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2期1994年7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處在病態社會中基督徒應有的省思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Huang,L.S.




前言

每一個人對自己所熟悉的社會,總會有許多感受,如果那是一個為人所長期企盼意欲了解的社會,想來感受將必更深(註1)。因此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不能置身於社會之外,尤其是基督徒必須對這個社會賦予關懷,問題是當前所面臨的這個社會環境,無論是政治、社會、經濟、生態及文化表達,好像都產生錯亂,讓我們也不知所措而產生無力感,信心軟弱的就隨波逐流;信心堅強的就堅持他的生活原則。惟當人們長期處於環境污染、生態文化低俗的情況下,其適應僅是與環境達到妥協的過程,非意味著長期的生存條件,此時人們活在這個社會中,只是被迫適應,長期下來,總是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註2)。



從「後驗道德」價值觀談起

論到今日的社會現象,恰如古人所謂的「世道衰微、人心不古」,導致這個病態的主因,一般人都認為它是在於物質生活過度奢侈、功利思想逐步高漲與傳統道德日漸式微所致。

道德究竟意指什麼內涵,從東西方的歷史回顧,在傳統哲學中所談論的道德,均因學派與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詮釋。陳秉璋、陳信木(1988)提出一操作性的定義,以「後驗道德觀」(註3)而言,認為道德是「人類於特定時空下,在日常生活中,社會大眾所共同接受或接納的行為準則與理想行為」(註4)。此處指出道德是人類特有的事物,說明人類創造了道德,將生物性行為,轉換為社會性的共同生活準則;在特定的時空架構下,表示人類的道德行為是隨著時代與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在日常生活中意含著,道德的價值必須落實在當代的社會現實生活中,它不是如同僧侶孤立於深山中修身養性,因終其一生所能獲得的,對社會助益不大,所以它是入世而非出世的;是社會大眾所共同接受或接納的,意含著道德標準的訂定取決於社會大眾。簡單舉個例說:在民國五十年代,於大學校園中跳舞是被禁止的,今日導師須帶領同學開舞;當時男人披髮、女人短髮也被禁止,今日這些舉措已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至於行為準則與理想行為,無論是中西方哲學的先驗道德論或社會科學的後驗道德論,都認同道德的終極價值,在於能夠影響、控制、支配與昇華人類的個別性行為,轉化為社會性的共同生活。這種共同生活的行為準則,表達了人於社會中所應遵行的義務性與規範性道德。



人的行為與神的旨意漸行漸遠

從聖經觀點來省思道德觀問題,道德並非全然出自於後驗的社會科學,在起初神創造人類置於伊甸園中,即對人類有明確的規範,即「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均可吃,惟獨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必定會死。」(參看:創二16、17),此時始祖是處在未能分辨善惡(不具智慧)的狀況下所領受的誡命。及至人類歷經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人的行為與神的旨意漸行漸遠時,神為了拯救祂的選民,(也是愛祂的選民,不願他們沉淪),終於在西乃山頒佈十條誡命(出二十)與百姓立約,明確指出必須敬拜神,不可拜偶像,必須孝順父母,不可殺人,這誡命是神賦予在前,非人類自身創造道德準則。

恩典時代,耶穌基督為拯救人類,為人類贖罪,犧牲自己被釘於十字架上。使徒保羅再闡述這得救的福音是白白賜予的,以至強調「因信稱義」的精意,為拯救更多失喪的人,只要心裡相信耶穌是「從死裡復活」口裡稱耶穌是「主」,就必得救(羅十9-10)。當時法利賽人過度堅持自己的口傳律法,不接受福音 (太十五2);撒都該人過度迷信於希臘哲學,不相信復活的事(可十二19);奮銳黨人則更是極端的保守派,以是否該納稅給該撒責問耶穌(路二十2)。上述這三種教派的人,都有他們的道德觀,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們並沒有錯,但卻被摒除於救恩之外(太十一25)。所以社會道德所呈現的僅是當時社會大眾所共同接受或接納的,但當整個社會趨向墮落時,道德價值觀就日漸被腐蝕,例如墮胎、單親家庭、未婚生子、同性戀者結婚,甚至離婚,在往昔的社會規範中不被容許,但今日卻相繼地被社會所接受,當傳統價值不再被接受時,整個社會秩序就逐漸鬆動以至脫序,其最大的病源在於人的行為與神的旨意漸行漸遠。



這是個錯亂的時代

從社會的表象觀察,台灣的經濟正朝向蓬勃發展的繁榮局面,國人也常以亞洲四小龍自居,並以外匯存底自豪,但反觀國人的生活品質卻每況愈下,可從社會、經濟、生態、文化等觀察之,簡述如後。

從社會觀點看,財富、榮譽、權力等有價值的事物都是人們所競相追逐的,當這些資源在社會上分配不均時,就會形成許多階層,產生許多族群,雖然這些不同的階層構成了社會多樣化的生活,但處在這多樣化的社會中,所強調的是差異而非雷同。因此某些弱勢者長期被壓抑,社會的人際關係日漸薄弱,人與人之間的真誠關懷及彼此的信任逐漸不足,於是引發了許多社會事件,諸如殺夫案、校園性騷擾﹑甚至父母迫害孩子﹑校園中學生毆打老師等。加上男性沙文思想逐漸被新女性主義所摒棄,引發兩性抗爭,但也由於行為的不成熟,演變成國會的內褲風波,甚至示威遊行。當一幕幕的社會事件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時,都讓我們久久不能釋懷,持傳統道德價值觀的人也都傻眼了,甚至感覺這是一個錯亂的時代。

從經濟的觀點看,正如羅斯托(Rostow,W.W.)(註5),在其經濟成長的階段論談到,當經濟發展到一個極致時,生產者始終追隨消費者,因此許多商品(產品)品質低俗卻是眾多人的所愛。衛道者斥責電視產品低俗,生產者說:票房反映產品。加上我們的社會充斥著許多金錢遊戲,笑貧不笑娼,導致許多人無所不用其極,盡力去撈錢,於是玩股票、賭六合彩,販毒、走私者日趨嚴重,甚至政府機構或民意代表提議開設賭場、賽馬場、或發行彩券者大有人在。

從生態文化觀點看,我們的人民貪求無厭,被人譏評為貪婪之島,只為滿足肉體之舒適,漠視生態文化。從早期的伯勞鳥至目前虎骨、蛇肉、熊掌等事件相繼發生,尤其吸毒者日增,離婚者愈多,生活在這個地方,令人有相當的自卑感,但我們又不得不依賴這個社會生存。整個生活形態上,速食文化與泡沫經濟相互呼應,走在路上邊走邊聽大哥大電話,帶勞力士錶卻不懂得守時,因為他們這些舉措不是在爭取時間,而是在炫耀某一種偏差的社會階層觀念,即當一個人沒什麼本事時,想藉這些動作來提升自己。

晚近生態神學興起,他們希望把社會拉回到「前科技時代」的中世紀主義時代,認為科技是不值得信任的,欲將自然與人的關係拉回至始祖墮落(伊甸園)而魔鬼(科技)入侵的時代。此時,強調人必須再恢復自給自足時代的精神及和諧關係,否則人類應受審判。綠色理論學家巴洛(Rudolf Bahro)(註6)強調:現代人需要神學而非完全止於生態學,欲使一個新的黃金時代來臨,必須讓人類的高貴情操得以孕育。這一派強調滿足慾望的消費即是罪惡,例如高山茶即是一例,往昔我們的茶均種植在坡地上,為了滿足人們的慾望,則由梅山逐漸種至阿里山,由鹿谷逐漸種至溪頭及杉林溪之山上,當我們再環視這美麗島時,已經不再美麗了,有一天種茶者可能種在大雪山及玉山山頂上,這種無節制的開發,事實上均充滿了慾望的罪惡感。



事實﹑謊言與真相的模糊

今日媒體報導中所謂的「事實」,都是經過擁有權力的人,提供被他們價值觀重塑或消化過的「事實」及「假設」,每件事都有他們的權力背景,也產生未來權力重分配的影響。無論是捏造的謊言﹑真正的事實﹑科學的定律,甚至宗教的真理,都被含蓋在今日所謂的「知識」領域內。處在高科技及資訊時代的今日,當符號﹑象徵或圖案等標籤開始取代語言的正式溝通地位時,它的定義在知識領域中就更加廣泛了。也因而使世人過度重視自己之學問,模糊了真理、隱蔽了神的教訓(參看:林前一19,三19、20)。當前我們的社會也充斥許多黑函﹑關說﹑土地及股票內線交易,利益輸送等不法事情。在公共政策上,例如核四興建的擁核與反核,高速鐵路興建與否爭論不休,沿途設十個站(比自強號的停靠站還多)的問題,每個事件的發生均有正反兩派的專家學者在那兒擁護或反對,傳統理論告訴我們,真理是愈辯愈明,但今日之事實卻呈現愈辯愈模糊的窘境,真讓人無所適從,雖處在知識爆炸的今日,但對「真相」仍有深沉的饑渴。原本人們所追求的知識、權力與財富,透過法律與規範,權力已被知識統合了,所以說知識即是財富。惟獨我們的社會,仍處在權力駕御知識,才有官大學問大之稱,難怪許多社會事件均充滿了模糊,到底真相是什麼?鮮有人知道。



悲觀主義救不了這個世代

對這病態社會中的種種現象,許多人感到生氣,但吾人須瞭解世俗主義在生命上始終是失敗的(傳一2-11),因為處在這功利的社會,一生莫不以權力及財富為目標,以急功近利作為競爭的手段,但其成功僅是短暫的,這些不法的事遲早都會被查個水落石出。因此,聖經告訴我們,人類得贖,重建地上樂園的盼望不能以世俗為前提(賽十一6-9,六五17-25)。

處在各種學派雜陳的世代,知識好似豐碩的果實,但屬世知識卻無法滿足生命(傳一12-18),雖然知識統合了權力,但是知識只是用來明白事物,不能用來解決問題,故經上記著說:彎曲的世代不能變直,貪求無厭的世代不得足數。每個人均渴望一生中有足夠的賺取(傳一3),但終究是讓人迷惘,因慾望始終無法滿足而產生挫折。

現代人生活空虛,都想及時行樂,以至KTV或飲酒作樂場所大肆流行,但短暫的歡樂無法滿足肉體的真正舒暢(傳二1-11),因人的喜樂必須建立在永恆的生命上,建立在耶穌基督賜給人類的恩典上,若不能從這個層次去思考,即使賺了全世界,終究是賠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何歡樂可言呢?

無論你置身於權勢中﹑富貴中;無論你置身於權力中或眾人所仰慕的境界中,你都不必得意,倘若一生不能榮神益人,你仍然將由情慾中收取敗壞,且肉體生命的終極大都雷同(傳二12-23)。



突破困境在於回歸神

眼看著世代的虛偽與墮落,為政者又缺乏解決問題的誠意與能力時。基督徒!你的名字叫作「信心」,應該勇敢站起來,走入都市社會,走入鄉間,走到山上,為著人類的疾苦傳揚福音。因為耶穌說:凡勞苦挑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

但是,我們也必須反省自己,處在當代的病態社會中,必須享有信心的生活(羅五2),才能勝過一切的罪惡,將這日光之下的所見所思都當作背景,拋開一切的壓抑,接納神的手(賞賜)(傳二24-26)。如此,才能享受喜樂生活,也必將從神的手中接受祂的祝福。

我們必須深刻的明瞭,置身在神的時候最美。生命之所以有意義,乃在於神的護理(傳三16-22)。每個人在其生命的過程中均有時機,但每個生命時機,人不能全然知道,只要你能回頭活在神的賞賜中。那麼,你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詩篇二三篇)。



結語

每一個時代均有該時代的難處,也有該時代得意之處。所以,我們正置身於機會的海洋中,每一個時刻都在航向美麗的彼岸;但每個分秒,也都可能駛進黑暗的破滅(伯一10,十九8-10)。願神保守我們,使我們處在受苦的日子和遭難的歲月中,能充滿著屬靈的喜樂(詩九十15)。



註釋

註1.本句引自Elias Canetti(1981)在其自傳中所說的一段話,他是以城市為主題,本文以「社會」轉述之,為本文之引言。

註2.詳見胡幼慧(1991)所著之《社會流行病學》,巨流圖書公司。

註3.不同於「先驗道德」以哲學為基礎,乃以社會科學為基礎。其理論建立在先有人的行為,再從人的行為制定規範。

註4.詳見陳秉璋﹑陳信木(1988)所著之《道德社會學》,桂冠圖書公司。

註5.詳見Rostow,W.W.(1971),“Stages of Economic Ggowth”,2nd ed,Cambridge U.Pr.

註6.詳見艾文.托佛勒所著之大未來(Power shift,1991)一書,文中所言。



編者按:

在我們時刻強調的外顯行為中,基督徒的另一個「權利」與「義務」,是來自心靈的角度,是在這混亂的標準中,是先「修身」而後「家齊」……,並非隨流失去。

在整個「基督徒的權利與義務」中,僅以本文獻給每位同靈,因為一切的行為來自於「心」,唯有正視我們的內心,方能洞察這社會中所謂的「權利」、「義務」,哪些是該遵守、追求,而哪些是該摒棄的。






作者: Huang,L.S.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