會只有接待,雖然去訪問的教會大都有奉獻,問題是那些奉獻是否抵得過他們的支出?出外觀光旅遊本來就須花費,何不訂定標準收支,讓此費用回歸於教會,既能促使財務流通,又能助益信徒情感的熱絡。


■總會理財應有計畫

彭旭明:對於李執事的勉勵我認為應有技巧的說明,否則變成遺產稅的徵收,造成信徒的錯覺。我認為理財勿採殺雞取卵的方式,即不能光靠教會信徒的奉獻來維持龐大的開支,總會應開源及節流。開源應有近、中、遠程的計畫,盡量鼓勵教會投資奉獻,還要培養理財的人才,才能進入遠程的計畫,剛才黃執事所講的都是一種計畫,都須要專才,金錢加上專才才能達到目標。


■從事適當的投資

羅大德:有人認為,教會不須積極開源,累積財富,因此沒有必要利用現有的錢換取更多的錢,以為聖工發展之用。因為今天若有聖工推動須要經費,屆時再鼓勵信徒奉獻即可,絕對足夠滿足該項聖工的需要。但據個人私下了解,許多各地教會都有一筆「小財」,如何適當地投資利用,應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劉恩偕:回應羅弟兄的問題。「箴三一10-31」論才德的婦女,其實用以比喻教會亦頗恰當。她擅於理財又行善賙濟他人是教會理財的典範。北投教會仿淡水教會的成效,計畫購設學生中心俾照顧外出學子,將金錢用在弟兄姊妹身上,先照顧別人,別人會回饋,以愛心關懷人乃主耶穌待人的精神。此乃北投教會經營的計畫僅供參考。


■追求教會資源之整合

黃定堯:對教會理財個人的看法是,本會沒有做到財物資源的整合運用,整個教會合一的觀念不夠。我們強調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但每個人本位主義卻很重,只顧自己所屬教會,事實上合一的基督的身體之觀念應是全球真耶穌教會為一個整體,財務支援經過一個整合運用、發揮合一觀念,金錢就可得到良好運用。對羅弟兄剛才的問題我認為,奉獻應該要儲蓄,而非告訴信徒可暫時免奉獻,以區域整合的方式來溝通使每一個教會有合一的觀念。

陳豐美:我回應剛才黃定堯弟兄強調信心的問題:主必預備。但個人認為應有較實際的看法,例如預見將有一筆花費時,我們就當量入為出比平常更節儉。若不做任何動作只一味的說「主必預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注意法令的規定

謝素香:教會的理財要如經上所寫「神的物當歸給神,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曾在地方教會做過查帳員的工作,發現弟兄姊妹基於愛主、節省的立場,有的支出沒有正式的憑證,只有一個估價單;這點財務負責人要留意,帳務要有清楚的交待,一定要有合法的憑證,該納的稅金也不能漏掉。此點僅提供參考。

林桂永:前述提過教會非營利團體,財源收入大部分靠信徒的奉獻。在哥林多後書八章保羅舉馬其頓教會熱心的奉獻乃神所賜的恩典之例來勉勵哥林多教會在奉獻上要發熱心。我個人的體驗認為,奉獻是基督徒的「權利」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義務」,在心態上應是不帶有目的的奉獻。至於運用方面從「太二五14-30」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看出教會亦須理財。


■強調教會合一之觀念

黃靈新:對此點我感觸很深。多年前即建議總會,整個「區域性的整合」不要每個教會花很多錢去做多餘的裝修和設備,不要每個教會都想要舉開學生靈恩會。教會資源要做最佳的利用,即是七個區的「區域性資源整合」,節省許多資源,多餘的資源做充分利用,甚至做為創設新教會的基金,這是第一個步驟。第二是教會既有的資源要充分利用,例如有了新建設的開發,對原有的資源任它荒廢,這是財務很大的損失。但是目前我們的教會資源運用整合不足。有人建議把八德路的土地賣掉去建埔里的安老院,但是賣掉變現不是教會理財的最佳手段,在沒有充分的經營管理計畫時,教會盲目建設、資源浪費,也成為理財最大的盲點。所以教會理財的理念必須先把盲點取消,不必介意要多去賺錢,把有價值的理念導進去,在擁有的資源中做統合,則教會的理財觀就清楚了,有餘力再做慈善事業。

黃定堯:要做資源整合之前須先有「教會的合一」觀念,例如北區一直想找一塊地蓋墓園但一直未實現,其原因即每個教會的自我意識主觀太強,要做區域溝通是區重大的責任。讓合一的觀念非侷限於狹隘的各地教會的合一,而應是整個真耶穌教會的合一。

羅大德:我非常贊同教會肢體觀。把教會資源整合,統籌運用,但如何逐步地落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因為在資源運用原則的共識尚未達成以前,錢愈多,問題就愈多,一旦運用不當,便阻礙進一步的整合。而資源的整合,不應只限於各區,應該要考慮整體教會的發展,因為有些區財力充裕,而有些區則資源略顯不足。

黃靈新:黃弟兄提到的全球真耶穌教會財務共用合一是遠程的目標,近程目標須先掌握。並且不要浪費。而抽象理論導入實際的行動須要「教育」,且應從傳道者先教育,讓他們有共識後,才能至各教會廣為宣傳。

許恩得:彭弟兄對我們教會資源有一個近、中、遠程明確的講法,黃執事也對教會目前的資源未能整合的某一些做法有批評,現在請李執事針對與會中聽到的聲音及反應,以總會或財務處的立場,談談教會可以做些什麼或地方教會可以做那些配合?


■目前有共識,卻缺乏信心與愛心

李義昌:大家的共識是「整合教會資源」,不論是遠程或近程的整合端視大家的信心及愛主的心。而目前整合的困難是各地教會自私心的保護自己以致無法推動,無法用愛心來衡量教會的財務管理,因而容易只會計較經常費的分配多寡。譬如「總會聖工發展基金」的推動是利用各地教會多餘的基金,不要個別存在各地銀行,而能整合存在總會,仍以銀行存利率利息分配給各個存款教會,如此可整合大量基金協助各地較困難教會建堂(貸款)推展聖工之用,但推廣三年成效不彰。可見大家的信心不夠。


■結論

許恩得:感謝大家對教會目前在財務管理上提供寶貴意見,但願這些意見能獲得總會及弟兄姊妹的重視,並加以落實,使教會未來的發展不論在教會資源的取得與應用上更能達成目標,也更有效率,而且教會透過有效地財務管理,使信徒更有合一的觀念。(全文完)






作者: 本社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